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萬山

1940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41年,任瓦窯塔行政村村長。 1948年,任臨縣建設科科長。

簡介

劉萬山(1908——1986),山西臨縣叢羅峪鎮劉家山村人。1940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40年秋,任叢羅峪區瓦窯塔行政村秘書,19 41年,任瓦窯塔行政村村長。1942年冬任臨南縣建設科科員,1943年秋,參加臨南縣舉辦的“減租減息”訓練班,1945年4月,任臨南二區區長,1946年,任臨縣八區區長,1947年,任十一區區委書記。1948年,任臨縣建設科科長。1949年任副縣長。1956年任中共臨縣監委書記,直到1962年退休(後改離休)。
1943年,出席了晉綏邊區勞模會,受到毛澤東、周恩來等中央領導的接見,並榮獲獎金(25元銀洋)、獎狀、勞模證章等。

覺悟

出生於貧苦農家,自幼生活所迫,1915年,7歲就給本村地主家乾雜活。13歲開始離家到磧口鎮李家山、索達乾鄉咀頭等村扛長工。1939年秋,在中共地下黨組織的培養教育下,他的政治覺悟提高,帶全村父老一道對敲詐勒索、橫行鄉里的壞村長展開鬥爭,列舉罪狀,趕其下台,選舉了人民擁護的好村長。告別了當牛做馬的生活。

為抗戰奔波

劉萬山沒讀過書,是個農民幹部。擔任領導職務後,每次外出開會學檔案、聽報告、領受會議精神,他全憑腦子記憶,進行匯報和傳達。講話也全憑事先在腦子裡考慮好了才進行。講話語言樸實風趣,很吸引人。他工作期間,辦事極端認真,作風民主,生活儉樸。尤其是在(1938——1945)革命最艱苦的歲月,為了解決抗日軍隊——八路軍的吃糧困難,他日夜奔走,費盡心機,用講道理、擺事實的辦法,親自上門動員林家坪鄉張家溝富戶薛茂中獻糧60餘石,招賢段家塔村薛崇如獻糧100石,並親自送交抗日軍隊。
為解決本縣在招賢製造地雷、手榴彈所缺的引爆拉線,他不辭辛勞,說服動員磧口鎮富商陳敬梓獻出其經營的數量可觀的絲線。
為了解決八路軍急需的衣和鞋,他走村串戶發動民眾紡棉花,織“標準布”,做軍鞋。他所領導的地區、單位繳售“標準布”的數量、質量總是全縣之首,而且往往提前完成。他的家屬每次上繳“標準布”的數量、質量總是全縣第一流的。當他發現妻子任務過重,日夜操勞,恐難提前完成任務時,他就擠出時間幫助紡線織布,有時通宵不眠。他的模範事跡被編成戲劇在全縣上演,並在《晉綏日報》上進行報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