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冬[中國計算機學會高級會員]

劉曉冬[中國計算機學會高級會員]
劉曉冬[中國計算機學會高級會員]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清華大學深圳研究生院寬頻網多媒體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國計算機學會高級會員,中國計算機學會多媒體專委會委員。1971年出生,1989-1993年就讀於哈爾濱工業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系獲學士學位,1993-1996年在哈爾濱工業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系獲碩士學位,1996-1999年在哈爾濱工業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系獲博士學位,1999-2001年在清華大學電子系做博士後,2001年至今任清華大學深圳研究生院教師。

中國計算機學會高級會員

劉曉冬:博士、副教授。曾參與了“人像組合與人像識別系統”、“可視化智慧型戶外監控系統”、“人像綜合查詢系統基於PC機群的Web化結構的研究”、“星載分布、容錯、實時系統軟體技術的研究”、“基於網路的可視化智慧型戶外監控系統”、“IPTV綜合服務系統”、“基於Linux的流媒體集群系統”、“數位電視軟復用器”等項目的研究工作。所參加項目曾獲北京市科技進步三等獎一項,廣電總局科技創新一等獎一項、廣東省科技進步二等獎一項。申請發明專利5項,目前已獲授權3項。在國內外發表論文40餘篇。申請並撰寫了“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一部。曾講授數據結構、資料庫系統及套用、面向對象技術與套用、作業系統、編譯原理、C/C++語言程式設計、Java語言程式設計、格線計算、Introduction to Programming、Data Structure and Algorithms,Internet Commerce等多門課程。指導碩士研究生20餘人。協助指導博士2人、博士後4人。目前研究方向為視頻處理及通信。

吉林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副院長

劉曉冬 吉林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副院長(主管科研、研究生、外事,協助學科建設工作),兼任放射醫學系主任。副教授,碩士生導師。

主要經歷

1972年2月生,醫學博士,生物學博士後,免疫學博士後。1995年畢業於哈爾濱醫科大學,獲醫學學士學位,1998年在白求恩醫科大學獲得衛生毒理學碩士,於2002年在吉林大學白求恩醫學部獲得放射醫學博士學位。隨後在東北師範大學細胞與遺傳學研究所進行生物學博士後研究工作, 2003年2月赴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學免疫系作博士後研究, 於2004年初回國。2005-2006年在美國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做訪問學者。
學術兼職:中國輻射研究與輻射工藝學會委員,吉林省醫學會放射醫學與防護學分會副主任委員,吉林省抗癌協會放療並發放射損傷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吉林省核學會理事,吉林省科學學與科技管理研究會理事。

學術成就

近五年來主持科研項目七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一項、國家博士後科學基金一項、教育部留學回國人員科研啟動基金一項、吉林省科技廳基金兩項、吉林大學科技創新基金項目一項、吉林大學公共衛生“攀登計畫”一項。同時參與國際合作項目研究(中日合作項目)。發表科研論文30餘篇,多篇被SCI收錄,主編出版論著一部。

主持科學研究項目

①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30770649, 31萬):電離輻射誘導腫瘤細胞自噬性死亡機制的研究;2008-2010,負責人
②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30500142, 23萬):RNA干預(RNAi)聯合放射治療p53第八外顯子腫瘤相關性雜合突變研究;2006-2008,負責人
③ 教育部留學回國人員科研啟動基金(3萬):RNA干預聯合放射治療p53腫瘤相關性突變研究;2005-2007,負責人
④ 國家博士後科學基金項目(3萬):套用連鎖免疫抑制效應解決蛋白類藥物在血友病A治療中的副作用;2003-2005,負責人
⑤ 惠恆科研基金項目(橫向課題,25萬):伽馬刀對肝癌細胞的殺傷效應研究;2007-2009,負責人
⑥ 吉林省科技發展項目(3萬):低強度電磁場在誘導腫瘤免疫治療中的作用;2003-2005,負責人
⑦ 吉林省科技廳基金(2005136, 3萬):RNA干預聯合放射治療p53第五外顯子腫瘤相關性雜合突變研究;2005-2007,負責人

參與科學研究項目

① 吉林省環保局項目(3.5萬):輻射環境安全應急體系與評價系統得研究;2005-2007,第二負責人
② 吉林省出入境檢驗檢疫局(4萬):核設施突發事件對邊境口岸影響及衛生檢疫對策得研究;2006-2008,主要參加人
③ 衛生部項目(6萬):吉林省東南部地區環境衛生調查研究,2004-2006,主要參加人

學術論文

趙銀龍,馬淑梅,劉曉冬*等。電離輻射作用後p53對Nucleolin調控作用研究。中華放射醫學與防護雜誌, 2008;28(6):621-622
馬淑梅,吳麗珉,劉曉冬*等。p53在電離輻射誘導的細胞周期解偶聯中的作用。中華放射醫學與防護雜誌, 2008;28(6):597-600
馬淑梅,劉揚,劉曉冬*. MDR基因RNAi逆轉錄病毒載體的構建及表達。吉林大學學報(醫學版), 2008,34(1):6-10
馬淑梅,汪海嬌,劉曉冬* 等. HCT116細胞中P53-/-基因突變子模型的建立。吉林大學學報(醫學版), 2008, 34 (4):713-716
劉曉冬,劉揚,趙銀龍,馬淑梅。三維培養條件下電離輻射誘導適應性反應研究。中華放射醫學與防護雜誌, 2007,27(3):215-218
劉曉冬,劉揚,趙銀龍。電離輻射對三維培養條件下人前列腺細胞形態學表現的影響。中華放射醫學與防護雜誌, 2006;26(5):427-430
劉揚,馬淑梅,劉曉冬*等。逆轉錄病毒載體介導shRNA對人胚腎細胞中p53基因的干擾作用。吉林大學學報(醫學版),2006, 32(2):228-231
劉揚, 趙銀龍, 劉曉冬* 等. P53基因突變子175H,248W和273H突變及表達載體的構建。吉林大學學報(醫學版), 2006, 32 (4):543-546
趙銀龍,劉揚,劉曉冬*。p53基因突變研究進展。中國民康醫學 2005,17(11):705-708
劉曉冬,馬淑梅, Lang G等。 凝血因子VIII C2結構域表達載體的構建及其在真核細胞NIH3T3中的表達。吉林大學學報(醫學版),2005, 31(1): 35-39
李鳳群,劉曉冬,李文興。納米蒙脫土抗紫外線所致皮膚損傷作用研究。雲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 27(3A): 11-12
李鳳群,劉曉冬,李文興。納米蒙脫土軟膏安全性評價雲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27(3A): 8-10
馬淑梅,劉曉冬,龔平生等。中波紫外線對成纖維細胞的損傷作用。吉林大學學報(醫學版),2005,31(3):365-367

著作教材

1. 陳大偉,陳雲,劉曉冬主編。放射工作人員基礎教程。吉林科技出版社,2009,第一版(35萬字)
2. 龔守良,劉曉冬主編。核輻射及其相關突發事故醫學應對,原子能出版社,2006,第一版(68.5萬字)
3. 劉曉冬,金順子主編。輻射免疫學研究,吉林大學出版社,2005,第一版(81萬字)
4. 龔守良,孫萍主編(劉曉冬參編)。放射醫學專業英語。原子能出版社,2006,第一版(64.9萬字)

社會(學術)兼職

中華醫學會放射醫學與防護學青年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中國輻射研究與輻射工藝學會,委員
中國生物物理學會輻射與環境生物物理專業委員會,委員;
吉林省抗癌協會放療並發放射損傷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吉林省醫學會放射醫學與防護學分會,副主任委員
吉林省核學會,理事
吉林省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學會,理事
吉林省科學學與科技管理研究會,理事

大理學院外國語學院副教授

女,漢族,1963年5月生,大學本科畢業,英語和漢語本科雙學歷,大理學院外國語學院副教授。先後到四川外語學院、南京大學、四川大學英語系進修過本科課程和英語專業研究生課程。
文章選注“Words of Wisdom”發表在《大學英語》上,譯文《末日》刊載於《英語天地》,《考試制度的改革比較研究》等7篇論文分別發表在《學人論叢》、《大理學院報》、《教師報》和《教書育人》學術刊物和報紙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