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房山第四中學

北京市房山第四中學,創建於1995年8月31日,現有24個教學班,在校學生408人,在校教職工80人。

基本信息

概述

北京市房山第四中學,創建於1995年8月31日,是區政府二十年來第一次籌集資金建設的一所標準化直屬中學。 學校地處城關街道南關,西依蒼松覆蓋的牛口峪風景區,東臨流水潺潺的西沙河,環境幽雅。現有24個教學班,在校學生408人,在校教職工80人,專任教師45人,其中中學高級教師8人,中學一級教師32人,一線教師均是本科學歷。

規模

如今校園占地面積達到43688平方米,建築面積達6308平方米,教學區、運動區、行政區、生活區布局錯落有致,協調合理。教學樓寬敞明亮,教室24部共1296平方米。理化生實驗室共3部共337平方米,音樂活動室1部共54平方米微機室1部共54平方米,多媒體教室6部共324平方米,圖書室1部54平方米閱覽室一部54平方米,內有24500冊圖書。學校擁有先進的校園網、有線廣播通訊網系統。生活用房425平方米,食堂207平方米。生活設施齊全,能滿足教學和師生生活需要,靠自主發展現已初具規模。如簡圖:另附詳圖 三、學校緊緊圍繞抓教學質量為主旨,明確辦學思想,突出辦學特色,努力提高教學成績。

近幾年裡,學校始終堅持“以人為本,依法治校,德育為首,教科研為先導,教育教學為中心,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辦學理念。辦學上著重突出:“學法、知法、守法做到遵規守紀;以優美的環境感染人;以整潔的環境約束人;以文化的環境薰陶人;以有序的環境塑造人”,的辦學特色。讓每一位教師和每一位學生都能夠感受學校無微不至的關懷。牢記“德、志、言、行”的校訓。

教學上著重突出:實施“導學式”的教學模式;確立“合格+特長”的育人模式,團結奮鬥,努力拚搏。最終實現“實施素質教育,面向全體。全面發展,建設良好穩定的校風,嚴謹求實的教風,努力刻苦的學風,達到高質量標準化,校園美,努力把學校辦成“規範加特色”,學生“合格加特長”的房山區一流學校”的這一辦學目標。

成果

教育教學取得成績上:建校以來,在我校師生共同努力奮鬥下,教育教學方面先後獲得以下成績:2001至2004年曾連續獲得素質教育綜合評價二、三等獎;2002年批准為全國教育科學“十五”規劃整體構建學校德育體系的深化研究與推廣實驗重點實驗學校;2002年被評為北京市中國小貫徹落實《學校體育工作條例》檢查評比優秀學校;2003年被評為北京市紅十字會青少年“十佳活動獎”及貫徹《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先進集體獎;2004年我校統計工作中成績顯著被評為“優秀集體”獎;2005年在全國中國小優秀美術書法攝影作品大賽中獲得團體三等獎。建校以來,我校市級骨幹教師1名、區級骨幹教師3名,區級“優秀教師”、“優秀班主任”等光榮稱號的教師達13人次。有30多篇教育教學論文在國家級、市級刊物發表。科研興校、名師興校是學校發展的方略。為了四中發展的明天,四中人將會以更大的熱情面對未來的挑戰。

榮譽

學校建校初期,學校周圍雜草叢生、垃圾成堆、百廢待興,作為四中的教職員工也是建設者,他們在歷任校長的領導下始終不畏艱難、困苦,發揚著艱苦創業,團結奮鬥的精神。邊教書育人,邊參加校園建設。實踐著“西沙河創業者”的諾言,硬是在這荒野之地建成了如今的優美校園,建校後,學校的發展並非一帆風順,而是經歷了無數次的風雨曲折,也創造了許多輝煌,建校十年由於工作需要學校更換了4任校長,期間學校也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先後取得:“普通中學規劃建設達標校”、“校園環境達標校”、“首都師範大學教育實習基地”、“北京市青少年維權崗”、“平安學校”等榮譽稱號。2001年由北京市紅十字會、區政府、共青團區教工委等單位組織的“造血幹細胞”志願捐獻現場會在我校成功召開。2002年學校運動場建成並投入使用,2004––2005年相繼建成乒羽運動場、6部多媒體教室以及辦公室裝修改造等工程。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