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餘人生店

漂女陳瀟開了個網店名字叫做“陳瀟的剩餘人生店”,賣的東西就是自己的時間——替客戶接人、送咖啡、過生日、買火車票等。其實這活兒的性質跟鐘點工基本上沒什麼兩樣,但不同的是,鐘點工乾的大部分是打掃衛生、洗衣服、做飯等傳統家政服務,而陳瀟提供的服務更廣,而且不乏陪買禮物、收集笑臉等現代、時尚的服務;鐘點工一般是在家政公司里等待客戶,而陳瀟則是利用網路平台,主動出擊,還用了出售“剩餘人生”這樣的創意來包裝和推銷自己,一時風頭無兩。人們都說陳瀟很幸運,她的成功雖有偶然因素,但更多的在於創意,也在於她肯放下大學生的架子,認真去乾一些瑣事,把自己的想法付諸實施。

在網路世界,只要有錢你就可買下別人的時間。

網友以分鐘、小時等為單位出售自己的時間,為別人效勞,收取報酬,這就是最近在網上很火爆的“出售剩餘人生”。

其實,這不過是傳統“小時工”的網路版而已,但因為新鮮,它吸引了無數人的眼球。

出售時間:不違法的事都可以乾

在百度上輸入“出售剩餘時間”,可得到相關網頁400多萬篇。“你想乾什麼我來幫你完成,給你節約時間,用我的時間來給你辦事,然後你支付一定的費用,這就是‘出售剩餘時間’。”網友在廣告上如此解釋“出售剩餘時間”。

他們能提供哪些服務?“按不同規格出售自己的時間,10分鐘8元、1小時18元,1天80元。付費之後,顧客可按需要讓店主為自己做事,比如送花、買火車票、接人、送飯、臨時看管小孩等,只要不違法亂紀都可以。”網友說。

類似拍賣時間廣告網上眾多,僅在淘寶網上,與出售“剩餘人生”有關的網店就有30多家,來自全國各地,甚至美國、歐洲。

首個店主:一次活動進賬兩千

“陳瀟的剩餘人生店”是首個“吃螃蟹”的網店,陳瀟也成為“賣時間的第一人”。陳瀟2002年畢業於北京服裝學院,兩年前有了自己的網上服裝店。2008年12月5日,陳瀟在網上發帖《我把自己的下半生交給網路》,其中寫道“你們有什麼想做的事情么?告訴我,我幫你們去完成。”

很快就有網友回響,陳瀟的第一次任務是做一個勝利表情後拍照並發上網。接著,她又接了好幾個任務:早上去天安門拍升國旗;去北大、清華門口拍兩張相片;去一家過橋米線吃一餐……10天后,“陳瀟的剩餘人生店”正式開張。此後,陳瀟每天都在網友的安排下生活,為網友送花、買書,代網友品嘗小吃、去機場接人……

近日有媒體報導,開業兩個月來,已有100 多人購買陳瀟的“剩餘時間”,成功近50起,盈利3000元,僅元旦一天為一個公益活動到長城收集笑臉,就進賬2000元。

立山寨店:要想賺錢並不容易

陳瀟的創意激發網友的模仿熱情,山寨“剩餘人生店”在網上不斷建立。

來自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的管明宇1個月前仿效陳瀟建立自己的時間拍賣店,相比陳瀟,管明宇僅接到4單生意:幫外地的人買東西送給在北京的朋友,陪外地人游北京做導遊等。管明宇說,自己賣時間也不是賺錢,而是希望藉此多認識些朋友。“每個訂單收費才三四十元,也就夠交通費和伙食錢,哪還能賺錢啊。”

網友熱議 暫時吸引人而已

“說白了,其實就是別人出錢你出力辦事,內容不新,但新在形式上,很好地運用了網路,以致吸引眼球無數。”網友“相信未來525”這樣說。也有網友對陳瀟的小店非常感興趣,有人要到她店裡去打工,更有網友要在外地開連鎖店。

不過,也有很多網友認為,出售時間只能暫時吸引眼球,不一定能成為個人長時間的經濟支柱,“這不是穩定的工作,很難做全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