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化鎮

劉化鎮,中國清朝鹹豐年間的一位小商人。家住河南省禹州市城東北古城寺。

劉化鎮是中國清朝鹹豐年間的一位小商人。家住河南省禹州市城東北古城寺。此人性情耿直,有膽有識,以開雜貨鋪為業,專好打抱不平,被窮人稱為“靠山”和“脊骨”。為防範當地民眾回響太平天國革命大軍,當地知州急令古城寺、獅子口、楊莊成立“聯莊會”。由於“聯莊會”會首辦事不公,劉化鎮蒐集證據,編唱兒歌,列舉出他們的種種劣跡,弄得會首當眾辭職,民眾即擁戴劉化鎮為會首。劉化鎮因此便延請武士,挑選青壯年,駐紮在紫金里高廟山,練武學藝,以安定鄉里。清鹹豐四年(1854年),禹州旱蝗成災,秋糧歉收。知州程佶反而以辦團練為名,增加糧賦。劉化鎮帶人前去州衙“請願”,要求免除糧賦,程佶一看不好對付,便假裝答應要求。然後,連夜收拾行裝,悄悄出城,辭官而去。後來又來了個朱先光宇任禹州知州,糧賦照收,經過交涉,朱光宇答應上書皇上,為禹州減糧減賦,劉化鎮思忖,這肯定是朱光宇的緩兵之計,便與岳三教、武大福商量,以高廟山為據點,樹起起義大旗,組只抗糧大軍。劉化鎮自立為王,公開號召農民起來與貪官污吏作鬥爭,隊伍猛增到兩三千人。朱光宇害怕得衙門都不敢出。“禹人抗糧”驚動了朝廷。清政府責令河南巡撫英桂坐鎮鎮壓。經過一番鬥智鬥勇後,劉化鎮終於自殺身亡,壯烈犧牲。朱光宇的老家被抄,無“家”可歸,只好掛印而去。自此,禹州民眾反抗官府的鬥爭不斷高漲,致使後來兩位州官到禹不久,連姓名都沒留下,便倉惶離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