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垂寶

時魏忠賢專權誤國,鬻官賣爵,垂寶憤怒至極,義形於色。 厥後,余於萬曆乙卯(1615),幸捷鄉舉。 時魏璫竊柄,日議封爵,感時懷憤,義形於色。

劉垂寶:

廬陵(今江西吉安)安福塘邊人,字克世,號石霞,明天啟五年(1625)進士。選庶吉士。
時魏忠賢專權誤國,鬻官賣爵,垂寶憤怒至極,義形於色。楊州太守、安福三舍劉鐸,因反對魏忠賢,被問斬西市。垂寶在刑場上,大聲疾呼,為族兄送行:“從祖(劉)球,昔為王振害,從容就義,兄其勉之!何憾焉!”魏忠賢由此更加忌恨垂寶,找個藉口,將劉垂寶削職為民。崇禎皇帝即位,殺了魏忠賢,垂寶得以復職,任吏部給事中。他上疏皇帝,請求減免對安福不公平的、沉重的漕運負擔,深受家鄉父老的歡迎。其時,首輔周延儒,夜晚在其私宅召見閣臣,垂寶認為這樣做不符朝廷律法,拒絕出席,由此遭到免職。卒祀白鷺洲及本邑鄉賢祠。

其文:

叢 錄
明.崇禎四年(1613)劉垂寶撰《塘岡項氏源流引》
余童子時,從父肄業於雨花寺。景際春殘,日夕輟讀,與二三伴侶侍父閒遊,徐徐東下,縱目郊原,見其山清環圍 ,水繞澄澈,叢林沃埌,棟宇雲連,心竊奇之。顧問父曰,此為邑南勝地,當有賢者出,是誰氏所居也?父曰,塘岡項氏,及聖師項橐後、唐刺史元旺公之裔也。歷世數十,歷年數百……。語猶末了,不覺日已西沉,人影稀疏, 行行且止,仍作歸計。
厥後,余於萬曆乙卯(1615),幸捷鄉舉。天啟乙丑(1625)擢會魁,授翰林院庶吉士。時魏璫竊柄,日議封爵,感時懷憤,義形於色。宗兄鐸,以誤璫冤殺,臨刑,余厲言柴市。璫聞而銜之。由是罷歸,至戊辰(1628)。今皇帝崇禎嗣位,凡削職官復召任用。余授諫議大夫,顧以薑桂之性,不能與時俯仰,又議夜半召對一事,放逐歸田 ,得與父老子弟,人文學士講學於余之奎光祠也。適項君興祥、守清,詣門來侯,遂留把盞,話及續訂家譜,工將就鐫,出其文獻,問序於余。余按其譜牒,稽其源流,始自江東臨海。唐為吉州刺史,遂居吉之廬邑玉山,由玉山遷水陂,由水陂遷余鄉塘岡,無不精詳備載。余以累世戚誼,往來不越數武,是敢引弁其端。
引自清道光十一年(1831)《塘岡項氏重修族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