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石原料

"化石燃料所包含的天然資源有煤炭、石油和天然氣。 當發電的時候,在燃燒化石燃料的過程中會產生能量,從而推動渦輪機產生動力。 到目前為止

概述

化石燃料,亦稱礦石燃料,是一種碳氫化合物或其衍生物。化石燃料所包含的天然資源有煤炭、石油和天然氣。化石燃料的運用能使大規模工業發展和替代水車,並且木材或泥煤燃燒加熱。(西班牙語CombustibleFósil)

當發電的時候,在燃燒化石燃料的過程中會產生能量,從而推動渦輪機產生動力。舊式的發電機會使用蒸汽作為燃料推動渦輪機。現時,很多發電站都會直接使用燃氣渦輪引擎的。

危機

在踏入全球現代化的步伐20世紀至21世紀中,化石燃料潛在著能源短缺的危機,特別是從石油提煉出來的汽油,是引致全球石油危機的一個原因。現時,全球正趨向發展可再生能源和核能,這可以幫助增加全球的能源所需。
人類不斷地燃燒化石燃料是排放溫室氣體二氧化碳的來源之一,是加快全球變暖的因素之一。此外,生物燃料中的二氧化碳成份是來自大氣層,因此發展生物燃料可以減少在大氣層上的二氧化碳,從而減低溫室效應

現實

到目前為止,世界各國所用的燃料幾乎都是化石燃料,即石油、天然氣和煤。自然界經歷幾百萬年逐漸形成的化石燃料,可能在幾百年內全部被人類耗盡。據觀察、研究表明,今天在地下已沒有煤和石油在形成。石油也叫原油,它是黃色到黑色的可燃性粘稠液體,常跟天然氣共存,是很複雜的混合物。石油的性質因產地不同而不同,密度、粘度和凝固點的差別很大,例如,凝固點有的高達30℃,有的低到-66℃。熱值從43.7~46.2MJ/kg。石油中各組分的沸點差別也很大,從25℃~500℃以上。石油里的主要元素是碳和氫,分別占83~87%和11~14%。此外還含有少量的硫(0.06~8%)、氮(0.02~1.7%)、氧(0.08~1.8%)以及微量金屬元素(鎳、釩、鐵、銅)等。天然氣從廣義上講,指埋藏在地層中自然形成的氣體的總稱。但通常所指的天然氣只指貯藏在地層較深部的可燃性氣體(氣態的化石燃料)和跟石油共存的氣體(常稱油田伴生氣)。

成分

天然氣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此外,根據不同的地質條件,還含有不同數量的乙烷、丙烷、丁烷、戊烷、己烷等低碳烷烴以及二氧化碳、氮氣、氫氣、硫化物等非烴類物質。有的氣田中還含有氦氣。甲烷含量高的天然氣叫乾氣,兩個或兩個以上碳原子烷烴含量較高的天然氣稱為濕氣。我國四川自貢盛產天然氣。煤也叫煤炭,它是埋藏在地下的固態可燃性礦物。煤是一種混合物,沒有單一的分子結構,經過科學家長期研究,已經有煤結構的普通型式介紹。煤的結構里有大量的碳原子環,一些環相互稠合,另一些環鍵合成長鏈。比較常見的有W.H.懷澤的煙煤結構模型,但都還沒有能揭示煤的實質結構。煤中有機質元素主要是碳,其次是氫,還有氧、氮和硫等元素。

參考資料:
1.百度百科

相關詞條:
更多
生物燃料 能源管理 核能 水能
開放分類:
化學能源環境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