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周莊鎮

北周莊鎮,位於山陰縣縣城北10km處,有大運公路、208國道、北同蒲線縱橫南北,準備動工的榮烏高速公路穿越東西,交通極為便利。地處大同盆地,西部是山地,中東部是平原,地勢平坦,土壤肥沃,亦工亦農,是致富創業的理想之地。

基本信息

名稱

北周莊鎮

區位優勢

北周莊鎮是山陰縣的一個人口大鎮,經濟重鎮,工業強鎮,境內208國道、大運公路,北同蒲鐵路縱貫南北,交通便利,西鄰縣煤炭生產基地,運煤專線岱馬路東西橫穿,資源優勢良好

產值

截至2004年底全鎮有人口16730人、全鎮工農業生產總值達到10億元,完成地稅163萬元、國稅621萬元,農村經濟總收入達11002元,人均GDP可達5400元,農民人均純收入可達2990元。全鎮政治安定、經濟繁榮、人民安居樂業,奮發圖強。

鎮下轄村

北周莊村

棋道地村

鄭莊村

二鋪村

辛留村

安岸莊村

新岱嶽村

下神泉村
永靜城村

李家窯村

上神泉村

白殿溝村
燕莊

苑家辛

莊村

白家堡村

王家堡村
郭莊村

楊莊村

柏坡村

張莊村
賀莊村[3]

人口數據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2])

總人口 12904
男 6686
女 6218
家庭戶戶數 3367
家庭戶總人口(總) 12873
家庭戶男 6663
家庭戶女 6210
0-14歲(總) 3591
0-14歲男 1870
0-14歲女 1721
15-64歲(總) 8276
15-64歲男 4276
15-64歲女 4000
65歲及以上(總) 1037
65歲及以上男 540
65歲及以上女 497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 9935

基礎建設

鎮黨委、鎮政府想辦法定措施,多途徑爭取社會各界對該鎮農業和農村經濟的投入,千方百計引進先進農業生產技術,廣泛開展農業實用技術培訓,建設優種調運、農資供應、農田保護綠色服務通道,擴大高產、優質、高效農作物種植面積。2004年全鎮糧食種植面積達60930畝,占全鎮耕地總面積的97%,糧食總產量達到1400萬公斤。

農業生產條件

2004年全鎮50%的耕地實現了渠林路、機井電“六配套”,農業抵禦自然災害的能力明顯增強。此外,還對全鎮小型水利設施實行了產權制度改革,建立起了適應農村市場經濟體制的水利設施管理運行新機制。

畜牧經濟

鎮黨委、鎮政府著眼於全縣乳品產業公司加農戶這一鏈條,充分發揮比較優勢,有效地推動了以養為主、種養加一體化、農經牧多元化的農業產業化發展進程,到2004年底全鎮奶牛存欄4300頭,羊存欄16800隻,豬存欄5000頭,全鎮農民人均畜牧業收入達到840元以上,占到農民人均純收入的30%,同時還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農民“賣糧難”的問題,實現了糧食的就地轉化增值。

民營經濟

創辦養殖園區,引導全鎮產業結構調整,到2004年底,已建起奶牛養殖園區6處,引資總額4000萬元,存欄奶牛總計2000頭,成為全鎮養殖業的龍頭企業;

二是吸納高科技煤炭工業,在北周莊煤站,塑膠編織廠、金海洋潔淨煤等工業建設的基礎上,2004年底又引進開發了矸石電廠、矽猛鐵廠等,投資總額達6億元。

此外,國家綠色能源委員會在該鎮建設的煤基合成油基地也已進入規劃籌建中,該鎮擁有民營企業21家,其中投資百萬元以上的企業達8家,已成為拉動全鎮經濟發展的頗具特色的產業群。

精神文明建設

學校素質教育繼續推進,重教興學蔚然成風。計生工作成效明顯之歡迎,全鎮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長率分別控制在7.59%o和5.54%。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突出。農村公益事業穩步推進。生態環境得到有效改善,全鎮退耕還林總面積達到10000畝。明王憲武墓、煙霞洞、普度寺等歷史文化遺存作為旅遊資源有待開發。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