南京夫子廟大成殿

南京夫子廟大成殿

夫子廟是供奉和祭祀我國古代著名的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廟宇。它作為古城南京秦淮名勝蜚聲中外,是國內外遊人嚮往的遊覽勝地。

簡介

大成殿

夫子廟建於北宋景祐元年(1034年),就東晉學宮擴建而成。這一組具有東方建築特色、規模宏大的古建築群迭經滄桑,幾番興廢,清同治八年(1869年)重建後,又在日軍侵入時遭破壞。解放後黨和人民政府重視保護歷史文物,將其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市政府連年撥款,精心維修,使之成為秦淮河畔的標誌性建築。

夫子廟的建築富有明清色彩。它以大成殿為中心,從照壁至衛山南北成一條中軸線,左右建築對稱配列,占地廣約26300平方米。四周圍以高牆,配以門坊、角樓。

秦淮河南岸的照壁,建於明萬曆三年(1575年),高大雄偉,全長110米,為全國照壁之最。與全國各地孔廟顯著不同的,它以秦淮何自然河流為泮池。池之北岸石欄則是明正德九年(1514年)所建。廟的第一道門為欞星門,是石結構六柱三門,造型優美,其間鑲飾牡丹浮雕圖案。 進入欞星門,迎面便是大成門。孔子對中國古代文化做了集大成的工作,此門因名"大成"。門前石獅雄踞,門左右辟角門。門內兩側分列四塊古碑:《孔子問禮圖碑》,一說為南朝齊永明二年(484年)遺物;《集慶孔子廟碑》,元至順元年(1330年)刻成;《封至聖夫人碑》,元至順二年(1331年)刻成;《封四氏碑》元至順二年刻成。

導遊圖

大成門內為中心廟院,院內植有銀杏八棵,古燈對稱有致,中間一條筆直的石砌甬道通向大成殿前的丹墀,此丹墀是祭孔時舉行樂舞的地方,正中豎立一尊青銅孔子塑像,高4.18米、重2500公斤,是全國最大的孔子青銅像。兩旁石階有每尊高1.80米的孔子弟子顏回、子路等十二賢人漢白玉塑像分班侍立。巍峨莊嚴的大成殿,重檐飛翹,斗拱交錯,龍吻脊中有雙楷戲珠立雕,雙重飛檐中海藍色豎匾上三個金色大字"大成殿",是姬鵬飛的手書。

大成殿是夫子廟的主殿,高16.22米,闊28.1米,深21.7米。殿內正中懸掛一幅全國最大的孔子畫像,高6.50米、寬3.15米。殿內陳設仿製2500年前的編鐘、編磬等十五種古代祭孔樂器,定期進行古曲、雅樂演奏,演出反映明人祭孔禮儀的大型明代祭孔樂舞,使觀眾聽到春秋時代的"鐘鼓之樂"、"琴瑟之聲",展現二千多年前另古樂風貌。大殿四周是孔子業績圖壁畫,形神並具。

廟院被兩廡碑廊環抱,牆上鑲有三十塊由趙朴初、林散之、沈鵬、武中奇等著名書法家撰寫的墨寶真跡碑刻。碑廊里陳列著被譽為"中華一絕"的雨花石展覽。大成殿內也經常籌辦其他歷史文物和藝術品展,宣傳中華民族的悠久文化。

這裡既是歷史文物建築,又是反映南京風土人情、弘揚民族文化的博物館。自1984年復建以來接待遊客60多萬人。在這裡,春有金陵燈會;夏有民俗文化廟會和"秦淮之夏"納涼晚會;秋有美食節、文化節、祭孔活動和菊展。

古老的夫子廟大成殿作為秦淮風光帶的中心景點,正以嶄新的面貌和一流的服務迎接八方來客.

巍峨輝煌的大成殿作為夫子廟的核心景區,是供奉和祭祀我國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廟宇,因孔子對中國古代文化作出了集大成的貢獻而得名,布局為前廟後學宮。門前古獅雄踞,門左右辟角門。封建時代只有官員可以由大門出入,一般士子只能從旁邊進出。

進入門內

映入眼帘是一座漢白玉臥碑,正面是古代名書法家題的“南京夫子廟”,北面鐫刻詳細記載了重建夫子廟的經過。進入中心廟院,中間一條筆直的石砌甬道通向大成殿前的坍墀,坍墀正中豎一尊青銅孔子塑像,高4.18米,重2.5噸,是全國最大的孔子青銅像。甬通兩旁每尊高1.8米的孔子弟子中八位賢人漢白玉塑像分班侍立。廟院被兩廡碑廊環抱,牆壁上鑲有30塊趙朴初、林散之、武中奇等著名書法家的墨寶真跡碑刻,碑廊里陳列著被譽為“中華一絕”的南京特產雨花石精品展覽,色彩繽紛,玲瓏剔透。巍峨莊嚴的大成殿主殿高16.22米,闊28.1米,深21.7米,重檐飛翹, 斗拱交錯。殿內正中懸掛一幅全國最大的孔子畫像,高6.5米,寬3.15米, 兩側有四亞聖顏回、曾參、孔仍、孟軻的漢白玉雕像,四周牆壁展出38幅反映孔子生平事跡的巨幅彩石鑲嵌壁畫。從大成殿後門走出,即進入學宮參觀區。學宮是科舉時代本省學子讀書的最高學府,為使士子接受教化,漸知遵循先聖先賢之道,所以學宮總是和孔廟建在一起。作為江蘇古代文教中心的學宮位於大成殿後,以明德堂、尊經閣為主體,“東南第一學”門匾由清末狀元秦大士題寫。

遊覽勝地

夫子廟大成殿作為夫子廟的核心景區,自1986年重新開館以來年參觀遊客達60多萬人次,先後接待了許多黨和國家領導人以及外國貴賓、國際友人,成為聞名遐邇的遊覽勝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