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研究生髮退學聲明

簡介

北大信息科學技術學院研究生楊恆明的一封“退學聲明”,引起了軒然大波。昨天,該院教務辦公室老師表示,尚未接到他的退學申請。楊恆明昨天表示,期待事態的轉圜。
北京大學

內容

退學聲明

願犧牲4年換教訓
退學聲明最初發表在楊恆明的日誌里。楊恆明稱,北京大學微處理開發中心副教授佟冬以人未到實驗室參加所謂“科研”工作為名,不允許其畢業,並在必修科目“科研實踐”上記不及格。
聲明稱,“如果這樣毫無意義的苦力勞動也好意思號稱‘科研’,本人的確沒有參加也不可能參加。對於佟冬的決定,本人以4年寶貴青春的犧牲換取這一人生最大的教訓,並藉此警示師弟師妹,不要重蹈本人覆轍。”
楊恆明表示,實驗室的工作“就是把工程檔案修改修改格式從一個軟體流到另一個軟體,這種工作對於成為世界一流大學的北大的碩士研究生,幾近於一種侮辱。”

後續日誌

稱前聲明為“一番發泄”
昨日楊恆明坦言,最初是想針對實驗室和導師,想對他們有一定的“打擊”。看到轉載量如此大,他禁止了第一封聲明。“首先對學校無法下台,也因此誤傷了很多人,需要予以彌補。”“原本感覺自己在導師面前太弱小,未想到筆桿子的力量如此驚人。”
後續日誌中,楊恆明稱此前的聲明實為“一番發泄”,希望大家更多關注身邊的無助之人,“我希望大家對我的關注到此為止,給我和我的家人恢復寧靜。”楊恆明表示,自己會期待事態的轉圜,如果能有各方更滿意的結局,會做新的聲明。

並不存在的所謂“第二封聲明”

據楊恆明後來澄清,由於記者的誤解或者背後更深的原因,後續日誌和網路採訪的部分內容在報導中被加以某種編撰並冠以“第二封聲明”之名作為正式發布,這一報導流傳甚廣,對公眾形成了誤導。事實上根本不存在這樣一封聲明,楊恆明也沒有“期待迴旋餘地”的表態,原語用的是“等待事情是否會有所轉圜”,顯然而這兩者含義是不同的。
希望導師改變態度
昨日楊恆明表示,退學的確非自己所願,但是之前導師已多次暗示,不得不這樣聲明,也是起碼的尊嚴。現在輿論對於自己、導師還有學校都有壓力,所以大家會重新考慮,改變之前的態度。
他表示,大家都能下台、都能接受的解決方案當然是最好的,對自己最好的是順利畢業,對學校,希望把其中暴露出的一些問題得到糾正,以利於學校發展,這樣大家都會滿意,但這決定權在學校和導師手裡,我只能看情況予以回應。

回應

導師稱“網上自有答案”
昨天下午,楊恆明的導師佟冬電話中不願多說,只說“網路的事情還是要在網路上解決,網上自有答案”。
楊恆明曾經的同班、同一個實驗室一位同學針對楊恆明在聲明中提到“苦力勞動”表示,“有些工作肯定需要人做,也是必須的”。大家平時沒課了就會在實驗室從早上八點半呆到下午五點。
該同學眼中,楊恆明是個天才,“他本科和研究生都是保送到北大,在很多科目的競賽中都是第一名。”
北大信息科學技術學院教務辦公室田軍表示,還未收到楊恆明的退學申請,她認為,楊恆明應該有自己的打算和考慮,該院黨委相關人士表示,“從學籍管理上,只有遞交了正式的退學申請,我們才會啟動相關的程式,而在網路上發表自己的想法,也屬於學生言論自由的一部分。”

縱橫點評

楊恆明近乎於泄憤的退學聲明,一方面流露出目前學生對教學期待和培養現狀落差的迷茫。研究生的培養模式與課程設定究竟應該遵循什麼?是一如本科教育的填鴨式教育還是更注重培養做學問的能力?現實是,研究生變身車床上的鉗工。退學事件敲響的教育警鐘值得深思。
另外一方面,它再次將高校導師與學生的畸形關係抬出水面。導師終日奔波於校園之外逍遙,學生埋頭實驗室圖書館苦幹,雙方的關係異化為僱傭與被僱傭。我們不反對導師安排學生為其課題分憂,理論聯繫實際的道理誰都懂。但凡事有度,過猶不及,畢竟導師不是老闆,研究生不是苦力,傳道授業解惑的象牙塔也更不應該是赤裸裸的生意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