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兆吉

劉兆吉

劉兆吉(1913- ),“中國現代心理學家”1,著名教育心理學、文藝心理學家,美育心理學創始人,西南師範大學原教育系主任、學術委員會文科主任委員,原四川省心理學會會長、重慶心理學會理事長。

劉兆吉歷經數十年學術生涯,潛心執著於教育心理學、文藝心理學和美育心理學的研究。尤其是20世紀80年代以來,他特別考慮到心理學與教育學的有機結合,集以往幾個主要專題研究領域中積累的思想與成果並經進一步提煉,提出了“美育心理”和“美育心理學”這一嶄新的教育心理分支學科概念。20年來,他全心致力於該學科的獨立和創建研究,為發展有鮮明中國特色、也具有充分世界性價值的心理學事業,做出了堅韌而獨特的、功不可沒的貢獻。
一、美育心理學學科概念的提出
美育心理學(Psychology of Aesthetic
Education)是教育心理學的一個分支學科,研究美育過程中師生心理活動的特點、效應及其規律,為美育包括藝術教育科學理論和實踐體系的建構提供心理學依據。亦即探討怎樣通過藝術、自然、社會、科學等各種美的事物培養受教育者的審美欣賞力、審美表現力和審美創造力,同時促進其智力、道德品質行為和身心健康等素質全面和諧發展的心理規律。
美育心理學思想中外文化史上早已有之,但是作為教育心理學的一門獨立的分支學科,卻是20世紀80年代中期的產物。劉兆吉在教育與發展心理學、中國心理學史、教師心理等領域問題的研究中,特別注意到了文藝作品、文藝審美活動對人的心理發展所具有的特殊影響和教育功能。他率先在《中國大百科全書》教育卷和心理學卷兩次編委會上提出了“美育心理”這一概念(1981),指出它應該是教育心理學研究內容的一大構成面,在教育心理學科體系中應當占有不可或缺的位置。他為《中國大百科全書·教育卷》(1985)撰寫了“美育心理”辭條[2],使得這一概念首次在辭典中正式出現,也使美育心理學作為教育心理學的一個獨立的分支學科,有了明顯的標誌。
儘管嚴格地來說,“美育心理”還不是“美育心理學”[3],只是美育心理學這門學科研究的基本對象,抑或說是該學科的邏輯起點。但是,為一門學科確定邏輯起點,或者說一開始就能準確、清晰地確定其研究對象並從明確的研究對象入手去建立一門學科,這對於一門完全新型的學科來說絕非易事。許多學科包括大家似乎都很明白的教育學科,僅可查閱到的現當代國內關於該學科的“基本原理”或“概論”之類的著述就有100多種,但是迄今為止,也還在為教育的邏輯起點究竟是什麼而爭論不休[4]。劉兆吉在1979年由潘菽主編的“文革”後中國第一本《教育心理學》[5]一書編寫大綱討論會上就建議列入“美育心理”的內容,但經力爭,未獲通過。於是他退而爭取美術教育心理、音樂教育心理等這些“藝術教育心理”的內容列入該書,終於得到認可。這說明,在不少學者心目中,“藝術教育心理”國外有現存的說法和研究,尚可以成立;而“美育心理”這種說法卻從來沒有聽說過,中外學界都沒有誰說到過,因此難以成立;況且“美育”和“美育心理”跟“藝術教育”和“藝術教育心理”好像也差不了多少,於是提出“美育心理”這一新概念似乎沒有依據也沒有必要。其實,藝術教育只是美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因為美育除藝術教育以外,還包括自然教育、社會美育、科學美育,同理,美育心理也不等同於藝術教育心理,它還包括自然美育心理、社會美育心理、科學美育心理等。因此藝術教育心理只是美育心理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但遠非其全部。不少學者對“藝術教育”、“藝術教育心理”和“美育”、“美育心理”及其相互關係的認識還相當模糊甚至是錯誤的。高層學界尚且如此,更何況在廣泛的理論界和實踐領域。由此可見,劉兆吉在當時提出“美育心理”這一概念而且要爭取專章上書是極其不易的。儘管這次美育心理的內容最終未能進入在中國教育心理學史上頗有代表性的這本《教育心理學》中,但是有關美育心理內容的爭取與討論,以及藝術教育心理部分的爭取與被最後認可,也可以說是一個關於“美育心理”及“美育心理學”的宣傳和講解的過程,爭取理解和支持的過程,至少使“美育心理”這一概念及其與“藝術教育心理”有聯繫更有區別的觀念進入了當時中國高層心理學和教育心理學專家的意識領域,為美育心理學最終能進入教育心理學研究領域並獨立成為一個學科分支,打下了伏筆,為日後美育心理學的研究與發展奠定了無形的但卻是非常寶貴的基礎。
劉兆吉在自己廣博的學問基礎上經深思熟慮之後提出的“美育心理”這一概念,既是一個填補長期以來教育心理學研究對象中一大欠缺內容的概念,也是美育心理學這門獨立學科的邏輯起點概念。為美育心理學而不僅僅是藝術教育心理學的獨立,學科概念的形成、完整和準確表述作出了基本的邏輯規定。雖然劉兆吉對該門新建學科的學科概念“美育心理學”的定義還在稍晚一些時候(有研究者因此而將美育心理學科的初步建成標誌確定為該定義發布的1991年[6]),而且隨著有關研究的開展和深入已有定義也許還會發生變化或者得到這樣那樣的修正,但是,劉兆吉一開始就為該學科的研究對象及其學科邏輯起點予以準確定位:美育心理學是研究美育心理,而不僅僅是藝術教育心理,這就已經內在地為這一學科概念的基本內涵與外延做了科學的規定,為該學科終能較快地、科學地、健康地發展劃定了正確方向。所以,以1985年《中國大百科全書·教育卷》上由劉兆吉撰寫的“美育心理”辭條作為“美育心理學”這一學科獨立的標誌,應該成立。
其後,他在進行該學科理論體系建構和實驗論證的同時,對該學科的學科概念以及包括若干基本概念在內的一些重要概念作了進一步提煉和確認。1990年他主編出版了第一本美育心理學科專著《美育心理學》,把“美育心理學”這一學科定義為:“研究進行美育過程中學生的心理活動規律和心理品質形成問題”的學科;1991年由他主持編寫的《美育心理學》分卷部分在《心理諮詢百科全書》上占有了獨立的位置,使該學科的學科概念及概念群首次作為獨立的版塊出現在辭典而且是心理學專業辭典中。雖然只有近120個辭條,但是卻表明了美育心理學這一學科已具有的相當獨立性及其學科概念群的形成和正在成熟的狀態。劉吉兆在該辭典中對“美育心理學”的定義有了更完備的表述:它是“研究美育過程中受教育者心理活動規律和心理品質形成的心理科學。”[7]
與此同時,在不少新出版的教育心理學、教學心理學以及教育學著述中都有了“美育心理”和“美育心理學”的用語、提法及專門構成部分,表明該學科的學科概念及其獨立性,已逐漸在較為廣泛的範圍里得到承認。
二、美育心理學科體系雛形的建構
提出這一學科概念之前,劉兆吉對該學科的基本構成已有思考,從他為“美育心理”的定義中就可以看出:“美育心理是探討如何以音樂、美術、文學的藝術美和大自然美、社會生活美和學校生活中的現實美為教育手段,發展他們的美感和欣賞美,創造美,評價美以及識別美與醜的能力,培養他們高尚的情操和文明習慣,促使他們智慧型和身體健康發展”[2](P251-252)。這裡已經指出了美育心理學構成的幾大方面內容:培養受教育者的審美能力,促進其多方面發展的藝術美育心理、自然美育心理、社會美育心理等。
在這一概念提出之後,他更是著力於該學科理論體系的建設並開展了有關的實證研究。他在《創建美育心理學芻議》[8](1986;1987)中明確指出美育心理學學科建設問題。在緊接著出版的《文藝心理與美育心理)(1987)一書如果說還是對兩個隸屬學科中的若干問題分別研究的論文集的話,那么三年後主編的《美育心理學》(1990)則是一本關於美育心理學學科的專著了。從該書目錄和緒論可以看到其基本的構成思路與框架。雖然該書所顯示的美育心理學的學科構成各部分之間及各部分主要概念間尚待作進一步系統化加工,但這一美育心理學科的首本獨立著述,為美育心理學科體系的建構提供了雛形。劉兆吉借莊子語在自序中謙言:“始生之物,其形必醜”。然而,任何新生事物成熟後的美都是包含在初生時的醜中的;且經過孕育和陣痛而誕生的新生命,這本身也就是一種很莊嚴、很神聖的美。
1986年劉兆吉爭取到了“美育心理研究”課題立項,得到全國教育科學規劃專家組首肯,並以其新穎性和獨創性被推薦為七五規劃國家級哲學社會科學重點項目,成為該類27個項目中僅有的兩項心理學課題之一。研究期間不僅出版了《美育心理與文藝心理》(1987)、《美育心理學》(1990)等著述,使美育心理學作為教育心理學獨立的分支學科逐漸形成了自己的理論雛形;而且該研究還首次以多項教育調查和教育實驗的方法證明了美育對學生審美能力以及學業成績、思想道德品質行為發展的積極影響。參加調查和實驗研究的人員跨重慶、成都、河南平頂山市三個地區,有教科所、大專院校、中國小、幼稚園等83個單位的教授、副教授、講師、助教、研究生、中小幼教師。其最終成果《美育心理研究》[9](1993),就是以這些調查和實驗報告為主體構成的。
劉兆吉主編的這本《美育心理研究》,是教育心理學和美育心理學研究史上一本十分重要的著述,甚至可以說在整個心理學史上也具有巨大的意義。該書由幼稚園、國小、中學、大學各教育階段的34份有關調查和實驗報告構成,涉及審美心理發展特徵;美育與學業成績的相關性;美育與思想品德行為、與人生價值觀形成的關係;美育與普通藝術教育的關係;美育與親職教育;美育與教師發展等內容,是國內首次在審美教育領域運用心理學研究方法,多方面探討審美教育的心理特點、效應及規律的專門著述。其在研究立意、理論假設、研究操作思路上都具有首創性;在研究方法方面,尤其是對美育心理問題的調查與實驗的設計、實施、量化分析等做了許多填補空白的嘗試,為美育心理學學科理論體系的科學建設提供了基本依據。本書及其研究課題也受到了國際心理學界關注,其中若乾報告被指定譯成外文轉載,劉兆吉因此多次被邀參加各國和國際心理學研討會。該書榮獲四川省政府哲學社會科學優秀科研成果一等獎(1994);四川省新聞出版局優秀圖書一等獎(1995);國家首屆人文社會科學優秀科研成果二等獎(1995)等多項重要獎勵。
美育心理學學科體系建構是一個龐大而又精細的研究工作。除基本理論框架、學科概念、學科概念體系及其實證研究以外,還需要在此基礎上探討美育心理活動的規律,諸如師生的審美互動、審美認知特點及其感性和理性引導;審美情感體驗的喚起與持久性;美感共鳴及其機制;個性與創造性的激發、強化和社會化;與其他智力和非智力因素之間的相互促進與制約性等等,直到這一學科的規律體系得以建立起來。而這些,都還必須進行多角度、深入的實驗研究和理論提煉,才能一一獲得,才能使該學科系統真正走向成熟與完善。劉兆吉為此而做了種種開創性工作,為美育心理學科的體系構造了雛形,為其接近科學的研究方法做了大膽嘗試,同時也為後繼者完善這一學科體系建構的研究提供了多種思路和可能性。
三、對美育心理學有關基礎學科的研究
美育心理學是一門綜合性極強的學科,除普通心理學、教育心理學、心理學史以外,審美心理學、文藝心理學、美學、倫理學、教育學等也是其重要的基礎或基礎學科。劉兆吉雖然是心理學專業出身,但在這些學科領域也有很深的理論功底、研究與創見,這是他創建美育心理學的重要條件之一。也可以說美育心理學是他在廣博的各學科理論基礎上綜合、概括、提煉而成的。
能做到這一點,與他從青年時期起就具有廣泛的求知興趣與執著、堅韌、嚴謹的探求精神有著不可割裂的邏輯聯繫。劉兆吉畢業於西南聯大哲學心理教育系(1939年),主修心理學專業,但他卻同時向該校許多知名教授求教,同時跨專業跨學科聽了著名哲學家、美學家、文學家馮友蘭、朱光潛、朱自清、聞一多等主講的哲學、美學、文藝心理學、中國文學等課程,逐漸對這些學科及其與教育學、與人的心理發展之間的關係產生了極大興趣,並開始了研究這些學問。甚至大學三年級他就涉足民間文學研究,在隨西南聯大由長沙遷往昆明途經湘、黔、滇的過程步行3500里,採集民間歌謠,後出版了《西南採風錄》[10]一書。這是連中文專業的學生也難為和未能為的事,他不僅想到了做,而且用了極大的意志力堅持做,而且做得很棒。他為此還獲得了詩人、文學家、民間文學家的稱號。這不禁使我們想到了,與此似乎有很多相似之處的另一件人與事。著名美籍華人物理學家、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楊振寧博士、李正道教授,他們也是在西南聯大讀書期間興趣盎然地聽了中文系、哲學系的文學課、美學、哲學課,這與他們後來十分讚賞和強調科學美、強調科學與藝術與美的結合,並對物理學作出了相當深刻的美學闡釋[11]肯定有著必然關係。美與美學不僅對心理和教育有所啟示,因此而產生了“美育心理學”;而且對許多學科包括物理學和其他自然科學、社會科學都會有所啟示,從而也應當產生“物理美學”、“物理美育心理學”亦或其他更為嶄新的交叉學科。這對我們今天辦科技辦教育,要科技創新,要培養全面素質發展且有創新能力的人才,難道不也是一種寶貴啟示?!
文藝心理學是劉兆吉在提出美育心理學之前,研究最多也最有特色的一個領域,而且也是他對心理學作出了卓越貢獻的又一個領域。他概括指出美學家朱光潛的“文藝心理學”是美學、文藝學、心理學三結合的產物,早在青年時代他就認為這“三結合”中還應該加上教育學的內容,從而形成“文學、美學、心理學和教育學的四合一”,形成另一種與人的教育與發展有關的“文藝心理學”。儘管這種“四合一”的學科後來終被他恰如其分地定位為“美育心理學”,但是在此之前和與此同時他對“文藝心理學”進行的大量橫向與縱向研究,當然地為美育心理學的創建打下了紮實的奠基工作。
在國內,是他第一個建立了在心理學範疇中的文藝心理學。所謂“文藝心理學”,其主體詞是“心理學”,修飾詞是“文藝”,因此它本就應該是屬於心理學範疇的學科,是研究文藝現象的心理特點及其規律的心理學科。但是在我國,由於首先而且大量涉獵這類問題研究的是文藝學家或美學家,所以,儘管他們看到了心理學之於文藝活動或現象解釋的重要性,要探究文藝作品和文藝活動中的心理問題,也自然會把這門學科定屬於文藝學或美學的一個分支。“‘文藝心理學’是從心理學觀點研究出來的‘美學’”[12];“文藝心理學是運用心理學的原理去研究文藝的科學”[13]。而將文藝心理學重新定位,明確將之歸屬於心理學範疇並使之成為心理學的一個分支領域的,在我國心理學界當數劉兆吉。他在《文藝心理學綱要》中指出:“由於作者的專業不同,分析問題的角度不同,所下功夫的力點和重點也不同。因此給文藝心理學下的定義自然也不同”,之後定義道:“文藝心理學是心理學的一個分支,研究作為反映現實特殊形式的文學藝術創作過程心理活動的規律性和欣賞者感受、理解藝術作品心理活動的規律性。”[14](P1-2)而且在他關於文藝心理學的研究與論述中,還每每都要提及文藝心理學的美育功能和與美育的心理活動及其特徵之間的關係。“文藝是德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文藝含有美育和德育的功能”[14](P7);文藝心理學“研究如何通過文藝作品、藝術活動去豐富和提高人民的精神生活,鼓舞人民的意志和熱情,研究如何培養青少年的文藝興趣和欣賞、創作能力,用以提高青少年的審美和造美能力,提高他們的美感情操,促進其德、智、體、美的全面發展,為美育提供心理學依據,提高寓德育於美育的效果。”[14](P2)
劉兆吉對中國古典文化尤其是中國古代的文藝思想史及其中所包含的美育心理學思想也有很深的研究。採納他的提議[15],中國終於編寫出了第一部《中國心理學史》[16],而他承擔了其中“學記”、“樂記”、“王守仁”部分的撰寫及統稿工作。在此前後他還撰寫了《〈樂記〉中的心理學思想》(1983)、《〈文心雕龍〉中的文藝心理學思想》(1985)、《劉勰論文藝鑑賞的心理學思想》(1986)等論文,顯示了其深厚的文化和思想功底,也使他創建的美育心理學有了深厚的中國文化與思想歷史的底蘊。
此外,對於教師心理和學生學習心理的研究,例如《國中作文教學法》(1943)、《從心理學角度談天資與勤奮的關係》(1962)、《從心理學角度論為人師表》(1983)、《對120名優秀教師和模範班主任心理特點初步分析》(1980)、《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的心理學問題》(1983)等等,也為他創建美育心理學,從教育者心理和受教育者心理兩個角度提供了支持。
四、以學品和人品組建美育心理學科研究隊伍
劉兆吉從通過大量積累進而大膽提出美育心理學學科概念,到為爭取這一學科的真正獨立和學科的建設與發展,20年來可謂嘔心瀝血,矢志不渝。但是,他並不把這一領域看成是自己獨占的“山頭”,他希望自己創建的美育心理學是一個生機無限的、群體的事業,為許多人追求也為許多人分享的事業。
因此開始不久,他就採取了群體攻關的形式進行集體協同研究。通過他主持的課題,也通過他深厚的學識和寬厚而高尚的人格,團結、組建和培養了我國第一支美育心理學研究的學術群體。其中,有他在教育心理學界、文藝心理學界的同仁知者;有他在校在系當領導時的部下和教師;有受他多年教誨敬重他人品和學品的學生。通過大家的努力,使該學科創建不久、研究時間不長,便迅速發展,顯示出強勁的生命力。
劉兆吉招收了首批以“美育心理學”命名的研究生(1986~1989),迄今為止西南師範大學依然是在全中國乃至全世界惟一的一所招收美育心理學研究生的大學,這是值得西南師範大學驕傲、值得該專業研究生們驕傲的事。劉兆吉用他淵博的學識、執著的科研與創新精神和諄諄教導與期望,激勵著學生們承接他的思想和事業繼續進行研究,繼續在這條十分艱辛而又無限美好的路上開拓前行。學生們不負重望,繼後分別主持了“審美教育對學生素質全面發展影響的實驗研究”(1993~1996)、“學校美育系統與美育心理發展實驗研究”(1997~2000)、“兒童審美心理的發展”(1998~2000)等國家和省部級重要課題,在美育心理學理論的系統化;美育心理學與美育理論及實踐的結合;美育心理學和美育學研究方法的科學化、實證化、量化等方面做出了有意義也有相當深度的探索,志在使美育心理學這門對人自身的發展與完善有重要價值的學科日趨成熟和完善。
美好的事業根源於優秀的學品,也根源於優秀的人品。劉兆吉以他一生的實踐證明著這一真理。他如今已經87歲高齡,還在用每一天、每一分腳踏實地的追求繼續證明著這一真理。去年他還在主編《心理學大辭典·文藝心理與美育心理卷》,面對1000多個辭條60多萬字的書稿,一一審閱,字字批改,“看著他戴上老花眼鏡,用微微有些發顫的手翻動書面的畫面讓人禁不住思緒萬千”[17]。劉兆吉就是以他這種從容、嚴謹和常人難以具有的執著與意志力在感召著我們為他開創的事業而繼續奮鬥的。
劉兆吉在西南聯大聆聽各位大師們的講課,學習和綜合汲取他們學術思想的同時,也學習了他們追求獨創和嚴謹治學以及謙遜為人的品性。聞一多和朱自清先生都為他的《西南採風錄》作了序,這無疑是中國文學史上十分寶貴的史料。然而更為寶貴的是,大師們在序中對這位大三學生而且是非中文專業學生所給予的由衷欣賞和慷慨讚美:“劉兆吉以一個人的力量來做採風工作,可以說是前無古人”(朱自清);“毅力實在令人欽佩”(聞一多)。這些讚詞,不僅僅是對當年年輕的劉兆吉的高度評價與鼓勵,而且也似乎是對今天劉兆吉創建美育心理學科的這種學術創造精神與所獲成果的一種預言。
美育心理學是由中國心理學家自己提出並首先有意識進行系統研究的心理學科,是一門誕生於中國但其意義絕非僅限於中國的一門具有世界性、人類性的和前沿性學科。在美國、德國、英國、日本等其他先進國家中關於藝術教育心理、藝術審美心理的研究與實驗並非罕見,而且總是立足於藝術審美對學生多方面品質與能力的開發上,實際上已經不僅僅是狹隘的藝術心理研究,這與美育心理研究顯然有著共同目的和指向。劉兆吉的美育心理學思想及研究成果,在國際國際文化藝術界和心理學界已引起特別關注,《美育心理研究》中多項報告及結論被指定翻譯轉載,此外,近些年來自各國的專題稿約和專題學術報告邀請頻頻,這本身也是國際影響力的一種有力證明。
劉兆吉創建的美育心理學對人類心理學、教育心理學、教育學所具有的獨特的理論與實踐價值,將隨著這一學科研究的持久與深入而更加鮮明地顯示出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