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醫藥薪火傳承“3+3”工程“二室一站”建設標準(試行)

“五個一品牌”是室站建設工作成果的突出代表,也是首都名老中醫學術思想傳承工作的特色標誌。 5、通過室站建設,對名老中醫弟子和主要傳承人的學術傳承進行歸納總結,形成長久的跟蹤研究架構和工作機制。 3、室站應懸掛市中醫局統一製作的冠名標牌,室站建設成果應標註北京市中醫藥薪火傳承“3+3”工程項目,積極形成統一的名醫名家傳記出版格局。

京中科字[2008]2號
關於印發《北京中醫藥薪火傳承“3+3”工程“二室一站”建設標準(試行)》的通知
各有關單位:
為推進北京中醫藥薪火傳承“3+3”工程名家研究室、名老中醫工作室和名醫傳承工作站(簡稱“兩室一站”)的規範化建設,我局制定了《北京中醫藥薪火傳承“3+3”工程“二室一站”建設標準(試行)》(以下簡稱《建設標準》),現印發給你們,請在建設過程中參照執行。
在建設過程中,我局將建立“以獎代補”的工作機制,加大對室站建設的投入力度,現將有關要求通知如下:
一、開展室站建設“五個一品牌”創建活動
為推進北京中醫藥薪火傳承“3+3”工程建設,促使建設工作出成果、出經驗、出效益,圍繞《建設標準》的五個平台二十五項建設指標,開展“薪火傳承‘3+3’工程五個一中醫藥文化特色品牌創建活動”(簡稱“五個一品牌”創建活動):
1、形成一個傳承譜系:室站整理名老中醫學術思想歷代傳承情況,編著本室站清晰、明確、完整的學術思想傳承脈絡圖(家譜),形成首都名老中醫學術思想傳承特色品牌。
2、組織一個名醫講堂:室站由名老中醫或其弟子運用多種形式,如網路教室、報紙雜誌、學術論壇等開展系列講座,形成名老中醫學術思想交流特色品牌。
3、發行一個傳承刊物:室站圍繞本室站建設的主要工作主辦或協辦《中醫藥動態》刊物,形成室站建設成效的動態展示品牌;
4、建設一個信息平台:室站圍繞名老中醫學術思想的挖掘、整理、傳承、發揚,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建立資料庫和網路平台,形成室站名醫文化傳播特色品牌;
5、建立一個醫案評價制度:室站圍繞本學科領域的歷代名家醫案和本室站的醫案進行講解與點評,形成名老中醫學術思想傳承教育的特色品牌。
“五個一品牌”是室站建設工作成果的突出代表,也是首都名老中醫學術思想傳承工作的特色標誌。“五個一品牌”創建活動是名老中醫學術思想傳承工作的一項激勵機制,室站建設經費投入除各室站基本建設經費外,將對各室站建設期內“五個一品牌”創建活動給予經費資助,特別是資助整合學術資源,聯合多室站開展共建項目的單位。各室站及依託單位應根據《建設標準》和“五個一品牌”,結合自身特點,制定本室站“五個一品牌”創建活動方案,我局將組織專家對各室站創建方案進行篩選,對其中的優秀方案進行重點督促落實,根據項目需要給予經費資助。
二、加強對室站建設契約管理
室站建設採取契約制管理,契約由各室站、室站依託單位和北京市中醫管理局三方簽訂。各室站應根據《建設標準》制定三年建設規劃,並填報《契約書》和《任務書》,落實責任制。各室站應具有健全的規章制度,明確的崗位職責,良好的運行機制,規範的經費使用方法。各室站建設依託單位應明確具體部門負責本單位室站建設工作的管理,指定專人負責,建立室站建設管理工作制度、激勵機制、考核制度和建設檔案。
三、完善室站建設考核制度
建立室站建設公共信息管理平台,實時開展對室站建設工作的監督和管理。室站建設採取定期定項考核制度,北京市中醫管理局根據各室站的共性和個性,參考各單位上報的考核報告,按年度進行相同內容或不同內容的績效考核,考核結果在北京中醫藥信息網予以公布,並與建設經費掛鈎。對年度考核不合格的,限期進行整改。各單位每年2月底前將上一年度建設計畫執行情況、本單位的考核結果匯總後,報送中醫管理局科教處。
四、工作要求
1、請各室站建設單位參照《建設標準》及“五個一品牌”創建活動要求,制定本單位每個室站三年建設規劃以及創建活動實施方案,並提出2008年度室站建設和創建活動經費預算,以上材料請於2月29日前報送我局科教處
2、各室站及依託單位於2008年2月29日報送材料時同時與我局簽訂建設契約書。
3、薪火傳承“3+3”工程室站建設工作是我局進一步推進名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搶救性繼承工作的一項重要舉措,在實施的過程中還需不斷總結各單位的先進經驗,汲取大量的合理化建議,完善工作方案和各項建設標準,希望各單位在工作中積極探索,勇於創新,並將工作經驗和建議及時反饋給我局,使首都名老中醫學術思想和臨床經驗的傳承工作取得實效。
本通知下發前有關室站建設的管理規定與本通知不符的,以本通知為準。
附屬檔案:
1、北京中醫藥薪火傳承“3+3”工程“二室一站”建設標準;
2、北京中醫藥薪火傳承“3+3”工程項目契約書
3、項目任務書
二○○八年一月十五日
附屬檔案1、
北京中醫藥薪火傳承“3+3”工程“二室一站”建設標準(試行)
為實施好北京中醫藥薪火傳承“3+3”工程“兩室一站”建設項目,把“兩室一站”建設成為遵循中醫藥自身發展規律、體現首都中醫藥特色和優勢的高水平傳承活動的學術平台,制定本建設標準。

一、總體要求

室站建設要針對首都中醫藥學術傳承的關鍵需求和難點問題進行深入的理論和實踐創新,以傳承名家名醫的學術思想為中心,以平台建設、機制創新和制度完善為重點,多角度、多方位以不同的方式開展建設工作,把“兩室一站”建設成為中醫藥學術傳承平台、特色服務平台、人才培養平台、學術交流平台和文化展示平台,形成首都特色突出的中醫藥學術傳承的工作機制。打造一批能夠按照中醫藥規律開展的傳承活動品牌項目,培育一批相對穩定的中醫藥傳承骨幹,形成一批對中醫藥學術水平和服務水平提高有推動作用的研究成果,開發套用一批中醫藥特色技術專利和中藥製劑,把“兩室一站”建設成為能夠不斷自我發展、自我完善、遞進提高的“學習型組織”,成為中醫醫療、教育、科研、科普密切結合的示範基地,促進名老中醫學術思想和臨床經驗的共享和傳承。

二、學術繼承平台建設

(一)工作內容
深入發掘名老中醫藥專家學術思想和臨床經驗,通過對有關資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研究,總結出名老中醫藥專家的理性認識和學術思想,通過同時期的橫向比較和不同時代的縱向比較,高度概括出名老中醫藥專家最具個性特色的學術體系,按其構成要素的重要性和社會需求的迫切性,具體安排工作步驟,保證兩室一站的繼承工作能夠科學、有序、穩步、高效地開展。
(二)考核指標
1、探討名老中醫學術思想的淵源,總結名老中醫對前人學術思想的繼承內容,形成名老中醫學術思想傳承的脈絡圖。
2、總結名老中醫的學術思想和臨床經驗體系,提出名老中在前人基礎上的創新發揮和臨床價值,整理出版名老中醫經驗彙編叢書。
3、收集整理名老中醫個人醫案、教案、跟師筆記、跟師醫案、讀書臨證心得等原始文字材料,並形成台帳。凡與名醫生平和學術生涯有關,或與中醫事業、醫藥衛生事業發展有關的文字記載、圖片、實物、聲像資料等,都必須盡力蒐集齊全,分類整理,妥善歸檔,分析研究,並複製備份。
4、通過室站建設,對本室站學術領域傳承譜系、學派發展的脈絡進行梳理,收集整理學派代表醫家、代表著作(主要是北京地區20世紀以來)的主要學術思想和學術貢獻,形成本室站學科領域京都學派體系名醫譜和脈絡圖。
5、通過室站建設,對名老中醫弟子和主要傳承人的學術傳承進行歸納總結,形成長久的跟蹤研究架構和工作機制。
室站每月要完成的名醫醫案10例;以每位名醫為單元,系統整理名醫的傳記、醫案、醫話、圖籍等,或以著作題材、體裁為依據,選收各室站名醫相應方面的研究成果,編撰系列叢書出版,內容可以縱橫交叉,而又各成體系;每年發表的相關論文不少於5篇,其中核心期刊至少1篇;建設期內出版學術專著至少1部;建設期內中標局級(北京市中醫管理局)以上課題不少於2項,總結出特色診療項目至少1項。

三、特色服務平台建設

(一)工作內容
室站建設應以提高臨床服務水平為重點,把名老中醫在診療規律上的理論創新和用藥規律套用到臨床,推動在完整繼承、保持名醫學術特色基礎上的自主創新,形成診療新技術、專科新特色、療效新優勢。同時要通過各室站之間的學術交流,開拓新的創新領域。
(二)考核指標
1、室站建設單位周門診次數不少於2次,年門診量不少於2000人次,並有獨立的門診記錄檔案。
2、建立室站建設單位師生定期查房制度,將名醫的學術思想落實到臨床實踐中去,並有獨立的查房記錄檔案。
3、篩選出室站建設單位的治療優勢病種,將名老中醫治療經驗在新領域有所拓展,開展源於名老中醫經驗的特色治療項目。
4、將名老中醫的學術思想轉化為臨床診療規範,並加以臨床套用。
5、在建設周期里要有開發名醫驗方的工作計畫,並加以實施。

四、人才培養平台建設

(一)工作內容
造就一批中醫藥優秀傳承人才,是實施薪火傳承“3+3”工程的重要任務。要不斷探索走出一條與院校式教育互補的教育模式,要統籌規劃,建立名家、名師講堂制度,繼承人輪轉室站研修制度,室站聯席會議制度,形成“一題多講”、“一人多師”的工作機制,充分利用所有資源,加快學術繼承和人才培養的進程。
(二)考核指標
1、室站建設在傳承形式上有所創新,要摒棄過去1+1師徒傳承方法,可採用“1+X”、“一代帶二代”、隔代傳等多種模式,加快繼承和培養步伐。
2、室站每月至少開展1次名老中醫學術思想交流會,以專題形式由室站工作人員輪流主講,將跟師學習心得及感想與大家分享,展開討論和交流,並形成書面活動紀要。
3、吸引優秀中青年人才進入室站進行學習、研究和交流,促進名老中醫個案學習,每年按要求完成對北京中醫藥薪火傳承“3+3”工程的傳承人才培養任務的基礎上,接受的傳承團隊外人員入站學習工作不少於5人。
4、室站建設要建立工作機制,把名家名醫不同時期、不同單位的傳承人以及有代表性的研究生、博士生吸納到傳承團隊中,共同完成室站建設任務。
5、室站建設單位每年自身舉辦“名家、名師講堂”活動不少於2次,參加全市組織的“名師大講堂”活動不少於1次。

五、學術交流平台建設

(一)工作內容
學術交流是促進學術進步和事業發展的必要手段。兩室一站要建立室站內部和各室站之間的學術論壇制度,建立網路信息交流平台,創辦室站建設的專題刊物,開闢“名醫之路”、“醫案分析”、“醫話精讀”、“繼承心得”、“專家點評”等欄目,以交流學術,共享信息,相互勉勵,開展橫向聯合,為取得薪火傳承“3+3”工程總體成果而共同努力。
(二)考核指標
1、建立室站學術論壇制度,室站建設單位要充分利用全市“兩室一站”豐富的學術資源,積極策劃、組織同學派間、同學科間的學術交流活動,兩建設單位以上組織的學術活動,每年不少於1次。
2、構建統一的信息交流平台,室站建設單位要充分發揮網路平台作用,開辟名醫經驗學習、交流社區、醫案醫話賞析、名醫經驗臨證心得、疑難醫案探討、專家點評等欄目,使傳承工作打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室站應運用現代研究方法和信息技術,建立並完善名老中醫臨證經驗文獻的智慧型型資料庫。
3、創建統一的室站建設刊物,室站輪流主辦兩月一期刊物,內容應包括理論傳承、醫案新說、經驗精講、創新發揮、文化園地等欄目。
4、在室站建設不斷完善的基礎上,建立統一的中醫醫案評價制度,各室站建設單位輪流承擔本學派、本學科名家醫案的評論工作,推動學術水平的整體提高。
5、在室站建設初具規模的條件下,室站應進一步擴大在國內外本學科領域影響與輻射作用,加強與本學科領域的醫療、教學、科研機構的合作與協作,促進本學科領域的學術交流,確立室站在本學科領域的學術領先地位。

六、文化展示平台建設

(一)工作內容
中醫診療手段和診療過程中蘊含的豐富的中醫藥文化,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名老中醫藥專家在工作和生活中留下的許多資料,都具有中華傳統文化的顯著特徵。要把“兩室一站”建設成為既具有強大的中醫學術傳承功能,又有豐厚的中醫文化顯著特徵的優秀品牌項目,使兩室一站成為中醫藥科普工作的重要基地,展示與民眾傳統信仰和生活習俗密切相關的中醫藥文化神韻。
(二)考核指標
1、兩室一站要緊扣中醫藥文化傳承這一主線,在場所安排、環境布置、物品擺放、工作程式以及網站門戶和板塊設計、專題刊物的總體風格等個個方面,都要注意挖掘中醫藥文化乃至中國傳統文化的深厚內涵。
2、室站建設應採用現代聲像採集技術,記錄名老中醫工作、生活、學術生涯的歷史背景和過程,為深入挖掘名醫文化內涵積累第一手資料。
3、室站應懸掛市中醫局統一製作的冠名標牌,室站建設成果應標註北京市中醫藥薪火傳承“3+3”工程項目,積極形成統一的名醫名家傳記出版格局。
4、收集、充實與名老中醫相關的書法、繪畫、詩歌、散文等藝術作品,特別是恢復使用毛筆書寫處方的傳統,每個室站每年存留的毛筆字處方不少於100張。
5、在室站建設過程中,要注重醫學文獻和醫史文物的訪查和收集工作,為北京中醫文化史志和醫學史志的編寫奠定基礎,兩室一站建設過程中蒐集整理的歷史資料和取得的各項成果,將為北京中醫藥數字博物館增添更多豐富的內容。

七、條件保障建設

(一)工作內容
室站應具備較高的管理水平,良好的運行機制,健全的規章制度,明確的崗位職責,有序的日常管理,規範的經費使用,營造加快傳承工作的氛圍和條件。
(二)考核指標
1、室站建設單位應制定明確的發展規劃、年度計畫,並及時上報北京市中醫管理局。
2、室站建設單位應在五大平台建設各方面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室站應保持各種學術、文化活動檔案的齊全。
3、依託單位要在室站的科研活動、技術支撐、機制建設、人員保障和後勤保障等方面給與優先支持與政策傾斜。
4、依託單位應為室站配備與傳承工作相匹配的辦公場所和先進的通訊、辦公設備。辦公設備應先進、完好、配套齊全,至少應具有電話、傳真、網路寬頻、計算機等通訊及網路條件;先進的聲像採集系統—包括攝錄設備和編輯系統;先進的實時記錄設備——計算機手寫板、錄音筆及移動存儲設備(移動硬碟、隨身碟)等;文獻資料應滿足傳承工作的需要。
5、室站應有一支高素質的年齡、職稱與知識結構合理的相對穩定的長期從事該傳承工作的團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