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里耶夫

努里耶夫

魯道夫·努里耶夫(RudolfNureyev,1938~1993年),蘇聯---奧地利芭蕾舞演員。生於西伯利亞,就學於聖彼得堡的基洛夫芭蕾舞學院並在那裡成為基洛夫芭蕾舞團首席男演員。他在世界各地演出了許多古典和現代芭蕾舞劇。 1961年,他離開蘇聯前往巴黎,開始與英國芭蕾舞首席女演員芳廷搭檔,在《天鵝湖》和《基塞爾》等芭蕾舞劇中領銜主演。促進了芭蕾舞的流行和推廣。他的貢獻還在於重新確立了男演員在芭蕾舞劇中的重要地位。

簡介

努里耶夫(Rudolf Nureyev)是一位俄羅斯藝術家,職業是芭蕾舞演員,他的懸空跳躍和快速旋轉可以與尼金斯基傳奇式的絕跡媲美,一身坎坷、傳奇,代表作品有芭蕾舞劇《堂吉訶德》、《羅密歐與朱麗葉》等,一生跌宕起伏,充滿傳奇和悲劇色彩。

早年

他的老家在西伯利亞貝加爾湖畔的小城烏法,祖先是韃靼人,父親是軍隊教官。努里耶夫天生英俊、聰穎、優雅,7 歲那年在家鄉看了一場芭蕾舞演出,便發誓要當芭蕾舞演員。11歲開始跳舞,15歲離開學校,以跳舞為生。17歲入列寧格勒芭蕾舞學校,師從亞歷山大·普希金,接受正規訓練。他是個成績優異但拒絕管教的學生,拒絕參加共青團,私自學習英語。2 0 歲時,他被列寧格勒基洛夫歌劇院錄用,不幾年就成為劇院的台柱子。

叛逃

努里耶夫 努里耶夫

1961年5月,基洛夫劇團首次赴歐巡迴演出。在巴黎,努里耶夫表演了當時別人還不能完成的兩周旋轉加蜷腿側跳,觀眾嘆為觀止,他一時成為萬人仰視的燦爛星辰。演出之餘,巴黎藝術界的同行陪著他參觀遊覽,這使他犯了“不準私自外出”紀律,受到嚴厲的批評。與此同時,努里耶夫迷上了花都,他決定離開賦予他藝術生命的祖國,萌生了留下來的念頭。他來到瑪德琳教堂對主教說:“指點我吧,我沒有勇氣獨自作出這樣的決定。”正當他猶豫不決時,劇團結束了在巴黎的演出。6月17日,當同事登上飛往倫敦的飛機時,努里耶夫卻被扣下來了,上級決定將他遣送回國。努里耶夫知道厄運降臨,在登上返國飛機前5 分鐘,不顧一切朝機場警察狂奔而去,尋求庇護。努里耶夫逃叛成功,翌日,他的照片上了西方各報頭版。這是當年轟動世界的新聞。

舞台

努里耶夫 努里耶夫

當時,法蘇關係良好,法國不願兩國關係因此事而惡化,故沒給努里耶夫居留權,也不準許他在巴黎國家劇院演出。不久,應英國皇家芭蕾舞團首席女演員瑪戈·芳婷的邀請,努里耶夫前往倫敦,兩人在卡文加登劇院的舞台上開始了“世紀合作”。在英期間,努里耶夫對傳統的芭蕾舞劇如《基賽爾》、《天鵝湖》、《羅密歐與朱麗葉》等作了改編。至今世界上許多歌劇院上演的芭蕾舞劇用的還是努里耶夫的劇本。到英國不過兩年,世界各地的演出邀請信雪片般飛來。1965年,他和芳婷在維也納演出《天鵝湖》,共謝幕89次,創造了舞蹈史上的謝幕紀錄。這時,努里耶夫已走向成熟,他用“最完美、最神聖的舞蹈語彙,畫出了力量和優雅的美麗弧線”。和同代的芭蕾大師如涅津斯基、韋斯特里、巴朗希、利法爾等相比,努里耶夫更完美地表現了俄羅斯文學所揭示的斯拉夫民族那熱情奔放、謙和達觀的天性。在達到成功的巔峰時, 努里耶夫不無得意地說:“我希望,人們觀看我演出時,就像站在繪畫大師的油畫前那樣激動;我希望,人們要么愛我,要么恨我,但不要對我無動於衷。”他認為,他是用整個靈魂在跳舞,他使得芭蕾更加高貴。

自從穿上芭蕾魔鞋,努里耶夫就未曾停止過旋轉。一年3 6 5 天,他演出2 0 0 -2 5 0 場。早上他飛離倫敦,晚上他就躍上悉尼劇院的舞台。努里耶夫厭煩了記者的跟蹤,有一天,他索性脫下舞鞋,伸出裸露的雙腳,讓他們照個夠。後來,《巴黎競賽畫報》把當時拍的照片刊登了出來,那腳上青筋暴起,血淤處處,毛細血管清晰可見。努里耶夫曾笑言獻身藝術就是“使自己的身體成為這種藝術的奴僕”,他的雙腳的確被折磨得慘不忍睹。

努里耶夫和瑪歌芳婷 努里耶夫和瑪歌芳婷

1978年芳廷退休,“舞蹈史上最震撼人心的一對”結束了長達17年的合作。芳婷深愛著努里耶夫,這種愛是雙重的,有母愛,又有情人之愛。但努里耶夫並不留意和珍惜這份愛。當時人們的解釋是,翩翩一少年,怎會愛上一個比他年長近20歲的女人?然而人們並不知道,努里耶夫是同性戀者,對女人沒有興趣。幾年後,努里耶夫獲悉芳婷的死訊,悵然若有所失,他對好友說:“她是我生活中唯一的女人,我本應娶她,和她共度此生。”

晚年

1982年他成為奧地利公民。1983年,巴黎歌劇院聘請努里耶夫出任領導。上任後,從編劇到排演,從舞台布景到樂隊演奏,他都作了大刀闊斧的改革,使這個80年代還上演路易十四時代的宮廷芭蕾的老劇院煥發了生機。而同時,努里耶夫唯我獨尊,脾氣暴躁,和同事發生了許多摩擦。同一年,他得知自己患了愛滋病,然而他繼續舞著。他說:“我深知我每跳一次,我極其有限的生命便耗蝕一分,但我沒法使自己停下來。”

1992年初,努里耶夫的私人醫生對他說:“病情惡化,該準備後事了。”這年6月,努里耶夫最後一次讓記者拍了照,隨後去芝加哥和蘇黎世成立了兩個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基金會,捐給每個基金會700萬美元,用以培養和獎勵芭蕾新人。10月,巴黎歌劇院為努里耶夫編劇的《舞姬》舉行首演式,那時他已病入膏肓,形容枯槁,穿著舞袍,在人們的扶持下走上舞台,文化部長向他授了勳章。當時有報紙說,這是努里耶夫的“最後芭蕾”。一語成讖,3個月後一個寒冷的冬日,這位古典芭蕾的天才在塞納河畔的私宅里孤寂地死去。據法國報刊透露,臨終前他表達了想到中國旅行的願望。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