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平的大學教育與文學生產:1928—1937

北平的大學教育與文學生產:1928—1937

三、文學本位 一、學院派 三、文藝青年

基本信息

副標題: 1928—1937

《北平的大學教育與文學生產:1928—1937》《北平的大學教育與文學生產:1928—1937》
作者: 季劍青
出版社: 北京大學出版社
出版年: 2011-3
頁數: 283
定價: 33.00元
裝幀: 平裝
叢書: 都市想像與文化記憶叢書
ISBN: 9787301184073

內容簡介

本書的研究對象是20世紀30年代北平的大學教育與文學生產,主要是以大學為視角,考察北伐後到抗戰前(1928-1937)這十年北平的新文學活動。這一時期的北平被稱為“文化城”或“大學城”,文學活動往往是在各大學中展開的。本書在時空上以20世紀30年代的北平為範圍,描述和分析大學參與到新文學的想像和再生產中去的不同方式,從兩個層面考察了“大學教育與文學生產”之間的關係:作為知識生產的場所,大學通過學術研究和課程設定,生產著有關新文學的各種知識、觀念和歷史敘述;而作為由教師和學生組成的“文化共同體”,大學又為新文學再生產和創造了諸如文學社團、刊物、師生關係、人際網路等制度性的條件。

作者簡介

季劍青,2007年畢業於北京大學中文系,獲文學博士學位,現為北京市社會科學院文學所副研究員。曾在《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魯迅研究月刊》等刊物上發表論文若干。

目錄

《都市想像與文化記憶叢書》總序
引論
第一章 大學文學課程與文學想像
一、考證與鑑賞
二、"文學"與"文學史"
三、文學本位
四、想像新文學
五、"現代"與"傳統"的發現
第二章 學院背景下的文學批評
一、"文學概論"與"文學批評"
二、"實際批評"的興起
三、李健吾:"自我"的限制與學者的眼光
四、李長之:批評的教育意義
第三章 學術視野中的新詩
一、文學史的觀照
二、詩論:中西之調適
三、讀詩會
第四章 社團與人際網路: 大學中的文學空間
一、早期校園文學社團
二、人際網路
三、大學中的左翼思潮
四、左翼文學社團
第五章 學院內外:場域分化與文類選擇
一、學院派
二、"學院"與"文壇"
三、文藝青年
結語
參考文獻
人名索引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