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海軍軍歌

北洋海軍軍歌

北洋海軍軍歌創立於中國近代,歌詞只有短短的一首詩“寶祚延庥萬國歡,景星拱極五雲端。海波澄碧春輝麗,旌節花間集鳳鸞。”,循環演唱。在曲樂上,北洋海軍軍歌體現出中西合璧的特點。甲午戰敗,此首軍歌在中國銷聲匿跡。2012年中國海軍史研究會會長陳悅到英國尋訪甲午檔案,在英國的外交檔案中發現了此首軍歌,經過對原曲譜的整理後,軍內資深音樂家雪野按照現代方式進行了譜曲,這首軍歌得以煥發新生,並在2014年的《北洋海軍興亡史》中得到展現。

基本信息

歌曲興衰

歌曲初創

北洋海軍軍歌北洋海軍軍歌

北洋海軍軍歌創立於中國近代,歌詞只有短短的一首,循環演唱。在曲樂上,北洋海軍軍歌體現出中西合璧的特點,展現了當時北洋海軍對西方文化的一種學習態度。

在當時,《北洋海軍章程》第九節中,對國樂和軍樂有簡單的要求。章程規定“國樂:凡兵船有時應奏行軍國樂,須用中國樂器,其樂章由海軍衙門撰擬,通行樽辦。”“軍樂:鐃歌、凱歇向無定章,聽提督隨時擬用。”其中鐃歌也泛指軍中樂歌。從章程的規定中可以發現,當時只是把軍樂仿照西方海軍,作為一種禮節上制度安排,並未做統一的安排。

在《北洋海軍章程》中,對定遠和鎮遠兩艘鐵甲艦人員配置的規定中,除了在額定的329人外,艦上還有數量不等的海軍陸戰隊以及軍樂隊。軍樂隊大都由十六七歲的孩子組成,被稱為樂童,他們使用中式的樂器來演奏國樂、軍樂、凱歌。黃海海戰時,這些英勇的孩子大都奔忙在彈藥庫通往各個炮位的道路上,搬運彈藥。

流入西方

甲午戰敗,北洋海軍全軍覆沒,活著的北洋人流散各地,此首軍歌在中國銷聲匿跡,但由於當時,清朝在英國定製軍艦,派遣留學生到英國學習海軍知識,兩國海軍交往比較頻繁。根據相關海軍禮節,在一些特定時候需要演奏兩國的海軍軍歌,因此北洋海軍軍歌的這份檔案中還詳細標明了五線譜,就是為在演奏時使用。

軍歌再現

2012年,中國海軍史研究會會長陳悅到英國尋訪甲午檔案,在英國的外交檔案中發現了此首軍歌,並將軍歌檔案後帶回國內,經過對原曲譜的整理後,軍內資深音樂家雪野按照現代方式進行了譜曲,這首軍歌得以煥發新生,並在2014年的《北洋海軍興亡史》中得到展現。

歌詞

寶祚延庥萬國歡,景星拱極五雲端。

海波澄碧春輝麗,旌節花間集鳳鸞。

2014改編版

編曲:雪野王和聲

演唱:總政歌舞團合唱隊

軍樂演奏:總政軍樂團

出品: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