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流魚

北流魚

廣西北流市地處亞熱帶,雨水豐沛,山脈縱橫,河流綿延流長,湖泊、池塘星羅棋布,水產養殖和捕撈業自古以來就很有名。“陸川豬、北流魚,博白蕹菜、玉林大蕃薯……”這首介紹桂東南特產的民謠膾炙人口,遠近聞名,道出了北流魚的知名度。北流魚之中,其鮮盛者,當屬隆盛河魚,其珍異者,則非鴨塘魚莫屬。又,若論知名度,則全廣西乃至全中國,無魚能出鴨塘魚之右也。因此,“北流魚”特指被稱之為魚中之王的北流特產鴨塘鯪魚。

簡介

所謂北流魚,實指鴨塘魚。據新版《北流縣誌》介紹,鴨塘位於今北 流市北流鎮涼水井村,塘面50畝,似鴨形,故名。塘有泉數口,有沙有石,塘水清澈,冬暖夏涼,鴨塘魚的外形特點是 魚尾皆缺去一角該塘放養鯽、鯪、鯉、草等魚,均為軟骨,(所產鯪魚特優,骨軟味香,不用油烹也無腥味,連骨都吃 完。)主要是由於該池塘附近有數股清泉注入塘內,常年不竭。泉水中含有多種有益於魚類生長的特殊的礦物質和微量元 素。有部分元素對魚骨有特殊的軟化作用。養出的魚,品了唇齒留香,回味無窮,史載明清已成為進貢皇上的貢品。鴨塘 魚王,作為地方特產,建國以來曾經多次招待過二十多個國家旅遊團體,以及黨中央領導人和各層次的高級官員,知名人 士,很多僑屬出國探親,訪友,都把鴨塘魚帶給遠方的親人。現在,根據民眾的要求,鴨塘魚已包裝成食品,是探親、訪友最佳禮品,是北流形象的極品魚。 鴨塘有著自然優越地理環境,魚在鴨塘養殖需要八個月以上,有好的飼料來源,魚吃的飼料都是同人吃的基本相同, 飼料有鳳梨、芒果、木瓜、番石榴、西番蓮、青豆、甘蔗葉、青草,是一種水上無污染、無腥味、營養豐富、環保型綠色食品。

特色

鴨塘魚骨刺脆軟,肉質肥嫩,無腥味,不粘鍋,煎後冒油,留影鍋底,無骨無渣,鮮美異常,品後唇齒留香,回味無窮,絕非一般魚可比。鴨塘魚的外形特點是魚尾皆缺去一角,肉質的特點是魚骨皆酥軟可品嚼;特佳者,舉魚齊胸掉下地,魚骨便斷。。。

傳說

傳說鴨塘魚的始祖是個水鬼,原住南海。因受不了海龍王虐待,逃到北流鴨塘安身。此塘面積10餘畝,旱時和冬季 常常乾涸,水鬼把河水吸進來養魚。一年,縣官比賽養魚,誰養的魚味道好便重獎。第一年,水鬼養的魚雖大,但骨頭 硬,味道腥,未獲獎。他便拜求土地神,土地神說:“你養魚用牛糞,難怪有腥味。大容山百丈潭有沉香,只要移來,又 把潭裡清泉引來,用青草作飼料,養的魚就好食了。”於是水鬼鑽通陰河引來清泉,搬來沉香,結果養的魚又肥味道又鮮 美。第二年,縣官繼續比賽養魚,條件是不用油,不用佐料煎煮,看誰養的魚味道好,骨頭軟,就獲優勝。比賽時,縣官 親自品嘗,鴨塘魚確是煎者不用油,肥大軟骨頭,雖不配佐料,卻鮮美無腥餿,於是給予特等獎。訊息傳開,大容山的妖 精來鴨塘偷沉香木,一條鯪魚發覺,大喊捉賊,被妖精一刀斬去。水鬼與妖精鬥了七日七夜,殺死妖精,水鬼也身負重傷 死亡,魚類損失大半。從此,鴨塘只有鯇魚、鯪魚,而且鯪魚肥美折尾。水鬼死後變作大石頭,至今仍聳立塘中。

鴨兒塘

鴨兒塘是世界上唯一一口出產軟骨魚而聞名的魚塘,位於廣西北流市北流鎮甘村內,處於北流市城區與北流市新圩鎮之間,往城區中心和新圩鎮都有七公里的路程,與西琅鎮棉村風留社組交界。鴨兒塘塘寬47畝,塘水清澈,冬暖夏涼,形狀像一尾巨大的無頭魚側臥大地,年產各種魚3000—4000市斤,其中鯪魚約800市斤。鴨兒塘有著優越的自然地理環境,水質無污染,有數股清泉注入塘內,常年不竭,塘內和泉水含有特殊的礦物質和多種微量元素,有部分元素對魚骨有特殊的軟化作用,令該塘放養鯽、鯪、鯉、草等魚,均為軟骨,因骨軟,魚的首尾能彎曲相觸,捲成“O”狀,因此也常形成折尾魚:即魚尾骨受傷後,在受傷部位形成隆起肉狀的魚。鴨兒塘所盛產的鯪魚,養殖期需八個月以上,最大的也就兩指寬,五錢左右重,用它製成的鴨塘魚王,從不用吐骨。涼水井村以前被譽為“長壽村”,村民過去只能汲鴨塘泉水食用,長壽是否真與注入鴨兒塘的泉水有關?鴨塘泉水“水瘦”,養人長壽,養魚卻不大,鯪魚苗放下去,養一年只有五錢重,養幾年也不超過1—2市兩,不像在其他的塘中,能長上斤把重;而且撒下的魚苗只有三分之一能有收成。所以,鴨兒塘養魚產量極低。然而也正因為“水瘦”,鴨塘魚幾乎沒有魚腥氣,要把魚堵在鼻孔前才能嗅到一點兒那令食客不快的氣息;抓過魚的手,是不留一點腥氣的。

名譽

鴨塘魚,史載明清已成為進貢皇上的貢品。作為地方特產,建國以來曾經多次招待過二十多個國家旅遊團體,以及黨中央領導人和各層次的高級官員,知名人士,很多僑屬出國探親,訪友,都把鴨塘魚帶給遠方的親人。在2000年、2001年、2002年全區餐飲美食大賽中,鴨塘魚連續三年榮獲金獎,現在,根據民眾的要求,鴨塘魚已包裝成食品,是探親、訪友最佳禮品,是北流形象的極品魚。
商品化
鴨塘魚聲名在外,產量又低,且只在金秋時節到春節前後短期上市,價格自然不便宜:未經加工的普通鯪魚60元(參考價)一斤,“折尾” 鯪魚,也即傳統意義上的“北流魚”,價格竟達每市斤200(參考價)元。除了價格的原因,想吃上鴨塘魚也不容易,往年得親到魚場購買,近年來養魚人頭腦活絡了一點,加工後真空包裝出售,但也多在有人預訂後才進行此項業務。
產品名稱:鴨塘魚禮品套裝
產品規格:8包/盒 淨含量:150克/包 
6包/盒 淨含量:150克/包 
供貨檔期:每年的中秋節前半個月至春節期間,供貨量僅4000斤左右,需提前預定。

菜式

鴨塘魚吃法主要是煎食,也可煎後或蒸或煮。鴨塘魚骨刺脆軟,肉質肥嫩,無腥味,吃時不吐魚骨,尤其講究品賞魚頭之香脆。鴨塘魚還有另一奇:煎魚時不用放油同煎,而魚自冒油,不粘鍋壁,留影鍋底。
(一)鮮魚調製方法:乾煎
用小刀割魚腹,去腸臟,把鍋中的水澆乾,(如果在用煤氣下煎魚,或猛火下煎魚,要先放油)再放魚,煎魚過程中,要經常翻動,看見魚變成金黃色,手摸有點硬的感覺是最佳 的效果,根據各人的愛好選擇好放鹽或加少量糖即食(煎魚要有耐心,煎魚約需要15—18分鐘左右)。
(二)袋裝鴨塘魚調製方法:
1. 撕開即食(旅遊零食)。
2. 加入少量水蒸(桌上佳肴)。
3. 根據個人口味先加辣椒佐料,可炒可燜。
(三)最佳菜式
用料:新鮮鴨塘魚12條約600克,薑末、蔥花少量。
調料:鹽、胡椒粉、麻油、紹酒適量。
製法:(1)把鴨塘魚宰殺去鱗鰓、內臟,洗滌乾淨抹乾水,用調料、薑末醃製數分鐘。
(2)炒鍋燒熱透放適量油,下魚用中小火煎至兩面金黃全熟,放入蔥花把魚再翻煎一下即可裝碟。
特點:色金黃,外酥里嫩,味清鮮。
製作關鍵:魚鱗要除淨,醃製要入味,煎的火候要掌握好。

文化欣賞

宋代趙聞禮作詞: 小枕夢催閒,飛雨時鳴高屋。 掛起西窗人靜,聽春禽聲續。 鴨塘溪綠漲輕痕,煙柳媚新綠。 誰伴瘦筇尊酒,弄岩泉飛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