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太后[高麗國獻哀王后皇甫氏]

千秋太后[高麗國獻哀王后皇甫氏]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獻哀王后皇甫氏(964年—1029年),高麗王朝王后。高麗戴宗之女,高麗景宗之妻,高麗穆宗之母,在穆宗時居千秋殿而攝政,故通稱“千秋太后”。她與金致陽私通生子,釀成禍亂。1009年因康兆政變而倒台,終老於黃州,葬於幽陵。

人物生平

獻哀王后是高麗戴宗王旭的女兒,母親是某位皇甫氏的夫人。她與妹妹獻貞王后皇甫氏一起嫁給高麗景宗王伷,她在太平興國五年(980年)給景宗生育了唯一的兒子王誦,一年後景宗去世,她的哥哥王治繼位,是為高麗成宗。王誦留在宮中被撫養長大,而她則搬出大內,移居崇德宮。

統和十五年(997年),王治死,王誦立,是為高麗穆宗。穆宗為獻哀王后上尊號為“應天啟聖靜德王太后”,因為她居住在千秋殿,所以被世人稱為“ 千秋太后”。儘管穆宗即位時已經十八歲,卻仍由千秋太后攝政。

影視劇中的獻哀王后(千秋太后) 影視劇中的獻哀王后(千秋太后)

千秋太后雖然守寡,可她不甘寂寞,包養了與皇甫家族有親戚關係的金致陽,成宗發覺皇甫氏與金致陽的姦情後,下令將金致陽杖配遠地,穆宗即位後又將他召還,繼續與千秋太后私通,甚至在統和二十一年(1003年),千秋太后還生下了她跟金致陽的兒子。 金致陽當時在千秋太后的庇護下已官至宰輔(尚書左僕射兼判三司事),可他仍不滿足,想要讓這個私生子來繼承無嗣的穆宗,對最有資格繼承王位的大良院君王詢(千秋太后的侄兒兼堂小叔子)則欲除之而後快。 千秋太后也討厭王詢,並強迫他出家為僧,趕到楊州三角山(今首爾)神穴寺。據說千秋太后曾多次派人謀害王詢,在統和二十七年(1009年)正月派遣宮女到神穴寺給王詢送去有劇毒的酒餅,所幸王詢被僧侶藏起來,酒餅也未被食用,而是散到庭院中,鳥雀吃了便死。 千秋太后還排斥異己,陷害忠良,穆宗害怕得罪母親,不能禁止。 但是,關於她是否同意用私生子取代穆宗,卻未有明確記載,有學者認為在這一點上千秋太后與金致陽有矛盾,甚至她派人殺害王詢實際上可能是金致陽借用千秋太后的名義所為。

統和二十七年(1009年)正月十六日燃燈會時,大府油庫突然失火,延燒到千秋殿,千秋太后移居長生殿。此後金致陽謀反,引發西北面都巡檢使康兆“清君側”,千秋太后聽說後派人把守自西北入京的孔道岊嶺(慈悲嶺),然而無濟於事。康兆進京後,不僅金致陽及他與千秋太后的私生子伏誅,千秋太后的親屬李周禎等也被流放海島,穆宗被廢為讓國公,與太后嚎啕大哭後離開宮廷,並前往忠州,一路上穆宗精心侍奉千秋太后,親自給太后端上盤盂進食,並給太后牽馬。 王詢被康兆扶植上位,是為高麗顯宗,同時康兆派人在積城殺害穆宗,千秋太后又北上娘家所在的黃州(今朝鮮黃海北道黃州郡),在那裡終老。太平九年(1029年)正月初三,千秋太后薨於崇德宮,諡號獻哀王太后,葬於幽陵。

家族關係

•父親:高麗戴宗王旭

•母親:皇甫氏

•兄弟:孝德太子、王治(高麗成宗)、敬章太子

•妹妹:獻貞王后皇甫氏

•丈夫:高麗景宗王伷

•情夫:金致陽

•兒子:高麗穆宗王誦

•私生子:金某

後世評價

獻哀王后皇甫氏是元朝公主下嫁前高麗王朝最有權力的女性,只有她被明確記錄為“攝政”,同時也被視為紅顏禍水的代表人物,因此長期以來蒙受否定評價,高麗名臣崔沖說:“千秋太后自縱淫荒,潛圖傾奪” ,朝鮮名臣崔溥說:“《詩》曰:‘亂匪降自天,生自婦人。’致陽之構亂,康兆之反逆,穆宗之遇害,乘輿之播遷,契丹之侵軼,皆千秋淫穢不禮之所使也。況千秋、致陽潛謀不軌,卒召康兆之變,弒逆者兆也,而所以弒逆之者,千秋也。” 後世對她“妖后”、“淫後”等各種唾罵之聲也不絕於耳。但是現代韓國學者傾向於為她翻案,認為史書上的記載是勝利者(尤其是慶州(新羅)系儒臣)從儒家視角而對她進行歪曲誣衊,事實上她是一位很有作為的女政治家。

影視形象

《千秋太后》(2009年KBS大河劇),蔡時那、金素恩飾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