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嶼鎮

雲霄縣列嶼鎮位於閩南金三角東南部,總面積96平方公里,海域面積49平方公里,12個行政村,人口2。4萬,素有“滄海桑田,魚米之鄉”。

基本信息


屬亞熱帶海洋性氣候,氣溫高、日照長,全年無霜期長達360天以上,平均氣溫21度,年降水量1380毫米,海水鹹度12-21度里,海域面積49平方公里,12個行政村,人口2。4萬,素有“滄海桑田,魚米之鄉”之美稱。
列嶼鎮屬亞熱帶海洋性氣候,氣溫高、日照長,全年無霜期長達360天以上,平均氣溫21度,年降水量1380毫米,海水鹹度12-21度.
列嶼鎮是漳州市二十九個沿海重點鄉鎮之一,地處閩南金三角腹地,與東山島一衣帶水。全鎮方圓面積約120平方公里。三山六海一分田。轄有十二個行政村。總戶數6751戶總人口23009人。素有“魚米之鄉”之稱。也是僑鄉,有僑屬143戶。
列嶼鎮原名笠嶼。因其地三川匯集處有中流砥柱石形似斗笠而得名。唐漢人尚未開發之前,早在史前時期,就有蠻越人在這裡過著刀耕火種、捕魚獵獸的生活,二十世紀未已發現城內村墓林地有貝丘遺蹟,納入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列嶼依山面海,山海田俱備,是個“戰亂半擾,天旱半收”的地方。地理髮自獅仔山(閩南最高峰),引雙龍入首,分脈走向烏山,蜿蜒轉東,雙龍入海,三川匯集,環抱成湖。古雷為屏,巽水出京(列嶼面前的內海通外洋出口處稱大小京門。其位置即是列嶼的巽位方向)。左右龜蛇威鎮,海中五獸(即五嶼島)把守,背靠仙人,大尖兩山護衛,山清水秀,氣候宜人,地靈人傑,物華天寶,山上礦石取之不盡,海底資源撈之不竭。
列嶼歷史淵源悠久,自始祖商朝成湯至今已有三千六百多年,後裔子孫繁衍全國各地。
改革開放以來,在黨中央國務院富民政策的指引下,列嶼鎮的各行各業與時俱進。特別是巴非蛤、吊蚵、鮑魚等海上養殖業星羅棋布。尤其是吊蚵,全鎮約 畝。其產品質量好,營養高,暢銷省內外,產品知名度極高。
鎮所在地的北側,是集華農貿市場,貫穿頂城,城內,城外,宅坂等村,每逢農曆尾數二五八是圩日,上市貿易的村民數千人,促進了農產品、海產品的流通。
隨著雲列線戰備公路的開通,構成了該鎮水陸交通兩便 ,促進了與外界的交通和往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