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偶像:從李小龍到臥虎藏龍

功夫偶像:從李小龍到臥虎藏龍

《功夫偶像:從李小龍到臥虎藏龍》是2010 年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英國)里昂·漢特 。

圖書信息

功夫偶像:從李小龍到臥虎藏龍 功夫偶像:從李小龍到臥虎藏龍

出版社: 北京大學出版社; 第1版 (2010年1月1日)

叢書名: 未名·明星研究叢書

平裝: 296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9787301158616

條形碼: 9787301158616

尺寸: 22.6 x 15 x 1.8 cm

重量: 739 g

作者簡介

作者:(英國)里昂·漢特 譯者:余瓊

里昂·漢特(Leon Hunt),英國布魯內爾大學影視專業資深講師。

譯者簡介:

余瓊,英國紐卡斯爾大學中國電影學者。

內容簡介

《功夫偶像:從李小龍到》以功夫明星為主線,全面回顧了20世紀70年代至今的武俠/功夫電影,深入探討了華語功夫電影對於電影、電視及電腦遊戲等全球通俗文化的影響。“功夫作為跨文化現象”、“表演/影星/動作指導”、“電影/技術/身體”是《功夫偶像:從李小龍到》三大中論論題。作者詳細剖析了“少林寺電影”、“克隆李小龍”、“中國功夫電影人在好萊塢”等研究個例,從表演美學與電影技術雙重角度將功夫電影定主義為一種具有獨特歷史文化內涵的身體類型電影(body genre)。

《功夫偶像:從李小龍到》是西方第一部從學術批評的立場系統化、理論化地闡述功夫電影的專著,西方評論界推薦此書為功夫電影研究者與愛好者的必備讀物。

媒體評論

本書介紹功犬電影以及20世紀70年代至今圍繞該類型的各種計論,機智風趣、引人入勝。動作電影愛好者的必讀之書!

——裴開瑞(Chris Berry) 英國倫敦大學中國電影研究專家

中國功夫,西方視角。一個西方“影迷”的功夫想像。一種跨文化視野中關於中國功夫電影的不同言說。

——陳曉雲 北京電影學院電影學系教授

從文化層面探討香港功夫電影,這是迄今為止最有深度的一部著作,是對已有的功夫電影研究的一次有效的學術更新。從上世紀70年代初香港功夫電影的發軔,到它如何匯入全球化的浪潮,以及不斷發展的美學與技術對功夫電影的改造,本書提供的案例驗證了功夫電影的跨文化影響,讀者既可以從中了解跨國想像中功夫,也可以從英國學者對功夫電影接受的闡釋中得到諸多啟示。

——陸紹陽 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

目錄

前言 中國往事

武打電影:界定與演變

“可是仍然……”:亞洲迷戀,坎普趣味與狂熱影迷

追尋“本土化”:民族化/跨國化與殖民主義/後殖民主義

電影、技術與“消失中的”功夫身體

第一章 高超的招式/高明的謊言

——香港武打電影的表演性與“真實性”

武打作為表演

文獻的真實:黃飛鴻、劉家良與《暴力的冥想》

電影的真實.:李小龍、“超級腿王”與“毒物”

身體的真實:成龍與洪金寶

“現場化”功夫明星:真實性與“氣韻”

強化真實:威亞與替身

第二章失火的天堂

——少林寺神話

《少林子弟》:張徹少林電影中的“英雄主義”男性氣質

知識與閾界:三十六房與超越

作為反文化原型的少林寺:《功夫》

佛已樂在地獄:失火的天堂之神秘寺廟

“讓寺院養活寺院”:少林遺產工業

第三章 歸去來兮

——《死亡遊戲》、《神威三猛龍》及其他後李小龍作品

龍的克隆

龍的故事

寶塔上的幽靈

第四章 肥龍與醉拳

——功夫喜劇

“打鬥”與“追逐”:敘述、諧趣與喜劇功夫

“為蘇乞兒放的屁”:功夫狂歡

仁者過時了:無賴、流浪漢與聰明人

清醒起來:《醉拳》

第五章 女性主宰?

——隱藏的蛟龍與“致命的中國娃娃”

“鐵掌旋風腿”與“長輩”:茅瑛與惠英紅

性別偏移的復仇女神:林青霞

撥去武當峰:《臥虎藏龍》

第六章 最後一個中國英雄?

——李連杰與新浪潮功夫電影兩個英雄:黃飛鴻與方世玉

帶著愛來自北京:“屬於”或者“不屬於”

重拍《精武門》:《精武英雄》

第七章 跨國之龍與“亞洲武器”

——功夫與香港電影移民

遭遇中國——最初印象:李小龍及其後繼者

來到美國:成龍個案

龍吻:李連杰在好萊塢

“天下”:逃離好萊塢的《黑客帝國》

第八章 “我會功夫!”

——數字複製時代的武打

縱情跳躍:武打電影與遊戲

下載真實性:《鐵拳》系列

從威亞夫到網路夫:視頻(遊戲)殺死了功夫明星?

後記 功夫重裝與升級

影片目錄

參考書目

索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