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賢大講堂

匯賢大講堂

南京農業大學工學院匯賢大講堂 南京農業大學工學院匯賢大講堂作為南農浦口校區學生會外聯部之特色,開辦於2010年。匯賢大講堂,顧名思義,匯聚天下賢良,宣講淵博理論。

講堂介紹

南京農業大學工學院舉辦的匯賢大講堂自開辦以來,秉承南農誠樸勤仁的校訓,先後邀請了南京師範大學張進教授,南師社會發展學院教授、研究生導師陳虹,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張玫瑾,零點資詢總裁、著名電視主持人袁岳,南京新東方校長、GRB辭彙第一人黃頎,南京海軍指揮學院軍事戰略教授張曉林大校,微軟中國戰略合作總監劉潤,著名小說家南派三叔2011年度感動中國人物身殘志堅用雙腳彈鋼琴的劉偉,非誠勿擾節目嘉賓、 南京大學社會系社會心理學博士黃菡,職來職往達人曾鵬宇,上海雲峰集團人力資源中心總經理魏安海等為我們帶來各個方面的指導。匯賢大講堂,為你解除迷茫,指示方向,開闊視野,讓你的大學生活更加豐富多彩!敬請關注人人主頁匯賢大講堂,為你帶來最新的講座信息。

匯賢名人圖片 匯賢名人圖片

各期簡述

第一期

時間:2010年10月9日

主講嘉賓:袁岳。

主題:如何規劃你的人生

人生並非不可預知不可掌控,關鍵在於你如何確立目標。目標的確立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你的人生走向。那么如何確立目標呢?袁岳老師給出了一套科學而獨到的方法。首先是橫向掃描法,當你自己還不明白自己的偏好在哪裡時,不妨去圖書館瀏覽書目,多讀書。同時,他還鼓勵學生去旁聽其他專業的課,當你積累到一定程度時你會自然地發現自己的偏好所在。其次是縱向挖掘法,這是一種建立在橫向掃描基礎之上的能力。主要從兩方面去挖掘,一是後瞻性的歷史掃描法;另外一種是前瞻性的未來掃描法。他特彆強調後者,說這是一種易被常人忽略卻又最具潛力的方法。他建議大學生在就業、創業的初級階段要學習豬八戒這種“現實人才”的精神,並且要搞清楚自己是什麼,能幹什麼。只要具有當下的目標,善用過去的參照,培養未來的眼光,腳踏實地,突破阻力,就能開創一片天地。袁講師的深刻講評,贏得現場雷鳴般的掌聲。

講座環節過後,進入了互動交流的環節。同學們提出了自己未來就業、在校期間專業選擇、如何克服學習生活中的困難阻力等問題,袁講師都一一給出詳盡的解答,他嚴謹又不失風趣的回答再次掀起講座的高潮。

第二期

2010年10月27日圖書館報告廳

主講嘉賓是河海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黃明理,主題是“當代大學生活面臨的挑戰與應對” 。

第三期

2010年11月26日圖書館報告廳

主講嘉賓是南京理工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李俊奎,主題是“中國精神與西方文化——政治體制改革的選擇”。

第五期

2010年12月1日圖書館報告廳

主講嘉賓是南京農業大學校學工處康中和老師,主題是“塑造好心態的獨孤九劍”。

第六期

2010年12月4日圖書館報告廳

主講嘉賓是南京師範大學社會發展學院陳虹教授,主題是“祖國,並不遙遠的歷史——‘南京大屠殺’背後的啟示”。

第七期

2011年3月16日圖書館報告廳

主講嘉賓是南京師範大學社會發展學院歷史系主任張進教授,主題是《中國傳統文化》。

第八期

2011年5月11日圖書館報告廳

主講嘉賓是解放軍國際關係學院朱聽昌大校,主題是《中國周邊熱點問題透視》。

第九期

2011年9月28日圖書館報告廳

主講嘉賓是南京電視台原副台長孫寧俊先生,主題是“當代大學生精神——從英國見聞談起”。

第十期

2011年10月19日圖書館報告廳

主講嘉賓是當紅作家南派三叔,主題是《超好看·故事之癮——主題文學會》。

第十一期

2011年12月8日圖書館報告廳

主講嘉賓是國家863-7領域專家王志瑾,主題是《載人航天技術》。

第十二期

2012年3月19日圖書館報告廳

主講嘉賓是感動中國人物、中國達人秀首位總冠軍劉偉,主題是青春勵志 。

第十三期

2012年4月11日圖書館報告廳

主講嘉賓是著名雜誌《科幻世界》主編楊楓、劉維佳與新時代科幻作家代表人物江波、墨熊,主題是科學幻想 。

第十四期

2012年4月13日圖書館報告廳

主講嘉賓是北京大學哲學系暨科學與社會研究中心教授、校科學研究部副部長、教育部戰略研究基地科技與人才研究中心副主任周程教授,主題是科學技術。

第十五期

2012年4月25日圖書館報告廳

主講嘉賓是GRE第一人南京新東方校長黃頎老師,主題是“超越期待”。

第十六期

2012年9月14日圖書館報告廳

主講嘉賓是微軟(中國)有限公司戰略合作總監劉潤,主題是激情與夢想。

第十七期

2012年10月19日圖書館報告廳

主講嘉賓是江蘇省委黨校教授、《非誠勿擾》節目嘉賓主持黃菡,主題是“人際溝通與協調”。

第十八期

2012年12月6日大學生活動中心

主講嘉賓是智立方集團董事長兼CEO、江蘇衛視《職來職往》節目最受歡迎職場達人、奧美北中國區集團事業發展總監楊石頭,主題是職場策略 。

第十九期

2012年12月12日大學生活動中心

主講嘉賓是江蘇省青年幹部管理學院並且曾經擔任過江蘇省委黨校副教育長的文潔民老師,主題是“樹立正確價值觀,占領人生制高點——十八大與你對話成長”。

第二十期

2013年3月17日大學生活動中心

主講嘉賓是職來職往人氣嘉賓,光線傳媒副總裁,中國知名媒體人,青年作家劉同,主題是“南京青春私享會——人生不需要諂媚”。

第二十一期

2013年4月25日圖書館報告廳

主講嘉賓是解放軍南京陸軍指揮學院國際關係學教授張政文大校,主題是《半島局勢與朝核問題》。

第二十二期

2013年6月1日圖書館報告廳

主講嘉賓是留學成功人士代表,世界最大的手工工藝和家居裝飾連鎖店麥可斯公司執行副總裁朱為眾,主題是“成功絕非偶然”。

第二十三期

2013年10月24日大學生活動中心

主講嘉賓是汶川鼓舞的精靈,中國最美志願者,帶來無限希望的無腿舞者廖智,主題是“感謝生命的美意”。

第二十四期

2013年10月28日圖書館報告廳

主講嘉賓是前神六產品質量總師,現中國航天科技公司集團特聘專家王至堯,主題是“中國航天探月”。

第二十五期

2013年12月1日大學生活動中心

主講嘉賓是江蘇衛視求職節目《職來職往》人氣嘉賓,小馬奔騰集團總經理曾鵬宇,主題是《什麼會讓你失去求職機會?》 。

第二十六期

2013年12月12日圖書館報告廳

主講嘉賓是雲峰集團人力資源總經理、中國行動學習國際論壇特邀嘉賓魏安海,主題是《星空下的行走》。

第二十七期

2014年3月26日圖書館報告廳

主講嘉賓是解放軍國際關係學院國際戰略研究中心副教授崔建樹,主題是《烏克蘭大危機進程與中國對策》。

第二十八期

2014年4月18日大學生活動中心

主講嘉賓是中國藍調口琴演奏家、“藍調口琴網”創始人、著名爵士樂隊“Big John”口琴手張曉松(曾參加我是歌手節目的錄製),主題是藍調口琴的緣起、基本構造、音階排列等樂理知識,並和吉他手Robin現場演繹了不同時期的藍調音樂。

第二十九期

第二十九期【一草】 第二十九期【一草】

主講人:一草

講座主題:青春勵志

講座時間:2014年4月28日

講座地點:大學生活動中心

內容簡介:從畢業一無所有到年薪百萬,從《那時年少》、《初戀》、《時光到此為止》到《很愛很愛你》、《寫給年少回不去的愛》。陰鬱的文風,傷感的文字,一草先生在匯賢大講堂帶給我們關於一場場青澀的青春離散,以青春勵志為主題,講述從草根學生變為百萬富翁,工科出生卻叱吒文學世界的草根勵志故事。儘管過程苦澀挫折,但不斷的奮鬥與成長,使同學們深受鼓舞。一草先生的謙和嚴謹,以及文字的感染力讓現場熠熠生光。

第三十期

第三十期【胡振宇】 第三十期【胡振宇】

主講人:胡振宇

講座主題:鑄造自己心中的“火箭”

講座時間:2014年5月21日

講座地點:圖書館報告廳

內容簡介:在南京農業大學工學院的匯賢大講堂上,他向同學們闡述著自己的追求夢想的歷程,啟迪著同學們向著自己的目標不斷前行,他用自己的親身經驗作為典例告誡著同學們要擁有自己的夢想,要向著自己的夢想逐步前進。就是這么一個火箭少年,用自己的雙手與頭腦證明了自己的能力。

第三十一期

第三十一期【六小齡童】 第三十一期【六小齡童】

主講人:六小齡童——章金萊

講座主題:領略西遊世界,品西遊文化

講座時間:2014年6月5日

講座地點:大學生活動中心

內容簡介:下午兩點,“六小齡童”章金萊老師做客匯賢大講堂。從“發揚猴戲藝術”、“傳承猴文化”幾個方面給同學帶來了一場別開生面的講座。

講座同時不忘鼓勵同學們, “每個人都是孫悟空,都是西天取經路上的行者,都要歷經九九八十一難才能取得人生的真經。六小齡童說,“每個人都要有一座屬於自己的靈山,努力進取,才能攀登高峰!”活動現場,他還為同學們帶來精彩的金箍棒表演,會場掌聲經久不息。

六小齡童指出應在年輕人中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提高年輕人的欣賞鑑別能力,讓年輕人對中國傳統文化心存敬仰之心。他的身上似乎被打上了深深的20世紀80年代的烙印,他的思想很正統,在藝術上對自己要求很嚴格。 他更想以這種嚴謹的態度來弘揚西遊文化,弘揚自己的本土文化。此外,六小齡童還與維族的同學合影留念,希望《西遊記》能成為人與人、民族與民族乃至國與國之間的橋樑。

第三十二期

第三十二期【大山】 第三十二期【大山】

主講人:大山

講座主題:大山侃大山——中西文化之所見

講座時間:2014年9月19日

講座地點:大學生活動中心

內容簡介:他是“國際悠人,著名磚家”,他是不折不扣的“中國通”,他是大山,他笑言“我是外國人,不是外人”。 熟練掌握中國漢字,說起相聲讓人歡聲不斷,說起對中國文化的學習,大山說原因只有兩個字:興趣。由於對這個古老神秘的東方國度充滿興趣,他進入多倫多大學學習中文,並被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深深吸引;因為興趣,他立志深入了解中國傳統文化和民俗風情,從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中挖掘素材,提煉精髓,創造精品。他闡述了橫亘在東西文化間的三種偏見:一、只談差異;二、兩級分化;三、各自獨白。他還提倡同學們要發揚愚公移山精神,用開放的眼光和心態去感受另一種文化。講座最後,大山老師還即興演講了一段相聲,將現場氣氛推向了高潮。

第三十三期

第三十三期【郎永淳】 第三十三期【郎永淳】

主講人:郎永淳

講座主題:與人生對話—感受濃濃溫情,暢談青春人生

講座時間:2014年10月14日

講座地點:大學生活動中心

內容簡介:央視“國臉”郎永淳,新生代最受歡迎男主播,2011年9月開始在央視《新聞聯播》節目擔任主播,是中央電視台優秀的節目主持人之一。攜新書《愛·永純》做客匯賢大講堂,帶來聚光燈後的別樣人生。與同學們分享勵志人生故事,和我們一起感悟了校園那一抹最純真的感情。

第三十四期

第三十四期【老萬】 第三十四期【老萬】

主講人:萬俊

講座主題:收故事的老萬

講座時間:2014年11月26日

講座地點:圖書館報告廳

內容簡介:本次講座形式獨特,採取藏品展示和沙龍相結合的形式,在前期宣傳過程中就十分引人關注。

講座開始前,循環播放了《探索發現》節目組拍攝的紀錄片,並陳列了老萬的部分藏品,增強了同學們對老萬的興趣。

講座開始,老萬便從我們生活的浦口講起,談及我們門牌號"點將台路40號"的文化價值,說到最後的北方:浦口文化。還有那一件件古香古色的器具,讓人感受到了流水歲月。對於那些手中的老物件兒而言,我們只是一時的保管人。真正陪伴它們的還是時間。

演講結束後,主講人和同學們有機的互動,提出的問題很有水準。圍繞著主講人的文化事業展開,讓同學們深入認識了文化事業及其對社會發展的價值,重新審視浦口,這片腳下的土地,我們的家。

第三十五期

第三十五期【蔣能傑】 第三十五期【蔣能傑】

主講人:蔣能傑

講座主題:用鏡頭探討教育,築夢留守兒童

講座時間:2014年12月17日

講座地點:圖書館報告廳

內容簡介:講座開始時,蔣導通過播放了《初三》讓同學看到最真實的村裡的孩子.讓同學感受了到了最真實的留守兒童。緊接著同學發表了許多感想,蔣導在演講台上也耐心的回答了同學的疑問呼籲同學們關注留守兒童.呼籲整個社會關注留守兒童。

蔣導用他的聲音來說出了現實的社會問題,讓同學對教育的問題更加的重視。

第三十六期

第三十六期【劉卓輝】 第三十六期【劉卓輝】

主講人:劉卓輝

講座主題:與人生對話------走進劉卓輝的光輝歲月

講座時間:2015年3月18日

講座地點:大學生活動中心

內容簡介:香港資深音樂人,Beyond 樂隊御用詞人劉卓輝作客匯賢大講堂,分享他和Beyond不為人知的合作故事,探討填詞二三事,講述自己從想做一名吉他手到創辦大地音樂公司一直堅持音樂夢想的歷程。受到我校大學生的熱烈歡迎,活動現場座無虛席,提問互動高潮不斷,在校園掀起粵語音樂熱潮。

第三十七期

第三十七期【苑子文、苑子豪】 第三十七期【苑子文、苑子豪】

主講人:苑子文、苑子豪

講座主題:奮鬥的青春最美麗

講座時間:2015年4月10日 講座地點:大學生活動中心

內容簡介:“北大最勵志雙胞胎”,“90後最喜歡的同齡作家”苑子文、苑子豪走進匯賢大講堂,帶著他們那些關於勇氣、成長與愛的正能量青春故事,送給同樣有夢想的大學生。
講座開始,哥哥子文成熟、平實的講述自己的大學生活與創業過程,以親身經歷勉勵同學們。弟弟子豪則用幽默的話語與我們分享他們的生活點滴,成長趣事。之後的訪談環節中,除了兄弟倆 相互扶持相互鼓勵,為夢想不斷前行的故事,還有他們之間默契測試的小遊戲,全場氣氛高潮迭起。最後的問答環節更是讓現場同學們熱情高漲。

奮鬥的青春最美麗,用年輕的力量,治癒未解的彷徨。總有一天,我會穿越人海,發光發亮。

第三十八期

第三十八期【馬徐駿】 第三十八期【馬徐駿】

主講人:馬徐駿 

講座主題:當我和世界不一樣

講座時間:2015年4月24日

講座地點:圖書館報告廳

內容簡介:馬徐駿,曾是新東方明星英語講師。因在東方衛視參加《百里挑一》走紅,後又主持《MARS TALK》《1001個真相》《成成駕到》等節目,真實、幽默、犀利,漸漸被更多觀眾所熟知。這次他來到匯賢大講堂,給同學們講述了他的退賽選手狂奔的青春經歷,以及在生活中遇到的特立獨行的人和事。也分享了屬於他的不一樣的世界。一個八零後的新新人類,拜過莎士比亞的碼頭,遊歷了華盛頓將軍的故鄉。從講台到舞台,他發現每個人的人生都是問題叢生,一場意外接著一場意外,有時際遇也是機遇,一切只在終點才見分曉。他拒絕一本正經的大道理,講些心領神會的小故事,風格又直又賤,妙在賤得智慧,直得真誠。

也許你會問,那么多成功之道,那么多心靈雞湯,為何聽過那么多道理,卻還是過不好這一生?馬徐駿會告訴你,一個沒天賦的笨蛋憑什麼贏過天才們。他堅信自己的世界通用的“笨人生存法則”。無論廢柴還是天才,在自己的路上,專注已有的、堅持未知的,會比所有人更接近成功。

第三十九期

主講人:魏新
講座主題:趣解水滸

第三十九期【魏新】 第三十九期【魏新】

講座時間:2015年5月18日

講座地點:圖書館報告廳
內容簡介:魏新,筆名老了,青年作家、詩人、學者,山東社科院特邀研究員,《百家講壇》開播以來最年輕的主講人。傾心於歷史研究,尤其對光武帝劉秀和東漢史的研究頗有建樹。著有長篇小說《動物學》、《我將青春付給了你》《歷史教我變魔術》,歷史文學《東漢開國》《東漢那些事兒》等。

講座過程中,魏新老師用他犀利幽默的視角給我們講述“水滸”鮮為人知的故事!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水滸在魏新老師眼裡是另一番景象。最後的問答環節更是讓現場同學們感受到了魏新老師獨到的眼光。有人說過:“半部論語治天下。”其實水滸也不應該被束之高閣,感謝魏新老師咳喲做客匯賢大講堂用這樣一種獨到的眼光來趣解,帶我們領略施爺爺一針一線縫製的水滸的每一絲味道,每一聲叮嚀。

第四十期

第四十期【龔琳娜】 第四十期【龔琳娜】

主講人:龔琳娜

講座主題:激活詩詞文化,留住中國聲音。

講座時間:2015年10月18日

講座地點:大學生活動中心

內容簡介:龔琳娜,中國民族音樂歌唱家,新藝術音樂創立人,畢業於中國音樂學院民族聲樂系。曾獲中國文化部“民歌狀元”稱號,CCTV第九屆全國青年歌手大賽民族唱法銀獎,第八屆中國金唱片獎等。代表作有《孔雀飛來》、《斑竹淚》、《忐忑》、《金箍棒》等。

講座伊始,龔琳娜即揚聲喊嗓帶領近千名觀眾進行換氣發聲訓練,現場氣氛熱烈歡快。5歲登台演唱,12歲代表中國站在歐洲的聲樂舞台上,25歲獲CCTV“青歌賽”專業組民族唱法銀獎……年少成名,鮮花掌聲無數,看似一路平坦的聲樂道路,卻讓她在“千人一聲”的歌唱模式前感到迷茫:是不斷追逐商業價值最大化?還是唱響獨具魅力的中國好聲音?龔琳娜在短暫困惑後,紮根民間,各地採風,在融合與創新中,探索出新藝術音樂之路,將中國各地區各民族傳統文化展現給世界。情之所至,她將江南小調、安徽黃梅戲、青海花兒、浙江越劇、河北評戲、廣東粵劇、河南豫劇都演繹了一番,讓人直呼過癮。

講座中,龔琳娜謙和坦誠的態度和對音樂的執著追求,給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現場表演的代表作《忐忑》更是掌聲如雷。她不僅上了一堂生動的中國民族民間音樂課,更是以切身經歷告訴大家,我們的時代需要中國的聲音,忠於內心的理想,終有夢想照進現實的那一天。

第四十一期

第四十一期【水木年華盧庚戌】 第四十一期【水木年華盧庚戌】

主講人:水木年華——盧庚戌

講座時間:2015年10月20日

講座地點:大學生活動中心

講座主題:水木年華·一生有你——青春分享會

內容簡介:盧庚戌,畢業於清華大學建築系,流行樂壇著名歌唱組合“水木年華”主唱。代表作《一生有你》、《在他鄉》、《怒放之青春再見》,曾獲全球華語歌曲排行榜最受歡迎組合。

盧庚戌如春風拂面般講述著他的故事:“我的大學從寫詩到畫畫,最後決定唱歌,並一直向著自己的夢追逐著。”就這樣,他踏上了音樂之路,從寢室到水房,從下午到深夜,他近乎瘋狂地堅持學習音樂。期間被嘲諷過,被打擊過,但他不曾放棄。人生是場曠達明淨的旅行,行途上或見繁花似錦,或見塵埃遮掩,但只要恪守夢想,終可成就自己別樣的人生。

和很多年少成名的歌手不同,盧庚戌的成功之路充滿坎坷。嗓音條件不好,外形不夠出眾,業內無數人勸其放棄,改做音樂製作人或做回本專業的建築師。可是他說:“人生中一定要有兩次奮不顧身,一次為愛情,一次為夢想。”上天不會讓每一個努力的人失望,他用實際行動告訴同學們,唯有在逆境中堅守精神家園,方得一室風華。

在提問環節,盧庚戌與觀眾熱情互動,如兄長朋友般耐心細緻地回答著每個問題。“因為夢見你離開,我從哭泣中走來……”一首《一生有你》更將全場氣氛推向高潮。他用自己的曲折經歷與為理想的堅守告訴我們,一個不曾用自己的腳在路上踩下腳印的人,不會找到一條真正屬於自己的路。年華正好,天氣正晴,追逐夢想,揚帆起航又何妨?

第四十二期

第四十二期【肖敏】 第四十二期【肖敏】

主講人:肖敏

講座時間:2015年11月25日

講座地點:圖書館報告廳

講座主題:曾國藩的識人用人之道——肖敏老師帶你解讀曾國藩

內容介紹:肖敏,記者,《羊城晚報》高級編輯。肖敏老師在講座中引經據典,生動有趣,讓在場觀眾充分了解到曾國藩識人的智慧、用人的誠信,獲益匪淺。

曾國藩雖是農家書生,卻有著胸懷天下的大智慧,以十萬農民剿滅太平天國。毛澤東和蔣介石都高度評價曾國藩:“予於近人獨眼曾文正公,觀其收拾洪楊一役,完美無缺。”梁啓超則認為,曾國藩與范仲淹是中國歷史上僅有的真正做到了立功、立德、立言的三不朽人物。肖敏指出,也正是因為其善於識人用人,才最終走上成功之路。

曾國藩建立湘軍,滅了太平天國,阻止中國倒退了幾個世紀的發生,這是其功。而曾國藩最為人稱讚的就是其德。其德分為兩點,一是擅用人,曾國藩秉著誠信忠誠的態度,一顆心招攬天下名士,立於心,不亂於情,他說過:“國家之強,以得人為強。”其在世時,幕府中人數達到400多人。曾國藩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敢用與自己能力相當的人,胡林翼、左宗棠、李鴻章等等,都是曾國藩用心培養之人,都為中國近代的發展做出了傑出貢獻。因此,曾國藩被認為是中國歷史上最擅於用人識人的人。其德二是忠義血性,有氣節,這既是曾國藩律己標準,也是他的擇人標準。曾國藩有誠信,不記名利,廉潔,有膽識,因為曾國藩打仗總衝鋒陷陣,所以他的部下都很欽佩他。曾國藩的言,著有《家書》、《家訓》等。曾國藩成就了三個不朽,儘管他有一些不完美,但不可否認,曾國藩是中國歷史上無法抹去的一筆。

第四十三期

第四十三期【呂輝】 第四十三期【呂輝】

主講人:呂輝

講座時間:2015年12月14日18:00

講座地點:圖書館報告廳

講座主題:時間會證明一切——輝姑娘讀書分享會

講座內容:呂輝,筆名灰姑娘,暢銷書作家,著有作品《時間會證明一切》《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一個人,一條路,人在途中,心隨景動,從起點,到終點,也許快樂,或有時孤獨,但是心在遠方,只需勇敢前行,夢想自會引路,心有多遠,就會走多遠,把足跡連成生命線,她用自己的足跡踏出了美麗的篇章。

灰姑娘把自己的生活寫進書里,用真實吸引大批讀者,時間會證明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她亦如是說。她在生活面前不退縮也不軟弱,她逆著時光而來,散發著淡淡的光暈。

輝姑娘說:年少輕狂,放肆時光,順手把鋒利的刀刃捅進對方的心裡卻懵然不知,還笑眯眯自顧自遊戲。直到時光老去,人漸年長,自己曾也在世間跌宕,遇見過形形色色的人,受過同樣的傷,才知道當年的自己多么莽撞愚蠢,出手狠辣,當初傷過的那個人是怎樣的痛不欲生,又是因為對自己怎樣的愛 ,才能生生忍下那痛。

第四十四期

主講人:PM2.5

匯賢大講堂 匯賢大講堂

講座地點:大學生活動中心

PM2.5是作家組合,其中李劍章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彭敏是北京大學畢業。在中國成語大會中他們一舉奪冠。他們戲說他們自己的隊名。PM是彭敏拼音縮寫;2.5是說李劍章有一點靈犀,一點就通,只需半點努力。在講座開始後萌萌的李劍章學長,妙語連珠的敏叔都巧妙地回答了主持人的各種問題,並引得台下觀眾捧腹大笑,同時他們也都互相爆了對方的猛料。更有他們組合勝利時的經典動作。更引人注目的就是南農學子與PM2.5組合的激烈PK。雖然南農工學子沒有獲得勝利但是也在工學院和整個南農掀起了一陣一陣的成語熱。

第四十五期

主講人:林正疆

匯賢大講堂 匯賢大講堂

講座地點:圖書館報告廳

“為什麼喜歡辯論?打辯論有什麼好?”就感性來說,辯論是林正疆的偏激。在一個只講理性的辯論世界中,林正疆最偏頗的便是他對辯論的熱愛;而就理性層面,林正疆追崇的是辯論的邏輯、批判性思維,那是一個放眼世界、理解萬物的工具。
他說:”至少在我知道的範圍內,學辯論的人很少在他自己的專業領域裡面是不成功的。”邏輯思維可以運用在生活的不同面,對各行各業的工作也大有好處。
因為邏輯,能理解萬物;因為理解萬物,能放下過多的執念與強求;一旦能放下,世間還有什麼無解之謎嗎?簡單地說,林正疆認為辯論最能提升的便是:素養。

講座一開始林老師就舉各種例子向我們闡述談判和協商的差別,他的妙語連珠也使得在場的同學們忍俊不禁。講座最後林老師與全體同學的大合照使得全場同學都非常高興。

第四十六期

主講人:采銅、梁邊妖

采銅 采銅

講座地點:圖書館報告廳

用較真的精神,對抗時代的膚淺。在抖機靈也能獲得上千點讚的新媒體時代,他們卻堅持做一個“知識的工匠”。在知乎上,面對每一個要回答的問題,他們都會詳盡地收集相關資料,在理論與現實的反覆梳理中,洞察每個問題最完美的解決之道。
采銅是知乎著名作者,浙江大學心理學博士,已出版電子書《開放的智力》、《深度學習的藝術》,兩本書的豆瓣評分均在9分以上,新書《精進:如何成為一個很厲害的人》目前已上市。
梁邊妖,知乎著名作者。最善於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但是在所有看似扯淡無厘頭的回答背後,是洞察人間疾苦卻又不甘滄桑的心。

講座開始采銅結合PPT生動形象的向我們展示著屬於他自己的成功之道以及對人生的深入看法,結合著梁邊妖風趣幽默的調侃,報告廳中時時傳來同學們的笑聲和掌聲,現場氣氛非常活躍又不是發人深省的人生道理。

第四十七期

主講人:陸樹銘

匯賢大講堂 匯賢大講堂

講座地點:大學生活動中心

講座期間正值大四學長學姐畢業期間,這一期的匯賢大講堂送給你們。

現實里和我們隔著悠悠歷史長河的關雲長先生,留給後人的關公精神卻代代流傳:愛國愛民族,忠義仁勇誠信,關公精神送給即將畢業的大四學長學姐。

講座一開始,陸樹銘老師剛一上台便贏得了陣陣掌聲,陸樹銘老師更是在講座期間穿插了即興表演,贏得了同學們的熱烈掌聲,活動中心的氣氛十分活躍,我們也了解到了老一輩演員的堅持和艱辛。
看著你們忙著告別、拍照、散夥飯還有畢業晚會……而我們希望的是,在學長學姐心裡,不僅有林蔭學院路、同學師生情,匯賢也可成為你們心中最美好的校園文化活動。
現實里和我們隔著悠悠歷史長河的關雲長先生,留給後人的關公精神卻代代流傳:愛國愛民族,忠義仁勇誠信,關公精神送給即將畢業的大四學長學姐。

第四十八期

匯賢大講堂 匯賢大講堂

主講人:YIF

講座時間:2016年9月29日17:00

講座地點:大學生活動中心

講座主題:YIF的魔幻人生

如何開啟了自己的魔幻人生?童年生活在法國的特殊經歷與一場偶然的邂逅,引領著YIF走向了神秘的世界。

YIF老師告訴我們不要去尋找魔術背後的機密,而是對魔術的神秘的渴望,有些人因為知道魔術背後的機關而選擇放棄。交談中,我們看到了他的堅定:“真正的作品會給人留下共鳴,就像大衛·科波菲爾的魔術一樣,沒有人想知道背後的機關是什麼,只是因為熱愛,因為心中的共鳴。”

提及《YIF魔幻》,YIF眼中的點點星光讓我們看到了他對魔術的敬意與熱愛,任天下反對,我自巍然。在追求理想的路上,YIF不吝努力,追尋自己的風格;在我們仰望他時,他卻不會滿足於現在。

最後,在一場由本部學生帶來的魔術盛宴中,本次活動走向了尾聲,恍惚中,我們看到了那個踏上過春晚舞台的男孩的背影,一步步走向更高更遠的地方。

第四十九期

主講人:鄭才千

匯賢大講堂 匯賢大講堂

講座時間:2016年10月31日16:00

講座地點:圖書館報告廳

講座主題:喚醒最強大腦

講座的開場,鄭老師簡單向同學問候過後便隨即邀請台下的同學上台來挑戰。他拿出一本紅色封面厚厚的唐詩三百首,我們的同學果斷選定了一個頁碼,而鄭才千老師也立即背誦對應頁的古詩,展示出非凡的自信與魅力,贏得了台下熱烈的掌聲。

“記憶力之父托尼·布贊書中的話語,“你的大腦像沉睡的巨人”,思維導圖對人記憶的尤為重要,看似非常簡單的看電影這樣一個環節,其實同時動用了我們的左腦和右腦。”隨後,鄭老師便向我們介紹了思維導圖的方式。

“在記憶東西方面,並不是大家的智商不夠,而是方法需要最佳化。”

接下來,鄭老師就數字,字母與單詞的記憶闡述了獨特的記憶方法——找出其中的規律並且反覆記憶。

在接下來記憶健腦食品的環節,鄭老師邀請一位同學上台來做示範,並向我們介紹了身體記憶法。

漫漫大學之路,我們有太多的知識需要記憶,而鄭老師的今天的演講無疑解決了同學心中的苦惱。

今日,難忘,此後,在思量!記憶之路,上下而求索!

第五十期

匯賢大講堂 匯賢大講堂

主講人:孫偉

講座時間:2016年11月27日20:00

講座地點:大學生活動中心

講座主題:活力青春,劍走凌風

本期匯賢大講堂的嘉賓是國家級運動員,孫偉。他先是領我們走進了擊劍的世界,向我們介紹了擊劍的起源,並給我們講了花劍、重劍以及佩劍的區別;話鋒一轉,又帶我們看了一個小小少年努力的故事:體弱多病的他,在訓練中慢慢變得更好,出了重症病房後,付出了別人的三倍努力,留在國家隊,“就像選妃一般的選中了。”

在孫偉幽默的語言中,是不可忽略的艱辛。他打了一年的積分賽,獲得了亞洲的前兩名,成為里約奧運會中唯一的中國運動員。而看似大男孩的他,卻有著一顆溫暖善良的心,他感恩自己有了一些名氣,他可以藉助這小小的名氣來宣傳擊劍,做一些公益項目。

現場擊劍教學環節更讓我們見識了一個真正的孫偉,紳士的動作,耐心的教導,這些都為他增添了幾分魅力。

最後,在與現場觀眾的互動中,孫偉送出了十件他的公益襯衫和一件他穿著訓練過的珍貴T恤。

孫偉,正是越努力,越幸運這句話的寫照。

第五十一期

主講人:王津

匯賢大講堂 匯賢大講堂

講座時間:2017年3月11日晚5:30

講座地點:大學生活動中心

講座主題:我在故宮修文物

活動以一段《我在故宮修文物》中王津老師修文物的片段開頭。

"修復文物需要兩個多月甚至半年”.隨後,通過看圖片,老師帶我們見證了他修復的奇蹟。精巧的儀器在復後 就要去博鰲論壇上展覽,老師露出了滿滿的驕傲,場內響起了陣陣掌聲。

“一如宮門深似海,滴答鐘聲來相伴”。

這句話講的就是王津老師的大半個人生。談到有沒有過想跳槽的想法,為什麼還一直堅持在這個崗位上,他 說“對於工作,我更傾向於把工作和興趣結合,在這個乾長了之後收入真的就不重要了。有誰能捨棄這些修復文物的樂趣呢?再說了,跳槽總要往更好的跳,能在故宮這樣頂級的地方工作,就算我想跳槽,我能往哪跳啊?”

正如《我在故宮修文物》中所說,修復它們就不像觀賞時那樣愉悅了。

文物修復師不僅要修復文物,更要體悟文物。

說到靈魂,文物就像是在等待我們修復一樣。

它們是有靈魂的,它們的眼睛就像在感謝我們讓它們恢復了光彩一樣。

隨著紀錄片的走紅,你被很多年輕人稱為男神。

王老師笑笑說:“我不是男神,那些文物才是神,是幾百年的神。帶有靈魂的神。”

在老師影響下,文物修復的道路上又多了一群仰望者,從此,王津老師不再孤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