匍地柏

匍地柏

匍地柏,別名鋪地柏、爬地柏、矮柏,學名Sabina procumbens (Endl.) Iwata et Kusaka,柏科圓柏屬的一種植物 。陽性樹。耐寒性強,耐瘠薄,在砂地及石灰質壤土上生長良好,忌低溫。採用扦插法易繁殖。原產於日本,中國各地園林中常見栽培。

基本信息

品種簡介

名稱:匍地柏。別名:鋪地柏、爬地柏、矮柏。拉丁名:Sabina procumbens。雌雄異株,爬地灌木,柏科。主枝長而粗硬,全部頂梢微翹生長,幼梢具棱,小枝具粉。葉鑽型,長0.8 cm,三葉互生,背面有粉。果徑8cm,種子2-3粒。產於日本。中國長江流域至黃河流域各城市及遼寧各地園林中常見栽培。本種的主要品種有“黃金”,“矮生”,“森達洛莎”等等。

生態習性

陽性樹。耐寒性強,耐瘠薄,在砂地及石灰質壤土上生長良好,忌低溫。採用扦插法易繁殖。

形態特徵

常綠匍匐小灌木,高達75厘米。枝條沿地面擴張,褐色,密生小枝,冠幅約2米,枝梢向上伸展。葉全為刺葉,三葉互動輪生。條狀披針形,深綠色,先端漸尖,上面凹,下面基部有個白色斑點,葉下面藍綠色,沿中脈有細縱槽。果實近球形,成熟時黑色,帶白粉。

園林用途

北方理想的木本地被植物。可用於風景區、公園、庭院及綠地,孤植、片植均可。

繁殖培育

(1)取材:鋪地柏盆景取材以人工繁殖為主。多採用扦插法繁殖,在春季3月進行,插穗長12~15厘米,剪去下部分、枝葉,插深5~6厘米。插後將土壤掀實,澆透水,搭棚遮陰。苗床土壤以肥沃疏鬆的砂質壤土為佳。高溫天氣宜勤澆水,但也不宜過濕。約3個月即可髮根,成活率達90%左右,還可用嫁接或壓條法繁殖。
(2)上盆:①選盆:盆景通常用紫砂陶盆或釉陶盆。懸崖式用高深的千筒盆,臣吁式用較淺的長方盆,曲乾式用中深的橢圓形盆。②用土:匍地柏以肥沃疏鬆、透水性好的砂質壤土為佳,中性、石灰性或微酸性土均能適應。③栽植:上盆時間以3~4月為好,秋後也可進行。由於匍地柏樹冠多偏向朝陽的一面,上盆栽種時要注意根部的固定,防止傾倒。特另堤用較淺盆缽時,要用銅絲將根部固定於盆底。
(3)造型匍地柏枝幹自然匍匐生長,樹冠偏向一面,故造型時,不宜過度修剪,應以攀扎為主,用金屬絲或棕絲均可。攀扎以大枝條為主,可一次做好,也可多次完成。小枝可進行適當修剪,整形宜在冬季或早春進行。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