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中文系

北京大學中文系

北京大學中文系,前身是京師大學堂文科的中國文學門。1898年京師大學堂創辦之初,在師範館已有“中文”、“文學”等科目,1903年又設定“中國文學門”一類課程,但尚未形成獨立的系科。1910年3月31日,京師大學堂分科大學成立,“中國文學門”正式作為文科的一個教學建制。這是我國最早的中文系,其建立標誌著中國語言文學開始形成現代的獨立的學科。2011年至2013年發布的世界大學分學科排名中,北京大學的語言學和現代語言學學科排名前列,始終居於16名至22名區間。

簡介

北京大學中文系是許多文科生的最高夢想,其歷史悠久,大師雲集,博雅而大氣的校園氛圍吸引了百年來中國社會最優秀的一批生源。1912年京師大學堂更名為北京大學。1919年北大廢門改系,中國文學門改為國文系,實行選科制。1925年又實施分類專修制,分“語言文字”、“文學”與“整理國故”等三大類科目,即後來三個純文科類專業的濫觴。此後,教學體制雖時有變動,系名也幾度更迭(國文學系、國文系、中國文學系、中國語言文學系),但總體框架基本不變。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北京大學南遷,與清華大學、南開大學組建長沙臨時大學與西南聯合大學。

北京大學中文系北京大學中文系

北大與清華原有的國文系合併為聯大國文系。1946年西南聯大結束,北大國文系隨北大復員北返。

1952年全國高校實行院系調整,清華大學國文系、燕京大學國文系和新聞系與北大國文系合併為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分設中國語言文學與新聞編輯兩個專業。1954年,中山大學語言學系併入,設立漢語專業。1964年又設立古典文獻學專業。自始,形成文學、漢語、古文獻三個專業鼎立的格局(新聞專業已於1958年合併到人民大學)。1953年組建北大文學研究所,中文系部分教師調任或兼任研究所工作,此為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的前身。1983年,教育部所屬全國高校古籍整理工作委員會秘書處設在北大,其機構掛靠中文系。1984年和1985年先後成立北大古典文獻研究所與比較文學研究所,1998年兩個所正式歸入中文系建制。 2002年,北大中文系開設套用語言學專業,打破聯考招生的文理界限,在國內最具傳統的中文系首開從高中理科招生的先河。

從1910年建系以來,北大中文系師生常肩負先鋒的使命,在五四新文化運動中,在民族解放與革命建設事業中,都作過卓越的貢獻。作為一個教學科研單位,北大中文系的教學與研究始終往現代化的方向轉換髮展,不斷突破舊有的格局,形成新的學術規範,並逐步協調西方學術方法與中國傳統固有學術方法的關係,在中文學科的教學體制、課程設定等方面,對全國相關係科有過輻射性的良好的影響。

北大中文系在其歷史發展的每一階段,都吸納和湧現過一批著名的學者,有的是屬於大師級的人物。如林紓、陳獨秀、魯迅、劉師培、吳梅、周作人、黃侃、錢玄同、楊振聲、劉半農、胡適、孫楷第、羅常培、楊晦、游國恩、王力、馮沅君、俞平伯、唐蘭、魏建功、廢名、沈從文、浦江清、吳組緗、楊伯峻、高名凱、周祖謨、王瑤、朱德熙,等等,都曾在北大中文系任教,產生過大批代表學科發展水平的論著,對學科建設作出巨大貢獻。

據不完全統計,從建系以來到1999年,北大中文系培養出約6000名本科生,2000多名外國留學生與進修生,1000多名碩士生和300多名博士生。科研成果僅新時期以來22年間,發表出版專著約600部,學術論文4500篇,其科研項目量和獲獎成果的質與量,均居全國高校同類學科的前列。近20多年來,北大中文系加強與國內外的學術交流,先後應邀派出近百名教員到十幾個國家與地區的大學任教,與十多所國外大學建立了合作關係,每年平均有五、六十名國外的學者來訪或進修。北大中文系已成為國際文化交流的重要視窗。

北大中文系是全國中文學科中規模最大、學科最全的一個系。擁有4個專業(中國文學、漢語、古典文獻、套用語言學)、2個研究所(古文獻與比較文學)、2個研究中心(漢語語言學與20世紀中國文化)、2個國家級教學科研重點基地(中文基礎學科基地與古典文獻科研基地)、5個全國重點學科(古代文學、現當代文學、漢語史、現代漢語、古典文獻學)和7個博士點(古代文學、現當代文學、文藝學、漢語史、現代漢語、古文獻、比較文學)、11個碩士點、1個博士後流動站。

北京大學中文系共設4個本科專業:中國文學、漢語語言學、古典文獻學、套用語言學(中文信息處理),此外中文系還設有外國留學生的漢語言文學本科專業。全系現共有8個博士學位授予點:文藝學、中國古代文學、中國現當代文學、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漢語言文字學、語言學及套用語言學、古典文獻、民間文學;12個碩士點24個專業方向,以及中國語言文學一級學科博士後流動站。中文系是最早入選的國家級人才培養基地。

中文系現有教職工106人,其中教師99人。教師中教授54人,副教授37人,研究員1人,講師7人;教授中有北京大學資深教授2人,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和講座教授4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成員1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2人,國家教學名師3人,國家文史館館長和國務院參事1人,教育部跨世紀/新世紀人才13人。

中文系教學與科研並重,共設9個教研室、1個研究所(比較文學與比較文化研究所)、1個實驗室(語言學實驗室);2個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中國古文獻研究中心和漢語語言學研究中心)以及北大國學研究院、中國詩歌研究院、跨文化研究中心、北京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台灣聯合大學系統“語言與人類複雜系統聯合研究中心”、北京大學-香港理工大學漢語語言學研究中心、語文教育研究所等15個虛體研究機構。教育部古籍整理委員會秘書處掛靠本系。

在首次全國高等學校重點學科評定中(1986年-1988年),中文系5個二級學科入選,分別為中國古代文學、中國現當代文學、古代漢語、現代漢語、中國古典文獻學;在第二次全國高等學校重點學科評定中(2001年-2002年),中文系6個二級學科入選,分別為中國古代文學、中國現當代文學、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漢語言文字學、語言學及套用語言學、中國古典文獻學。2007年,北大中國語言文學學科被評為全國一級重點學科。2012年國家一級學科評估北大中文系再次名列全國第一。在《新聞與世界》報導(美國)和《泰晤士報增刊》(英國)2011年至2013年發布的世界大學分學科排名中,北京大學的語言學和現代語言學學科排名前列,始終居於16名至22名區間。

主辦期刊

《語言學論叢》

語言學論叢》是中國國家教育部所屬文科重點研究基地——北京大學漢語語言學研究中心主辦的定期性系列學術集刊(以書代刊),刊登海內外有關語言學與套用語言學、現代漢語、漢語史、漢語方言和文字學方面的學術論文,以及上述領域的嚴肅的學術評論。集刊實行雙向匿名審稿制。

辦刊宗旨:提倡漢語研究與理論探索相結合,漢語的本體研究與套用研究相結合,漢語的共時研究與歷時研究相結合、標準語研究與方言研究相結合,以此來推進二十一世紀漢語語言學的發展,使漢語語言學在國際學術界具有更大的影響和更高的地位。

歷史沿革:《語言學論叢》的前身是創辦於1957年、由北京大學中文系語言專業主編的《語言學論叢》,屬不定期同仁刊物,已出版25期。從2001年的總第26期起改為北大漢語語言學研究中心的面向國內外徵稿的學術集刊。

細節描述:自26輯期改為小16開本,每輯30萬字,半年一輯,由商務印書館(北京)在每年的6月和12月出版,至2008年底已出版到第38輯。

組織機構:新刊《語言學論叢》實行編輯委員會指導下的主編責任制,編委會由國內外知名學者組成,主編先後由本中心資深教授林燾、陸儉明擔任。編委會下設編輯部處理日常事務,編輯部由本中心中青年教員組成,並從本中心的碩士或博士長期聘用編輯助理一人。

工作流程:《語言學論叢》恪守學術自由的原則,鼓勵學術爭鳴;實行雙向匿名審稿制度。 獲匿名審稿通過的稿件,再經過編委會和編輯部在京成員集體會議,決定每輯入選稿件和篇目排列次序。

學術地位:2003年,《語言學論叢》入選歐洲科學基金人文科學標準委員會(Standing Committee for the Humanities, European Science Foundation)頒布的刊物索引目錄。該索引是為評價歐盟所有國家人文學科科研提供統一標準而設立的,相當於歐盟的A & HCI。該委員會歷時三年對全世界以不同語言出版的語言學刊物進行文獻學分析,引用率較高的85種刊物入選名錄。其中以中文出版的語言學刊物入選的只有三種,《語言學論叢》是其中之一。

2005年CSSCI設立集刊類索引目錄以來,《語言學論叢》每年入選並每年名列按引用率排名的第一名。

教研機構目錄

古代文學教研室、現代文學教研室、當代文學教研室、民間文學教研室、文藝理論教研室、古典文獻教研室、古代漢語教研室、現代漢語教研室、語言學教研室、比較文學研究所、古委會秘書處、語音學實驗室、圖書館分館、語言學中心、行政人員、學生工作、離退休人員。

文藝理論教研室簡介

文藝理論教研室自1954年建立,是中國著名的文藝理論學術陣地,主要研究方向有馬列文論、中國古代文論、西方文論、基礎理論和文藝美學,在中國古代文藝思想史、中國文學批評史、中國古代文藝理論專題、文學基本理論、小說創作理論、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等方面取得了較為較為顯著的成績。歷任教研室主任有楊晦、呂德申、張少康、董學文、黃書雄、盧永璘等,現任主任為王岳川。

獲獎成果

■中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34項)

1. 第一屆中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1995年/8項)

王 力(一等獎):工具書《同源字典》;

徐通鏘(一等獎):著作《歷史語言學》;

林 庚(一等獎):著作《天問論箋》;

孫欽善(一等獎):著作《中國古文獻學史》;

陳貽焮(二等獎):著作《杜甫評傳》;

蔣紹愚(二等獎):著作《古漢語辭彙綱要》;

樂黛雲(二等獎):著作《比較文學原理》;

陳平原(二等獎):著作《中國小說敘事模式的轉變》。

2. 第二屆中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1998年/9項)

何九盈(二等獎):著作《中國現代語言學史》;

王福堂(集體,二等獎):著作《漢語方言辭彙(第二版)》;

裘錫圭(二等獎):論文《釋殷墟卜辭中的“▲”等字》;

溫儒敏(二等獎):著作《中國現代文學批評史》;

袁行霈、孟二冬(二等獎):著作《中國詩學通論》;

陳保亞(三等獎):著作《語言接觸與語言聯盟》;

沈 陽(三等獎):著作《現代漢語空語類研究》;

陳平原(三等獎):著作《千古文人俠客夢——武俠小說類型研究》;

樂黛雲(集體,三等獎):著作《世界詩學大辭典》。

3.第三屆中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2003年/2項)

陳平原(一等獎):著作《中國現代學術之建立——以章太炎、胡適之為中心》;

陳保亞(三等獎):著作《二十世紀中國語言學方法論》。

4.第四屆中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2006年/6項)

袁行霈(一等獎):著作《陶淵明集箋注》;

沈 陽(二等獎):著作《生成語法理論與漢語語法研究》;

袁毓林(二等獎):著作《漢語語法研究的認知視野》;

李 楊(三等獎):著作《50-70年代中國文學經典再解讀》;

孟二冬(三等獎):著作《登科記考補正》;

夏曉虹(三等獎):著作《晚清女性與近代中國》。

5.中國高等學校科學研究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2009年/9項)

陳平原(一等獎):著作《觸摸歷史與進入五四》;

嚴紹璗(一等獎):著作《日藏漢籍善本書錄(三卷)》;

袁行霈(集體,二等獎):著作《中華文明史(四卷)》;

汪 鋒(二等獎):著作《Comparison of Languages in Contact-The Distillation Method and the Case of Bai》;

孔江平(二等獎):著作《Laryngeal Dynamics and Physiological Model》;

劉勇強(三等獎):著作《中國古代小說史敘論》;

陳泳超(三等獎):著作《中國民間文學研究的現代軌轍》;

陸儉明、瀋陽(普及獎):著作《漢語和漢語研究十五講》;

李 零(普及獎):著作《兵以詐立——我讀〈孫子〉》。

■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67項)

1. 第一屆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1987年/8項)

王 瑤(榮譽獎):論文《魯迅〈故事新編〉散論》;

朱德熙(一等獎):論文《自指和轉指》、《漢語方言裡的兩種反覆問句》;

裘錫圭(一等獎):論文《戰國貨幣考》;

陳貽焮(一等獎):著作《杜甫評傳(上卷)》;

嚴家炎(二等獎):著作《求實集——中國現代文學論集》;

徐通鏘(二等獎):論文《寧波方言的‘鴨’[e]類詞和兒化的殘跡》;

孫玉石(二等獎):著作《〈野草〉研究》;

葛曉音(二等獎):論文《論初盛唐詩歌革新的基本特徵》。

2.第二屆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1991年/7項)

裘錫圭(特等獎):著作《文字學概要》;

袁行霈(一等獎):《中國詩歌藝術研究》;

褚斌傑(二等獎):教材《中國古代文體概論》;

葛曉音(二等獎):著作《八代詩史》;

張少康(二等獎):著作《古典文藝美學論稿》;

呂德申(二等獎):著作《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發展史》;

陸儉明(二等獎):論文《“V來了”試析》、《“VA了”述補結構語義分析》;

3.第三屆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1994年/6項)

徐通鏘(一等獎):著作《歷史語言學》;

孫欽善、倪其心(集體,一等獎):古籍整理《全宋詩》;

金開誠(一等獎):著作《屈原辭研究》;

錢志熙(一等獎):著作《魏晉詩歌藝術原論》;

方錫德(二等獎):著作《中國現代小說與文學傳統》;

張雙棣(二等獎):工具書《呂氏春秋詞典》;

4.第四屆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1996年/5項)

何九盈(一等獎):著作《中國現代語言學史》;

商金林(一等獎):著作《葉聖陶傳論》;

沈 陽(一等獎):著作《現代漢語空語類研究》;

蔣紹愚(二等獎):著作《近代漢語研究概況》;

夏曉虹(二等獎):著作《晚清文人婦女觀》。

5.第五屆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1998年/9項)

張雙棣(一等獎):著作《淮南子校釋》;

錢志熙(一等獎):著作《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

孟 華(羅芃等,集體,一等獎):著作《法國文化史》;

張聯榮(二等獎):著作《漢語辭彙的流變》;

徐通鏘(二等獎):著作《語言論》;

佘樹森(二等獎):著作《中國當代散文報告文學發展史》;

馬 真(二等獎):著作《簡明實用漢語語法教程》;

沈 陽(二等獎):論文《漢語句法結構中名詞短語部分成分移位現象初探》;

郭 銳(二等獎):論文《過程和非過程》。

6.第六屆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2000年/7項)

袁行霈(集體,特等獎):著作《中國文學史》;

王洪君(一等獎):著作《漢語非線性音系學》;

張 健(二等獎):著作《清代詩學研究》;

袁毓林(二等獎):著作《語言的認知研究和計算分析》;

張少康(二等獎):著作《中國文學理論批評史教程》;

孫玉石(二等獎):著作《中國現代主義詩潮史論》;

褚斌傑(二等獎):著作《詩經全注》。

7.第七屆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2002年/7項)

張少康(一等獎):著作《文心雕龍研究史》;

沈 陽(一等獎):著作《生成語法理論和漢語語法研究》;

詹衛東(一等獎):著作《面向中文信息處理的現代漢語短語結構規則研究》;

杜曉勤(張燕瑾等,集體,一等獎):著作《二十世紀中國文學研究叢書》;

張 健(二等獎):著作《元代詩法校考》;

傅 剛(二等獎):著作《文選版本研究》;

王岳川(二等獎):著作《中國鏡像:90年代文化研究》。

8.第八屆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2004年/7項)

袁行霈(一等獎):著作《陶淵明集箋注》;

郭 銳(一等獎):著作《現代漢語詞類研究》;

孟二冬(一等獎):著作《登科記考補正》;

董秀芳(二等獎):著作《辭彙化:漢語雙音詞的衍生和發展》;

胡敕瑞(二等獎):著作《〈論衡〉與東漢佛典詞語比較研究》;

李 楊(二等獎):著作《50-70年代中國文學經典再解讀》;

顧永新(二等獎):著作《歐陽修學術研究》。

9.第九屆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2006年/4項)

陳平原(一等獎):著作《觸摸歷史與進入五四》;

韓毓海(二等獎):論文《所謂無詞的言語》;

陸儉明、瀋陽(二等獎):著作《漢語和漢語研究十五講》;

楊榮祥(二等獎):著作《近代漢語副詞研究》。

10.第十屆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2008年/4項)

袁行霈(集體,特等獎):著作《中華文明史》;

嚴紹璗(一等獎):著作《日藏漢籍善本書錄》;

溫儒敏(二等獎):著作《中國現當代文學學科概要》;

汪 鋒(二等獎):著作《Comparison of Language in Contact》。

11.第十一屆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2010年/3項)

陳平原(二等獎):著作《歷史、傳說與精神——中國大學百年》;

陳曉明(二等獎):著作《中國當代文學主潮》;

袁毓林(二等獎):著作《基於認知的漢語計算語言學研究》。

■國家級優秀教學成果獎

1. 全國優秀博士論文及指導教師(5項)

孫玉文(導師郭錫良):博士論文《漢語變調構詞研究》(1999年);

詹衛東 (導師陸儉明):博士論文《面向中文信息處理的漢語短語結構規則研究》(2000年);

張 赬(導師蔣紹愚):博士論文《漢語處所介詞詞組和工具介詞詞組詞序變化》(2001年);

陳 劍(導師裘錫圭):博士論文《殷墟卜辭的分期分類對甲骨文字考釋的重要性》(2002年);

姜 濤(導師溫儒敏):博士論文《“新詩集”與新詩的發生研究》(2003年)。

2. 國家級高等學校教學名師(3項)

陸儉明:第一屆國家教學名師(2003年);

蔣紹愚:第二屆國家教學名師(2006年);

溫儒敏:第四屆國家教學名師(2008年)。

3.國家級精品課程(7項)

陸儉明等:《現代漢語》(2003年);

蔣紹愚等:《古代漢語》(2005年);

溫儒敏等:《中國現代文學》(2005年);

洪子誠等:《中國當代文學》(2006年);

袁行霈等:《中國古代文學史》(2006年);

商金林等:《中國現代名著導讀》(網路課程/2008年);

陳保亞等:《理論語言學》(2009年)。

4.國家級優秀教學成果獎(4項)

陸儉明等(一等獎):“現代漢語系列課程建設理論與實踐”(1996年);

王福堂等(二等獎):“漢語方言學系列課程”(2004年);

蔣紹愚等(一等獎):“古代漢語系列課程建設的新開拓”(2005年);

溫儒敏等(二等獎):“建立嚴格的博士生教育管理制度”(2005年)。

5.國家級教學團隊(1項)

沈 陽等:“現代漢語”國家級教學團隊(2008年)。

下屬機構

中國俗文學學會

簡介中國俗文學學會成立於1984年6月21日,由趙景深任名譽會長,姜彬為會長,學會掛靠在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1991年7月,學會轉而掛靠在北京大學中文系,由吳組緗任會長。 1994年,學會又改選吳小如為會長。2000年3月4日,學會改選陳平原任會長。 2006年4月9日,學會最新一次改選。陳平原連任會長,新任副會長有:程郁綴、劉曄原、劉禎、譚帆、黃仕忠、陳文新、呂微。

中國語言文學系資料室

2000年開始與 漢語語言學研究中心共同建設。2008年加入北京大學圖書館系統。

中文系分館收藏以中國文學、漢語語言學、古典文獻學等專業為主,涉及相關學科的圖書、期刊,以及學位論文等專業性文獻,主要為本系教學提供資料情報服務。截至2007年5月統計,分館收藏中外文圖書近2萬餘種,4萬2千餘冊;中外文期刊270餘種,合訂本近2萬餘冊;其中,22種語言研究類外文期刊為我館獨有;並備有1982—2007屆碩士與博士學位論文1255種/冊,均為開架閱覽。

中文系分館建有王力文庫、游國恩文庫,收藏二位先生家屬捐贈的藏書;已經收到王瑤先生、朱德熙先生家屬捐贈的藏書,即將建設王瑤文庫和朱德熙文庫;以中文系教師著作為主的學者文庫也在建設中。文庫圖書閉架管理,只能閱覽,不能外借。

中文系分館現位於舊化學樓西配樓三層。面積300多平方米,內設圖書借閱室、期刊閱覽室和王力文庫、游國恩文庫。閱覽座位四十多個,並配有目錄檢索與電腦檢索系統。環境優雅、明亮,是讀書、查閱資料的上佳場所。現有工作人員二人,為讀者提供專業、熱心的服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