勃朗特三姐妹文集:維萊特

勃朗特三姐妹文集:維萊特

這是一部比《簡·愛》更有自傳色彩的作品,書中的女主人公從許多方面來看就是作者本人的真實寫照。作品描寫了作者在布魯塞爾求學時與老師埃熱先生的一段刻骨銘心的戀情。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勃朗特三姐妹文集:維萊特》由上海譯文出版社出版。

作者簡介

作者:(英國)夏洛蒂·勃朗特(Charlotte Bronte) 譯者:吳鈞陶 西海

圖書目錄

譯本序
第一卷
第一章 布列頓
第二章 波琳娜
第三章 遊戲的夥伴們
第四章 馬趣門特小姐
第五章 翻開新的一頁
第六章 倫敦
第七章 維萊特
第八章 貝克夫人
第九章 伊西多爾
第十章 約翰醫師
第十一章 女雜務工的小房間
第十二章 小盒子
第十三章 不合時宜的噴嚏
第十四章 聖名瞻禮日
第十五章 暑假
第二卷
第十六章 往日的時光
第十七章 台地別墅
第十八章 我們的口角
第十九章 克婁巴特拉
第二十章 音樂會
第二十一章 反應
第二十二章 一封信
第二十三章 瓦實提
第二十四章 德·巴桑皮爾先生
第二十五章 年幼的女伯爵
第二十六章 葬禮
第二十七章 克萊西公館
第三卷
第二十八章 掛表鏈
第二十九章 先生的聖名瞻禮日
第三十章 保羅先生
第三十一章 樹仙
第三十二章 第一封信
第三十三章 保羅先生遵守諾言
第三十四章 瑪勒伏拉
第三十五章 博愛
第三十六章 不和的金蘋果
第三十七章 陽光
第三十八章 陰雲
第三十九章 舊雨新知
第四十章 幸福的一對
第四十一章 克羅提爾德郊區
第四十二章 尾聲
附錄 夏洛蒂·勃朗特生平大事記

序言

1852年11月里寒冷的一天,在英國北部約克郡布拉德福市哈沃斯村教區牧師巴特里克·勃朗特先生的寓所里,牧師的女兒,這時已經以筆名柯勒·貝爾蜚聲文壇的夏洛蒂-勃朗特(Charlotte Bronte,1816—1855)寫完了她的小說《維萊特》的最後一行。她擱下筆來,大大鬆了一口氣。後來她寫信告訴朋友說:“我寫完後,作了一次祈禱。究竟寫好了還是寫壞了,我不知道;任憑天意吧!現在我要努力平靜地等待結果。”
這時,夏洛蒂年方三十六,已出版了轟動一時的傑作《簡·愛》(1847)和頗受歡迎的《謝利》(1849),年齡和事業都是如日方中之際,應該有漫長的錦繡前程等候著她,卻不料《維萊特》已是她的絕唱和絕筆了。兩年以後,她與副牧師亞瑟·貝爾·尼科爾斯(ArthurBell Nicholls,1818—1906)結婚,結婚前後動筆寫小說《愛瑪》,未能完成,婚後只九個月便受疾病折磨,留下幾章殘篇,於春寒料峭的3月31日匆匆離開了人世,年僅三十九歲。
勃朗特一家的生活,原像多數鄉村牧師家的生活那樣,是清寒的;如果不是迭遭變故,倒也融融泄泄,樂在其中。但是,夏洛蒂六歲時,三十八歲的母親便被癌症奪去了生命。姨母來家照料六個孩子,終未能慰撫孩子們喪母之痛。兩個姐姐、夏洛蒂和一個妹妹被送往教士女兒學校住讀,學校里惡劣的條件和過分嚴厲的管教,對幼小的心靈只能投下暗影。還不僅如此,兩個姐姐不久以後都得了肺結核,先後夭折。這些,在《簡·愛》一書里都有著令人傷心落淚的反映。夏洛蒂和妹妹艾米莉輟學回家以後,和弟弟勃蘭威爾、最小的妹妹安妮一同長大。弟弟後來一事無成,自甘墮落,浪擲了自己的才華,也辜負了家人的希望。夏洛蒂和她的兩個妹妹對於寫作詩歌和小說有著共同的愛好,終於都登上文壇,成為傑出的文學家。
三姐妹於1846年用筆名自費出版了《柯勒、埃利斯、阿克頓·貝爾詩集》。夏洛蒂的《簡·愛》於1847年由史密斯一埃爾德公司出版以後,艾米莉的名著《呼嘯山莊》和安妮的《艾格妮絲·格雷》也於同年由紐比公司以作者負擔一部分費用的苛刻條件出版。第二年,安妮又出版了小說《女房客》。
命運之神似乎開始垂顧這一門三女傑的辛勤勞動,讓她們可以採摘甜蜜的果實了,卻不料從1848年的秋天到1849年的春天的八個月之內,勃蘭威爾、艾米莉和安妮三人相繼在青春年少時死於結核病。
夏洛蒂的《謝利》寫到三分之二的地方,正是家中慘禍連連的時候,她不得不暫停寫作,過了一陣才強忍悲痛,勉力續完。
在她寫作《維萊特》的一年間,可以想見親人們的死亡的陰影是如何時時出現在她的眼前。還要加上一句的是,他們的姨母也早已於1842年死於他們家中。人去樓空,教會提供的兩層八間的牧師寓所里空空蕩蕩的,只剩下愛獨居一室的父親、一個女僕和夏洛蒂三人。在荒原深處,墓冢叢中,教堂對面,這樣一個陰森森的屋子裡,室外狂風呼嘯,室內爐火閃忽,夏洛蒂伴著孤燈,形單影隻,奮筆疾書,此情此景,該是什麼況味!她們三姐妹原來有個習慣,在晚飯後繞著餐桌踱步,一個跟著一個,一面走,一面交流寫作心得,互提意見。兩個妹妹去世以後,夏洛蒂依然保持這一習慣,繞桌而行但已無人可以交談,不聞歡聲笑語,卻只有自己的腳步敲擊那石塊鋪成的冷冰凍的地板跫跫之聲了。
這樣的寫作背景,這樣淒涼寂寞的心境,不可能不反映到她的作品《維萊特》中來,何況這部書的內容比起夏洛蒂其他幾部小說,帶有更濃厚的自傳色彩。
《維萊特》的女主人公露西·斯諾從許多方面看來,就是夏洛蒂.勃朗特本人的真實寫照。露西的經歷如果說並不完全等於夏洛蒂的經歷,卻應該說是經過藝術加工後的夏洛蒂的主要經歷;同時,露西用第一人稱對讀者所說的話,應該看做夏洛蒂對世人傾吐的心聲。 夏洛蒂把女主人公的姓氏稱做“斯諾”是有含意的。1852年11月6日,作者致函出版公司的審稿人威廉斯說:“說到女主人公的姓名,我幾乎無法解釋,是怎樣一種微妙的意念使我決定給她起了一個冷的姓氏……她必須有一個冷的姓氏……因為她有一副冷冰凍的外表。”原來“斯諾”的原文Snowe(=Snow)是“雪”的意思。作者一度曾使女主人公改姓Frost,意為“冰霜”,同樣是寒冷之意。參照作者的經歷看來,當不僅指她的外表,很可能還指她的遭遇和她的內心。所以在同一封信里,夏洛蒂還說:“除非我錯了,這本書的情調將從頭到尾是比較低沉的。……她也許會被看成是病態的、軟弱的……而任何人如果過著她那種生活,都必然會變得病態的。”
書名“維萊特”的原文是法文Villette,乃“小城”之意,英國人用這個詞指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夏洛蒂用這個字暗指布魯塞爾,正如她在書中用“拉巴色庫爾”(Labassecour,“農家場地”或“曬穀場”)暗指比利時一樣。原因當是作者要把故事的真實背景弄得模糊一點。從1842年到1844年,夏洛蒂在布魯塞爾埃熱夫人寄宿學校讀書併兼任英語教員。這是夏洛蒂一生唯一的一次走出國門,來到歐洲大陸。初渡英、法之間的海峽的時候,是她父親陪送她和艾米莉前去的,費用由姨母資助。不到一年,姨母病故,夏洛蒂和艾米莉奔喪回家。在埃熱先生來信盛情催請下,夏洛蒂再次隻身返回布魯塞爾。前後兩年,夏洛蒂在法語、德語和文學修養方面大有收穫。意想不到的是,在感情問題上,竟然也給她留下了一段刻骨銘心、難以忘懷的戀情。她所以要寫這部小說,所以要把這部小說叫做《維萊特》,顯然是事出有因的。
這一段戀情,當時和後來都鮮為人知。如果不是一個戲劇性的插曲,可能會永遠湮沒無聞。據說,夏洛蒂去世以後不久,為她寫出第一部傳記的伊莉莎白·蓋斯凱爾夫人,在向有關人士蒐集資料時,對此事是知道的,但是為了不使尚活在世上的人難堪,為了不使她的朋友夏洛蒂本人的形象受損,故而在傳記中略而不提。
事情是夏洛蒂在布魯塞爾埃熱夫人寄宿學校學習期間與康斯坦丁·埃熱(Constantin Heger,1809—1896)先生之間發生的感情糾葛。
埃熱先生的第一位夫人死於1833年,他的第二位夫人(娘家姓Parent)克萊爾·卓埃(Claire Zoe)·埃熱(1804-1890)是夏洛蒂求學時的校長。埃熱先生主要在學校東隔壁的一所布魯塞爾王家中學擔任文學教授(在比利時,對資深中學教師也稱教授),同時也協助夫人治理自己的學校並且授課。埃熱先生為人熱情,充滿活力,學識淵博,是一位第一流的教師,在夏洛蒂和艾米莉初來的時候,給予幫助,特為她們輔導功課。不久,夏洛蒂在學校里學習的同時,還擔任了英語教師,並且為埃熱先生和他的妻弟補習英語。從現有的材料看來,他們之間不過是如此這般的泛泛的關係。1842年5月,即夏洛蒂和艾米莉到達布魯塞爾之後的三個月,夏洛蒂給她童年時的學友,後來成為終身摯友埃倫·納西女士寫的信里,這樣形容埃熱先生:“他是修辭學教師,一個智力雄厚的人,可是脾氣異常暴躁易怒,一個矮小黝黑的醜八怪,一張臉上表情瞬息萬變。有時他借用一隻發瘋的雄貓的模樣,有時又借用一頭癲狂的狼狗的神態;偶爾,但很罕見,他拋開了這些危險的誘人的表情,採用了一副距溫文爾雅的紳士派頭相去無幾的風度。”從這些不大恭敬的言詞看來,夏洛蒂這時不像對埃熱先生有多少好感。但是,過了一年,夏洛蒂在給她的弟弟勃蘭威爾的信上,抱怨在這個異鄉異國人際關係“虛偽透頂”,不懂什麼是友誼的同時,卻說:“唯一一個例外是那個黑天鵝,埃熱先生。”從“醜八怪”一躍而升為“黑天鵝”,豈不是像醜小鴨變成了白天鵝?這裡,豈不是透露了一點什麼信息嗎?
另一方面,埃熱先生比他的第二位夫人小五歲;那所學校看來又是這位夫人的資產;如此“屈居人下”,如果他感到“壓抑”的話,便很有可能主動接近夏洛蒂,引為紅粉知己。 當然,不能忘記,當時是十八世紀,當地是天主教國家的天主教學校。校長埃熱夫人矮矮胖胖,彬彬有禮,但是神態冷峻,不苟言笑,一貫以嚴格的態度領導學校,以不斷的監督對待師生。在(《維萊特》里,夏洛蒂按照她的模型出色地創造出一位貝克夫人,可以想見埃熱夫人管理下的學校的大致的環境氛圍。因此,夏洛蒂和埃熱先生之間的關係想必不是那種浪漫的師生之戀,而多半如夏洛蒂在((維萊特》里所描寫的露西·斯諾和保羅·伊曼紐埃爾之間那種精神上的互相吸引、心靈上的彼此接近和溝通,但事實上是只有絕望和痛苦的那種交往。
夏洛蒂身材嬌小瘦弱,但是性格堅韌剛毅,很有主見,再加上長期艱難和孤獨生活的磨練,她是一位深情而又不易動情的人。她這時二十六歲,在來布魯塞爾之前,曾經在家鄉拒絕過兩位求婚者,可是不知為什麼卻在這樣一個不適當的地方向一位不適當的對象打開了心扉。恐怕只能說是盲目的愛神向她盲目地射出了一支金箭吧。
儘管夏洛蒂竭力自我克制,儘管表面上維持正常的師生關係,但是既然心中燃起了戀之火,總不免有外露的跡象。勃朗特研究家瑪格麗特·萊恩在《勃朗特一家的故事》中寫道:“埃熱夫人敏銳地注意到那個英國女教師對教授的反應過分衝動,過分帶感情意味。她不喜歡熱情,對這種歇斯底里,無疑也有過充分體驗。……當然,兩個女人之間的那種無以名狀、不知不覺的妒意也在起作用。夏洛蒂隨時隨地都猜疑到對方的冷淡,正如埃熱夫人隨時隨地都猜疑到對方的不適當的熱情。”
大概是為了擺脫精神上的痛苦、處境的尷尬,避免埃熱夫人猜疑和冷漠的目光,以及治療那難以忍受的孤獨之感、思鄉之情,夏洛蒂於1843年10月向埃熱夫人表達了離校回國的意願。不料,一如夏洛蒂給埃倫的信上所說:“埃熱先生聽說發生了什麼事以後,第二天把我叫了去,怒沖沖地宣布了他的決定:我不能走。”直到這年年底傳來訊息,說夏洛蒂的父親快要雙目失明了,這才給了她脫身的充足的理由。
可是一顆動了真摯的感情的心,並不因為它的主人身在何處而情況有什麼不同。對於夏洛蒂說來,回到家鄉,從此永不相見,反而使思念之情加上生離死別之苦,一如火上加油,而更受煎熬。在這種情況之下,只有書信才能夠慰情聊勝於無。這些信必須是可以公開的,因為是寫給一位有婦之夫;但又必須讓對方了解自己的渴念和愛戀,因為這才是寫信的真正目的。夏洛蒂以自己非凡的才華盡力這樣做,然而紙包不住火,從一些字句,從字裡行間,明眼人和旁觀者是容易知道此中深意的。不知這些信共有多少,但是極其偶然、極其戲劇性地被保存下來的是四封,流傳後世,讓人得知湮沒了許多年的這段隱情,也讓研究者和讀者得知夏洛蒂寫《維萊特》的背後,實際上有著這樣一段不幸的背景。
信是寫到埃熱夫人寄宿學校去的,可見夏洛蒂並不有意避開埃熱夫人的“監督”。後來埃熱先生要求把信寄到自己任教的那所中學,可見他遇到了“麻煩”。夏洛蒂覺得這樣做不妥,便從此中斷了通信,可見她認為自己光明磊落,不想背著那位夫人暗訴衷曲,而且很可能當局者迷,她認為這些信只不過是普通的、或稍稍越過“普通”的師生問的通信而已。
四封信被保存下來的曲折經過是這樣的。
據說,埃熱先生接讀夏洛蒂的來信以後,便撕作廢紙,隨手扔掉;埃熱夫人卻頗有心計地悄悄拾起來,用線縫綴並且裱糊好(從一本傳記書上的一張圖片上可以看出),藏在自己的首飾匣子裡。埃熱夫人死去多年之後,埃熱先生才發現這些自己扔掉的信,很是驚訝,便再次扔去,卻又被他的女兒拾起來珍藏。直到半個世紀以後,這時,夏洛蒂一家及埃熱先生都已先後作古,埃熱夫婦的子女也已到了老年,他們覺得這四封信是舉世聞名的作家的珍貴手跡,便於1913年拿了出來,捐贈給不列顛博物館。《泰晤士報》於同年7月29日將法文原信全文發表,並附英文譯文。這時,已是這些信件書寫日期的六十八年之後了。
夏洛蒂在信中說:“日日夜夜,我既不能休息,也不得安寧。……我夢見你,老是疾言厲色,老是烏雲滿面,老是衝著我大發雷霆。……如果我的老師全部收回他對我的友誼,我就毫無希望了。”“我曾經試圖忘掉你,因為懷念一個你非常敬仰但又認為不復得見的人,是太令人傷神了。而當一個人忍受這種焦慮心情達一兩年之久,只要能回復心情的寧靜,他是在所不惜的。我什麼辦法都嘗試過,我找事情做,禁止自己享受談到你的快樂——甚至對艾米莉都絕口不談。……我食無味,寢無眠,憔悴消損。”
夏洛蒂心中沸騰著多么熱烈的感情,又忍受著多么痛苦的煎熬,真是躍然紙上。弗洛伊德派心理學者認為文藝是被壓抑欲望的升華。廚川白村認為:“生命力受了壓抑而生的苦悶懊惱乃是文藝的根底。”這些話有多少道理,或許值得探討,但似乎至少可以部分說明夏洛蒂寫作這部小說《維萊特》的動機。
她的動機,其實在那四封信的第一封信里就初露端倪了。那是1844年7月24日給埃熱先生的信,上面說:“若是我能寫作,我就不會感到空虛無聊。……我要寫一本書,把它奉獻給我的文學老師——我唯一的老師——奉獻給你。”
不過,夏洛蒂從布魯塞爾回到家鄉哈沃斯以後,開頭做的是與妹妹們積極籌備在家中開辦招收四至六名學童的寄宿學校的事。她去比利時求學,原來也是為自己辦學當教師打基礎的。無人報名,辦學未果,她們才轉向文學事業。在三姐妹詩集出版以後,夏洛蒂於1846年寫成的第一部小說是《教師》,而不是《維萊特》。《教師》同樣以布魯塞爾為背景,寫一位英國男青年前去做教師,與一位外國女學生戀愛而終成眷屬。這部小說當是為獻給老師而作的,可惜被認為失之平淡,不合人們流行口味而被出版公司六次退稿,後來又遭三次拒絕,夏洛蒂生前沒有見到它的出版,直到1857年,即她逝世後兩年,才得以問世。
《教師》受到的冷遇,終於由《簡·愛》和《謝利》的巨大成功彌補了。但是夏洛蒂依然不能忘情於她在布魯塞爾的那段經歷。早在1847年12月14日,她就曾在信上對史密斯一埃爾德公司的審稿人威廉斯說:“我的願望是重寫《教師》,儘量彌補其不足,刪除一些部分,擴充另一些部分,把它變成一部三卷小說。”結果便是她這部動筆於1851年夏,完成於1852年冬,出版於1853年初的傑作《維萊特》。作者也許擔心這部作品會像《教師》那樣不受出版者歡迎,所以在完成之後作了祈禱,仿佛不那么有信心。
與《教師》比較起來,《維萊特》的篇幅增加了一倍有餘,人物大大增加,內容也豐富複雜得多,已經完全不是局部的改寫和增刪,而是另一部有獨創性的小說了。不過寫的仍然是叫做“維萊特”的布魯塞爾,仍然以一所學校中的師生關係為主要情節。把《維萊特》看做是一部李代桃僵的作者心心念念要奉獻給她的老師埃熱先生的一部作品,大概並不為過。
露西.斯諾是《維萊特》里最主要的人物,她自始至終向讀者敘述故事,傾吐心曲。另一位主要人物保羅。伊曼紐埃爾,即在外表上和性格上都經過化裝卻仍然依稀可辨的那位埃熱先生,在小說的第一、二卷里卻不占主要地位,直到第三卷里才同露西和貝克夫人,即埃熱夫人的化身,占據了舞台的中心,演出可歌可泣的一幕幕,直到悲劇性的終場。
在第一和第二卷里的主要人物,除露西和貝克夫人以外,則是約翰·格雷厄姆·布列頓醫師、波琳娜·瑪麗·霍姆小姐、姑妮芙拉·樊簫小姐和阿爾弗萊德·德·阿麥爾上校等等。他們之間交織著種種錯綜複雜的關係。露西暗暗地愛上了約翰醫師;約翰迷戀的是姑妮芙拉,愛虛榮的姑妮芙拉卻選中那位遊手好閒的有貴族頭銜的德·阿麥爾上校。到全書近尾聲的時候,約翰與波琳娜(據知其原型是蓋斯凱爾夫人的小女兒朱莉婭)結合成幸福的一對;姑妮芙拉與那位上校私奔遠行。貝克夫人一貫不動聲色地執行她明察暗訪、嚴格管教的校長任務。露西遭受的則是命運對這位孤獨無依的少女的種種折磨。
這第一和第二卷之中,同樣反映了作者夏洛蒂的親身經歷。比如馬趣門特夫人之死,使人聯想到作者姨母之死;比如露西初至倫敦,渡海去“維萊特”時的感受;比如以一個信奉新教教徒的身份到天主教教堂里向神父懺悔的描寫,在夏洛蒂於1843年9月2日給艾米莉的信上就有詳細的敘述。這些地方,夏洛蒂和露西已不分你我了。至於用大量筆墨描繪的那位年輕有為、英俊文雅、惹人喜愛、責任心和事業心都強的約翰醫師,據知同樣是實有其人,呼之欲出的。此人便是出版過夏洛蒂幾部作品的倫敦史密斯一埃爾德公司的業主喬治·史密斯先生。夏洛蒂是從布魯塞爾回到英國以後,寫作成功,才成為一名作家,並與史密斯先生有了交往的。但是在《維萊特》里,作者把這一段經歷的時間、地點和背景都作了移花接木的藝術處理,搬到先於此時的“維萊特”去了。夏洛蒂生平五次去倫敦,或為文稿出版事宜,或受史密斯邀請參觀博覽會什麼的。每次,這位出版家都盛情款待,有時夏洛蒂住在他頗為舒適講究的家中。夏洛蒂性格內向,木訥寡言,不善也不愛交際,但是史密斯還是把她帶領到一些社交圈中。她在此時認識了薩克雷、卡萊爾、蓋斯凱爾夫人、羅傑斯等名作家、詩人,以及其他一些社會名流。宴會、觀劇、參加音樂會、參觀不列顛博物館的畫廊等等節目,主要也是這位史密斯先生的熱心安排。他還與夏洛蒂去愛丁堡遠遊。交往密切,通信也頻繁,看來夏洛蒂對喬治·史密斯頗有好感;史密斯先生的熱心和殷勤似乎也超過一位出版公司業主同其投稿人之間的關係,因此外界有了一些猜測。不幸的是,史密斯的母親對這樣的關係不表贊同,夏洛蒂也覺得年齡不相配,對自己的容貌和家庭經濟情況又有自卑感。1850年6月21日,夏洛蒂在致她的女友的信中,回答詢問時說:“喬治和我彼此十分了解,十分真誠地相互尊重。我們雙方都明白,歲月在我們之間造成多么大的差距。……我年長他七八歲,更何況我絕不以美貌自居,如此等等,都是最安全的保障,哪怕同他一道去中國,我也無所顧忌。”
話雖如此,他們之間的感情並非一般,夏洛蒂的心中不免又添一層悵惘。不過,史密斯並沒有像埃熱那樣使夏洛蒂產生傷感和痛苦的心情。在《維萊特》里,史密斯母子以布列頓母子的面貌出現,露西默默地愛慕著約翰·格雷厄姆·布列頓醫師,但是祝福他能夠與波琳娜永結同心,幸福地過一生。這一創作意圖,夏洛蒂在將《維萊特》的第一卷和第二卷手稿寄交史密斯先生以後,於1852年11月3日的信上有明確的說明:“露西不該嫁給約翰醫師;他太年輕、英俊、開朗、和藹;他是大自然和命運的‘鬈髮的寵兒’,應該從生活的彩票中抽得一張獎券。他的妻子應該年輕、富有而漂亮;他應該得到莫大的幸福。如果露西要嫁人,她應該嫁給那位教師……”
在這部小說里,夏洛蒂給波琳娜和姑妮芙拉都安排了各方圓滿的結局,但是給主角露西安排的卻是一個可悲的終場。這本來符合作者的創作意圖,也符合作者當時的處境和心境。然而她的父親卻不以為然。他不喜歡一部小說最後在他心頭留下淒悽慘慘的印象,要求他的女兒讓露西也喜結良緣,幸福美滿地過一生,就像童話故事裡的公主和王子那樣。夏洛蒂不忍違拗她世上僅存的親人的心意,又不願放棄自己原來的構想。結果便寫成了讀者現在看到的尾聲。伊曼紐埃爾從西印度群島回國,就在輪船駛近國門的時候,忽遇狂風暴雨,歸舟不幸觸礁沉沒。這就完了。這位男主人公究竟遇救脫險沒有?他和露西究竟得慶重逢、終成眷屬沒有?夏洛蒂放下筆來,不作交代。這個生死未卜、吉凶難定的懸念推給了讀者,包括她的父親。她在1853年3月26日寫信給那位出版家史密斯先生說:“反正總得在淹死和終成眷屬之間進行可怕的抉擇。那些慈悲為懷的讀者……當然會選擇前一種較為溫和的命運——讓他淹死,以便解除他的痛苦。相反,那些狠心腸的讀者就會…“殘忍地、冷漠地讓他同那個人……露西·斯諾——結婚。” 閱讀一部文學名著會被它的不可抗拒的藝術魅力所吸引,即使對作者生平和創作背景不甚了了,也能夠興味盎然地盡情欣賞,正如《簡·愛》問世,萬眾傳閱,卻還不知作者“柯勒·貝爾”是男是女。《維萊特》是作者嘔心瀝血之作,同樣有著這樣的藝術魅力。不過,《維萊特》更接近於作者後半生的自傳,如果我們比較深入地了解夏洛蒂的生平故事,那就像遊覽名勝古蹟事先作一番研究一樣,會跟著我們所欽佩、所愛戴、所同情的作者同呼吸,共命運,想作者所想,愛作者所愛,悲作者所悲,樂作者所樂。
因此,譯者不惜花費許多時間和精力,追蹤和整理出夏洛蒂的心路歷程來,覺得這樣對於我國一般讀者閱讀此書將會有一些幫助。
夏洛蒂為她的妹妹艾米莉和安妮的作品再版,於1850年寫過一篇關於她們的回憶錄。其中寫道:“當烈日方中,農事正忙之時,耕耘者卻在勞動中倒下了。”不料夏洛蒂本人也是這樣倒下的。綜觀她的一生,有過事業成功,生命大放異彩的時期。她的愛情最後傾注到那位“不是富有詩意的”、但是真誠愛她的副牧師亞瑟·貝爾·尼科爾斯身上,並且在她這位丈夫的祈禱聲中死去(據朱虹、文美惠主編(《外國婦女文學詞典》所載,夏洛蒂是患妊娠敗血症病逝的)。她最後一年的生活也可以說夕陽輝煌,金光燦燦。這正如夏洛蒂在寫《維萊特》的時候說的那樣:“(作者的)天空並不總是風和日麗,也並不——謝天謝地!——總是暴風驟雨。”然而,整個說來,夏洛蒂所嘗味的人生是苦多於樂。面對死亡、長守孤獨、戀情無所寄託,為尋找出路而拼搏。 她心靈的負擔實在是非常非常沉重。這些,在《維萊特》的許多篇章里都有催人淚下的反映。用血淚寫成的文字最能打動人心,《維萊特》正是這樣一部小說。西諺有云:“受創傷的牡蠣用珍珠來修補它的介殼”(It is the wounded oyster that mends is shell with pearl),《維萊特》正是這樣一顆永放光彩的不朽的稀世之珍。
無怪乎蓋斯凱爾夫人在為夏洛蒂寫的傳記中說道:“《維萊特》受到異口同聲的一致歡呼。”女學者兼作家喬治·艾略特在書出版兩星期以後便說:“我剛剛回到自己周圍真實世界的感覺中來,因為我剛剛讀完《維萊特》,這是一部比《簡·愛》更了不起的書。”為勃朗特三姐妹編全集的瑪麗·沃德說:“這種詩的想像力的偉大天賦,她從來沒有像在《維萊特》里運用得這樣好。”小泉八雲認為:“《維萊特》【比《謝利》】更好,說實在的,我常常禁不住要想,它甚至比《簡·愛》還要好……”近代勃朗特研究家、作家瑪格麗特·萊恩說:“在許多方面,這部小說更精彩、更成熟、更老練……也是唯一的一部幾乎從頭到尾顯示出夏洛蒂·勃朗特在最佳時期所能達到的高度。”
《維萊特》自出版以來已有一個半世紀,在國外,對於讀者和研究者一直具有強大的吸引力。我國翻譯介紹當以伍光建的譯本為首,那是1926年由商務印書館出版的,書名為《洛雪小姐遊學記》。另外,1987年湖南文藝出版社出版了謝素台翻譯的《維萊特》。西海(楊之宏)先生和我合作的這個譯本當為第三個譯本。我們自1987年開始,孜孜矻矻,不覺經過了五六個寒暑。其間固然有其他審稿、譯稿以及疾病等等事情干擾,不得不暫停譯筆,但是原文本身不易翻譯,必須仔細推敲斟酌,也是一個原因。薩克雷覺得夏洛蒂“比多數女士們更精通英語……文體可說極其濃郁,極其純正”。蓋斯凱爾夫人認為:“她在選詞用句上十分講究。……一組詞語,就是如實反映她思想的一面鏡子,其他的詞,不論含意多么接近,都不能取代它們……這種仔細推敲遣詞造句,使她的文體顯得像完美的鑲嵌圖案。每一個組成部分,不管多么細小,都安插得天衣無縫。”作為譯者,面對這樣一件精雕細琢、長達六百多頁的藝術精品,要用另一種文字把它表現出來,說一聲戛戛乎其難哉,至少對於我們來說,確實不過分。作者可以隨心所欲、天馬行空地寫;譯者則必須體察入微、亦步亦趨地譯。中國的方塊字有世界上絕無僅有的豐富的文化遺產為基礎,其表達能力決不亞於任何其他文字。不過,要把夏洛蒂那樣完美的西洋鑲嵌圖案惟妙惟肖地臨摹出來,卻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讀者看過這個譯本,或許可以多少體會到譯者所費的苦心。但是“天衣無縫”則是我們望洋文而興嘆的事。
西海先生和我分譯互校。我譯前面一半,並且擔任全書中文潤飾工作,以求筆調的一致。西海先生校正了我譯文中的疏誤之處。楊又才、吳成藝擔任了枯燥的謄抄稿件的任務,在此謹表謝意。
書中註解是參考注釋本原文和多家作品及中外文工具書編寫的。
評論家認為,了解夏洛蒂的作品要和了解她的生平聯繫起來。為此,本書附有一份夏洛蒂生平大事記作為附錄一,以便讀者參考。
這篇序言之中的某些引文引自國內有數的勃朗特研究家和譯者楊靜遠女士和祝慶英女士、祝文光先生編譯和翻譯的作品。這些作品名稱已編寫在書後的附錄二之中,那是一份我國對於勃朗特姐妹的作品生平的翻譯、研究的書目,讀者可以按圖索驥,作進一步的欣賞和研究。附錄二里,有些材料是彭嵋森先生提供的,感謝他費心代為搜尋。限於見聞,想必尚有掛漏之處,望請讀者和專家指教,俾便來日更正和增補。
吳鈞陶
1992.7.2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