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羊剛

味甘、微澀,性涼。 清熱解毒,解暑,祛風除濕。 15~30克,水煎服;外用鮮葉適量搗敷。

基本信息

一級分類

常用植物藥

二級分類

植物藥

分類

勤羊剛

年份

jiemh yaangh gorng

別名

紅金剛藤、金剛頭、金剛力、九牛力

來源

菝葜科植物菝葜smilax china L.的根狀莖。

形態特徵

攀援灌木。高1~5米。根狀莖粗厚,堅硬,呈不規則的塊狀。莖疏生刺。葉互生,圓形,卵形,長3~10厘米,寬1.5~6(~10)厘米,頂端突尖或渾圓,基部圓形或寬楔形,邊全緣;葉柄長5~15毫米,葉鞘為柄全長的1/2-1/3,於鞘頂兩側均有卷鬚,葉片脫落點位於近卷鬚處。花黃綠色,花被6,單性,雌雄異株;傘形花序單生於尚幼嫩的小枝上葉腋內,有花10朵或更多,常呈球形,有一個稍膨大的花序托,近球形,有小苞片。漿果球形,熟時紅色。花期2~5月,果期9~11月。

生態分布

生於山坡草叢、灌叢中或疏林下。產於廣西馬山、武鳴、南寧、上思、靈山、平南、岑溪、富川、陽朔、資源、天峨、南丹、都安、田林、隆林、金秀等縣市;分布於長江以南各省份。
採集加工 全年可采,曬乾備用。

性味

味甘、微澀,性涼。

功效

清熱解毒,解暑,祛風除濕。

傳統套用

治風濕骨痛、腸炎腹瀉、感冒發熱、腎炎、白沙、癰瘡腫毒、外傷出血。

用法用量

15~30克,水煎服;外用鮮葉適量搗敷。

方例

1.白濁 勤羊剛(菝葜)根狀、莖、仁同緊(鷹不撲)根各30克,每天1劑,水煎分2次服。 2.風濕性關節炎 勤羊剛(菝葜)根狀、莖適量,米雙酒浸過藥面,7天后每次b5~30毫升,每天3次,並用藥酒外搽患處。 3.消除疤痕 勤羊剛(菝葜)鮮葉適量,搗爛,先用乾淨瓷針點刻局部微出血後,將藥敷上。

化學成分

根含菝葜素,異黃杞甙,齊墩果酸,山柰素,二氫山柰素,β-谷甾醇,β-谷甾醇葡萄糖甙,薯蕷皂甙的原皂甙元A,薯蕷皂甙,纖細薯蕷皂甙,甲基原纖細薯蕷皂甙,甲基原薯蕷皂甙等,新替告皂甙元-3-O-α-L-吡喃鼠李糖-(1→6)-β-D-吡喃葡萄糖甙,新替告皂甙元-3-O-β-D-吡喃葡萄糖-(1→4)-O-[α-L-吡喃鼠李糖-(1→6)]-β-D-吡喃葡萄糖甙,偽原薯蕷皂甙,異娜草皂甙元-3-O-α-L-吡喃鼠李糖(1→2)-O-[α-L-吡喃鼠李糖-(1→4)]-β-D-吡喃葡萄糖甙,薯蕷皂甙元。

藥理

1.抗錐蟲及抗菌作用

在試管內,菝葜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綠膿桿菌、大腸桿菌呈抑制作用。

2.抗炎作用

以菝葜醇提取物90g(生藥)/kg給大鼠灌胃,對蛋清性足腫脹有抑制作用。

3.抗腫瘤作用

菝葜醇提取物每日以90g(生藥)/kg給小鼠灌胃,連續7d,對小鼠肉瘤S180、宮頸癌(U14)增殖有抑制作用,但對艾氏腹水癌(EAC)未顯示出抑制作用[2]。從菝葜中分離出的4個甾體皂甙在Ames試驗和SOSumu試驗中,未檢查出有致突變性質,在SOSumu抗癌試驗中,有兩種提取物可通過AF-2抑制β-半乳糖苷酶活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