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松[內蒙古農牧業科學院研究員]

劉曉松[內蒙古農牧業科學院研究員]

劉曉松,研究員,1955年出生於內蒙古呼和浩特市,1981年畢業於內蒙古農牧學院獸醫系。畢業後在內蒙古畜牧科學院獸醫所從事獸醫科研工作。現任獸醫所副所長(主持工作)。兼任內蒙古獸醫學會常務理事,華北地區家畜內科學會常務理事,內蒙古家畜傳染病研究會常務理事等社會職務。

曾經參與課題

劉曉松研究員在進行科研工作 劉曉松研究員在進行科研工作

曾經進行的畜牧科研工作有:1982—1987年參加內蒙古科技攻關項目《工業氟污染區家畜氟中毒研究》;1984—1988年參加內蒙古科技攻關項目《反芻動物代謝病的研究》;1987—1999年參加內蒙古科技攻關項目《熱噴蓖麻餅去毒蛋白研究》;1987—1990年參加內蒙古科學基金項目《羔羊腸道正常菌群及其腹瀉生物防治機理的研究》;1990—1992年參加內蒙古科技攻關項目《雞油乳劑滅活苗研製與套用》;1989—1994年主持內蒙古重點科技攻關項目《免疫核糖核酸獸醫臨床套用研究》;1990—1992年參加內蒙古科技攻關項目《山羊蒙古桃中毒的研究》並主持推廣工作;1994—1998年主持內蒙古推廣套用項目《山羊流產病因及防治》;1998—2002年參加自治區推廣項目《山羊舍飼推廣研究》;1999—2002年參加國家基金項目《牛生長激素抗獨特型抗體促生長作用的研究》;2002—2004年主持自治區攻關項目《兩種獸藥新劑型的研究》;2002—2004年主持自治區科研基金項目《iRNA脂質體製備研究》;2002—2005年主持國家重點攻關項目《農牧交錯區奶業現代化生產技術集成與產業化示範》子課題—“農牧交錯區奶牛疾病監測及防治體系建設”;2005—2007年參加完成國家基金項目《內源性類ALV-J病毒及ALV-Jgp85基因的生物學研究》;2004—2007年參加內蒙科學基金項目《伊維菌素納米藥物機理研究》;2005—2010年主持“十一五”國家重點攻關項目《農牧交錯區生態型奶業生產技術集成及產業化示範》子課題—“示範區技術服務體系建設和奶牛疾病綜合防治技術的套用”;2007-2009年主持內蒙古自治區主席創新基金項目《奶牛養殖小區規範化飼養模式的示範推廣》—子課題“牧場奶牛疾病防制及保健體系建立”;2008—2010年主持內蒙古鄂爾多斯市科技支撐項目《動物疾病防治研究與推廣》。

目前在研課題

劉曉松研究員在進行科研指導 劉曉松研究員在進行科研指導

2008—2015年主持國家農業部行業專項《邊境地區動物疫病防空技術研究》,內蒙古地區項目;2008—2015年參加國家農業部行業項目《國家現代肉羊產業技術體系建設》的專項“肉羊疫病防控”的崗位科學家;2009—2012年參加農業部公益性行業項目《布魯氏菌病、牛結核病防控技術研究》的專項“羊布魯氏菌病綜合防控技術示範研究”主持內蒙古地區工作。

榮譽展示

獲得內蒙古自治區科技進步三等獎6項,呼和浩特市科技進步二等獎一項、三等獎一項、內蒙古自治區豐收一等獎一項。在各類專業雜誌發表科技論文90篇。

先後共主持或參加國家及自治區各類項目30餘項,獲成果20餘項。其中《工業氟污染區家畜中毒綜合防治措施研究》﹑《內蒙古反芻家畜代謝病的研究》﹑《蓖麻餅熱噴去毒蛋白飼料開發研究》﹑《山羊蒙古扁桃中毒診斷與治療研究》﹑《腸道正常菌群與幼畜腹瀉生物防治方法的研究》﹑《雞油乳劑滅活苗研製及推廣套用研究》分別獲自治區科技進步三等獎。目前在研課題3項,《農牧交錯帶奶業現代化生產技術集成與示範項目—奶牛疾病防治》﹑《中蒙獸藥物的研究》﹑《京津風沙源治理技術支撐項目》。在各類專業雜誌發表論文近90篇,其中10餘被評為優秀論文。該同志不僅專心科研工作,並注重科技推廣及科技成果轉化工作,在“農牧交錯帶奶業現代化生產技術集成與產業化示範”項目子課題“奶牛疾病防治技術”和“舍飼山羊示範”項目中根據內蒙古地區奶牛疾病和舍飼山羊疾病發生情況,編寫印製“奶牛疾病防治及用藥指南”、“舍飼養羊易發病的防治”技術科普教材,內容通俗易懂,簡單實用。積極參加各類科技培訓工作一百多場,培訓農牧民民眾5萬人次。並積極進行科技宣傳普工作先後在內蒙古電台、電視台作為特約專家為農牧民諮詢服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