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漢臣[原北京公安局副局長]

劉漢臣,1919-1985,原北京公安局副局長。1919年12月出生於山東省萊蕪縣儀封區劉陳村莊,1939年7月入黨,同年8月參加革命。在十年內亂中,作為北京市公安局的領導,劉漢臣不能倖免地失去了自由,“隔離審查”、“良鄉關押”、“清河勞動”以及多次的批鬥。1973年,劉漢臣恢復工作,在參與公安部部長李震自殺這一起重大案件的認定上,他不顧再次失去自由的種種壓力,對錯誤的行為進行了抵制和鬥爭。1985年2月9日因病逝世。

劉漢臣[原北京公安局副局長] 劉漢臣[原北京公安局副局長]

劉漢臣,1919年12月出生於山東省萊蕪縣儀封區劉陳村莊,1939年7月入黨,同年8月參加革命。建國前歷任鄉黨支部書記、區公安特派員、萊蕪縣公安局偵察股長、水北區委書記、泰山專署公安局科長,建國後曾任北京市公安局內六分局長、西郊分局長、北京市公安局戶籍處處長、治安處處長、直至北京市公安局副局長。

1942年,日寇對山東抗日根據地發起瘋狂進攻,抗日隊伍里有動搖的、甚至有意志薄弱者叛變投敵,身為區公安特派員的劉漢臣不但沒嚇到,在區委領導下,英勇頑強戰鬥,親自帶領縣公安局工作隊深入敵後,打擊罪大惡極的漢奸、特務,爭取中間分子,摧毀日偽政權,最終粉碎敵人的“鐵壁合圍”。解放戰爭時期,參加了著名的、艱苦的山東萊蕪、孟良崮戰役,在敵占區和同志們一起堅持反“清剿”鬥爭,並榮立二等功兩次。

從北平和平解放參加接管到“文化大革命”,劉漢臣同志在北京市公安局先後負責治安管理、戶政管理、刑事偵查等方面的領導工作。在幾天的走訪中,談及對他的印象,跟隨他工作多年的老部下們眾口一詞:劉局長工作一絲不苟、身先士卒、任勞任怨,為人耿直、作風硬朗、胸懷坦蕩。

1949年9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委員會要在中南海懷仁堂舉行,當時北平地區常有國民黨空軍來騷擾,需要交警為大會執行交通指揮任務。當時就是劉漢臣同志受命於北平市軍事管制委員會公安局,負責挑選了以張繼志為班長的9名交通民警進駐中南海,圓滿完成了大會交通警衛工作,受到中央警衛部門的表揚。

每逢重大案件,劉漢臣必親臨現場,組織、指揮偵查破案。1960年3月18日黃昏時分,外貿部幹部王倬模仿周恩來總理的筆跡偽造了一封總理辦公室的公函,並從中國人民銀行騙取了20萬元人民幣。當時主管北京市公安局刑偵工作的劉漢臣參加主持了這起建國後轟動一時的最大一起詐欺案。在最後的抓捕行動中,劉漢臣親自帶領十多個偵查員到李廣橋南街蹲守,一舉抓獲罪犯王倬,並起獲除了燒毀的人民幣外的全部19.1萬餘元贓款。

1966年2月,在參與由周恩來總理親自過問的人民大會堂“槍擊事件”的偵破工作中,他帶著槍彈痕跡模擬試驗小組前往西郊北京體委射擊場,在零下20度的室外進行試驗,經過8個小時的射擊拆裝,反覆22次,打壞了21塊大玻璃,終於在第二日凌晨6時,達到了試驗預想效果,為大會堂“槍擊事件”調查打上了完滿的句號。

在十年內亂中,作為北京市公安局的領導,劉漢臣不能倖免地失去了自由,“隔離審查”、“良鄉關押”、“清河勞動”以及多次的批鬥。

1973年,劉漢臣恢復工作,在參與公安部部長李震自殺這一起重大案件的認定上,他不顧再次失去自由的種種壓力,對錯誤的行為進行了抵制和鬥爭。曾任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的劉復之,親自經歷這個事件,並因此而獲罪,被關押了好幾年。在這件事的回憶錄中,他提到:“在李震屍體搬到了大禮堂時,施義之提議核心小組成員去看看。有一個同志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他就是北京市公安局副局長劉漢臣。劉漢臣主管刑事偵查。我們到大禮堂的樓下小休息室時,劉漢臣在一旁站著,沒有說話。”言辭之間無不透露出對這位公安幹部人品的敬重之意。

劉漢臣同志1985年2月9日因病逝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