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偉越

2008年,很多新媒體公司在國際金融危機的狂潮下倒下,但是也有公司在這一特別的時刻開始奮鬥。 因為他清醒地看到這個媒體所具有的優勢,他向我們介紹了警視媒體的7大優勢。 劉偉越:我個人認為是不太可能的,比如說現在這個社會是細分的市場,人們的需求也是多元化的。

名片

2010年亞運會服務商 警視傳媒CEO 劉偉越

合作經歷

2012北京國際車展、TCL雲電視、安信地板、渤海銀行、長安萬達、廣汽傳祺 廣汽三菱、五糧液、六和液、中國聯通、中國人保等

個人經歷

出生於1981年7月的劉偉越,畢業於華南理工大學的會計電算化專業。
工作經歷:
1999年6月――1999年11月,任職於廣州市鴻達裝飾工程公司會計。
1999年11月-----2003年8月,深圳市多保防護用品有限公司業務員,業務經理。
2003年8月------2005年2月,深圳市奧思路科技有限公司業務經理、副總經理。
2005年3月起任OSR公司董事,出任OSR旗下獨資綠旗行公司副總經理,2005年 8月起任綠旗行公司總經理。
2008年4月起擔任廣東警視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一職,主管媒體資源開發,媒體資源維護工作;2008年8月繼續擔任副總經理一職,崗位職能變動,兼任媒體招商工作。2010年1月起,擔任公司總經理一職。
劉偉越是廣東警視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籌辦負責人員之一。

媒體筆下的劉偉越

採訪警視傳媒總經理 劉偉越
2008年,很多新媒體公司在國際金融危機的狂潮下倒下,但是也有公司在這一特別的時刻開始奮鬥。警視媒體總經理劉偉越和他的團隊,就在這個時間義無反顧地走上了這個戰場。
劉偉越,曾在國家交通安全產品企業綠旗行做了8年的實業,隨著產品走入千萬條高速公路,劉偉越也對這個龐大的交通網路有了深刻的認識。而真正進入新媒體行業,剛開始,他和他的合伙人並沒有只是專注做高速公路的媒體。他們把攤子鋪得很大,野心也很大,在樓宇、停車場、電影院他們都在試圖做出自己的勢力範圍。但是,當時的整體經濟大環境以及相對成熟的媒體環境,不允許他們再重複別人走過的路。
出身於實業界的劉偉越,他不僅具有敏銳的目光,更具有控制現金流和利潤的務實,在他們看到新媒體行業所蘊藏的巨大利益的同時,也看到了周遭其他媒體不斷倒下。他選擇了收縮陣線,從樓宇等媒體裡完全撤出來,專心只做高速公路媒體。從2009年,他小心地整合著自己的業務。希望能在一個領域裡,做出自己的優勢。
而時間證明,他收縮戰線的戰略是正確的。“在新媒體行業,做點小生意不難,但是要真正做成一個有規模、可持續發展、網路化的媒體,就需要審時度勢。”劉偉越說。同時,要真正做成一個全國性的網路,10億的資金是必須的。他和其他股東不僅把大量的自有資金都投入到這個領域中,在精力上也不再旁顧其他,專注打造警視媒體的核心優勢---中國最大的交通安全媒體(收費站平台)。他們以廣深為根據地,在北京、上海先後成立了自己的公司,並且在這兩個城市很快拿下了高速路網路收費站的媒體權益。
於是,當司機們在高速路收費站減慢速度時,不管是白天還是夜晚,都能看到一排排警視駐屏和警視燈箱。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說,他不但實現了自己職業人生的轉型,而且他新公司的業務和之前的業務進行了不錯的整合。可以說,這也是一次產業鏈的有效拓展。
劉偉越帶著他的團隊,在這三年里披荊斬棘,2011年,他們已經實現盈利。 2012年,他們的目標是能實現5000萬以上的盈利規模。他顯得信心滿滿。他說,這個領域(高速公路收費站)之所以能給公司帶來利潤,因為目前這個領域還沒有什麼成規模的公司和他們競爭。目前市場上,也就是一條路、或者幾條路有公司在運營,沒有形成規模。所以,警視要以最快的速度實現北、上、廣、深以及各大主要經濟圈的省會城市的高速路收費站的覆蓋。他們選擇的基本是車流量達五萬輛以上的高速路,公司計畫在2013年前實現覆蓋300條高速路,2000個收費站,安裝2萬個警視燈箱和10萬組警視駐屏,範圍覆蓋到18-20個城市的媒體網路。
劉偉越對這個目標很有信心,他說,雖然之前做這個媒體,走了一些彎路,但是,有創業經驗的他,對於創業的艱辛有足夠的心理準備,他喜歡有挑戰性的東西,他希望能在新媒體行業里做出點成績。
但要真正做出點樣子來,不僅要靠熱情,更重要的是找到合適的模式。劉偉越說,他們在所有的高速路收費站都是採取租用的方式,而他們有把握拿下這些資源,不僅在於他們之前在這行業十多年的經驗,同時他們的產品也具有相當強的功能性。比如警視駐屏既是媒體,同時也是起到汽車隔離分流作用的載體,警視燈箱是廣告展示的平台,同時也是相關管理部門發布信息的重要渠道。他們還通過與大型活動進行合作,如與北京奧運會、廣州亞運會合作贊助,體現公司的公益性和社會責任感,使功能性與廣告更好地結合起來,而不是純廣告性質,使公眾更好地接受。使戶外媒體宣傳得到好的作用。
而最近國家對於一些高速路收費站的撤銷,讓人們對這個媒體的延續性有所疑慮,劉偉越說,中國的高速路建設有自身的一套體系和體制,在未來的三十年內,對公司的發展不會造成影響,對此他們不會太緊張。
因為他清醒地看到這個媒體所具有的優勢,他向我們介紹了警視媒體的7大優勢。第一,警視媒體是集群展示媒體。第二,警視媒體的廣告具有強制性。第三,警視媒體是以廣告載體出現的,同時又有合適的交通作用。第四,它是無縫全天媒體,夜間效果更佳,不需要特殊的燈光,節能環保。第五,抗干擾性強。第六,對客戶進行細分,能清晰的了解和把握目標客群人群的特點,使廣告效果更加精準一些。第七,警視媒體是第一接觸媒體。所有這些都讓他們看到了這種媒體的獨特所在。而也正是有了這些獨特的競爭優勢,這個媒體的魅力也才能在歲月的浸染中逐漸托顯它的本色。
這也正和劉偉越的個人人生目標暗合,他崇尚挑戰的人生,但是有著務實的風格,他說話乾脆利落,有著商人特有的精明,但是拿得起、放得下的作風,也讓他氣魄倍顯。他選擇了不一樣的人生軌跡,但這也正是新媒體這個行業的魅力所在,很多人在這個行業里前仆後繼,比的就是誰能站得住,站得穩。

對話新浪

2010年11月17日,由新傳媒產業聯盟、第五屆文博會組委會辦、石景山區人民政府共同主辦、多家權威行業協會聯辦的“2010中國新媒體盛典暨第三屆新媒體節”於北京開幕。新浪傳媒作為本屆新媒體節的戰略合作夥伴參與了全程報導,並對話多位參會嘉賓,2010年廣州亞運會服務商、警視媒體CEO劉偉越 新浪傳媒:您認為戶外新媒體在媒體中競爭的優勢在哪,或者說怎么利用新媒體這個技術渠道來更新內容?
劉偉越首先我們有一個比較核心的網路資源,就是高速公路網路平台,隨著有車族越來越多,隨著中國汽車的擁有量人均普及流量會越來越大的。我們因為有一個得天獨厚的優勢,跟全國3萬多公里的高速公路有一些合作,我們現在轉化為一個媒體平台,形成一個比較強有力的核心網路資源,這是我們的優勢。第二,依託工廠的優勢,有很強的技術背景,對業務技術形成一定的支撐。
新浪傳媒:現在作為新媒體的代表,發展比較迅速,您是怎么看待這個現象的呢?
 劉偉越:剛才有一位嘉賓也講到了,以後的社會是更加細分的市場,因為人的需求是多元化的,尤其是現在全球化的經濟時代,大家不同的教育背景、不同的生活環境包括受到的不同影響,它將是一個分眾的細分。可能有的人喜歡藝術品,有的人喜歡流行歌曲,有的人喜歡音樂劇,所以是一個全面的社會。微博或者其它的交流平台,我想應該是都有各自的的發展方式。
新浪傳媒:您覺得現在中國戶外媒體這個行業的發展怎么樣,有沒有對前景的預判?
劉偉越:總體來講,我認為每年保持穩定的增長是必然的趨勢,隨著大家休閒方式的改變,更多的對於戶外運動的需求,還有旅遊市場的發展等等,都決定了戶外傳播方式會得到進一步的綻放。因為它涉及到戶外,更多涉及到公益形象、環保形象還有社會形象的問題,符合社會發展的潮流,客群包括消費者、社會大眾也好更加接受,而不是完全強加的傳播。
新浪傳媒:您這次參加新媒體節有什麼特別的感受嗎?
劉偉越:感覺大家還是在各個領域動了很多腦筋、花了很多心思做創新的工作。我們國家隨著經濟的發展,更多的會在各個領域去集思廣益,我想媒體的發展是多元化的,應該會是一個百花齊放的時代,也跟同行學習到很多東西、想法,有一些經驗可以融入到我們的媒體當中去。
新浪傳媒:現在新媒體發展比較迅速,您認為以後會不會徹底的代替傳統媒體呢?
劉偉越:我個人認為是不太可能的,比如說現在這個社會是細分的市場,人們的需求也是多元化的。雜誌有它的生存之道,報紙也好、電視也好,有些會以新的形式出現,這是一個必然過程。不管是紙媒也好,其它傳統媒體也好,市場份額可能會受到影響,但是市場總量在變大,可能它的營業額不會受到多大影響,只是會受到挑戰。在傳統行業上通過技術改造、技術更新,也是可以得到發展的。傳統媒體的領軍者、各個企業家、職業人能夠吸收經驗做好的話,同樣可以走專業化發展路線。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