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商民主與橢圓觀角

西方協商民主的理論內涵 西方協商民主的理論基礎 中國特色協商民主的理論基礎

圖書信息

出版社: 四川出版集團,四川人民出版社; 第1版 (2009年9月1日)
平裝: 323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9787220079153, 722007915X
條形碼: 9787220079153
尺寸: 23.8 x 16.8 x 1.8 cm
重量: 540 g

作者簡介

李後強,1962年8月出生於重慶市雲陽縣。中共十五大代表,博士。1992年破格晉升為四川大學教授,同年獲“四川省十大傑出青年”稱號和國家教委科技進步獎一等獎(甲類),1993年成為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1994年獲中共中央組織部、國家人事部、中國科協頒發的“中國青年科技獎”,1995年入選國家教委“跨世紀優秀人才培養計畫”(環境類);在國內外發表論著500餘篇(部)。
曾任四川省仁壽縣縣委常委、副縣長,眉山地區行署專員助理,眉山市人民政府副市長,省政協七、八、九屆委員,四川省委省政府科技顧問團第二、三、四屆顧問,四川省青年聯合會第九、十、十一屆副主席、全國青聯七、八、九屆委員,中國青年科技工作者協會常務理事、中國系統科學研究會副理事長等。2004年1月任中共四川省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
鄧子強,1972年1月出生於四川省蒼溪縣。中共黨員。四川師範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本科畢業。做過中學教師、縣級機關幹部,現任中共廣元市委政策研究室辦公室主任,兼任廣元市政策研究會會長。
從事政治學、區域經濟學、政策學的研究工作,曾在省級以上報刊發表調研報告和理論文章60餘篇,其中,《論協商民主的孕育與發展》《民主協商機制的研究與實踐》《論民主方式的橢圓特徵》《川粵港澳合作的“金鑰匙模式”》等在《學習與研究》《西南石油大學學報》等核心期刊上作為重點文章發表,並被新華網、新聞網等網站轉載;10餘篇文章獲四川省黨委政策研究優秀調研成果一、二、三等獎,30餘篇文章獲廣元市優秀精神產品獎。先後獲得蒼溪縣“優秀青年”、廣元市“先進工作者”、“優秀共產黨員”和“抗震救災優秀共產黨員”等榮譽稱號。

內容簡介

在《協商民主與橢圓觀角》的上篇和中篇中,以協商民主的源起為基點,對中西方協商民主的·含義、特點、基礎、實踐和價值等基本問題進行了較為全面、系統的探索性闡述,並指出了中國特色協商民主的特殊性所在。我們得出的結論是,中國特色協商民主不是“舶來品”,而是原生態“中國造”!它是適應當代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和契合中國文化傳統基礎,並伴隨中國協商政治實踐和理論發展的產物。跨越首先是一種繼承。西方協商民主理論從古希臘文明復興而來,中國特色協商民主延續5000年中華悠久“和合”文化淵源而水到渠成。協商民主的發展是一種復興基礎之上的跨越。其次,跨越表現為一種突破。中西方協商民主理論突破各自社會制度、文化傳統、思想方式等方面的障礙,在特定時空交匯聚合,誰先誰後、誰主誰次、誰優誰劣,套用一句名言——“適合就是硬道理”,國人無須妄自菲薄。中國共產黨的黨內民主制度、中國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等國家形態制度,加之民主集中制的決策制度、基層民主和社會自治制度、信訪制度等等,構成了中國特色協商民主的主骨架。再次,這種跨越還是一種升華。協商民主也是有限的、具體的、歷史的。從探索路徑上看,西方協商民主理論是對預定條件下的理論進行結合時代特點的修補與完善,目的是為了下一步的試驗或實驗,是對假定理論的一種升華;中國特色協商民主理論是對半個多世紀以來政治實踐活動的總結和提升,目的是為了更好地指導再實踐,是對實踐經驗的一種升華。釐清這些問題,把握這些跨越,對協商民主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目錄

上篇 西方學界的協商民主
第一章 西方協商民主的概念特徵
第一節 西方協商民主的概念內涵
第二節 西方協商民主的基本特徵
第三節 西方協商民主的發展階段
第二章 西方協商民主的理論內涵
第一節 西方協商民主的理論要素
第二節 西方協商民主的理論基礎
第三節 西方協商民主的理論定位
第三章 西方協商民主的實踐領域
第一節 國家制度中的協商民主實踐
第二節 基層治理中的協商民主實踐
第三節 特設論壇中的協商民主實踐
第四節 公共領域中的協商民主實踐
第四章 西方協商民主的基本評價
第一節 西方協商民主的價值:實踐意義和自然魅力
第二節 西方協商民主的局限:理論詰難與現實挑戰
第三節 西方協商民主的前景:是輓歌還是序曲?
中篇 中國特色的協商民主
第五章 中國特色協商民主的文化淵源
第一節 文化傳統:和合文化
第二節 政治傳統:民本主
第三節 革命傳統:民眾路線
第六章 中國特色協商民主的發展歷程
第一節 孕育階段:中國共產黨與各民主黨派的政黨聯合是協商民主形式的發端
第二節 形成階段: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召開是協商民主制度確立的標誌
第三節 完善階段: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協商民主進入不斷發展和完善的新時期
第七章 中國特色協商民主的理論基礎
第一節 馬克思主義統一戰線理論
第二節 馬克思主義多黨合作理論
第三節 馬克思主義民主政治理論
第四節 黨和國家領導人關於協商民主的論述
第八章 中國特色協商民主的基本內涵
第一節 中國特色協商民主的基本含義
第二節 中國特色協商民主的基本特徵
第三節 中國特色協商民主的建構基礎
第九章 中國特色協商民主的實踐路徑
第一節 黨內協商民主的實踐
第二節 黨際協商民主的實踐
第三節 人民協商民主的實踐
第四節 基層協商民主的實踐
下篇 橢圓視域的協商民主
第十章 橢圓理論的概念
第一節 圓的象徵意義
第二節 橢圓理論的含義
第三節 橢圓理論的魅力
第十一章 民主的橢圓特徵
第十二章 橢圓民主的內涵
第十三章 協商民主的前景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