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積水潭醫院

北京積水潭醫院

北京積水潭醫院建立於1956年,是一所以骨科和燒傷科為重點,內、外、婦、 眼、口腔、耳鼻喉、皮膚性病、中醫內、中醫正骨、針灸、理療康復醫學等並駕齊驅的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北京積水潭醫院是北京市直屬差額撥款事業單位,事業編制2100人。醫院設有職能處室20個,其中內設管理部門3個,設有臨床及醫技科室54個,現實有在崗人員2200餘人,有院級領導9人,職能部門中層領導29人)。擁有工程院院士一名,專家級醫師200多名,床位1000餘張。北京積水潭醫院以顯著的醫療特色和醫、教、研實力成為北京大學第四臨床醫學院。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1956年,北京積水潭醫院建立;

2001年,我國第一個“骨科培訓中心”在積水潭醫院成立;

2007年12月,中國第一個分子骨科實驗室投入使用;

2008年,亞洲最大的數位化手術室接待患者;

2008年5月12日,在四川汶川地震現場,溫家寶總理熟悉而肯定地說:“積水潭醫院骨科是最強的!”

2008年9月,經英國愛丁堡皇家外科學院與香港骨科醫學院聯合認證的中國大陸首家積水潭骨科專科醫師培訓中心成立。

特色科室

脊柱外科

創傷骨科

手外科

矯形骨科

小兒骨科

骨腫瘤科

運動醫學中心

特需病房

特需醫療部

北京創傷骨科研究所

醫院簡介

北京積水潭醫院北京積水潭醫院

北京積水潭醫院建立於1956年,是一所以骨科和燒傷科為重點,內、外、婦、眼、口腔、耳鼻喉、皮膚性病、中醫內、中醫正骨、針灸、理療康復醫學等並駕齊驅的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北京積水潭醫院是北京市直屬差額撥款事業單位,事業編制2100人。醫院設有職能處室20個,其中內設管理部門3個,設有臨床及醫技科室54個,現實有在崗人員2200餘人,有院級領導9人,職能部門中層領導29人)。擁有工程院院士一名,專家級醫師200多名,床位1000餘張。北京積水潭醫院以顯著的醫療特色和醫、教、研實力成為北京大學第四臨床醫學院。

北京積水潭醫院重點學科突出,科室結構齊全,醫學人才濟濟,骨科、燒傷醫學技術達到世界及國內領先水平。醫院設有北京市創傷骨科研究所、北京市燒傷研究所,北京市手外科研究所、北京創傷燒傷搶救中心、北京市骨科疾病研究治療中心。全國計算機輔助外科學會和計算機輔助外科研究和套用中心也設在該院。中國第一個“骨科培訓中心”於2001年4月27日在北京積水潭醫院成立。2006年7月,北京積水潭醫院被中國奧委會授予“國家隊運動員指定醫院”稱號。該院回龍觀院區內外婦兒俱全、門急診俱備,床位500張,將於2009年完工。

北京積水潭醫院建院50年來,在複雜的創傷骨折搶救、陳舊骨折不癒合手術治療、斷指斷肢再植、拇指(趾)重建、骨腫瘤治療、膝、肩關節鏡下手術、人工關節置換、兒童(14歲以下)創傷及先天性骨病、頸椎病、腰腿痛的治療,包括人工間盤置換、計算機導航手術儀、微創手術等技術套用、特大面積燒傷搶救、深度燒傷創面修復、電燒傷、骨代謝疾患的研究方面成果顯著,曾獲五項國家級成果獎。

北京積水潭醫院是北京大學第四臨床醫學院。作為一所教學臨床醫院,各臨床科室設備齊全、實力雄厚,骨科、燒傷科、內科、外科、婦產科、眼科、口腔科、耳鼻喉科、皮膚性病科、中醫內科、中醫正骨科、針灸科、理療康復科等科室均具有很強的醫療技術力量。醫院擁有大型醫療設備:CR(計算機照相)、DR(數字照相)X光機、螺鏇CT、ECT(核素顯像)、核磁、G型臂手術台、、計算機導航手術儀、各種關節鏡、腹腔鏡、盆腔鏡、微創剖析手術儀、數字減影血管造影儀、高壓氧艙等高科技醫療設備。

北京積水潭醫院位於北京市西城區新街口東街31號,院內環境優美綠樹成蔭,碧綠的湖水,幽靜的假山,洋溢著皇家園林的神秘氣息。裝飾一新的病房,為患者提供了優質的醫療護理服務和舒適安靜的休養環境。為解決掛號難、看病難的矛盾。設有各科專家門診、骨科特需門診。

科室介紹

骨科

北京積水潭醫院相關圖片北京積水潭醫院相關圖片

北京積水潭醫院脊柱外科是從事脊柱疾病治療研究的專業科室,有著雄厚的人才資源和各種診斷治療所必須的設備,醫院崇尚精誠、精益、精心的工作精神,全心全意為患者服務。

脊柱外科創建於1997年9月,短短几年,在留日博士田偉的領導下,脊柱外科迅速發展壯大,對各類脊柱疾患進行了系統研究和診斷治療,國際上首先將珊瑚人工骨套用於頸椎病的治療,取得了良好療效;率先在國內開展了難治性頸椎1、2關節半脫位的手術治療,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率先在國內開展了頸椎側塊和頸椎椎弓根內固定臨床實踐,與國際先進水平同步;率先在國內將微型磨鑽磨削技術大量套用於脊柱外科手術,率先在國內將導航技術套用於脊柱外科,從而使脊柱外科手術精確性,安全性大大增加;成功為近70位病人行頸人工間盤置換術,這種術式與傳統術式不同的地方是,術後不影響病人頸椎活動度,使得病人更容易接受。

脊柱外科擁有顯微手術鏡、硬膜外超聲診斷儀、脊柱手術和紅外線導航系統,間盤測壓系統,微創間盤鏡以及各種完善的脊柱顯微手術器械,對脊柱側彎、脊柱腫瘤、寰樞脫位、腰椎滑脫、頸椎骨折、腰椎骨折等難度較大的手術有較好的療效,率先採用椎間盤置換治療椎間盤突出,實現醫療護理雙向國際接軌。2005年,田偉院長又成功進行了亞太地區第一例術中三維C型臂導航系統輔助手術,實現了脊柱外科醫生精確安全實施高難度的頸椎手術的理想。

脊柱外科已完成脊柱手術5930例,其中計算機遠紅外導航手術239例,頸椎人工椎間盤置換164例,脊柱外科先後開展了椎間盤和神經根造影術,腰椎間盤內壓力測量等先進檢查手段。

燒傷科

北京積水潭醫院燒傷整形科成立於1958年,是醫院的重點科室,如今已發展成擁有3個病區80餘張床位的全國最大的燒傷及燒傷整形治療中心之一。

燒傷科現有床位80張、3個功能式、整體護理病房、治癒的病人已達2萬餘例,門急診20餘萬例,搶救成功燒傷面積達80%的病人數百例,其中包括三度面積達90%的極重度燒傷病人10餘例,總治癒率達98%,治療水平居國際先進行列,在削痂療法,“血管游離移植治療上肢電燒傷”,大網膜軸型皮瓣、微粒皮移植等,科研成果為燒傷醫學事業做出了世界性的貢獻。作為全國重點科室,他們成功應對了多起突發事件,在克拉瑪依大火、藍極速網咖和京民大廈事件,燒傷科醫護人員表現出了崇高的敬業精神和高超的專業技能。

同時,燒傷整形科也是全國著名的臨床科研和專業醫師培訓基地。發表論文500餘篇,專著10餘部。6項原創性成果享譽國內“阻隔式皮瓣”和“微粒皮移植”連獲4項國家三等發明獎,2項國家科技成果獎。

北京積水潭醫院腎臟內科建立於1970年,現有正主任醫師1名、副主任醫師2名、主治醫師1名,住院醫3名,專業血液淨化護師4人,知識及年齡結構合理,各層次人員配備較為齊全,是一支團結協作、學術思想端正的學術隊伍。

腎內科

腎內科每周一至周五每天均有副主任醫師以上專家出診,可診治各類原發或繼發性腎臟疾病,包括:急、慢性腎功能衰竭;急進性腎炎;腎病綜合徵;泌尿系感染;糖尿病腎病;狼瘡性腎炎;高血壓腎動脈硬化;腎性骨病等。

腎內科病房套用相差顯微鏡檢查、В超引導下腎穿刺技術,提高了腎小球疾病臨床診斷的準確率。同時與檢驗科室合作,先後開展了尿酶測定、尿細菌學檢查、血液免疫學檢查、腎同位素檢查、骨密度測定、細胞因子測定、骨生化指標測定等項技術,使腎小管疾病、繼發性腎小球疾病、腎性骨病的診斷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北京積水潭醫院血透室始建於1984年,早於許多市、部屬同級醫院。20年的臨床實踐培養出一支技術精良的醫護隊伍。血液淨化中心醫療工作由腎內科副主任醫師負責,全體護士均為大專學歷。

精心制定的個體化透析方案、嫻熟準確的穿刺及機器調試技能為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提供了優質的醫療服務,也成功救治了許多許多因創傷、燒傷、溶血、藥物毒性所致的急性腎功能衰竭及急性藥物中毒、心力衰竭等患者。

2003年血液淨化中心進行了擴建。擴建後的血液淨化中心布局合理,醫療分區明確,為患者提供了溫馨整潔、寬敞明亮的治療環境。新購置血液透析機增加了序貫超濾、可調鈉透析、等功能,提高了透析質量;水處理設備、密閉循環式中心供液系統為血液透析提供了高質量的反滲水及透析液;血壓脈搏監測、呼吸機、監護儀、除顫器等各種搶救設備齊全,又為安全透析提供了充分的物質保證。本著“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理念,為方便患者就醫每次透析提供交通補助費,同時為患者及家屬設定休息區,提供更衣櫃、拖鞋、微波爐,自費購置鮮花美化治療環境;對門診透析患者隨時予以治療指導,對出現合併症的病人負責聯繫各相關病房,並協助病房提供治療方案。

神經內科

北京積水潭醫院神經內科是以臨床醫療工作為主的科室,同時承擔北京大學醫學部(原北京醫科大學)的教學工作,並且積極參加科研工作。

神經內科配備醫療設備有:加權核磁共振成像、核磁共振成像(MRI)、單光子發射計算機斷層掃描(SPECT)、計算機斷層掃描(CT)、動態腦電圖、肌電圖、經顱都卜勒超聲、心理CT、彩超、腦血管造影等,齊全的醫療設備為神經科患者的檢查、診斷提供了方便。

神經內科醫療隊伍具有醫療經驗豐富的高級職稱醫師5人,中級職稱醫師多人;

神經內科的醫療特點是:善於診治疑難雜症,擅長解決內科疾患合併神經內科疾患。並且減少腦血管病的致殘率、死亡率,通過治療使癱瘓者行走自如,使抑鬱者笑口顏開,使頭痛、頭暈者好起來。

口號:奉獻、自信、競爭、創新

宗旨:一流服務,一流技術。

血管外科

北京積水潭醫院回龍觀院區北京積水潭醫院回龍觀院區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周圍血管疾病的發生率逐年上升,成為危害人民健康的主要“殺手”之一。為方便日益增多的血管疾病患者的就診及醫學專業化發展的需求,北京積水潭醫院於2000年建立血管外科專業。得益於雄厚的技術資源及近50年的專業積澱,經過10年的開拓進取、銳意創新,建全完善了血管外科專業診療常規及流程,專業的血管外科檢查室,專業的血管外科手術+介入一體化手術室。並已全面開展了周圍血管外科的各種業務:主髂動脈瘤、動脈硬化閉塞、內臟動脈、頸動脈、肢體動靜脈的各種疾病手術及介入治療已做為常規開展的治療項目。其中,血管損傷重建修復水平在相關科室的共同努力支持下,一直處在國內領先地位。本世紀重點課題:血栓栓塞症的防治已取得長足進步,制定了高危人群的篩查流程,肺栓塞防治時機選擇指南等,並在核心期刊發表相關論文5篇,獲得國內外專家認可。與德國蛇牌學院聯合成立創傷性血栓栓塞症防治培訓中心,面向全國進行經驗交流及培訓專業醫生。

基於手術微創化需求於2005年購置德國西門子公司ARTISU移動DSA血管造影機並置入手術室,在本市同級醫院中較早建立手術+介入一體化手術室,開展微創化“雜交式”血管外科手術,使以前外科手術或介入治療均不能單獨治癒的病人重新獲得救治機會,並減少多次手術的痛苦。較早購置美國施樂輝TRIVEX微創大隱靜脈手術設備,使病人免除傳統手術多切口、多瘢痕的痛苦,取得了數百例的成功經驗。

小兒骨科

1964年,在中國骨科界元老孟繼懋教授的積極倡導和支持下,小兒骨科專業組組建成立,成為我國最早的小兒骨科專業科室之一。由崔甲榮教授領導並開始了對14歲以下年齡兒童、青少年各種先天性畸形、創傷、骨病及腫瘤的診治工作,並於八十年代中期正式成立小兒骨科。歷經幾代人的辛勤工作和無私奉獻,積水潭醫院小兒骨科已經發展成為國內規模最大的專業科室。小兒骨科擁有兩個病區共82張病床、全日專科門診和專家門診以及特需門診、24小時全天開放的獨立急診室,形成了特點突出、特色鮮明的專業性極強的科室。

現科室行政主任為郭源,副主任為朱振華,技術職稱均為主任醫師、北京大學醫學部兼職副教授。同時郭源、朱振華、張建立三位主任均任中華醫學會小兒外科分會骨科學組委員,郭源為骨科學組副組長。小兒骨科現職稱技術結構趨於合理,正副主任醫師共9人,中級職稱10人,住院醫師9人(包括輪轉醫師)。主治醫師和住院醫師全部為研究生學歷,其中具有博士學歷8人。高學歷人才已經逐漸成為臨床工作的主力,具備了廣闊的發展前景。

泌尿外科

積水潭醫院建院之初即成立了泌尿外科學組,而後於1956年至1977年期間,我國泌尿外科奠基人吳階平院士每周到該科進行查房及指導工作,經過幾代人的不懈努力,科室不斷壯大。

積水潭醫院泌尿外科已成為學科隊伍完備,技術力量一流、設備先進、醫教研防為一體的獨立學科。積水潭醫院泌尿外科是北京大學醫學部和清華大學醫學院臨床教學基地,也是北京市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基地。擁有床位40張,在職醫師12名,其中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1名,主任醫師2名,副主任醫師3名,主治醫師3名,住院醫師4名,擁有博士9名,碩士3名。積水潭醫院泌尿外科現有8個項目獲北京市或北京市衛生局科技成果獎,有多個研究項目獲中華醫學會科技成果三等獎。

專家介紹

田偉田偉

1、田偉北京積水潭醫院院長——田偉

北京積水潭醫院院長、脊柱外科主任、北京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市創傷骨科研究所所長 、美國骨科學會(AAOS)會員、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中央保健委員會會診專家,全國青年科學家協會副會長,北京市九屆政協委員。1994年獲日本國立弘前大學醫學博士學位。1997年在北京積水潭醫院創建脊柱外科。2001年赴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約克大學研修行政管理。

田偉同時還擔任全國青聯常委;中國青年科技工作者協會副會長;中華醫學會骨科分會常委、秘書長;中華醫學會創傷分會委員;全國殘聯康復學會損傷委員會副會長。

田偉他曾被評為北京市十大傑出青年、北京市優秀共產黨員、全國抗SARS工作先進個人,2003年獲得全國優秀院長稱號。

王滿宜王滿宜

2、王滿宜北京積水潭醫院創傷骨科主任——王滿宜

北京積水潭醫院創傷骨科學科帶頭人、主任醫師、北京大學醫學部兼職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863”項目——遠程醫療的外科機器人在創傷骨科的臨床套用研究課題組負責人。

同時還擔任中華醫學會骨科分會創傷骨科學組副主任委員兼秘書,AO國際內固定學會理事。中華創傷骨科雜誌副總編輯,中華外科雜誌編委,北京醫學、臨床骨科、實用骨科、骨與關節損傷等雜誌編委。

主要專業方向:外傷所造成的骨與軟組織損傷,尤其在骨盆與髖臼骨折方面有較深的造詣。三次獲北京科技成果獎。主編及參與編著創傷骨科教科書四本,主譯AO內固定手冊。在國內外發表的論文、論著以及譯著61篇。曾三次在瑞士、美國、德國進修學習並代表中國參加國際內固定學會組織的國際講座教學工作。

3、田光磊北京積水潭醫院手外科主任——田光磊

北京積水潭醫院手外科學科帶頭人、主任醫師、北京大學醫學部第四臨床醫學院兼職教授。1982年畢業於北京醫學

田光磊田光磊

院(現北京醫科大學)醫療系,同年分配到北京積水潭醫院骨科。1985年在瑞士庫爾州立醫院外科和巴塞爾大學醫院手外科進修,回國後從事手外科工作至今。

在國內率先開展了尺骨短縮、三角纖維軟骨部分切除術、局限性腕關節融合術和橈尺遠側關節韌帶重建術,以治療腕部疾患。他還率先採用了腕關節三腔造影術來進行腕部疾病的診斷。其中手部多功能檢查尺在1991年獲國家專利局頒發的實用新型設計專利證書,1992年獲北京市衛生局技術改進二等獎。其《腕三角纖維軟骨先天性穿孔》的論文,首次系統地證實了人體腕三角纖維軟骨穿孔可有先天的因素存在,為臨床診治提供了理論依據。此項研究獲1992年北京市科技進步三等獎。

田光磊1992年曾獲北京市首屆優秀青年知識分子榮譽稱號。他同時還擔任中華手外科學會常委、中華手外科雜誌、中華創傷骨科雜誌、實用手外科雜誌常務編委。撰寫論著40篇。

4、北京積水潭醫院矯形骨科主任——周乙雄

周乙雄周乙雄

北京積水潭醫院矯形骨科主任、主任醫師、北京大學教授。1989年獲得聯邦德國政府獎學金,赴西柏林自由大學醫學院附屬Urban醫院專攻矯形骨科,以髖、膝關節置換、截骨術、脊柱手術為主,1991年回國。從事矯形骨科專業34年,對於骨病及疑難骨病的診斷和治療具有豐富的臨床實踐經驗,重點研究各項不同病因引起的骨關節病的診斷和治療,包括保守治療和手術治療。擅長做人工髖、膝、踝關節置換術,翻修術和再翻修術。擅長關節周圍的截骨,尤其是髖臼鏇轉截骨術,髖臼內壁截骨術,緩解了病人關節疼痛的痛苦,延遲了更換人工關節時間。

周乙雄同時還擔任中華醫學會骨科分會人工關節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生物工程協會人工關節專業委員會委員、中華醫學會骨科分會足踝外科專業委員會委員、中歐骨科交流協會理事、中國殘疾人康復協會關節組副組長、中國老年學會骨質疏鬆委員會委員、中華外科雜誌特邀編委、中國骨質疏鬆雜誌編委、中華醫學雜誌審稿、中國關節外科雜誌編委。

成功策劃組織多次國際成人關節重建外科會議,創建全國唯一與國際接軌的《人工關節評估登記中心》。

北京積水潭醫院矯形骨科成立於1956年建院之初,是北京矯形骨科積水潭醫院的傳統重點科室之一。矯形骨科從事各種骨與關節疾病(除外腫瘤及創傷)的診斷和治療工作。在人工關節置換術,人工關節置換失敗後的翻修術,關節周圍截骨術、關節鏡手術,各種骨骼肌肉畸形的矯正術等方面領銜國內技術前沿。

矯形骨科是我國最早開始人工關節置換術的臨床科室之一,已經積累了34年的臨床經驗,年均完成人工關節置換術超過千例,無論在數量和質量上都位居國內領先位置。同時,在2000年建立了國內第一個人工關節登記中心,通過對人工關節病人細緻全面、客觀的隨訪分析,指導臨床醫生更好的為病人選擇適合的假體。

5、北京積水潭醫院小兒骨科主任——郭源

北京積水潭醫院小兒骨科主任,主任醫師。北京大學兼職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同時擔任中華醫學會小兒外科分會骨科學組委員。

1982年畢業於北京大學醫學部(原北京醫科大學)醫學系。同年分配到北京積水潭醫院小兒骨科工作。1988年晉升主治醫師,1993年晉升副主任醫師,2000年晉升主任醫師。 郭源從事小兒骨科專業23年,具備豐富的臨床經驗。對兒童運動系統損傷、先天性及發育性畸形、兒童骨腫瘤及類腫瘤疾患等診斷和治療積累了較豐富的經驗。

6、股骨頭壞死專家——李小丘

李小丘李小丘

從事放射工作35年,致力於各系統疾病的影像診斷,在介入治療領域頗有建樹,是國際著名的放射介入治療學專家。在腫瘤介入栓塞治療、靜脈系統及動脈系統病變的介入治療,急診各部位動脈性出血患者的介入栓塞止血治療,在國內居領先水平,治療病例近4000例,取得很好的臨床療效。另外在非血管介入、膽管梗阻、食道狹窄、氣管狹窄支架置入及擴張術,頸椎間盤脫出、腰椎間盤突出及椎體成型術方面,亦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多次在全國性會議上做專題報告,舉辦多屆全國性介入診療學習班。先後獲科技進步二等獎兩項、三等獎10項,發表論文39篇,多次到美國和日本作學術交流及學術考察,多次被邀參加北美放射學會年會。

任空軍高級技術職務評審委員,軍隊科技進步獎評審委員,軍隊醫療成果獎評審委員,空軍醫學影像專業技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放射診斷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華醫學實踐雜誌》編委、《中華中西醫雜誌》常務編委,先後獲軍隊科技進步14項,發表論文39篇。

主任醫師,享受部隊特殊津貼專家

空軍航空醫學研究所附屬醫院微創介入醫學中心主任

中國醫學影像專業技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中國放射診斷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

北美放射學會會員

部隊醫療成果獎評審委員

部隊科技進步獎評審委員

高級技術職務評審委員

中華醫學實踐雜誌編委

中華中西醫雜誌常務編委

預約指南

北京積水潭醫院預約掛號

預約掛號:

北京積水潭醫院工作時間周一至周日8:00-20:00。

可以預約未來四個工作日的各科專家號及普通號,12點以後停止預約次日門診。預約手術,預約住院和預約掛號,可以諮詢中華名醫匯網。

北京積水潭醫院網路預約須知

專家門診:

掛號費7元為副主任醫師,9元為正主任醫師,14元為知名專家正主任醫師。

專家門診時間:上午8:00,下午13:30;掛號時間:5月1日-9月30日為6:30-16:30,10月1日-4月30日為7:00-16:30。

專家停診安排一覽:

特需門診

掛號時間:8:00-12:00、13:30-16:00;

特需門診工作時間:周一至周五上午門診8:00-12:00、下午門診13:30-17:00;周一至周四夜間門診17:00-20:00;

註:特需門診就診為全自費門診,一切費用均自費。

急診24小時接診

特色科室:

脊柱外科、創傷骨科、矯形骨科、手外科、小兒骨科、骨腫瘤科、運動損傷科、燒傷科、骨質疏鬆門診等。

綜合科室:

內科(心內科、腎內科、血液內科、呼吸內科、內分泌科、消化科、神經內科、風濕免疫科)、外科、泌尿外科、神經外科、胸外科、血管外科、婦產科、眼科、口腔科、耳鼻喉科、皮膚性病科、中醫科、中醫正骨科、針灸科、理療康復科等。

醫院文化

院徽

北京積水潭醫院北京積水潭醫院

北京積水潭醫院標誌整體造型為醫院英文名稱的縮寫“JST”。

標誌中心的十字型,傳達出醫院的行業特徵,十字中心隱藏著字母“S”,是“shui(水)”與“service(服務)”的首寫字母。積水潭原為京杭大運河終點的皇家港口,是上交皇糧與商品交換的集散地,北京積水潭醫院是中國骨科水平的最高代表,也是最高水平專家的集聚地。水字象徵了百流歸川的北京積水潭醫院的高超水平。在表明醫院名稱的同時,傳達出醫院以服務為本的核心理念。

標誌由象徵藍天與綠水的藍色和綠色共同構成,寓意積水潭優越的就醫環境。藍色又是純潔的色彩,是高超醫技與高尚醫德的象徵,綠色則代表著生命和希望。

北京積水潭醫院50周年院慶徽標“50JST”。

院訓

精誠、精藝、精心”是現任北京積水潭醫院院長田偉博士1997年創建脊柱外科時立下的科訓。後經全院對院訓的徵集,全院投票,這條科訓獲票最高,被選為院訓。

田偉院長這樣詮釋院訓:

“精誠”過去就有古訓——“大醫精誠”,我想,這不是一個簡單的是否誠實的問題,它有著更深厚的內涵,是對醫生品德的高標準高要求。

“精藝”是一個醫生實際的表現。一個醫生,沒有好的技術,怎么可能是一個好大夫?而且,好的手術技巧只有上升到藝術的高度才能把醫生真正做好。

“精心”是治病救人時更重要的。在2003年抗擊“SARS”之中就看得很明顯:醫生稍微懶一點,病人的病情就變化了;稍微少思考一點,這個病就是另外一種結果。所以做一名醫生,從小處講,這是你的職業,你要完成你的工作;而從大處講就是做人,你要對得起社會,對得起別人,對得起自己。

歷任院長

首任院長

首任院長孟繼懋教授任期:1957年-1966年1973年-1980年

孟繼懋教授字公偉,1897年12月7日出生在天津一個小商人家庭。1912年畢業於天津私立第一國小後,考入北京清華學堂,1920年畢業。公費赴美留學,就讀於芝加哥拉什(Rush)醫學院,1925年獲醫學博士學位.學成歸國後,在北京協和醫院任外科住院醫師。1930年協和醫學院派孟繼懋赴美波士頓麻薩諸塞州總醫院和愛荷華大學醫院專攻骨科,師從史密斯-彼得森和斯坦德勒教授。1935年又赴歐美考察骨科,孟繼懋勤奮求學博採名家,如英國的沃森-瓊斯、雷金納德,義大利的普提和奧地利的哈斯等。1936年任協和醫學院骨科主任、襄教授。1937年中華醫學會成立骨科學組,他是6名成員之一,這個學組為中國骨科的興起奠定了基礎。

孟繼懋歷任第二屆、第三屆政協全國委員會委員,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第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他曾數次代表中國出席國際科學術會議,並被推選為國際外科學會會員。在國內為中華醫學會常務理事,中華醫學會外科學會名譽主席兼任委員。1957年,孟繼懋任北京市積水潭醫院院長,創建了中國規模最大、專業最全的創傷骨科,設有燒傷、創傷、手外科、顯微外科、普通骨科及腫瘤7個亞科。1959年又建立了創傷骨科研究所併兼任所長,開展與創傷骨科有關的基礎和套用研究。

作為中國骨科傑出的先驅和奠基人之一的孟繼懋老院長,為中國培養的幾代骨科專業人才。他的學生們活躍在骨科講台、醫療與研究的前沿,50年來北京積水潭醫院和研究所寫出專著80餘部,發表論文不計其數,獲部、市、局級科研成果260餘項,獲國家發明獎四項。孟院長用心血澆灌的樹苗,已根深葉茂,結出豐碩的果實。

王澍寰教授

王澍寰王澍寰

第二任院長王澍寰教授任期:1982年-1989年

王澍寰教授1924年12月生於北京。1950年畢業於北京大學醫學院醫學系。歷任北京人民醫院外科、骨科,北京積水潭醫院創傷骨科住院醫師、主治醫師、科副主任,手外科主任,主任醫師。北京大學第四臨床醫學院教授。北京市創傷骨科研究所研究員、副所長。1982年任北京積水潭醫院院長、名譽院長。1997年入選中國工程院院士。1959年創建中國手外科專業,1963年開始研究1.0mm以下顯微血管吻合技術,在國際上最早成功進行兔耳斷耳再植及臨床斷指再植。1978年編寫出版我國第一部《手外科學》。在國內外發表論文100餘篇,主編專著5部,參編專著15部。獲國家級、省部級科技成果獎9項。1999年獲何梁何利科學與技術進步獎。

肖十力

第三任院長肖十力任期:1989年-1991年

肖十力醫院管理專家,1960年畢業於北京醫學院醫療系(北京大學醫學部)。分配到北京積水潭醫院內科任醫師,歷任創傷骨科黨支部副書記、黨委副書記、副院長等職。1989年至1991年任北京積水潭醫院長。1980年始任中華醫院管理學會理事,常務理事、副主任委員、主任委員,曾兼任北京分會常務理事。兼任《中國醫院管理》雜誌、中華醫院管理》雜誌、《中國醫院》雜誌編委、常務編委。1990年始任全科醫學》雜誌副主任編委。1991年至1993年任北京醫院管理研究所副所長,兼北京市醫院管理培訓領導小組副組長。1993年至2005年1月任衛生部醫院管理研究所副所長。

在全國性雜誌發表學術論文20餘篇,80年代至90年代參與編寫《醫院管理學》兼任執行編委,並具體編寫其中《住院診療管理》一章,(主編郭子恆1983年出版90年代2次再版)。組織編寫實用醫院人才管理》任主編之一,(1994年出版)。參與編寫《醫院管理學》全書一套15個分冊,任執行編委。(主編曹榮桂2003年出版)。

在北京積水潭醫院及衛生部醫院管理研究所曾參與組織、領導多項醫院管理課題研究,獲全國衛生部、市衛生局多項科研獎。

榮國威

第四任院長榮國威任期:1991年-2000年

榮國威教授1959年畢業於北京醫學院醫療系(北京大學醫學部),分配到北京積水潭醫院創傷骨科。曾任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是北京市突出貢獻專家、北京市先進工作者。於1983年任創骨科兼主任副院長,1991年至2000年任北京積水潭醫院院長,兼任研究所所長。1994年至2000年任北京骨科學會主任委員、中華醫學會骨科分會副主席、北京醫學會第十六屆理事會會長、亞洲內固定學會(香港)副主席。1997年至2004年任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第五屆、第六屆委員會副主席、北京市科學會名譽主任委員、中華醫學第十七屆理事會理事、中華骨科雜誌第六屆、第七屆編委會副總編輯。

1984年2次獲得北京市科技二等獎,1990年2次獲得市科技獎,1995年2次獲得市科技三等獎與其它人合作共獲市科技獎12項。

藺錫侯

第五任院長藺錫侯任期:2000年-2003年

藺錫侯教授1968年7月畢業於中國協和醫科大學醫療系。分配至甘肅平涼地區衛生院任醫師、院長。1975年回京。任北京積水潭醫院外科住院總醫師、主治醫生、主任醫師,1995年任北京大學第四臨床醫學院外科教授,2000年至2003年任北京積水潭醫院院長,2001年任北京大學第四臨床醫學院碩士生導師。曾赴比利時根特大學外科及ICU進修學習,赴美國馬里大學外科進修學習。曾任中華醫學會外科分會第13屆、第14屆委員會委員,中華醫學會外科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參與編寫“嚴重創傷及併發症”“外科學”“骨折”,“脾外科學”“疝外科學”等多部著作,發表論文30餘篇,三次獲北京市科技進步獎。

田偉

現任院長田偉任期:2003年至今

田偉教授:北京大學第四臨床醫學院北京積水潭醫院院長、北京大學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醫學博士。國務院特特殊津貼專家,北京市突出貢獻專家,中央保健局會診專家,奧運會國家隊特聘醫學專家,北京市十大傑出青年。是國內外醫學領域知名的骨科專家之一,從事骨科臨床與研究工作23年。

服務項目

北京積水潭醫院配圖北京積水潭醫院配圖

孕前、孕中健康管理Healthcaremanagementofpre-natal,pregnancy

孕前準爸媽優生體檢Parents-to-bephysicalexaminationforgeneticcounseling

產前檢查及圍產期保健Pre-natalphysicalexaminationandPeri-natalhealthcare

孕期營養諮詢指導Nutritionconsultant

孕產期前、中、後的專業心理諮詢Pre-natal,PregnancyandPost-natalPsychologicalcounseling

4D彩色超音波寫真4D-ColorUltrasoundgallery

高危妊娠的管理High-Riskpregnancymanagement

遠程胎心監護系統Remotefetalheartmonitorsystem

準爸媽大學課程Parents-to-beuniversityclass

產後恢復與休養Post-natalrecovery

產後康復服務Post-partumrecovery

盆底修復Pelvicrestoration,

母乳餵養Breastfeeding

產後形體塑身Breastshapingandbodybuilding

乘車路線

醫院地址:西城區新街口東街31號

郵政編碼:100035

乘車路線:捷運2號線積水潭站下車出西南口(C口)或捷運4號線新街口站

公交:22路、38路、47路、409路、626路、726路、826路、709路、810路新街口站下車

周邊停車場:新華百貨停車場(積水潭橋西南角)、積水潭橋下停車場及新街口東街兩側停車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