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寶乾

劉寶乾是一位高級律師、副教授、離休幹部,於中山大學法學院畢業。

信念堅定:坦然面對坎坷經歷
離休幹部、副教授、高級律師……在這些劉寶乾引以為榮的名譽背後,還有他長達20多年的“蒙冤受屈”歷史:1949年6月,從中山大學法學院畢業後隨即奔赴閩粵贛邊入伍,解放後任大埔人民法院審判員、副院長。在解放初期的“土改整隊”運動中,他被清洗出革命隊伍;1953年調回梅州師範任教後,1957年又被錯劃為“右派”,回鄉接受勞動改造長達20年。
劉寶乾告訴記者,雖然在蒙冤受屈期間備受精神、肉體的折磨,但他堅信黨是英明偉大的,自己的冤假錯案終有一天會得到平反昭雪。於是在積極參加農業生產的同時,他仍不忘自我學習,平反覆職後回到嘉應大學任教,並在上世紀80年代初經過考核和考試成為梅州首批兼職律師。從受人尊重的法官到受盡折磨的“右派”再到為民請命、匡扶正義的律師,劉寶乾的一生可謂歷經坎坷。對此,他非常坦然:“年輕時我就堅定‘做好本職工作始終跟黨走’的信念,於是遭遇不公待遇時也能夠坦然面對,不論何時何地面對何人,始終懷著對黨的赤誠做好自己的工作。”
不倦編書:教大家使用法律武器
劉寶乾從上世紀80年代初就擔任兼職律師,1987年離休後又受聘為特邀律師、高級律師。如今他雖然已經年過八旬,但仍堅持註冊《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執業證》,用法律武器為民眾排憂解難。據了解,在30多年的從業生涯中,他受理了刑事、民事、經濟、行政等各類案件及非訟案件1000多宗,始終堅持依法辦事、秉公辦事的原則,從未出現歪曲事實枉法錯案。
2007年,劉寶乾從廣州返回梅州定居。雖然已經年屆耄耋,但他的心仍然年輕。結合自己的經歷,他深深感到法律是打擊邪惡、維護正義的強力武器,而不少民眾因為不懂法律或者不熟悉法律而不能很好地維護自己的權益。於是他產生了一個念頭:將經辦過的案件整理出來不是很有借鑑意義嗎?說乾就乾!主意已定的劉寶乾不顧年事已高,花了將近3年時間整理了刑事類、民事類、非訟類、附文類等總計50多萬的文字,並以《法庭說法》為書名編輯出版。廣東省原省長盧瑞華,水利部原副部長、珠江水利委員會原主任劉兆倫,南方日報報業集團原黨委書記范以錦等獲悉情況後紛紛題字以示祝賀。這本以案說法的實用性書籍出版後,社會各界獲贈閱讀後反響強烈,認為是一本貼近生活、操作性很強的法律書籍,不少人甚至主動找劉寶乾討要《法庭說法》。
律師世家:一家六人成執業律師
在劉寶乾的家中,記者注意到客廳中央掛著一副對聯:“依法辦事依文濟世,仗志立身仗義救人。”一生從不向“錢”看的劉寶干將這句話作為座右銘激勵自己和教育子女。在他的薰陶下,其子輩中次子劉開柏和媳婦陳愛芳,次女劉雪楊的丈夫曾彩海,三女劉冰凌的丈夫張偉東和滿子劉開正均成為執業律師,加上他本人,一家共有6位律師。其孫輩中還有兩人正在大學讀法律專業,劉家因此被鄰里譽為“律師世家”。
劉寶乾重返司法行業並成為兼職律師後,以剛正不阿、仗義執言的風格和熟練運用法律條文等特點,吸引了不少幹部民眾、教師、學生前來旁聽學習,其中也包括他的子女。耳濡目染之下,他的子女們也慢慢喜歡上了法律,兩個兒子通過自身努力考上了大學讀法律專業,如今已成為資深律師。“民眾說我們是‘律師世家’不敢當,當看到自己和子輩們能夠為百姓維護正義,心裡自然有無窮的動力!”劉寶乾如是說。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