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楊集鄉

北楊集鄉

北楊集鎮位於沈丘縣境的東北端,鎮政府所在地距縣城18公里,西於卞路口鄉相連,南於洪山鎮、新安集鎮接壤,東、北部於鄲城縣宜路鎮,東風鄉毗鄰,全鎮轄楊集村、梅劉莊村、三姓營村、打漁王村、宋閣、倪寨村、於莊村、谷孟莊村、賈莊村、王郝莊村、谷林莊村、林寨村、趙橋村、毛寨村、大卞莊村、單尤莊村、韓吳莊村、北王莊村、馬李堂村19個行政村,96個自然村,總人口46822人,總耕地45020畝,鎮境總面積 43.2平方公里,是一個農業大鎮,生產以種植、養殖為主,地沃農豐,素有“小烏克蘭”之譽。

基本信息

概況

北楊集鎮位於沈丘縣東北,距縣城16千米。轄楊集、梅劉莊、三姓營、打漁王、宋閣、倪寨、於莊、谷孟莊、賈莊、王郝莊、谷林莊、林寨、趙橋、毛寨、大卞莊、單尤莊、韓吳莊、北王莊、馬李堂19個行政村。
[代碼]411624208:~200楊集村~219梅劉莊村 ~201三姓營村 ~203打漁王村 ~204宋閣村 ~205倪寨村 ~206於莊村 ~207谷孟莊村 ~208賈莊村 ~209王郝莊村 ~210谷林莊村 ~211林寨村 ~212趙橋村 ~213毛寨村 ~214大卞莊村 ~215單尤莊村 ~216韓吳莊村 ~217北王莊村 ~218馬李堂村

沿革

1965年建楊集公社,1983年改鄉。1997年,面積49.5平方千米,人口4.2萬,轄楊集、谷孟慶、賈莊、王郝莊、谷林莊、梅劉莊、馬李堂、北王莊、單尤莊、韓吳莊、大卞莊、毛砦、趙橋、林砦、於莊、宋閣、三性營、打魚王、倪寨19個行政村。

經濟發展

近些年來,鎮黨委政府把發展楊集經濟作為工作重點,根據鎮情研究制訂了“種植業鋪路,養殖業起步,骨幹企業立柱,帶動民眾致富”的經濟發展思路,通過真抓實幹,取得了突出成效。種植業調整結構為主線,在改善農業基礎條件,提高抗災能力上成效突出,促進了糧食的高產穩產,尤其在村果業發展上形成了規模和特色,1995年以千畝蔡河堤岸梨樹基地為示範,帶動了全鎮村果業的發展,目前全鎮以桃、柿、杏、梨為主導品種的各類果樹面積達3600多畝,並推廣了果樹蔬花、蔬果、鮮果套袋、大棚覆蓋等先進技術,提高了鮮果質量和經濟效益,自2000年以來,鮮果銷售收入均在500萬元以上。2001年優質鮮梨銷售到上海和香港地區,並出口越南,填補了河南建國以來水果無出口的空白,2002年被省質量監督局審定為“無公害農產品”,受到消費者青睞,被有關專家和領導譽為“發展精品林業的北楊集模式”。

農業生產

在糧食種植上,逐步打破奇偶大種植模式,根據市場需求,逐步實行訂單農業,生產優質強筋小麥,2002年全鎮推廣訂單小麥22000畝,打入國內國際市場,每公斤價格比一般小麥高出0.12元,同時小雜糧及棉花、大豆、瓜菜等經濟作物面積也不斷擴大,保護地載植、地膜覆蓋面積也有增加,經濟效益不斷提高。

養殖業,以當地豐富的糧食、飼草資源為依託,就地轉化增值,以蛋雞、槐山羊及波爾山羊改良雜交養殖、黃牛、生豬養殖為主,成為當地的養殖特色。特別是蛋雞、槐山羊養殖有一定規模。蛋雞年存欄量達10萬多隻,槐山羊存欄12000餘只,利用波爾山羊父本改良當地槐山羊3000餘只。

基礎設施

1994年修通通往縣城的油路,白陳公路穿境而過,溝通了與外界的往來,鄉政府所在地距漯界高速公路僅5公里,集市街道、門面房改造也逐步統一規劃,形成專業市場格局。教育、衛生、金融、郵電、糧食等項事業也都有了較快發展。

北楊集鎮歷史悠久,有不少名勝古蹟,最突出的姬繚冢為省級重點文物。位於前程莊東北150米處,蔡河西側,冢成慢坡形,高約3米,面積7.5平方米,是戰國時期的姬繚墓,向南1華里,還有其子姬信、姬廣之墓,當地對此傳說很多。另外在趙橋東,還有一處石佛寺,內有漢白玉石佛十餘尊,“文革”時期寺被扒,佛像被砸,現在原址建有廟。

教育衛生

教育、衛生及社會福利事業有較大發展。全鄉有國中2處,國小20處,152個教學班,在校生8337人,1999年實現“普九”達標,兩處中學實現了教室、宿舍、實驗室樓房化,另有8個行政村建起了教學樓,第二初級中學被評為地級“文明視窗學校”。醫療衛生事業得到長足發展,有中心衛生院一個,衛生所20個,建有門診大樓,有先進的醫療設備,實行了衛生鄉村一體化管理。

發展思路

緊緊圍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總目標,加快“三化”建設步伐,調整產業結構發展農村經濟,增強農民收入,努力開創各項工作的新局面。

種植業以調整結構為主線,一是根據市場需求,抓好訂單農業,在二三年內糧食生產全部實現訂單種植。二是繼續抓好林果業生產,以優質占有市場,以“統”形成規模,以規模形成市場。在二三年內總面積達到500畝,十年內建成林果之鄉。三是抓好糧經比例調整,大力推廣間作套種河模式栽培,擴大瓜、菜、藥材等經濟作物面積,在三五年內把糧經比例由現在的7:3調整到5:5。

養殖業以當地資源就地轉化增值為發展思路,以規模生產為重點,大力發展肉牛、槐山羊、蛋雞、生豬的規模養殖。肉牛生產以試點示範、集中圈養,分戶飼養為模式,三年內達到戶均一頭牛。槐山羊以抓好牧草種植、秸稈青儲,品種改良、疾病防治為重點,推動規模發展,三年內達到每戶存欄5隻羊。蛋雞、生豬養殖重點抓好疾病防治,市場銷售,三年內達到存欄蛋雞20萬隻,生豬3萬頭。

工業生產要以發展近農工業為知道思想,以種植業、養殖業為依託,搞好農副產品深加工,待種植業、養殖業形成一定規模後,發展一批牛羊肉分割、鮮果冷藏、果汁加工、產品包裝、運輸等企業。

自然風光

梅劉莊村東路往北 梅劉莊村東路往北
梅劉莊村西蔡河往北 梅劉莊村西蔡河往北
梅劉莊村西蔡河往南 梅劉莊村西蔡河往南
北楊集鄉 北楊集鄉
梅劉莊村 梅劉莊村
老蔡河的清晨 老蔡河的清晨
北楊集鄉 北楊集鄉
北楊集鄉 北楊集鄉
北楊集鄉 北楊集鄉
北楊集鄉 北楊集鄉
北楊集鄉 北楊集鄉
北楊集鄉 北楊集鄉
北楊集鄉 北楊集鄉
北楊集鄉 北楊集鄉
北楊集鄉 北楊集鄉
北楊集鄉 北楊集鄉
北楊集鄉 北楊集鄉
北楊集鄉 北楊集鄉
北楊集鄉 北楊集鄉
北楊集鄉 北楊集鄉
北楊集鄉 北楊集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