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減補中益氣湯[程松崖先生眼科應驗良方]

加減補中益氣湯,中醫方劑名。出自《程松崖先生眼科應驗良方》。具有益氣昇陽,祛風養血之功效。主治氣虛,眼胞下墜,視物不明,目無紅腫疼痛者。

組成

黃芩二錢,柴胡三分,陳皮八分,茯苓二錢,升麻三分,枸杞一錢,川芎八分,炙甘草五分,白朮一錢,歸身一錢。

用法用量

水煎服。

功用

益氣昇陽,祛風養血。

主治

氣虛,眼胞下墜,視物不明,目無紅腫疼痛者。

方義

上證氣虛,實為脾胃氣虛,脾主肌肉,氣虛陽不升,瞼肌無力,是以上胞下垂,氣虛及血,目失濡養,是以視物不明等。本方為補中益氣湯去黃芪、人參,加黃芩、茯苓、川芎、枸杞而成。方選茯苓、白朮、甘草健脾祛濕,脾氣健,生化旺,則氣血生,茯苓又滲利引邪下行,濕去脾更健,共為君藥。臣以枸杞、當歸養血陰以明目;黃芩清熱瀉火,解毒燥濕,前賢認為其能:“治肺中濕熱,療上熱目中腫赤”,用之以防目紅腫疼痛。佐以陳皮行氣導滯,健脾燥濕;川芎辛散祛風,行氣活血;升麻、柴胡升舉清陽,以提眼瞼,另能疏風上達,引藥以達病所,共為佐使。上藥配伍,使脾鍵陽升,諸症緩解。

加減化裁

氣虛較重者,體倦乏力,食少納呆者,宜加黃芪、人參、黨參、葛根等益氣昇陽之品,以增強療效,加速愈病。

附方

名稱:加減補中益氣湯

組成:補中益氣湯加木香,大附子,麥門冬,防風,羌活,烏藥

用法:水煎服

主治:氣虛手足麻木

出處:《古今醫鑒》卷七

名稱:加減補中益氣湯

組成:白朮一錢,黃芪、人參各五分,甘草、白芍、黃連、桑白皮各二分

主治:四肢發熱煩躁,口苦咽乾,喘嗽有痰

出處:《保命歌括》卷五

名稱:加減補中益氣湯

組成:人參(去蘆)一錢半,黃芪(蜜炙)一錢半,白朮一錢,當歸(酒洗)一錢,甘草(炙)七分,陳皮八分,升麻五分,柴胡五分,加半夏一錢二分,黃柏八分,茯神、棗仁、貝母、甘枸杞各一錢二分

用法:加生薑三片,大棗一枚,水二鍾,煎八分,食遠服。或加黃柏五分。如身大熱,只一服,氣和微汗而愈

主治:飲食勞力,讀書刻苦,勤政傷神,饑飽失時,症類瘧狀,發熱頭疼惡寒,身強體痛,苦勞極復感風寒,則頭疼如破,全似外感傷寒之症,誤表傷正者

出處:《醫便》卷二

名稱:加減補中益氣湯

組成:黃芪(炙),人參,白朮(炒),陳皮,枳實,青皮,木香,麥芽(炒),神曲(炒),黃連(炒),甘草

用法:水煎服

主治:傷食而熱

出處:《萬氏家抄方》卷六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