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新[江蘇籍革命烈士]

劉新[江蘇籍革命烈士]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劉新(1924.3—1943.9),原名劉兆黃,江蘇省濱海縣通榆鎮劉籪村人。14歲失父,和母親、妹妹、弟弟一起逃荒要飯,挑野菜,挖小蒜,拾柴草,苦度日月。劉新自幼機靈,會打草鞋、做畚箕、編柳筐,掙點錢貼補家庭生活。他無錢讀書,常到私塾館屋外旁聽,居然很快就能背誦《百家姓》、《千字文》和《四書》、《五經》的片斷。劉新著名批評家、編輯、畫家、策展人,主要研究方向:視覺文化研究、美術史、藝術學、美術批評與方法研究等。劉新先後被評為“溫暖工程先進個人”;中共瀋陽市委授予“光彩事業先進個人”;市政協評為特殊貢獻政協委員;在參加遼寧省舉辦的“東澤杯”大賽獲得第一名;被瀋陽市商業管理委員會評為“先進工作者”;在雙指標貢獻競賽中,獲得“瀋陽市職工主人翁楷模”稱號。

基本信息

人物生平

劉新,原名劉兆黃。從出生那天起,他就被“泡”在苦水裡。父親劉德本三年兩頭帶著全家人外出逃荒要飯,嘗夠了饑寒交迫的滋味。劉新十四歲那年,家鄉被日軍占領。真是天災加入禍,劉籪民眾從此不光時常要逃荒,動輒還要“跑兵反”。一九三八年十二月的一天,劉新的父親在“跑反”時被蘆葦根戳穿腳板,染上了破傷風,不章於次年九月七日去世。“頂樑柱”倒了,一家人哭得死去活來,母親幾乎哭瞎了雙限。為了全家人能活下去,年僅十五歲的劉新和十三歲的妹妹鳳英(兆娟)、十一歲的弟弟兆金不久都去給地主家放牛、當傭人,母親則帶著小弟弟劉海去討飯。

狠心的地主根本不把窮人的孩子當人看待,劉新兄妹三人幹的是牛馬活,吃的是豬狗食,還時常挨打受罵。他們實在受不了那些窩囊氣,時間不長,便都逃回家來,發誓“餓死也不到地主家去”。母親也實在不忍心再讓孩子們去受活罪,便領著他們挖野菜、拾柴火、打草鞋……,一家人苦度時日。

艱難的歲月,把少年劉新磨鍊得聰明能幹,心靈手巧。打草鞋,做畚箕,編柳筐,樣樣能幹。看到人家的孩子在讀書,他就站在書房門外聽講,居然也能背幾句《四書》、《五經》。教書先生殷棟見他聰明好學,就給了他紙和筆,抽空教他識字。劉新還從這位殷老師那裡得知“北方有一支朱、毛領導的隊伍,是專為窮人打天下的……”。他幾乎聽得入了迷,天天盼著這支“窮人隊伍”的到來。

一九四0年秋天,八路軍五縱隊解放了鹽阜大地。一九四一年秋,民運工作隊有個叫陸亞夫的人來到劉籪一帶開展工作。不久,劉新就參加了兒童團。他組織兒童團員們走村串戶,站崗放哨,傳遞情報。為了使勞動民眾在文化上獲得翻身,民主政府在各地辦起了冬學和民校。劉新也當上了劉籪的民校教師,積極動員家鄉男女老少參加識字班,不光教大家讀書識字,還向鄉親們宣傳革命道理,教唱革命歌曲,教大家扭秧歌。他一邊唱歌跳舞,還一邊自拉胡琴伴奏,逗得大家笑聲不絕。

一九四二年五六月間,組織上秘密發展劉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同年秋天,他被任命為潘盪區沿河鄉組織委員。

在工作上,劉新很能吃苦,只要是領導上布置的任務,他都千方百計地完成,從不叫一個“難”字。一天夜裡,他奉命和三個聯防隊員去抓漢奸婁懷德。剛到婁的姘婦家,這個老狐狸便從後門溜走。當時,天黑得伸手不見五指,隊員們很著急。這時,劉新急中生智,大聲吼道:“漢奸就在這兒,你們快來抓呀!22其實,劉新並沒發現漢奸。但做賊心虛的婁懷德,被劉新這一聲吼叫,嚇得從柴塘邊上爬起來,束手就擒。

一九四三年初,劉新調潘盪區任組織幹事。這時,他經常深入各鄉搞聯防工作,鎮壓壞蛋,徵收公糧公草。有一天,劉新在河東村村長劉懷延家召開村幹部會議,天快亮的時候,他們不幸被路過的日偽軍包圍。有兩個日軍頭目一見劉新等人,就狂叫起來; “土八路的有,土八路的有,快快的綁起來!”

在日軍嚴刑拷打面前,劉新沉著應戰,始終咬定自己是讀書人。後來,狡猾的漢奸翻譯要他背誦《四書》、《五經》,沒想到劉新真的倒背如流。最後弄得日軍頭目也沒有辦法,連聲罵著“大大的書呆子”而釋放了他。

劉新回來以後,說服了一直為他擔驚受怕的慈母和親友,又投入了新的戰鬥。

大套、於灘等鄉地處廢黃河一線,是阜東的咽喉要地。為了加強那裡的工作,區委把劉新等人派到那裡去開展反“掃蕩”鬥爭。由於劉新等人艱苦的工作,民眾迅速被發動起來,地方武裝進一步壯大,於灘鄉成為東坎西南抗日鬥爭的大後方日偽和漢奸們切齒痛恨,他們窺測時機,以圖報復。

一九四三年九月十五日深夜,天空密布著陰雲。盤踞在東坎的日偽軍突然出動了三百多人,在漢奸的帶領下,前來於灘偷襲。住在鄉農會長於長法家的劉新和嵇艾芝,從雞鳴狗叫聲中發現了情況,三人旋即出門,向廢黃河堤方向轉移。剛跑了幾十步地,劉新被敵彈擊中左腿,他讓於長法拿走身邊的一支長槍,忍著鑽心的疼痛,爬向一個墳包上架著的玉米秸簇,用身邊的一支短槍,對著一小股後續偽軍連續還擊。子彈打完了,他業已昏厥過去。日偽軍撤退了,區委領導同志迅疾趕來,派人將劉新和嵇艾芝向二十層後方醫院轉移。然而,因負傷後流血過多,劉新不幸於第二天凌晨溘然辭世於護送他的一條小木船上。

為了黨和人民的偉大事業,年僅十九歲的劉新過早地離開了人間。但是,他那白哲而英俊的臉龐,他那為民族解放而獻身的崇高精神,卻永遠留在戰友和人民民眾的記憶中。

廣西藝術學院

簡介

劉新:1960年出生

1982至1986年廣西藝術學院美術系版畫專業畢業,1986至1997廣西藝術學院美術系教師,1989至1990年中央美院美術史系進修碩士課程,1997年至今廣西美術出版社總編辦、編輯室主任。

成就及榮譽

劉新著名批評家、編輯、畫家、策展人,主要研究方向:視覺文化研究、美術史、藝術學、美術批評與方法研究等。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廣西美術家協會理論藝委會主任。1986年畢業於廣西藝術學院,1990年進修於中央美術學院美術史系。長期從事美術史論、美術批評的教學與研究工作,在中國近現代美術研究方面甚有建樹。 出版專著《中國油畫百年圖史》(廣西美術出版社1997年)、《廣西美術50年》(廣西美術出版社2000年)、《中國油畫百年圖像》(藝術家出版社(台灣)2002年)、《書香舊影》(湖南美術出版社2003年)、《20世紀中國油畫圖典》(廣西美術出版社2001年)等5部, 其中《中國油畫百年圖史》獲1997年“中國圖書獎”提名獎。 在《美術之友》《美術學報》《美術界》《中國水彩》《藝術探索》等各類刊物上發表論文50餘篇。論文《現代中國油畫家普遍走向藝途滑坡的現象分析》分別獲中國文聯2001年度文藝評論獎三等獎和2001年度“廣西文藝評論獎”二等獎。論文《贏在似與不似之間》獲2002年第五屆廣西出版科研優秀論文三等獎。《演進與運動——中國美術的現代化》獲2002中國西部十省、區、市第十三屆書籍裝幀藝術獎二等獎。多次參加國內各種學術活動,近年來參加的主要學術活動包括:2002年首屆中國美術史學學術研討會(北京);2003年度中央美術學院“學院之光”畢業生優秀作品年度大展評審委員;2003年9月中央美術學院造型學院“20世紀中國油畫史”系列講座主講;2006年10月“第八屆高等美術院校版畫教學與創作年會”。

3.貴州省商務廳官員(1955-)圖劉新,男,1955年5月生,中共黨員,1971年參加工作,大學學歷,高級經濟師。現任貴州省商務廳紀檢組長,黨組成員。

4.萊陽農學院教授 教授性別: 女

出生年月:1966-09-14

職稱: 教授

學歷(學位): 博士

所屬院系: 生命科學學院

行政職務:生命科學學院副院長

研究方向: 植物逆境生理與分子生物學;植物細胞信號轉導;植物激

近年來先後主持或參加86.3、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規劃項目《物抗逆性與水分、養分高效利用的生理及分子基礎 》、國家自然基金“乙醯膽鹼調控氣孔運動機制”和“一氧化氮參與茉莉酸調控氣孔運動的信號轉導”和國家教委博士點基金項目“茉莉酸調控氣孔運動的信號轉導機制”和山東省教育廳項目“兩種新植物生長物質提高植物抗鹽性的研究與開發”。 在《科學通報》、《植物學報》、《植物生理學與分子生物學報》等多種重要學術刊物發表學術論文40餘篇。其中被SCI收錄的文章6篇。

5.北京小土豆餐飲管理集團總裁劉新,小土豆餐飲集團總裁,其公司擁有130餘家加盟店,2002年在全國餐飲百強企業中名列第四位。

2003年北京地區營業額達1.46億元,上繳利稅1500萬元,安置下崗職工2000餘人。

劉新積極參與社會公益事業,為困難地區和民眾捐款30餘萬元,捐建希望國小一所。

2004年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1996年,劉新在瀋陽最繁華的太原街口購置了4層大樓,業內人士評價此舉為小土豆邁入現代餐飲的重要開端。 1999年,小土豆進京開辦了第一家小土豆餐廳,切合了消費者“吃得有面子,吃得省錢,吃得舒心”的需求,很快得到了消費者的認同,打開了北京這一重要市場。1998年;小土豆在邯鄲公司嘗試股份制改革,1999年,小土豆進行了正式的股份制改革,從根本上解決了家族管理的隱患。成立了北京小土豆餐飲管理有限公司。目前,小土豆在全國擁有了140多家加盟店,範圍復蓋北京、天津、遼寧、吉林、黑龍江、河南、河北、山東、陝西、山西、廣東、內蒙、,江蘇、西藏、深圳等地,創中餐連鎖史上在有限時間內拓展最為迅速的餐飲之最。在2000年全國餐飲百強排行榜上,瀋陽小土豆餐飲有限公司排行第五名,1998年商標無形資產評估價值為1.5673億元。

劉新先後被評為“溫暖工程先進個人”;中共瀋陽市委授予“光彩事業先進個人”;市政協評為特殊貢獻政協委員;在參加遼寧省舉辦的“東澤杯”大賽獲得第一名;被瀋陽市商業管理委員會評為“先進工作者”;在雙指標貢獻競賽中,獲得“瀋陽市職工主人翁楷模”稱號。

6.大連菲菲澳家現代農業公司獨立董事男,1949年出生,大學學歷,高級經濟師,曾任交通部瀋陽物資管理處副主任、主任,現任中國交通物資東北分公司總經理,深圳和光現代商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大連菲菲澳家現代農業股份有限公司獨立董事。

7.上海財經大學講師1963年7月生,現任人文學院講師,人文素質和藝術教育中心副主任。

1986年6月畢業於上海復旦大學國際政治系國際政治專業,1997年3月至1998年3月在英國南安普頓大學經濟系及政治系做訪問學者。

1986年大學畢業後來上海財經大學任教,獨立開設《當代世界經濟政治與國際關係》一課。目前主要教授《當代世界經濟政治與國際關係》及《當代西方社會思潮》兩門課程。主要學術興趣在於用人類現代化歷史的開展作為背景來闡述當代世界經濟政治與國際關係的緣起、發展與重大問題。尤其針對上海財經大學主要專業設定都為經濟科學的各門分支,注重將當代經濟科學中與世界政治社會發展相關的前沿學說與學術觀點有機融合於對世界政治國際關係的分析與講述中。另外,對於當代科技革命、科學哲學的進步,在學術研究方法上引起的革命性改變,亦有濃厚學術興趣,並將此與思維方法、研究方法、學習方法相聯繫,學、用、教結合,頗受歡迎與好評。

8.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五師政委、黨委書記劉 新,男,漢族,1953 年 6 月生,陝西人,1976 年 6 月入黨,1969年8月參加工作,中央黨校政治經濟專業,大學學歷。

1969年11月至1972年10月獨立2團3營機炮連戰士、班長;

1972年10月至1976年12月農七師123團5連班長、副排長、排長;

1976年12月至1978年06月兵團醫專財務科出納;

1978年06月至1979年01月兵團醫專落實政策辦公室工作幹事;

1979年01月至1982年05月石河子醫學院人事科幹事;

1982年05月至1984年06月石河子醫學院組織部幹事;

1984年06月至1989年01月石河子醫學院組織部(統戰部)副部長;

1989年01月至1995年02月石河子醫學院組織部(統戰部)部長;

1995年02月至1996年06月石河子醫學院一附院黨委書記;

1996年06月至2000年10月石河子大學黨委委員、師範學院(兵團教育學院)黨委書記;

2000年10月至2001年08月石河子大學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

2001年08月至2006年02月農八師石河子市黨委常委、農八師副政委;

2006年02月至今任農五師黨委書記、政委;博州黨委常委。

9.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工業設計系,教師1987畢業於北京工藝美術學校工業設計專業,後在企業從事汽車設計工作多年(1987到1994),參與了大量整車設計或局部改型設計項目;1994年考入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工業設計系攻讀碩士學位;畢業後長期為各類企業提供產品設計開發及諮詢服務,具有豐富的設計實踐經驗;2003年進入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攻讀博士學位;2006年畢業留校任教。主要研究方向為交通工具設計、可持續設計。

主要學歷

1983/9~1987/8 北京藝術設計學院(原北京工藝美術學校),工業設計專業學習;

1994/9~1997/2 中央工藝美術學院 工業設計系,獲文學碩士學位;

研究方向:公共環境產品系統設計方法,導師:柳冠中教授;

2003/9~2006/7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工業設計系,博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設計方法論,導師:柳冠中教授。

工作經歷

1987/9~1994/8 北京汽車機車聯合製造公司汽車研究所,設計師;

1997/3~2001/6 自由設計師;

2001/7~2003/9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系統設計工作室,設計部負責人;

2006/8 至今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工業設計系,教師。

10.柳州第二空壓機總厂部門經理劉 新 男,1950年10月生,廣西柳州人。高級工程師。畢業於華中理工大學。現任柳州第二空壓機總廠中美合資柳州怡風渦卷壓縮機實業有限公司技術(設計和工藝)部門經理。在柳二空曾主辦設計過螺桿系列壓縮機、柴油機排氣消聲器、V和W系列空壓機、熨平拋光機、壓力容器、國內首創的雙齒迴轉式壓縮機和國內首創的渦旋式壓縮機等;1988年到英國引進VH系列壓縮機技術,翻譯了16萬字的技術資料;1994年到美國學習後在柳州怡風公司主辦設計了汽車空調系列壓縮機和房間空調系列壓縮機。綜上共主辦和協辦設計了四十多種規格產品,並編制了二十多項用於科研的計算機套用軟體,在《流體機械》、《壓縮機技術》等刊物上發表了近二十篇科技論文和譯文。1985年至1987年在北京參加了中國壓縮機行業協會的籌備工作,是該會會刊《壓縮機通訊》創刊號責任編輯。非職務發明有“水壓洗刷器”(專利號:ZL96219814.5)。曾任柳二空科學技術協會壓縮機學組組長;被評為機械工業部壓縮機科技情報網1985—1987年積極分子和1984—1987年《壓縮機訊息》網訊優秀報導員;被評為柳州市1991年度技術進步先進工作者和柳州市八五期科技進步先進工作者。業績被緝入《中華優秀專利技術精選》、《國魂一躊世紀中華興國精英大典》和《中國專家大辭典》等。

11.中國科學院副研究員學位:博士

職務:副研究員,碩士研究生導師

研究領域:大氣和氣候動力學,邊界層氣象學

學歷:理學博士, 1995,8—2000,5 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

工作及學習經歷: 2004年10月至今, 副研究員, 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2001年12月至2004年7月, 博士後,台灣大學 2000年5月至2001年12月,研究員,蘭州乾旱氣象研究所 1995年8月至2000年5月,研究生,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 1982年8月至1995年8月,在甘肅省氣象局工作近年發表論文: 1. Guoxiong Wu, Yimin Liu, Tongmei Wang, Wan Rijin, Liu Xin et al.; The Sensible Heat Driven Air-Pump over theTibetan Plateau and the Climate in Asia, Journal of Hydrometeorology, (in press) 2. 劉新,王軍,吳國雄,梁雲;亞歐地形對夏季大氣環流日變化影響的數值模擬研究,大氣科學即將發表 3. 李偉平, 季勁鈞, 董文杰, 劉新; 全球植被與大氣年際時間尺度相互作用的診斷分析,大氣科學即將發表 4. 吳國雄,王軍,劉新,劉屹岷;歐亞地形對不同季節大氣環流影響的數值模擬試驗,氣象學報, 2005, Vol. 63, No. 5 603-612 5. 吳國雄,劉屹岷,劉新,段安民,梁瀟雲;青藏高原加熱如何影響氣候格局,大氣科學, 2005, Vol. 29, No. 1, 49-56 6. Huang-Hsiung Hsu and Liu X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ibetan Plateau heating and East Asian summer monsoon rainfall, 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 2003,30(20),2066 7. Liu Xin, Wu Guoxiong, Li Weiping and Liu Yimin, 2001, Thermal adaptation of the large-scale circulation to the summer heating over the Tibetan Plateau, Progress in Nature Sciences, Beijing, 11(3), 207-214 8. 劉新, 李偉平, 吳國雄, 夏季青藏高原加熱和北半球環流年際變化的相關分析. 氣象學報, 2002, Vol. 60, No. 3 267-277 9. 劉新, 吳國雄, 劉屹岷, 劉平, 青藏高原加熱與亞洲環流季節變化和夏季風爆發, 大氣科學, 2002, Vol. 26, No. 6, 781-793 10. Guoxiong Wu, Yimin Liu, Jiangyu Mao, Xin Liu and Weiping Li, Adaptation of the Atmospheric Circulation to Thermal Forcing over the Tibetan Plateau,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