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管理:企業創新路線圖

創新管理:企業創新路線圖

本書創作歷經5年,課題組對幾十家著名的行業先進企業進行了廣泛的實地考察和調研,與大部分企業的總經理和董事長進行了反覆、長期的討論和溝通,取得了大量的一手資料,並在此基礎上形成了豐富的實踐案例。結合大量企業的創新活動和實踐,本書系統研究了企業在制定創新路線圖的過程中涉及的創新理論、創新方法、理論框架、制定流程、制定方法等各方面的內容。本書從三個世界——創意世界、技術世界、商業世界,三大系統——抽象系統、活動系統和支撐系統,三層創新——源創新、流創新、核創新,五條路線——思想路線、技術路線、產品路線、市場路線、組織路線,對企業創新管理進行了全新、全方位的邏輯體系建構,提出了一個立足中國企業實踐、具有建設性和操作性的企業創新路線圖制定理論框架。在本書的理論指導下,通過華南理工大學技術創新戰略與管理研究中心的合作和支持,金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對公司的全面創新系統進行梳理與歸納,獲得2013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企業技術創新工程組);佛山市路橋建設有限公司對佛山一環大型工程建設項目的集成創新管理系統進行總結與凝練,獲得2012年度廣東省科學技術獎特等獎(集成創新)。這些成功案例均在本書中得以展現。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歷時10年研究,5年實地調研,集68家企業、26家上市公司一手資料,展現2013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和2012年度廣東省科學技術獎特等獎的成功案例
聚焦中國企業,特別是創新型企業在不確定的技術和市場環境下,如何通過有效的創新管理活動以及繪製創新路線圖,把握未來創新方向、未來創新路徑以及獲取持續競爭優勢。本書首先系統地介紹了創新的基本理論,探討了創新管理的最新趨勢與方法;然後,基於哲學、創新理論、創新工具方法,提出創新路線圖的定義、構成、功能、原則、制定框架與制定流程,構建了包括三個世界、三大系統、三層創新、五條路線在內的企業創新管理新範式;最後,分別論述企業創新的思想路線、技術路線、產品路線、市場路線以及組織路線的相關概念、制定流程、制定方法、實施與修編,並詳細介紹了創新型企業制定創新路線圖的具體實踐與內容。

作者簡介

張振剛
華南理工大學工學學士、工學碩士、管理學博士,英國赫爾大學全日制工商管理碩士。現任華南理工大學黨委副書記,工商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廣東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副主席、廣東省人民政府決策諮詢委員會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學會學術委員會委員、廣東省第四屆、第五屆學位委員會管理科學與工程學科評議組成員。領銜榮獲第六屆中國“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成果普及獎;廣東省2010~2011年度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一等獎等多項獎勵。還榮獲廣東省1995年科技進步特等獎(第三排名)。出版專著教材15部,發表論文130餘篇,領銜獲得中國專利一項、國家著作權局計算機軟體著作權三項、申請發明專利一項。
陳志明
華南理工大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專業博士研究生,管理科學與工程碩士,光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理學學士。曾作為主要研究者參與廣藥集團、美的集團等企業委託項目10多項,發表論文8篇。

媒體推薦

《創新管理:企業創新路線圖》融合了大量中國創新型企業的創新實踐,理論自成體系,構思獨具匠心,結構嚴整清晰,論述深入淺出,將抽象的創新管理理論與豐富的創新管理實踐結合起來,凝聚了作者多年來對企業創新管理活動的系統研究和深刻見解,是創新管理領域難得的一本好書。
—— 中國工程院院士、華南理工大學教授 瞿金平
《創新管理:企業創新路線圖》是關於企業系統把握創新核心活動、描繪未來創新發展路徑、突破創新關鍵壁壘、開展商業模式創新的先進工具。本書系統地構建了以建立創意、技術和商業三個創新世界為目標,以構建戰略、活動和支撐三大創新系統為基礎,以探索“核創新”“流創新”和“源創新”三種創新模式為中心,以規劃思想、技術、產品、市場和組織五條創新路線為途徑的企業創新管理框架,具有哲學的思想高度、方法論的路徑選擇、理論性的綜合凝練、工具性的操作指引,無疑會對那些想通過創新驅動發展的企業產生深刻的啟發。
—— TCL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CEO 李東生
《創新管理:企業創新路線圖》一書,不僅闡述了當前企業創新所需要的理論、思維、戰略和方法,而且給出了企業創新的路線圖。不僅給出了創新的理論和方法,而且給出大量的創新實踐和事例。這些事例中,不僅有反映創新上取得成功的世界級企業案例,更有結合中國企業的創新成功的企業案例,使得我們能直接體會到身邊的故事,似乎看得見、摸得著、學得到。可以說,該書是一本企業創新的實戰指導書。
—— 中國國際海運貨櫃(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裁 麥伯良
《創新管理:企業創新路線圖》系統地闡述了企業創新管理的理論和方法,創造性地系統構建了創新路線圖的理論框架,對企業制定創新戰略、開展創新活動、創新商業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參考價值。
—— 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前董事長 朱江洪
在中國經濟發展速度與方式進入轉換期之際,《創新管理:企業創新路線圖》為企業轉型發展、提升創新管理能力提出了一個具有科學性的理論框架和操作性的業務工具。本書作者通過列舉國內外案例,結合國情進行深度分析,能夠幫助企業創新管理者從哲學的層面去思考創新,從戰略的層面去謀劃創新,從實踐層面去推進創新。
—— 招商局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 餘利明

圖書目錄

推薦序 擁有創新(陳春花)
前言
緒論 創新與發展1
0.1 持續發展的動力在於創新1
0.2 時代背景3
0.3 理論意義與實踐價值8
第1章 企業創新理論11
【本章思維導圖】11
創新導入 創新——比未來快一步12
1.1 創新的概念和分類13
創新聚焦 蘋果——市場的先行者18
創新聚焦 節省式創新23
創新聚焦 廣東創新型企業創新管理實踐28
1.2 創新模式和戰略32
創新聚焦 杜邦公司的自主研發33
創新聚焦 寶潔的開放式創新36
創新聚焦 方太“甘當老二”的追隨者戰略39
創新聚焦 戴爾電腦開創的藍海41
1.3 創新思維和方法42
創新聚焦 海爾:人人都是創新體43
創新聚焦 六頂思考帽的普遍套用47
創新聚焦 3M公司的領先用戶法51
創新探索 自主創新持續發展——廣東科達機電的創新發展之路52
第2章 企業創新路線圖55
【本章思維導圖】55
創新導入 中集集團的創新發展及其演進56
2.1 創新路線圖的理論溯源61
創新聚焦 海格通信的五層次全面創新戰略管理體系69
創新聚焦 UT公司的IPD75
2.2 創新路線圖的基本概念76
創新聚焦 通往創意世界的十種渠道82
創新聚焦 眾包的世界84
創新聚焦 3M創意離散制度86
創新聚焦 廣東工業設計城90
創新聚焦 微信的成功93
創新聚焦 基於創新三大系統的金髮科技全面創新體系98
創新聚焦 麥當勞的雙邊市場模式101
2.3 創新路線圖的主要功能102
2.4 創新路線圖的制定原則103
2.5 創新路線圖的制定框架104
2.6 創新路線圖的制定流程107
創新探索 TCL的創新路線圖111
第3章 企業創新的思想路線122
【本章思維導圖】122
創新導入 三星與索尼的差異化戰略對比123
3.1 思想路線概述126
創新聚焦 廣電運通的創新文化體系建設130
創新聚焦 海信電器的領先者戰略133
創新聚焦 騰訊——後發制人的追隨游擊戰134
創新聚焦 比亞迪的仿製戰略135
創新聚焦 世爵公司的實用工程戰略136
3.2 如何制定創新理念與目標137
3.3 如何確定創新戰略142
創新聚焦 美的集團技術創新環境:基於STEEP模型的分析145
創新聚焦 廣藥集團波特五力模型分析149
創新聚焦 耐克公司的價值鏈分析152
創新聚焦 戴爾的全面成本領先157
創新聚焦 蘋果公司的全面差異化戰略158
創新聚焦 美國西南航空的集中成本領先戰略159
創新聚焦 杭州聯合銀行的集中差異化戰略160
3.4 思想路線的繪製161
創新探索 廣藥集團的思想路線163
第4章 企業創新的技術路線166
【本章思維導圖】166
創新導入 技術路線——來自佳能的啟示167
4.1 技術路線是什麼169
創新聚焦 廣東威創視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技術體系171
4.2 找到真正有價值的技術173
創新聚焦 對標管理:全面提升企業綜合競爭力175
創新聚焦 “凌志”是如何成功進軍頂級轎車市場的178
創新聚焦 “科學預測,敢為人先”——英特爾制勝之道179
創新聚焦 利用替代曲線法來解釋洗滌劑取代肥皂的過程181
創新聚焦 英國包價旅遊業發展預測——德爾菲法的運用183
創新聚焦 電晶體技術進化的徵兆186
創新聚焦 “哈藥現象”解析——S形曲線在行業預測中的套用188
4.3 技術創新方案設計196
創新聚焦 基於合作研發的第三代移動通信技術199
創新聚焦 未盈利企業為什麼更傾向於購買專利200
創新聚焦 廣州金域醫學檢驗中心——醫學外包的典例201
創新聚焦 威創:核心技術採取自主研發205
4.4 技術立項與技術預研208
4.5 技術路線繪製210
創新聚焦 汕頭超聲儀器研究所有限公司的技術路線212
創新探索 TCL技術路線的繪製213
第5章 企業創新的產品路線216
【本章思維導圖】216
創新導入 銥星衛星電話217
5.1 什麼是產品路線218
創新聚焦 寶馬“迷你”系列的重新定位219
5.2 尋找有價值的產品概念227
創新聚焦 門徑管理——從想法到市場投放227
創新聚焦 廣藥集團“點、線、面”產品管理230
創新聚焦 創意識別——“純真年代”見縫插針,後發先至235
5.3 如何制定產品路線方案242
創新聚焦 惠普新產品的10大“成功標準”243
5.4 產品路線繪製251
創新聚焦 科達機電的產品路線252
創新探索 威創視訊的產品路線253
第6章 企業創新的市場路線258
【本章思維導圖】258
創新導入 中興能源的EMC——“契約能源管理,創造共贏綠色奇蹟”259
6.1 市場路線中的核心概念261
6.2 如何進行目標市場分析 264
創新聚焦 長尾理論268
創新聚焦 西門子的SMART市場計畫——細分帶來的市場機會269
創新聚焦 華為的$APPEALS分析舉例273
6.3 市場潛力預測275
創新聚焦 中國電子商務市場潛力預測277
6.4 制定市場策略278
創新聚焦 沃爾瑪的侵略性定價 281
創新聚焦 蘋果要改變中國策略嗎284
創新聚焦 主要的消費者促銷工具286
創新聚焦 別暗算你的客戶——實現公平客戶管理288
創新聚焦 TCL的多樣化行銷策略290
創新聚焦 少做讓顧客更滿意291
6.5 商業模式設計與創新293
創新聚焦 京東商城商業模式設計297
創新聚焦 製藥行業的情景預測 304
創新聚焦 Made.com——家具領域Amazon310
6.6 市場路線繪製313
創新探索 美的的市場路線314
第7章 企業創新的組織路線319
【本章思維導圖】319
創新導入 寶潔:從研發走向“聯發”320
7.1 組織路線概述322
7.2 創新組織設計325
創新聚焦 微軟研發:小組制組織模式328
創新聚焦 摩托羅拉:強盜尋呼機重量級團隊331
創新聚焦 海爾研發的“型號經理制”333
創新聚焦 日本造船研究協會338
創新聚焦 華為全球化研發機構網路339
創新聚焦 矽谷區域創新網路的形成340
創新聚焦 美的集團的中央研究院346
7.3 建立創新管理制度348
創新聚焦 美的集團的激勵制度350
創新聚焦 西門子的全球知識共享353
創新聚焦 海格通信的智慧財產權管理359
7.4 創新資源配置364
創新聚焦 豐田模式:工作團隊是解決問題的焦點365
創新聚焦 西門子研發資金的分配370
7.5 組織路線的繪製373
創新探索 金髮科技組織路線設計374
第8章 企業創新路線圖的實施與修編379
8.1 創新路線圖實施過程控制379
8.2 運用平衡計分卡實施績效評估381
8.3 創新路線圖的修編384
創新探索 佛山路橋公司在“一環”大型工程建設項目上的創新實踐385
附錄創新路線圖制定整體流程389
參考文獻390

文摘

創新探索
佛山路橋公司在“一環”大型工程
建設項目上的創新實踐
佛山市路橋建設有限公司成立於2003年,是佛山市政府批准成立的國有獨資企業。在已建成公路項目中,佛山“一環”快速幹線是其代表性工程,僅僅用了3年零5個月的時間就實現了預期目標。用一句話來形容其質量就是“通車七年,路面從來沒有大修”。佛山“一環”位於廣佛都市圈核心地帶,經佛山市南海、禪城、順德和三水四個區,影響面積達1000平方公里,總投資130億元。該工程於2003年6月經廣東省發改委批准立項後開始工程設計,2004年4月進行大規模施工,2006年11月18日建成通車。截至2013年1月18日,南延線主線全線通車。目前,佛山“一環”全長達158公里,為廣東省內最長的環城公路。
佛山路橋公司在承擔“一環”大型工程建設項目過程中,在思想、技術、產品、市場和組織路線五個層面進行了綜合創新與實踐,體現了用科學的理念引領、規劃與統籌,用系統的方法整合、集成與管理以及用先進的技術設計、實施與監控等創新特點。2012年“佛山一環快速幹線工程建設與管理創新實踐”項目成功獲得2012年度廣東省科學技術獎特等獎。
(1)思想路線——用科學的理念統籌規劃。
佛山“一環”項目面臨建設規模大、組織協調難、征地拆遷量大、管理要求高、地質條件複雜、橋樑工程多、主跨跨徑長等一系列複雜問題,必須對建設理念、關鍵技術和管理進行創新研究。在規劃論證過程中,佛山路橋公司深入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園林城市和生態城市戰略,確立了“建設標準高、功能全、效益顯著、影響巨大的民心工程、精品工程、陽光工程”的建設目標,創造性地提出了環城鎮群快速幹線道路“主輔路並行,與被交道路無縫對接”的設計原則以及“高起點規劃、高標準設計、高質量建設、高效能管理”的建設宗旨,致力於將佛山“一環”打造成特色的綠色廊道、生態環保之路,為建設宜居、宜商、利發展的城市環境做出貢獻。在項目招投標過程中,佛山路橋公司探索出一套公平合理的評標理念與方法:放開資格預審,廣開市場選擇,採取“雙平均”的合理低價中標;同時主動接受紀檢、檢察、監察部門的監督,實現招投標工作“公開、公平、公正”。(2)技術路線——用先進的技術綜合集成。佛山路橋公司在“一環”項目啟動之初就進行了詳細的技術路線的設計,詳細分析了項目需要重點攻克的技術難題以及相應的解決方案。“一環”項目在“環城鎮群城市快速幹線主輔路並行設計及交通組織”“道路與生態的和諧統一”“複雜橋樑設計與建造關鍵技術及構造物耐久性”“複雜地質軟基處理及熔岩區樁基的質量控制”“南方濕熱地區瀝青路面建造技術”等技術難題上得到了重點突破,在國際上率先建成最大跨度(350米)的獨塔多索麵混合梁自錨式懸索橋,首次在南方濕熱地區大規模使用TLA改性瀝青路面,創造性地開發了大跨度自錨式懸索橋的設計施工和質量監控等成套技術。項目共獲得發明專利2項,發表論文65篇,出版專著3部,獲得省部級及佛山市各類獎項13項。相關技術已在西陵長江大橋、佛山佛陳路快速化工程中採用,並擬在西樵特大橋、佛陳橋擴建等大型橋樑工程中得到推廣套用。(3)產品路線——用生態的理論最佳化環境。針對“土地資源緊張、交通廊道有限、交通需求高”的難點,佛山“一環”項目將城市快速幹線與城市主幹道合用一個廊道,採用主輔路並行設計,與被交道路無縫對接的理念,對道路斷面布置形式和交通組織進行系統研究,從而形成高等級公路與城市道路融為一體的綜合交通體系,突出系統性、前瞻性的特點。佛山一環設計雙向14車道,其中8條主車道全線封閉不設紅綠燈,讓車輛快速通行;兩邊各3條輔道通過立交、匝道等與地方道路連線,最大限度實現快進快出。
與此同時,針對“節能環保的要求高”的難點,佛山“一環”項目以打造“佛山大地和佛山城市人工生態圈的地標”為目標,構思“一廊、兩脈、六島”的綠化設計,設計路面徑流則採用植被控制一滯留池一植被控制.人工濕地的組合控制措施。建成後,“一環”總綠化面積達600萬平方米,綠化率達到50%,成為一個周長100公里,寬120米,面積600平方公里的大型人工構造物和生態廊道的集合體。(4)市場路線——用免費的服務招商引資。佛山路橋公司注意吸取以往道路堵車的經驗教訓,認真分析其中的主客觀原因,並充分考慮與周邊路網的無縫連線問題,確立了“一環”全線“不設紅綠燈,一路暢通無阻”的市場運營理念。目前,“一環”全線不設收費站,免費通行,為我國最長的免費高速公路,也是全國首條從規劃開始政府就承諾免費通行的高速公路。佛山“一環”也因此成為一條重要的財富通道,向東與廣州西部地區徹底銜接起來,向西帶動高明、三水,向南則將促進中心組團新城區及容桂組團的開發,向北加快南海北部城鎮的整合,並吸引了一汽大眾、廣本、中信集團、寶鋼集團等眾多大企業在沿線進行奧迪W66/W77、廣佛物流總部基地、中信南海國際社區等大型項目的開發,投資額度超過700億元,極大地推動了沿線經濟的快速發展以及大型商業圈的形成。P385-387

序言

前言
中國經濟發展已經進入工業化的中後期,資源要素對經濟發展的約束日益突出,資本投入、勞動力和土地資源供給三種傳統的經濟成長動力已經難以為繼。如何依靠技術創新驅動,實現經濟轉型升級和新一輪的持續增長,已經成為我們必須面對和亟待解決的問題。
從2009年開始,廣東省科技廳決定組織實施創新型企業技術創新工程試點項目,引導省內創新型企業組建企業研究開發院,制定企業創新路線圖,即“院線提升計畫”,以進一步增強企業自主創新能力。企業制定創新路線圖,構建研究開發院,是開展創新核心活動、構建創新平台、描繪未來創新發展路徑、突破創新關鍵壁壘、創新商業模式的重要途徑。華南理工大學技術創新戰略與管理研究中心多年來一直致力於企業創新管理研究,承擔過多項相關研究項目,發表了系列學術成果。為此,廣東省科技廳支持華南理工大學開展了相應的課題研究。
作為該課題的階段性研究總結,我們本期推出了兩部學術成果,即《創新管理:企業創新路線圖》和《創新平台:企業研究開發院的構建》。這兩部創新管理姊妹篇是在廣東省科技廳的指導和支持下完成的。從2009年開始,課題組成員歷時5年,對廣東省內外包括廣東TCL集團、中集集團、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在內的幾十家著名行業先進企業 進行了廣泛深入的實地考察和調研,與大部分企業的總經理和董事長進行了反覆、長期的討論和溝通,取得了大量的一手資料,形成了豐富的實踐案例。在與這些企業家面對面、深入地交流過程中,我們常常被一種強大的,充滿激情的精神力量所衝擊——這是由信念、智慧、勇氣和熱情組成的,一股不服輸、勇於進取的創新創業的力量。他們身上洋溢的那種充滿樂觀主義的創業精神、以肩負民族企業振興為己任的崇高使命感、對企業技術創新的深刻理解和豐富經驗,讓我們心生民族自豪之情。他們志存高遠、雄心萬丈的豪邁氣概,他們更上層樓、極目楚天的獨識卓見,他們勇於創新,追求卓越的深沉氣度,令我們頓生欽佩之嘆。中國企業家非凡的精神嚮往、價值追求、崇高使命和卓越智慧,將匯聚和迸發出巨大的力量,成為推動民族企業技術創新的強大動力!
課題組還赴三星廣州研究院、京瓷辦公設備科技(東莞)有限公司、大連三洋壓縮機有限公司等中外合資企業進行了實地考察。在黃銀燮董事長的親自陪同下,雖然我們考察三星廣州研究院的時間僅有短短的兩個多小時,但是這個世界一流企業展現出的秩序井然、整潔明亮、嚴謹規範的創新環境,給我們留下了深刻印象。
本書結合大量企業的創新活動和實踐,系統研究了企業在制定創新路線圖的過程中涉及的創新理論、創新方法、理論框架、制定流程、制定方法等方面的內容。本書從三個世界——創意世界、技術世界、商業世界,三大系統——抽象系統、活動系統、支撐系統,三層創新——源創新、流創新、核創新,五條路線——思想路線、技術路線、產品路線、市場路線、組織路線,對企業創新管理進行了全新、全方位的邏輯體系建構,提出了一個立足中國企業實踐、具有操作性的企業創新路線圖制定理論框架。廣東省眾多創新型企業,包括廣東美的集團、廣東TCL集團、廣東科達機電、廣東威創視訊、廣州廣藥集團、廣州金域醫學檢驗中心、廣州金髮科技、廣州海格通信、廣州達安基因、珠海優特電力、肇慶風華高科、汕頭超聲集團、佛山路橋建設有限公司等企業的實踐案例穿插文中,為本書增強了操作性與可讀性。
在本書的理論指導下,通過我們團隊的合作和支持,金髮科技對公司的全面創新系統進行梳理與歸納,獲得2013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企業技術創新工程組) ;佛山市路橋建設有限公司對佛山一環大型工程建設項目的集成創新管理系統進行總結與凝練、中山市小欖鎮政府對該鎮的科技創新服務體系進行概括和升華,二者同時獲得2012年度廣東省科學技術獎特等獎;廣州醫藥集團進行了“十二五”發展戰略的制定,創新性地提出“136”發展戰略體系,即1套理念(願景、使命、目標),3層思路(3輪驅動、3條主線、3種途徑),6類任務(6大體系、6大板塊、6種風險、6大重點、6大戰略、6大措施),對未來創新發展路徑進行了系統、科學和建設性的描繪。2011年2月23日,時任集團董事長楊榮明先生、總經理李楚源先生統一部署,組織3000多名中高層幹部及一線骨幹員工在廣州中山紀念堂隆重舉行廣藥集團“十二五”發展戰略與規劃實施動員大會,並邀請我們團隊在大會上對公司的發展戰略進行了系統解讀,取得“聚人心,鼓幹勁,表決心,齊努力”的效果。還有廣東美的集團、廣東TCL集團、廣東威創視訊公司等企業也套用本書的理論與方法進行了企業創新路線圖的制定與實踐,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並為本書提供了寶貴的案例資料。在此,對所有企業的支持和合作表示由衷的謝意。
本書是集體智慧的結晶,由我負責制定全書的詳細寫作提綱,提出編寫思路、構建概念框架、確定具體內容,並組織相關人員開展編寫工作。廣東省科技廳政策法規處周海濤處長、梁麗娟副處長、張燕科長、陳曉科長、廣東省生產力促進中心林波部長、聶晨曦女士等領導專家多次參與組織研討會議,對本書的撰寫提出了極富建設性的寶貴意見。在編寫本書的過程中,也得到了許多企業家的幫助和支持。廣東省科技廳政策法規處和生產力促進中心的相關領導和工作人員,為推動企業技術創新的理論、方法和工具探索性研究以及本書的編寫提供了寶貴意見。本書的編寫工作主要由我和陳志明博士研究生執筆完成。此外,華僑大學林春培講師參與緒論編寫與全書的審校工作;華南理工大學鄭少賢參與第4章的編寫工作,李曉傑參與第6章的編寫工作,陳力恆參與第5章的編寫工作,胡琪玲、李娟娟、武賽賽參與第1章與第3章的編寫工作;余傳鵬博士研究生,徐洋洋、李雲健、崔婷婷、石娟等碩士研究生,為本書的資料蒐集做了許多基礎性的工作;華南師範大學薛捷副教授為本書的修改提供了許多寶貴意見。在此一併表示衷心感謝。
本書概念框架思成於理論,多數案例來源於實踐;著眼於思想凝練,致力於知行合一。對於企業技術創新管理,既注重於多元性、直接性、現實性和跨學科的設問,也注重建設性、科學性、系統性和操作性的應答;既重視企業創新實踐經驗的總結,也著力加強企業創新管理理論和方法論的系統構建。努力使其在方法論和理論方面與可讀性、實用性、操作性方面得到有機的平衡統一,一直是我們努力的目標之一。值得指出的是,本書雖然以一種新的創新系統理論形態呈現,但許多理論、方法、觀點都是建立在前人大量研究基礎上的。儘管在書中引用或借鑑他人文章的地方都進行了注釋或標註資料來源,但難免掛一漏萬,在此對所有引用和借鑑成果的相關作者表示衷心感謝。由於編者水平所限,以及本書所提出的企業創新路線圖本身就具有較大的探索性與創新性,書中的遺漏與不足在所難免,希望讀者不吝批評指正。
最後,衷心感謝機械工業出版社華章分社的鼎力支持。
張振剛
於華南理工大學工商管理學院
2013年8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