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侖區市政處

北侖區市政處成立於1991年9月,由原北侖區公用事業處撤銷分設,性質為事業單位。 1991年至1998年,主管局為北侖區城鄉建設規劃環保分局,主要職能是對北侖城區市政設施包括道路、橋樑、排水設施、路燈等的建設與維養管理。 2010年11月,北侖區中心公園管理處併入北侖區市政處,市政處管理職責增加中心公園內音樂噴泉、植物、鋪裝廣場及亭廊建築小品等設施的日常建設及維護。

北侖區市政處成立於1991年9月,由原北侖區公用事業處撤銷分設,性質為事業單位。
1991年至1998年,主管局為北侖區城鄉建設規劃環保分局,主要職能是對北侖城區市政設施包括道路、橋樑、排水設施、路燈等的建設與維養管理。成立初,有編制人員8人,處長丁富康,支書邱寧榮,辦公地點新矸鎮鎮小路。1998年4月,因北侖區與寧波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區域、機構職能劃分,北侖區城鄉建設局設立北侖市政處,主要職能是對北侖區域市政設施的維養管理,並承擔北侖城區管理範圍內的市政工程建設管理;寧波經濟技術開發區設立市政公用設施管理處,負責原開發區區域的市政設施建設與維養。
1994年9月至2002年底,由於兩區市政設施維養管理工作出色,在歷年寧波市市政公用局及市市政工程管理處維養管理行業目標考評中均取得了較好成績,其中2000年度、2002年度北侖區市政處及開發區市政公用設施管理處分別被評為市養護流動紅旗。期間北侖區市政處還完成了中河路五期、福泉路、外洋路南延、新建華新路、新大路拓寬等道路建設工程和華山路污水管接通工程的建設管理;同時對北侖區域已建市政設施尤其是道路人行道及路燈進行了完善和改造,以不斷提高市政設施檔次。
1994年至2003年期間歷任處長為王和平、吳展、王紅良,專職職工人數由22人增加到56人不等,辦公地點位於長江路昭通巷18號。原開發區市政公用設施管理處歷任處長為俞滿林、孫秀芳,辦公地點為松花江路178號,市政維管專職人員6人。
2002年底,北侖區與寧波經濟技術開發區合併,兩區市政管理區域和職能合一,兩市政職能部門歸一成立北侖區市政工程管理處,其主管局為北侖城市管理局,工作職能為對北侖新區的市政設施,包括道路、橋樑、排水設施(含二座泵站)、路燈及部分道路護欄、廣告牌的維養管理。
2007年12月,北侖區市政處所轄大路泵站、千丈泵站移交給北侖區排水處。
2010年11月,北侖區中心公園管理處併入北侖區市政處,市政處管理職責增加中心公園內音樂噴泉、植物、鋪裝廣場及亭廊建築小品等設施的日常建設及維護。
原北侖區中心公園管理處成立於2005年9月,性質為差額撥款事業單位。主管局為北侖區建設局,正式編制3名,編外人員8名,處長杜劍君,辦公地點為長江路1166號行政大樓B座2樓。2008年1月,為進一步理順北侖區中心公園管理處管理體制,加強對北侖中心公園的管理,根據第五期北侖區人民政府區長專題會議紀要,從2008年1月1日起將原來由區建設局管理的中心公園移交給區城市管理局管理。中心公園管理處主管局變更為北侖區城市管理局,副處長邱學豐主持日常工作,辦公地點為四明山路檔案館東側附樓1樓。 中心公園於2003年11月12日動工興建,2005年3月18日竣工,總投資1.2億元。範圍為東至鳳凰山主題公園雕塑,南靠黃山路,北接鳳凰山路,西至太河路,以長江路為軸線,分東西兩部分。東邊有梯形水池,海景浮雕群和樹林冷霧;西邊由音樂噴泉、下沉廣場、跑泉小溪、人工湖和假山水瀑等組成。廣場占地17.45萬平方米,其中綠化面積9萬平方米,水域面積0.8萬平方米。音樂噴泉是整個公園的點睛之作,以聲、光、電子等多科技手段,展示水的生命力。水池中有噴嘴2556隻,水下彩燈1700隻,以噴高108米水柱為主噴,在“走進新時代”、“梁祝”等28曲樂曲伴音中,呈現“萬馬奔騰”、“世紀彩虹”、“鯤鵬展翅”、“鏇轉花籃”、“擎天玉柱”、“山形水幕”等23種動態水型。 中心公園作為北侖城區形象的視窗,成立以來較好地完成了各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等的接待任務,為提升北侖區的整體形象做出了一定貢獻。
北侖區市政處現任處長竺立忠,正式在編人員25人。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