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和炎帝廟

北為獻亭,四柱三間,方形石柱,卷棚頂。 東西配殿各三間,為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重修。 正殿兩側為東西耳殿各三間,為清末重修之物。

山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在長治縣城2.5千米的北呈鄉北和村西隅。北和村,原名北禾村,相傳因位於炎帝嘗百穀得嘉禾之地——羊頭山之北得名。炎帝廟四周田園廣闊,農舍毗鄰。該廟創建年代不詳。相傳始建於唐代,元代重建。據廟內現存碑碣記載,明清兩代曾多次修葺。清道光十五年(1835)、道光二十六年(1846)又募化維修。廟坐北向南,四合院布局。原有戲台三間,單檐歇山頂。鐘鼓二樓位居戲台兩側,廣深一間,上下兩層,單檐十字歇山頂。戲台與鐘鼓樓之間辟山門兩座,供出入通行。北為獻亭,四柱三間,方形石柱,卷棚頂。1936年被大風颳倒。現除正殿、西耳殿保存完整外,其餘殿宇不復存在。東西配殿各三間,為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重修。正殿,亦稱五穀神殿,廣深三間,原為懸山頂形制,清道光年間修繕時改為硬山項。殿身較短,斗栱為柱高的二分之一。柱頭斗栱五鋪作出雙昂,並出45度斜昂,琴面式昂,要頭作螞蚱形。檐柱斗栱里轉五鋪作雙抄,出華栱,栱瓣較大,斗栱肥碩,用材粗壯。明次間無補間鋪作。轉角斗栱部分昂被後人截取,清末維修時包於檐牆之內。檐柱壘於牆內,隔扇均已改制,由青磚壘砌做倉庫之用。殿內用前金柱,柱頭卷剎和緩明顯,延襲了唐宋的手法,櫨斗置柱頭,四椽栿對前乳栿,用三柱。四椽栿直徑約80厘米,原始材料略加砍制而用,自然彎曲,墩厚莊重。乳栿之上用達牽,四椽栿上用蜀柱,上承平梁,用大叉手,脊瓜柱,承托脊槫。殿內實施減柱造,梁架彎曲粗壯,使用原始材料,屋頂舉折平緩,出檐較深,且用大板瓦,重唇滴水瓦,元代特徵顯著。正殿檐下懸掛著清順治年間立的“炎帝真君”牌匾一塊,黑底金字,閃閃發光。殿內神台上原塑有炎帝真君神像及侍女像,早已毀壞。正殿兩側為東西耳殿各三間,為清末重修之物。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