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玉琢[公主嶺市毛城子衛生院院長]

劉玉琢[公主嶺市毛城子衛生院院長]

劉玉琢:男,生於1957年,吉林公主嶺市人。中共黨員。曾任吉林省公主嶺市毛城子衛生院院長,現任公主嶺市衛生局信訪科科長。他大公無私,清政廉潔,以超人的智慧,發揮著一名中國共產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

基本信息

個人簡介

毛城子衛生院院長劉玉琢,自從洪興河村衛生所一名鄉村醫生,到衛校學習,到楊大城子衛生院,又到毛城子衛生院,都無不表現他作為一名醫生的非凡品質,他那種敬業務實的人格和精神,已然築就了他人生的風景線,但仍然奮鬥不息,毅然穿越人生的風景線,帶著他的團隊去搏擊時代浪潮。

改革實踐

劉玉琢不但是優秀的外科主治醫師,還是作風紮實雷厲風行的卓越領導者。1995年10月,劉玉琢從公主嶺市楊大城子中心醫院一位外科治治醫師被提任為毛城子鎮衛生院院長。他上任後,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經過調查摸底,他深深地認識到,衛生院的原有管理機制不合理,機構設定不合理,分配製度不合理,專業隊伍結構不合理,醫院的效益差,職工已經幾個月開不出工資。劉玉琢借鑑市中醫院人事制度改革的經驗,在全市鄉鎮衛生院中第一個進行了用人制度改革,實行了全員聘任、聘用制。

毛城子衛生院成立了評聘小組,進行全員考核。在此基礎上,實行公開競聘。在實行院長負責制的前提下,通過述職和競聘演說及評聘小組評審,由院長聘任科室主任,科室主任聘用科室人員。這樣做不但實現了人力資源的合理配置,做到了各盡其能,人盡其才,而且定崗定薪,獎罰分明,多勞多得,極大地調動了職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在此基礎上,還不惜重金向全社會招聘專家、教授前來衛生院坐診。對落聘人員,根據本人所學專業重新安排工作,有的被充實到村級門診部。堅決扭轉了過去用人上指下派、不論好壞、濫竽充數的現象。

以用人制度改革為契機,毛城子衛生院在職工中大力開展醫德醫風建設,全面開展了“全程優質服務”活動,堅定不移地樹立“以病人為中心,患者是上帝”的思想觀念。劉玉琢院長認為,要想真正做到“全程優質服務”,既要抓醫護人員的服務熱情熱情周至,待患如親,又要抓醫護人員醫療技術水平和醫院先進醫療設備水平的提高。因此,他們一方面制定規範職工服務行的各項規章制度,全面開展雷鋒杯競賽和崗位技術練兵活動,強化職工道德教育;一方面想方設法籌措資金,先後投資15萬元引進多種先進醫療設備,並增設了5個醫療科室,填補了衛生院醫療項目上的空白。

毛城子衛生院新組建領導班子研究決定,向全鎮人民承諾:對全鎮的軍烈屬、五保戶、特困戶和老幹部前來就診全部批發價用藥,並免收掛號費及各種輔助檢查費。對確有困難的患者,可以擔保治療,由鄉村、老幹部或有一定經濟實力的人同衛生院簽訂付款契約,最遲待新糧上市後償還醫療費。這樣既解決了急診困難患者的燃眉之急,又大幅度地增加了衛生院的門診量,不僅使衛生院收到了良好的經濟效益,更重要的是收到了有口皆碑的社會效益,使衛生院開展的對患者全程優質服務,真正做到了患者、家屬、社會“三滿意”。

農村邊遠地區缺醫少藥的現象還較為普遍這,往往使一些非法行醫者和游醫藥販有機可乘。作為鄉鎮衛生院要想在農村衛生領域真正發揮輻射功能,就應該腳踏實地開展“鄉村聯辦一體化管理”工作。這不但是整頓農村醫療市場,打擊游醫藥販的有力舉措,而且對全面提高農村醫療隊伍素質,確保人民健康也是十分有利的。

毛城子衛生院對全鎮11個村衛生所和13所中國小校醫室實行了院所(室)聯辦一體化管理。11個原村衛生所變成了鎮衛生院門診部,按照上級領導部門要求做到統一供藥、統一藥價、統一處方等,幫助門診部建立了達到標準的診室、藥房和注射處置室,要求每村設立防保員和婦幼保健員各一名,充分完善了三級醫療網。

愛心奉獻

劉玉琢不是慈善家,但為了衛生院的事業,他最先適應市場經濟大潮的衝擊,大膽的改革,制定出適合衛生院發展,又順從民意的方案和優惠政策,對全鎮和周邊鄉鎮的特困戶、軍烈屬、五保戶、特困戶和老幹部前來就診全部批發價用藥,對有病沒有錢的特困戶又實行擔保用藥。多年來,對沒人擔保,甚至為其從自己腰包掏錢。有一次,毛城子村6社村民王英學的女兒闌尾炎手術,因沒錢賣掉了僅有的一匹耕馬。劉院長知情後,拿出1200元錢,自己去贖回那匹耕馬,送到王英學家中,王英學感動得說不出話來。還有的患者抓藥差個十元二十元的,劉玉琢都從自己兜掏錢為其抓藥。10年間,他為患者無償支付藥款達2萬多元。為患者獻出了他的一片愛心。正因為他時刻把百姓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他贏得了成千上萬來自周邊鄉鎮的人民的愛戴,成為最受歡迎和尊重的人。

抗擊非典

在抗擊非典的沒有硝煙的戰鬥中,劉玉琢連續46天沒回家,親自上陣指揮,哪裡有疫情,他就出現在哪裡,即是指揮員,又是戰鬥員,他帶領的衛生院全體職工被公主嶺市政府評為抗擊非典先進集體。

合作醫療

2004年,毛城子鎮開展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劉玉琢帶領職工,親自包村下鄉,走千家串萬戶,發動、宣傳、做思想工作,使全鎮合作醫療參合率達82%。特別是2005年,合作醫療發動過程中,劉玉琢連續20天下鄉工作,全鎮每個村,每個屯都留下了他的身影,了解了全鎮的特困戶不參合的原因,又為其從自己腰包借出16000元為特困戶交了合作醫療款。他的奉獻和大量工作,使2005年全鎮參合率達87%。

以院為家

十幾年來,劉玉琢院長堅持坐門診,和醫生同樣輪流值班,一年365天,除開會辦事外,從不離開醫院,每月只能回家三五天,他以院為家、以事業為重、以醫院的聲譽為重。“安全醫療”成了他的口頭禪,自劉玉琢任毛城子衛生院院長十幾年來,衛生院從沒發生過一起醫療事故和糾紛。他對職工一視同仁,平等對待,對離退休職工更是百般呵護,有病免費接免費治,哪家有困難,都幫助解決。曾經有兩名退休職工房子破舊成危房,他知道後,把職工接到衛生院住,並送去磚瓦、水泥、木料和其子女協商建好房之後,並送回新家,讓他們感動得直落淚。有退休職工病逝,他都送去錢並張羅安排後事。他在衛生院廣大職工心中,即和藹又可親,是這個和諧大家庭中稱職的家長。

所獲殊榮

2001年,劉玉琢院長被國家評為“全國優有院長和全省計畫免疫先進工作者”,並參加了全國先進衛生院長表彰大會,受到國家有關領導的接見,入編中國專家人名辭典。2004年被擴參加了“中國醫院院長大會”。他的心中始終不能能忘懷的是醫院和患者,國家的榮譽在他心中,認為是鞭策、是動力、是鼓舞、是歷史賦予自己肩上的重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