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多元文化新視野

加拿大多元文化新視野

《加拿大多元文化新視野》對研究加拿大社會文化的學者、從事英語國家概況教學的大學教師、在校碩士生和大學生、赴加拿大留學者、涉外工作人員等都有很高的參考價值。 加拿大人口的族裔構成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呈現出不同的特點。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多種因素的發展變化使得聯邦政府對移民和少數族裔群體的態度更加寬容,推動了民族多樣性和多元文化的成長。

基本信息

作 者:李桂山

加拿大多元文化新視野加拿大多元文化新視野

出 版 社:機械工業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1年12月
定 價:48.00
I S B N :9787111363675

內容簡介

《加拿大多元文化新視野》以作者30多年來與加拿大各界朋友交往中親眼所見、親耳所聞、親身經歷為背景,介紹了加拿大這個幅員遼闊、富裕祥和的多元文化國家。
《加拿大多元文化新視野》共11章,囊括了加拿大的多元文化主義、歷史文化、英語語言文化、文學概覽、多元文化教育、多元文化背景下的雙語教育、土著文化、福利文化、節日文化、文化價值觀及生活方式等方面,內容豐富、充實。
《加拿大多元文化新視野》對研究加拿大社會文化的學者、從事英語國家概況教學的大學教師、在校碩士生和大學生、赴加拿大留學者、涉外工作人員等都有很高的參考價值。

作者簡介

李桂山,1978年畢業於加拿大麥吉爾大學(McGill University)。現任天津理工大學多元文化研究所所長、教授,碩士生導師。1990年榮獲加拿大科研和教學獎金,應加拿大聯邦政府外交部的邀請再次赴加拿大學習,對加拿大社會與文化方面進行了實地考察與學術研究。在過去的30多年裡,他多次赴加拿大和美國進行雙語學術研究、講學、訪問和國際教育交流與合作等方面的工作。
在多年的北美社會與文化教學和科研過程中,他發表論文數十篇,並被刊登在《高等教育研究》、《國外社會科學》、《中國翻譯》、《外語教學與研究》等重要核心期刊。他2008年發表在CSSCI《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上的“加拿大英語特點探究”一文受到了國內同行的高度讚揚。近年來,主持並完成多項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項目,如“關於中加社會文化的撞擊與融合及價值觀取向研究”、“加拿大多元文化管理下的價值觀建設研究”等。主要著作有《從溫哥華到蒙特婁》、《感悟加拿大文化》,《敦煌傳說故事》(譯著)、《敦煌壁畫中的精彩故事》(譯著)、《中外雙語教學新論》(專著)等。同時,他還擔任加拿大湯姆遜大學客座教授,天津市翻譯者協會副會長等職務。

書摘

加拿大人口的族裔構成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呈現出不同的特點。第一個時期即前歐洲移民時期,印第安人和因紐特人等土著部落生活在這塊廣袤的土地上;第二個時期為新法蘭西時代(1608~1760年),絕大多數開拓者來自法國;第三個時期為英屬殖民地時代(1760~1867年),效忠派和其他英國移民的到來使英裔居民超過法裔居民;第四個時期是自治領時代,來自歐洲和美國的非英裔和非法裔移民增多,其中許多人來到西部草原地區;第五個時期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時代,大量來自亞、非、拉的移民使“看得見的少數民族”明顯增多。加拿大聯邦建立時(1867年),英、法裔居民占總人口的91.6 %。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前,如果說加拿大稱得上是“馬賽克”,則主要是一種“英、法型馬賽克”或“歐式馬賽克”,來自英、法或歐洲其他國家的移民及其後裔構成人口的絕大多數。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多種因素的發展變化使得聯邦政府對移民和少數族裔群體的態度更加寬容,推動了民族多樣性和多元文化的成長。反法西斯戰爭大大增強了人們對希特勒種族主義的憎恨,各國人民對反對種族主義流毒達成共識。英國作為世界“超級強國”的地位發生了變化,它在加拿大的影響力日益衰退。美國民權運動的成果激發了加拿大少數族裔群體的平等、權利意識。20世紀五六十年代的經濟成長促進了非盎格魯·撒克遜群體成員的社會、經濟地位的提高,削弱了族裔背景與階級地位的密切聯繫。大量外來移民良好的教育和技術水平改變了過去非盎格魯移民“愚昧”、“低能”的形象。1944年加拿大簽署《聯合國憲章》,1948年簽署《世界人權宣言》,1960年通過《權利法案》,聯邦和各省建立了人權委員會,從法律制度上保證了少數族裔群體權利的改善。少數族裔群體的政治覺悟和影響力逐步提高,盎格魯·撒克遜種族主義賦予英、法裔群體的文化優越感和社會責任地位發生了動搖。由於個人和集體的努力以及經濟繁榮和國家立法的進步,種族主義歧視政策逐漸瓦解,少數族裔群體的整體處境有所改善。白人公民對有色族裔的平等要求持有更加普遍的同情和支持態度。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