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申奧

北京申奧

申辦奧運是中國人民長期以來的意願,1991年2月,北京市向中國奧委會正式提出承辦2000年奧運會的申請,隨後在中國奧委會舉行的全體會議上,一致同意了北京市的申請,並向國際奧委會和有關的國際體育組織通報了北京的申請。1991年3月,經國務院批准,北京2000年奧運會申辦委員會正式成立,並於1991年12月,派出北京奧申委代表團赴瑞士洛桑向國際奧委會主席遞交了申請書。2001年7月13日,國際奧委會主席薩馬蘭奇先生在莫斯科宣布:北京成為2008年奧運會主辦城市。

基本信息

背景

對於中國人來說,奧運一直是我們的夢想和光榮實現的地方。早在20世紀20年代國中國就被接納為

北京申奧北京申奧
國際奧委會成員,1979年10月國際奧委會確認中華人民共和國奧林匹克委員會為中國全國性的奧委會,恢復了中國在國際奧委會的合法地位。國內外許多有識之士,都認為中國應該申辦奧運會。中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是最熱心和積極地支持北京申辦奧運會的。早在1990年鄧小平即提出申奧.1990年7月,鄧小平參觀為迎接第11屆亞運會而新建的國家奧林匹克中心時,向北京市和國家體委負責人說:“你們辦奧運會的決心下了沒有?為什麼不敢幹這件事呢?建設了這樣的體育設施,如果不辦奧運會是個浪費。”在中國政府的支持下,1991年2月,北京市向中國奧委會正式提出承辦2000年奧運會的申請,隨後在中國奧委會舉行的全體會議上,一致同意了北京市的申請,並向國際奧委會和有關的國際體育組織通報了北京的申請。1991年3月,經國務院批准,北京2000年奧運會申辦委員會正式成立。按照國際奧委會的有關規定,於1991年12月,派出北京奧申委代表團赴瑞士洛桑向國際奧委會主席遞交了申請書。之後,北京乃至全國各地形成爭辦奧運會的熱潮。

歷史

1990年

北京申奧北京申奧
中國北京第一次提出申辦2000年第27屆奧運會。1993年9月23日,蒙特卡洛。北京以2票之差落敗於澳大利亞的悉尼,與2000年奧運會舉辦權擦肩而過;1998年,北京第二次提出申辦2008年第29屆奧運會;2000年6月19日,北京2008年奧運會申辦委員會在洛桑向國際奧委會遞交了申請報告。2000年8月28日19時39分,中國北京成為2008年第29屆奧運會的候選城市之一。一同進入候選城市的還有:土耳其伊斯坦堡、日本大阪、法國巴黎、加拿大多倫多2000年9月6日晚,由北京奧申委、中央電視台、新世紀成功集團聯合主辦,中央電視台文藝中心戲曲音樂部承辦的“為奧運加油”———《同一首歌》大型演唱會在奧體中心體育場隆重推出。2000年9月8日,由北京2008年奧運會申辦委員會秘書長王偉帶隊的奧申委考察團先遣團一行10人,從北京出發,前往悉尼,借悉尼奧運會這個大舞台宣傳“新北京、新奧運”。2000年9月9日,國家主席江澤民致信國際奧委會主席薩馬蘭奇先生,完全支持北京申辦2008年奧運會。

2000年

9月9日,北京奧申委收到國際奧委會總幹事卡拉德的文傳通知:北京2008年奧運會申辦委員會上報的帶有英文候選城市字樣和國際奧委會五環標誌的會徽已經獲得國際奧委會批准。2000年9月13日,國際奧委會第111次會議在悉尼攝政王飯店進行了新委員的選舉,包括中國的于再清在內的14人成為新一屆國際奧委會委員。2001年7月13日晚,北京申奧成功的訊息傳來,40萬民眾湧向天安門狂歡。2001年7月13日,國際奧委會主席薩馬蘭奇先生在莫斯科宣布:北京成為2008年奧運會主辦城市。

程式

申奧程式

2001年7月13日,國際奧委會在莫斯科舉行第112次全會,選定2008年奧運會主辦城市。執委會討論並確定了這次會議的主要議程。各申辦城市做陳述報告時間
為(莫斯科時間,莫斯科與北京時差5個小時):9時-10時大阪,10時15分-11時15分巴黎,然後休息半小時。11時45分-12時45分多倫多。
休會,午餐。14時-15時北京,15時15分-16時15分伊斯坦堡;休息半小時,16時45分,由國際奧委會評估委員會做考察5個候選城市的報
告;17時30分,委員進行投票表決。18時,薩馬蘭奇宣布表決結果。

申奧規劃

1991年3月,北京2000年奧運會申辦委員會正式成立,總體規劃的任務,毫無懸念地落在孫大光頭上。
“這是一個比亞運會還難得多的任務。”孫大光解釋道,舉辦亞運會,從某種意義上講是肯定會成功的,但是怎樣申辦奧運
會,我們卻一點經驗都沒有。擺在孫大光面前的“資料”只有一張白紙和上面寫著的國際奧委會公布的提出申請、《申奧報告》提交、國際奧委會考察、投票等幾個
時間。沒有半點參考,孫大光卻要規劃出從籌備申請到最後投票的所有事情。
從1991年3月到1993年9月,在長達30個月的時間裡,我們到底要為申奧做些什麼?如何去做?孫大光一籌莫
展。但是,申奧工作絕不能跟著感覺走,每一件事情都要有嚴格的時間控制,否則將影響整體進程。同時,這些計畫還要實實在在落到實處,必須有科學、合理的系
統規劃。
孫大光像採訪一樣請教各個方面專家,翻閱國際奧委會的資料,預測在哪個時間段會有怎樣的行動;預計國際上兩年間可能發生的所有大事,包括美國總統大選都在其關注範圍之內。最後和同事們用手工加電腦完成了“北京2000年奧運會申辦工作計畫網路圖”。
由於條件有限,整幅圖是用列印的A3紙一張一張拼湊出來的,需要畫的圓圈,也是靈機一動將螺絲帽扣在上面畫出來的。孫大光說,1.5米寬、4米多長的整整鋪滿一面牆的網路圖完成時,場景真是蔚為大觀。
網路圖巨觀上規劃了365件大事,能看到從申奧開始到投票結束之後,共30個月的所有工作;微觀上將每一件大事分為
若干個項目、環節,能清晰地看到哪一天需要完成哪項工作。比如《申奧報告》,國際奧委會規定在1993年2月1日之前必須正式提交,但《申奧報告》撰寫過
程涉及多個部委、各個領域、各個方面,要有很多人參與,需要協調很多方面,而其中每一個步驟,在網路圖上都有體現。為了保證網路圖順利執行,孫大光特別配
發了一份文字的申奧規劃和說明,作為奧申委正式檔案下發到各部門。依據網路圖的督促、指導,申奧工作有條不紊。
一次,港台地區的兩位記者來採訪,奧申委領導允許他們通過網路圖了解申奧進展情況,他們看後非常驚訝:“我們採訪過
世界上很多申奧城市,北京奧申委領導的頭腦是最清醒的。最不可思議的是,你們在1991年初就把這兩年的工作全部都規劃出來了,而且還變成文字落實在具體
工作中了。你們的管理、規劃才能簡直太厲害了!”
後來得知,美國亞特蘭大和鹽湖城在奧運會申辦和籌辦中運用了網路圖的方法。1992年,孫大光專程去美國考察。他發現,美國人的網路圖更注重細節的規劃,我們的則是總體的大網路圖,更便於巨觀指揮、管理,兩者各有千秋。
申奧網路圖受到了科學界的高度重視,中國社科院哲學所專門與國家體委舉辦了“系統科學與體育”研討會。1994年,國家體委還成立了系統科學領導小組,孫大光兼任副組長。錢學森同志專門派助手與孫大光一起研究系統科學在社會領域的套用,並給國家體委寫信說:“你們把周總理倡導的組織‘兩彈一星’的系統科學方法,運用到體育工作中,這是一件值得大書特書的事!”
“2000年奧運會申辦工作網路圖”根據申奧工作的特點,在同一個網路圖上規劃出了兩條主線,這是此前的網路圖中從未有過的。孫大光和同事以此網路理論所撰寫的論文,獲得了國家體委科技進步二等獎。
1999年11月,孫大光作為奧申委副秘書長,又領導編制了《北京2008年奧運會申辦網路圖》,規劃了286件申奧大事,為我國申奧成功立下了汗馬功勞。

申辦報告

數千人參與編制,歷時一年多,涉及政治、經濟、文化、體育和城市建設等方面,是一部實實在在反映北京和中國發展前景的“百科全書”。《申辦報告》描繪了北京未來8年的發展規劃,不僅是對未來目標的描述,還反映出規劃的可行性。

申奧會徽

申奧會徽由青年設計師陳紹華主創,著名藝術家韓美林和香港設計師靳埭強修改後完成。

北京申奧北京申奧
會徽以中國民間工藝品中國結為基本造型,加以動感設計,使其又似一個打太極的人形,用傳統和現代的元素寓意中國人民眾盼奧運的美好心愿。

申辦報告

數千人參與編制,歷時一年多,涉及政治、經濟、文化、體育和城市建設等方面,是一部實實在在反映北京和中國發展前景的“百科全書”。《申辦報告》描繪了北京未來8年的發展規劃,不僅是對未來目標的描述,還反映出規劃的可行性。

申奧大片

北京奧申委邀請中國著名電影導演張藝謀和國際奧委會官方製片人、世界著名體育影片導演格林斯潘先生共同合作,為北京申奧製作宣傳片,還邀請著名音樂人譚盾為宣傳片修改音樂。由於他們的參與,北京製作出一批高水平、高質量的申奧宣傳片,贏得了很高評價。

申奧歌曲

1、解小東——《為我加油》
這首由孫川作曲,帶有搖滾風格的《為我加油》。這首歌的首演就是在“奧林匹克風”為中國奧運健兒賽前壯行的大型文藝晚會上,解小東把一輛650CC排氣量的機車開上舞台,算是個大膽創新,燈光、音響、舞美及解曉東的演繹,一氣呵成,完美震撼,氣壯山河。解曉東的音樂風格一直就是大氣、動感、活力。在今天聽來,這首歌依舊很前衛。
2、郭峰——《實現夢想》
郭峰的音樂作品向來都是氣勢不凡,從《讓世界充滿愛》到《懷抱》,無不透著理想主義的印跡。針對全球華人“奧運到我家”的期盼,他乾脆來了一個《實現夢想》。與以前眾星捧月不同的是,這首歌將全部由業餘歌手演唱,而他們又是來自於各行各業。郭峰說,申奧是全國人民的大事,每個人都應該為它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3、那英——《奧林匹克風》
這是一首老牌“運動”歌,在10年前宣傳北京亞運和為奧運健兒壯行的大型歌會上,由那英唱響過。只是當時那英剛出道,與她一起演繹這首歌的還有成方圓、解曉東等其他歌星。現在那英已為歌壇重量級人物,但她為申奧加油的勁頭依然不減。就在不久前的《新北京新奧運》大型演唱會上,那英又一人高歌了這首氣勢磅礴的《奧林匹克風》。
4、毛阿敏——《好運北京》
毛阿敏亦是情牽奧林匹克的一名“健將”。8年前北京申奧的主題歌《好運北京》就是毛阿敏演唱的。其實毛阿敏還唱過另一首宣傳體育精神的歌曲《光榮與夢想》。在去年為奧運健兒壯行和今年的北京申奧歌會上,毛阿敏都是以這首歌來鼓舞鬥志的。
5、田蓓——《奧運北京》
“申奧有我一個”,這對歌手田蓓和演員李彬來說已不是一句空洞的口號。前不久,由兩人傾情演繹的最新單曲《奧運北京》在歌壇推出。田蓓是位很“怪”的歌手,在國外研修幾年,擁有法律和理工兩方面的學位,而李彬除主持一些電視節目外,還在多部電視劇中擔任過角色,此番兩人合作,是緣於為申奧做點什麼的夢想。
6、武丹寧——《OneworldOneHome》
這是一首英文申奧歌,中文名字是《一個世界,一個家園》。曲作者是一位23歲的年輕女孩——中央音樂學院四年級學生武丹寧。據報導,如果北京申辦2008年奧運會成功,這首英文歌曲將被確定為奧運會的主題歌;就是申辦不成功,此歌也將作為中國申奧的主打歌被隆重推廣。
7、徐沛東——《出發》
曾創作過《籬笆牆的影子》等鄉村歌曲的徐沛東,面對一日勝似一日的申奧浪潮,也有些坐不住。終於,一首以北京申奧為主題的新歌《出發》面世了。他說,本來想弄成群星聯唱的形式,唱得“氣壯山河”一些,但又覺得這樣總有些流於形式,還是實在點好。如同歌名《出發》一樣,看似平和,其實注入了許多內涵。
8火風——《我愛你,中國》
從“大花轎”上下來的歌手火風,現在也走進了“申奧”的行列。他推出的歌曲是《我愛你,中國》,由歌壇老將侯牧人作詞作曲。火風說,這首歌雖然與以前的《我愛你,中國》歌名一樣,但鏇律和內容將更加“中國”。同時,《我愛你,中國》的MTV在6月初向外推出。

北京奧申委

1999年9月至2001年7月,

北京申奧北京申奧
北京奧申委在北京新僑飯店6層辦公。來自北京市和國家體育總局的100多名工作人員,在這裡團結奮鬥了700多個日日夜夜,他們以非凡的努力,紮實、高效、周密的工作,不斷取得佳績,受到國內外的廣泛好評。

申奧成功

2001年7月13日,國際奧委會主席薩馬蘭奇先生在

北京申奧北京申奧
莫斯科宣布:北京成為2008年奧運會主辦城市。喜訊傳來,舉國歡騰。江澤民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到北京中華世紀壇參加盛大慶祝活動,江澤民發表了講話;隨後,江澤民等又來到天安門城樓,與在廣場狂歡的民眾同享歡樂。當晚,北京和全國上千萬人走上街頭,徹夜狂歡;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僑胞也歡欣鼓舞,盡情抒發愛國之情。一向含蓄內斂的中國人在這個夜晚笑得那樣盡興,那樣驕傲。

功勳人物

李嵐清(國務院副總理)
在申奧陳述中,國務院副總理李嵐清代表中國政府做出了最莊嚴的承諾:2008年奧運會需要的任何幫助,中國政府都會提供;如果此次奧運會發生盈餘,中國政府將中它來建立一個奧林匹克友誼合作基金,來幫助開發中國家的體育事業,如果發生赤字將由中國政府承擔。
8年前,國務院副總理李嵐清率領中國政府代表團參加了2000年奧運會的申辦活動,當時,北京以兩票之差與奧運失之交臂。今日夢圓,副總理難抑激動之情,在慶祝大會上,他說,今天的成功表明我們的祖國日益強大,沒有祖國做後盾,勝利是不可想像的。
北京成功,亦是中國成功。
何振梁(國際奧委會執委、中國奧委會名譽主席、北京奧委會顧問)
與其說“何振梁在奧委會沒有敵人”,莫如說何老以其正直、友善、廉潔以及出色的體育事務經驗和嫻熟的語言交流及外交
能力贏得了國際奧委會各委員的尊重和友誼。兩次參加北京申奧,兩次擔任陳述人,何振梁的陳述集自己畢生對奧林匹克理想的追求和中國人民對奧運會的期盼,他
的真誠令螢屏前的無數觀眾感動不已,是真正的“令人傾倒”。
北京二次申辦奧運會,何振梁是無可替代的人物,他在國際奧委會的地位、威望和影響,他的經驗和語言能力對北京申奧極其關鍵,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何老當之無愧地成為“申奧英雄”。
據悉,申奧進行中,從送交重要檔案到審定《申奧報告》,從對外宣傳到宣介研究,何振梁可謂鞠躬盡瘁,殫精單竭慮。畢生為中國體育事業疾呼奔走的何振梁在7月13日那個激動人心的時刻終於可以“此生無憾”,夢想成真。
劉淇(北京奧申委主席、北京市市長)
7月13日莫斯科,劉淇代表第29屆奧運會主辦城市北京簽字,中國北京將在8年後成為全球萬眾矚目的焦點。作為泱泱
大國首都的一市之長,劉淇身上的擔子可謂不輕。然而申奧成功,將給北京帶來前所未有的機遇,1800億人民幣的投入更將打造一個新北京。劉淇市長的三個保
證是:保證提供最好的體育場館,保證提供最優美的環境,保證提供最方便的服務。
——在2008年為世界人民奉獻一屆最出色的奧運會,劉淇再累也欣然。
袁偉民(北京奧申委執行主席,中國奧委會主席,中國體育總局局長)
1976年擔任中國女排主教練,率領中國女排拿下五連冠,運動員出身的國家體育總局局長袁偉民稱在中國舉辦奧運會是一個民族的奧運情結,也是一個民族的百年期盼。
袁偉民把北京兩次申奧比做考試,經歷了小考、中考、大考,成功的喜悅令舉國沸騰。而作為國家體育總局局長、全民體育運動的領頭羊,袁偉民和中國申奧代表團代表全國人民交了一張令世界滿意的答卷。
劉岩(北京奧申委理論研究室副主任)
北京兩次申奧,劉岩留守北京。作為幕後英雄,劉岩的故事亦鮮為人知。從最初繪製對整個申辦工作起到總策劃和明確指導
作用的《申辦計畫網路流程圖》,到參與編寫申奧的核心檔案《申辦報告》,劉岩付出了全部心血。596頁的《申辦報告》被稱為“具有體育特色的北京百科全
書”和“具有體育特色的北京8年發展計畫”,參與編寫的各行務業的專家超過200人,作為總編室的副主任,劉岩的任務之重可想而知。莫斯科的喜迅傳來之
際,劉岩還在醫院裡打吊針。
張藝謀(申奧宣傳片《新奧運新北京》導演)
北京申奧成功,名導張藝謀製作的申奧片《新奧運新北京》功不可沒。在最短時間內充分展現北京的都市風貌和中華民族五千年歷史文化的悠悠情韻,把北京人對奧運的迫切渴望展現螢幕絕非易事。
業內人士稱此片畫面剪輯自然巧妙,段落變化鮮明有序,陽剛與柔美的內蘊有機地融合在一起,信息量非常豐富,開放性的
內容創意把中西方文化特徵有意識地糅合了起來,實現了傳統與現代的完滿結合。有人說,張藝謀非常了解外國人對中國的哪些文化感興趣,他的申奧片滿足了他們
對北京濃厚的心理文化需求,使他們對中國產生好感和敬意,從這個意義上講,選擇他來拍申奧片完全正確。而張藝謀只有一句話:笑臉是無國界的。
樓大鵬(北京奧申委體育主任,北京奧申體育規劃的關鍵人物,北京兩次申奧的主要陳述人)
作為北京2008年奧運會競賽總體構想的北京奧申委體育主任樓大鵬已是申奧的“兩朝元老”。每箇中國人都有一個奧運夢想,樓大鵬認為申奧最終還是靠實力來說話。
負責場館建設規劃的樓大鵬表示北京將在2006年底完成奧運會的全部體育場樓大鵬館建設。
王偉(北京奧申委秘書長)
王偉作為北京市政府副秘書長在7月13日的陳述中用大量的數字介紹了北京在交通、電訊、住宿和環保方面的基礎設施建
設規劃。他在介紹中國迅猛發展的高科技時說,根據對中國9個城市包括北京的調查發現,10歲-12歲的孩子中,73%的孩子使用了計算機;中國三個月內鋪
設的光纖電纜總數量超過了美國SPRINT電訊公司過去7年在美國鋪設的總和等等,生動形象地表達出北京舉辦一屆“科技奧運”和“綠色奧運”的能力和信
心。
作為北京奧申委秘書長,王偉統籌全局,做了大量協調和規劃工作。
鄧亞萍(北京申奧形象大使,世界著名桌球運動員)
北京申奧成功,鄧亞萍稱“比拿奧運金牌還興奮”。作為一名出色的桌球運動員,鄧亞萍曾參加了兩屆奧運會獲四個奧運冠軍,連續七年保持世界排名第一,並兩次出任國際奧委會運動員委員會的成員。自稱有著深切的“奧運情結”的鄧亞萍像當年打球一樣為北京申奧竭盡所能。
鄧亞萍作為運動員的魅力是征服了觀眾和對手,她身上展現出的中國運動員頑強拼搏的風采曾打動了無數人的心;在北京申奧過程中鄧亞萍所做出的努力更令人想到每一個中國運動員的光榮和夢想。
楊瀾(北京申奧形象大使,陽光董事局主席)
8年前,作為央視記者的楊瀾赴蒙特卡羅主持歡迎中國申奧代表團的晚會;8年後,楊瀾以“申奧大使”的身份來到莫斯科
就北京申奧作陳述報告,其不俗的表現獲得滿堂喝彩。據悉,因為被認為是在海外具有影響的華人,且自身具有良好的素質、氣質、語言能力以及榜樣的力量,楊瀾
與成龍一起最早被確定為北京申奧的形象大使。在國際奧委會考察北京時,楊瀾擔任文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