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濕藥

利濕藥

利濕藥,以通利水道、滲泄水濕為主要作用的一類中藥。藥物性平,甘淡滲泄。主入膀胱、脾、腎經。

利濕藥概述

藥性下行,能通暢小便,增加尿量,促進體內水濕之邪的排泄,故有利水滲濕的作用。有的藥物性寒涼,又有清熱利濕、止瀉止痢止帶、利膽退黃、通淋止痛、利尿排石等作用。部分藥物兼有健脾止瀉、行滯通乳、清熱逐痹等作用。

利濕藥分類

根據藥性和作用的不同,可分為利水滲濕藥、清熱利濕藥和利水通淋藥3類。

①利水滲濕藥。主要用於脾不健運,水濕停留,腎及膀胱氣化不行所致的水腫小便不利,痰飲眩悸以及水走大腸引起的水濕泄瀉等證。常用藥有茯苓、豬苓、薏苡仁、蟋蟀等。

②利水通淋藥。主要用於熱淋石淋,小便澀痛等證。常用藥有冬葵子、扁蓄、瞿麥、石韋、海金砂、金錢草、連錢草、槓板歸、螻蛄等。

③清熱利濕藥。主要用於濕熱水腫,小便不利,濕熱黃疸,赤白帶下,濕熱瀉痢,濕溫暑溫等證。常用藥有澤瀉、車前子、車前草、滑石、木通、通草、萆薢、冬瓜皮、茵陳蒿、赤小豆、燈芯草、地膚子、木防己、玉米須等。

此外,有些利濕藥還可用於脾虛泄瀉、食少倦怠;產後乳少、乳汁不下及風濕痹證、關節紅腫等證。

使用方法

使用利濕藥時,除根據病證寒熱虛實的不同選擇相應藥物外,還需合理配伍以增強療效。如水腫兼有表證即風水水腫者,配發汗解表藥;水腫日久,脾腎陰虛者配補脾腎藥,以標本兼顧;濕熱合邪者配清熱燥濕藥;寒濕並重者配溫里散寒藥;痰飲眩悸者配化痰滌飲藥;熱淋血淋者配清熱瀉火及涼血止血藥;砂淋石淋者配軟堅散結藥;濕熱黃疸者配清熱燥濕利疸退黃藥;濕熱瀉痢者配清熱燥濕止瀉藥;濕熱帶下者配清熱燥濕止帶藥。此外,該類藥還常適當配行氣藥同用。

尿屬陰液,滲利太過容易引起口乾舌燥、心煩不寐的傷陰證,故使用利濕藥時當合理掌握用量,且不宜久服,適可而止。平素陰虧津傷者當慎用。遺精滑精而無濕熱者不宜用。

套用方法

1、滋陰利濕 即治療濕熱傷陰,小便不利的方法。症見口渴飲水、小便不利、或咳嗽嘔惡、心煩不寐,方如豬苓湯。

2、溫陽利濕 治療陽氣被水寒阻遏而小便不利的方法。如病人內停水濕,外有表寒,陽氣受水寒阻遏,症見頭痛、微發熱、心煩口渴欲飲,或水入則吐、小便不利,或水腫泄瀉,或痰飲咳喘,苔白膩,脈浮等,治以五苓散溫陽化氣,行濕利水。

3、清熱利濕 治療下焦濕熱的方法。濕熱下注,或蘊結下焦,症見小腹脹滿、小便渾赤、尿頻澀痛、淋瀝不暢,甚則癃閉不通,舌苔黃膩,常用方劑如八正散。

4、清暑利濕 治療夏季暑濕病的方法。暑多挾濕,故清暑常須利濕。症見身熱、心煩、口渴、小便不利、或嘔吐瀉泄等,代表方劑如六一散。

5、淡滲利濕 用甘淡滲濕藥物使濕邪從小便排出的方法。適用於水濕壅盛所致的泄瀉清稀、小便不利、水腫、舌苔白、脈濡等症。常用藥有茯苓、豬苓、澤瀉、薏苡仁,代表方劑如五苓散等。

現代研究

利濕藥均有不同程度的利尿作用,能增加尿量、尿素氯化物、尿酸等的排泄。部分藥有抑菌、解熱、消炎、止血、祛痰止咳、鎮靜降血壓、利膽等作用。利濕藥對西醫診為心性水腫、肝性水腫、腎病水腫、泌尿系感染、泌尿繫結石、肝膽系統炎症、膽結石等病有一定治療作用。部分藥還可用於防治高血壓、糖尿病、關節炎、氣管炎等。

臨床套用

1、治療水臌(周身腫脹,按之如泥)決流湯:車前子30克,牽牛子、甘遂各6克,肉桂0.9克。水煎服。(《石室秘錄》)

2、治療傷寒口渴 豬苓湯:豬苓、茯苓、澤瀉、滑石、阿膠各9克,以水400毫升,煮取200毫升。分三次,一日服。(《傷寒論》)

3、治療膀胱結石 化石湯:金錢草、龍鬚草、車前草各15克。水煎服。(《浙江明間草藥》)

4、治療脾濕腫滿(腹脹如鼓,氣喘,不能俯臥) 海金沙散:海金沙9克,白朮120克,甘草15克,黑牽牛頭30克。共研為末,每服3克,水送下。能瀉為好。(《本草綱目》)

5、治療咳嗽 薏苡仁湯:薏苡仁90克,甘草60克,桔梗30克。上銼如麻豆大。每服15克,水煎,入糯米為引,米軟為度。飯後服。(《儒門事親》)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