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散染料印花工藝

化學纖維紡織品大量生產後,用分散染料印花的產品日益增多,常見的產品有印花滌綸綢、印花針織品、印花滌/棉布以及印花醋絲織物等。醋絲選用的染料品種和固著條件有所不同,印製方法可參照滌綸。

第一節 工藝選擇

由於印製的方法不同和產品質量要求各異,分散染料印花的工藝處方和條件不全相同.各類印花產品按不同風格和花型特色,對生產工藝和設備應作不同的選擇。印花生產工藝過程通常都要經過印花、烘乾、固著、水洗4道工序。分散染料又可用作轉移印花,生產過程更為簡便,只要把各種花紋圖案的轉移印花紙與織物緊貼在一起,通過熱壓轉移,毋需水洗,即可獲得花型精美、色彩別致的印花產品。

各種印花設備見表7-6-1.

從實際生產來說,分散染料在織物上多數採用直接印花工藝,而分散染料地色的防拔染印花為數不多。當分散染料印上織物,烘乾後都要經過高溫固著處理,固著處理的條件和舍內隨纖維性質而不同,這與棉布印花有很大的區別。各種產品的熱固著條件見表7-62.

分散染料在滌綸織物上印花,需要很高的能量進行熱固著處理,促使色漿中的染料向纖維內部擴散,確保印花色澤濃艷,成品有良好的堅牢度。通常有三種固著處理設備:

(1)壓力汽蒸機:小批量生產可在絲綢印花常用的立式圓筒蒸箱內汽蒸半小時,飽和蒸汽壓力控制在1.5公斤/厘米2.印花批量較大,織物的門幅較闊(1.5米)時,可改用臥式圓筒汽蒸機(容布量800~1000米),該機附設自動捲軸和退卷裝置。汽蒸操作程式控制:汽蒸前先抽真空,驅趕織物間的空氣,然後開放蒸汽,至指定溫度(或壓力),30分鐘後排除蒸汽。在汽蒸過程中,保持框架軸芯轉動,使織物受熱均勻。

(2)常壓高溫蒸化機:生產規模大的車間,在高溫(無底)蒸化機內進行滌綸印花的熱固著。印花織物連續進入蒸化機,懸掛在箱體內循序漸進。通入蒸箱的蒸汽先經燃燒爐加熱升溫,使高溫過熱蒸汽控制在175~180℃,連續蒸化5~10分鐘。

(3)熱熔焙烘機:與滌/棉布熱熔染色相似,印花後的滌綸織物連續進入熱熔。於200~210℃乾熱空氣中,熱固著1~2分鐘。

第二節 純滌綸織物的直接印花

純滌綸印花產品,包括滌綸綢和滌綸針織物兩類,用分散染料直接印花的生產方式,絲綢廠以平網手工台板為主,滌綸針織物常在生產效率較高的圓網印花機上加工。

一、糊料

印花糊料種類多,耗量大,價格懸殊,性能各異,其重要性僅次於染料。分散染料印花用的糊料種類大致可歸納為四大類:

1.天然的高分子化合物:植物澱粉包括用酸作有限水解的可溶性澱粉糊,平網印花最常用,價格低,印花輪廓清晰,但對疏水性的滌綸織物粘附性差,印花烘乾後容易龜裂剝落。另一種天然糊料是海藻酸鈉,制糊方便,用低粘度海藻酸鈉調成的色漿流動性好,印製效果精細光潔,最適合圓網印花,印花後處理比澱粉容易洗淨。

2.化學改性的天然產物:也稱化學漿料,商品種類很多,包括澱粉醚,有羧甲基化(CMS)或羥乙基化(HES)的澱粉衍生物;又有纖維素醚,常見的是羧甲基纖維(CMC);以及各種植物種子的醚化物,通稱稱為合成龍膠。這類商品的印製效果和得色量都比澱粉好,成膜無色透明,用於疏水性滌綸織物印花,輪廓請,不滲化,與分散染料的相容性好。

3.乳化糊或半乳化糊:即塗料印花常用的油水相乳化糊(又稱A漿),用白火油和水加乳化劑高速攪拌製成。印花線條清晰,滲透好,固體含量少,有利於分散染料的擴散,與海藻酸鈉漿混合使用可提高各色量。

4.合成增稠劑:是丙烯酸系的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與液體分散染料(主要用非離子型分散劑)配套使用,得色深,染料的利用率高。合成增稠劑的特點是含固量低(2%),無色易洗,但對電解質和重金屬離子十分敏感,與陰離子分散劑不相容,因此這種糊料對普通的分散染料沒有使用價值。合成增稠劑用量省,易洗淨,粘度帶觸變性,當受到外來壓力時,粘度下降,應力消除,即回復原來的粘度狀態。圓網印花刮印時,在刮刀壓力下,粘度減小,有利滲透,當刮刀離去,恢復粘稠,無溢流現象,印花的表現得色高於天然糊料。

印花糊料的選用原則,首先是要有好的印製效果,同時兼顧成本因素,並考慮原糊的製備是否省工、省時、省熱能,糊料與染料、藥品助劑的相容性,色漿穩定性,印花烘乾後結膜堅韌性,與纖維粘附不知龜裂、鬆散脫落,織物表面摩擦不飛揚沾污,汽蒸固著時花型輪廓不滲邊,得色量高,易去除,不存在廢水處理等要求。

二、調色

調配色漿的工作值得重視,安排得當,對印花產質量的提高極為重要,調色操作既要快,跟得上印花機的產量,又要力求稱量準確無誤。

滌綸印花圖案配色,分散染料三原色不能滿足要求的,至少要有6隻原色將,相互拼混或沖淡用,套色較多的花樣圖案有時需要12~15隻色漿。色漿以公斤為計算單位,印花處方中的染料及其它組分均以克計,原糊可按體積折算公斤(絲綢印染廠習慣上以對原糊重%計算,原糊作100)。

用在印花上的分散染料,多數考慮把明亮的品種用於淺淡色澤,給色量高的用於深濃色澤。低溫型分散染料適合汽蒸固色,高溫型染料對熱熔固色或常壓高溫蒸化更為有利。但具體品種是否使用,仍需作大樣和小樣的對比試驗,有些分散染料品質低劣,色光不純,色度不一,汽蒸容易滲化等,均不宜採用,以免影響印花產品的質量。常用的分散染料如表7-6-5.

三、印花工藝

(一)滌綸綢印花工藝 用絲織機織造的各種滌綸長絲織物(斜紋綢、特綸縐、滌喬縐)和滌綸低彈織物(彈滌綢),在印花前都要經過平幅精練和熱定型。精練操作按一般絲綢常規工藝和設備。通過熱風拉幅機定型,消除皺痕,穩定幅寬,捲軸帶印。然後在台板上貼綢,用框架平網印花,或在布動平網印花機上生產。

工藝處方:

(1) (2)

分散染料 x x

水 適量 適量

尿素 20克 -

氯酸鈉 0.5克 -

硫酸銨 5克 2克

增深劑 - 10克

原糊 500克 500克

總量 1000克 1000克

1.印花織物的固著條件:處方(1)在圓筒蒸箱內飽和蒸汽(1.5~1.8公斤/厘米2)蒸20分鐘,處方(2)在懸掛式環蒸化機內過熱蒸汽(175~180℃)蒸6分鐘。

2.原糊:一般產品用可溶性澱粉糊,輕薄的長絲織物用海藻酸鈉4~8%和羧甲基澱粉(CMS)的混合糊,花紋精細色澤要求較高的推薦用Indalca 3R 9%350克和Solvitose C5 12% 150克的混合糊。原糊用羥基乙酸(Glycollic acid)調節pH至5~6,色漿中加少量硫酸銨保持弱酸性,對穩定分散染料色光有利。

3.分散染料:選用鮮艷明亮的品種,升華牢度在4級以上,耐熨燙和耐熱定型。

(二)滌綸針織物印花工藝 滌綸長絲或低彈絲緯編針織物,幅寬多數在1.5米以上,通常在圓網印花機上加工。印花前先作繩狀水洗(209淨洗劑1~2克/升,70~80℃,30分鐘),溫水清洗,開幅吸水,烘乾定型(200℃,20~30秒),必要時再經螢光增白(增白劑DT 20克、分散紫HFRL1克/升),最後打卷待印。

工藝處方:

(1) (2) (3)

普通分散染料 x x -

液體分散染料 - - x

溫水(50~60℃) 300~200克 300~200克 200~x克

原糊 500~600克 500~600克 800克

增深劑 - 20~40克 -

酒石酸 3克 3克 -

還原抑制劑 10克 10克 -

總量 1000克 1000克 1000克

1.印花織物的固著條件:處方(1)飽和蒸汽(128 ~130℃,30分鐘),處方(2)過熱蒸汽(180~185℃,6~10分鐘),處方(3)熱熔固著(200~210℃,1~1.5分鐘)。

2.糊料:處方(1)平網印花機用海藻酸鈉半乳化糊;處方(2)圓網印花機用低粘度海藻酸鈉和羧甲基纖維素或合成龍膠混合糊;處方(3)用合成增稠劑Lutexal HSF(巴迪許)或Lyoprint TF(汽嘉),糊內可加少量氨水調節粘度。

3.增深劑:國外商品有Luprintan HDF(巴迪許)、Printogen(山德士)、Leomine HSG(赫司脫)。用在深濃色澤,提高給色量。色漿中加增深劑時,要注意調勻,並考慮與混料的相容性,以防堵塞網眼。如用量不當,會影響花紋清晰;漿膜沾污導布輥,將造成塔色。印花後用圓筒蒸箱汽蒸的,時間較長,得色深,不需加增深劑。液體分散染料比普通分散染料得色深,固色率在90%以上,也不必加增深劑。

4.固著後水洗。花色深濃的產品在繩狀機內還原清洗(保險粉1~2克、36°Bé燒鹼1毫升、勻染劑O 1克/升,70~80℃,15~20分鐘),中、淺色改用皂洗,最後水洗,拉幅定型。

第三節 滌/棉布的直接印花

印花滌/棉布按織物品種有細紡、府綢、巴里紗、提花布等。印花成品要求花色鮮艷、白地潔白、色牢度符合商業標準。

用作印花生產的滌/棉布都要經過絲光和定性處理,這對獲得深濃色澤極為重要。滌/棉半制品一般要求布面不帶鹼性,pH值保持6~7.

一、分散-活性染料直接印花

滌/棉布印花的主要生產工藝是分散染料和活性染料同漿印花,工藝設計可以一次固著或二次固著處理,通稱為分散-活性工藝。

有高溫蒸化機的印花車間,採用一次固著工藝,可以縮短生產周期,簡化工藝流程。

印花→烘乾→高溫蒸化(180~185℃,7~8分鐘)→平洗→烘乾→後整理。

染料選擇耐鹼(小蘇打)的分散染料,以及反應性強的活性染料,固色用的鹼劑儘可能減少。對鹼比較敏感的分散染料不宜採用,因為鹼性色漿容易產生色變,如深藍HGL(S-2GL),由藍變灰,經蒸化處理得色萎暗。

棉布印染廠通常利用原有的蒸化機,並增添熱熔設備,進行二次熱固著處理,得色濃艷,各項牢度優良。

1.工藝流程:

印花→烘乾→熱熔(190~200℃,1分鐘)→蒸化(100~102℃,5分鐘)→平洗→烘乾→後整理。

2.色漿處方:

一氯三嗪(K型) 氟氯嘧啶(F型) 乙烯碸(KN型)

活性染料 x x x

熱水 適量 適量 適量

尿素(圓網印花用量減半) 50克 50克 50克

防染鹽S 5~10克 5~10克 5~10克

海藻酸鈉糊 600克 600克 600克

耐鹼的分散染料 y y y

小蘇打 8~10克 5~8克 -

甲酸鈉或三氯醋酸鈉 - - 10~20克

總量 1000克 1000克 1000克

(1)選用高溫固色的K型(或M型)活性染料,沸水溶解,如尿素,降溫至40℃撒入分散染料。防染鹽S作為還原抑制劑,預先加入海藻酸鈉原糊中,最後加小蘇打,充分調合待用。低粘度海藻酸鈉原糊也可與乳化糊混合,有利於提高印製效果和易洗滌性。

(2)選用氟氯嘧啶型活性染料(國外商品Drimaren R或Levafix PN)時,小蘇打可減至最低用量,色漿pH值在7.5~8的情況下,就能取得好的給色量。當海藻酸鈉原糊中已加磷酸三鈉(0.2克/公斤原糊)作軟水劑時,色漿中小蘇打用量可再減少,甚至不用。

(3)選用乙烯KN型活性染料(國外商品Remazol、Diamira或Sumifix)時,不加小蘇打,以保證色漿的穩定性;可改用二步法工藝,熱焙後軋鹼固色。

(4)熱熔固著處理的分散染料應選用升華牢度較好的品種,以免印花織物在通過熱熔箱時,染料乾熱升華對滌綸沾污。

(5)色漿中的尿素既是活性染料與棉纖維的反應介質,又有防止棉纖維焙烘泛黃的作用。尿素用量過多,會使分散染料對棉嚴重沾色。

(6)印花色漿鹼劑用量比棉布印花相應減少,在兼顧活性染料正常發色的同時,分散染料色光不致受影響。

3.後處理:滌/棉印花布的後處理在於提高染料的固著率,防止未固著染料在水洗時對白地的沾污。由於各色分散染料對棉的沾污程度有差別,有些分散染料先用淡鹼處理可以提高平洗效果,同時選用對染料有親和性的洗滌劑,防止平洗槽內已洗下的染料再被纖維吸著。為節約用水,在設備上採取逆流或振盪洗滌裝置,都是提高白度和花色鮮艷度的有效措施。

4.常用的染料品種:見表7-6-6.

二、混紡專用染料直接印花

隨著滌棉混紡布印染加工的日益增多,現已有各種牌號的商品染料供直接印花選用,給生產帶來較大的方便。這些商品品種繁多,特性各異,擇要分述於下。

1.Tecosan染料(山德士):這是複合染料,由Foron(分散)和Drimaren(活性)同色拼混而成,有15個品種,各項牢度良好,色澤鮮艷均一,可以相互拼色,調色比較方便。每公斤色漿小蘇打用量5~10克,漿料用海藻酸鈉原糊,印花後處理用常壓高溫蒸化機或熱熔固著,得色較深。黑色品種性能優良,有實用價值。

2.Cellestern染料(巴迪許):這是分子量較大的液體分散液體,需要專用助劑配套使用。色漿中加Glyezin TX作棉纖膨化劑,Luprintan HDF為增深劑。當滌/棉布印花後,通過熱熔箱於210℃處理1分鐘,染料就同時被滌綸和棉纖維染著,並得到均一的色澤。用以印染的滌/棉布,耐樹脂整理,各項牢度優良,已有17個品種。

3.Procilene染料(卜內門):這是Dispersol PC(分散)染料和Procin T(活性)染料拼混的液體商品,這類染料的特點是在酸性介質中能分別對滌綸和棉一次熱熔固著。熱熔固著溫度要求在210~220℃,印花色漿中必須加雙氰胺3%,促使膦酸基活性染料反應,與棉纖維酯鍵結合。色漿的穩定性良好,但要用海藻酸銨為原糊。印染成品的耐洗性和摩擦牢度良好,但鮮艷度和日曬牢度不夠理想。

4.國產P型分散染料和膦酸基活性染料:國產P型分散染料即雙酯結構的分散染料,與膦酸基活性染料配套使用,用於滌/棉布的直接印花,在酸性介質中對滌綸和棉一次熱熔固著。未固著的染料在淡鹼液中容易被洗淨,因雙酯結構的分散染料鹼水解後增大了水溶性,不沾污白地,在工藝上有一定的先進性。色漿組成中必須加雙氰胺作為膦酸基活性染料的固著劑(使膦酸脫水成膦酐,而後與纖維羥基加成反應完成染色),原糊用氨水中和海藻類酸,得海藻酸銨,色漿保持pH6.

工藝處方:

雙酯結構分散染料(P型) x

膦酸基活性染料(T型) y

雙氰胺 25~40克

水 適量

海藻酸鈉 500克

總量 1000克

印花烘乾後,高溫蒸化(180~185℃,10分鐘)或熱熔(210~220℃,30~60秒),再水洗,熱鹼皂洗(燒鹼4克、勻染劑O 2~3克,皂粉3~4克/升,85~90℃),熱水洗,烘乾。

第四節 拔染印花

分散染料的防拔染印花,是利用染料對還原劑、鹼劑、金屬鹽等的不同反應特性,加上機械防染作用,把染色和印花在工藝上的完美結合。防拔染印花產品花型精緻,輪廓清晰,花紋與地色邊緣不露白,用做衣著服飾深受消費者的喜愛。

滌/棉布、合纖綢、滌綸針織物的防拔染與直接印花相比較,工藝難度較大。滌綸在高溫高壓或熱熔法染色後,分散染料已進入纖維的內層就不易拔白,因此對滌綸應防於未染,在工藝上採取既防又拔的方式,有利於取得良好的印製效果。工藝路線則按產品要求和花型、色澤而定。

一、工藝選擇

(一)工藝路線 防拔染印花工藝,生產套用的數量雖不大,但產品的經濟價值較高,無論是滾筒機印、圓網印、平網印,都有以下三種工藝路線可供選擇。

1.還原防拔染:利用還原劑可拔和不可拔兩類分散染料,分別用雕白塊或氯化亞錫進行拔白和色拔印花。

2.鹼性防拔染:用鹼劑對易水解的分散染料進行防白,用耐水解的分散染料做成色漿印花,從而得到防拔染效果。

3.螯合防拔染:利用有些分散染料能與金屬銅、鎳、鉻生成螯合物,增大染料分子的原理,得到防白效果。以不起螯合的分散染料作色漿印花。

除此之外,還可利用活性炭對染料的吸附作用,以及各種漿料的物理特性作為機械防染劑。

(二)糊料 選用什麼糊料對防拔染印花來說十分重要,首先考慮各種防染或拔染劑與糊料的相容性,並結合印花的生產形式(機印或網印)以及蒸化設備條件,方能確保花紋輪廓清晰和最佳的防拔染印製效果。

凡是含有羧基的原糊帶陰荷性,如海藻酸鈉、羧甲基纖維素(CMC)或羧甲基澱粉(CMS),遇氯化亞錫容易產生凝凍,不能使用於氯化亞錫防拔染印花。

化學漿料中性能較好的有各種化學變性的植物膠類,統稱合成龍膠,其中有醚化豆莢膠,國產的羥乙基槐豆膠和醚化田箐粉等。通常用溫水調漿,並可沸煮,呈中性,非離子型,耐氯化亞錫,適用於防拔染印花,但單獨使用成本較高。

國外用於滌綸防拔染印花的商品糊料甚多,例如表7-6-9.

蒸化時拔染印花的重要環節,蒸箱的溫度、濕度和汽蒸時間是影響拔染效果的決定因素,拔染印花織物進入圓筒蒸箱後,必須徹底排除空氣,並保持蒸箱內蒸汽循環流通。

常壓高溫懸掛式蒸化機,適合滌綸綢、滌/棉布的防拔染工藝。過熱蒸汽溫度高,水分少,花紋輪廓清晰,拔白效果也較好。印花色漿中添加吸濕劑可提高給色量。織物在懸掛無張力條件下連續蒸化處理,成品手感好,產量高。

熱熔機溫度高,車速快,箱體內乾熱空氣無水分,染料易升華,影響拔白效果;溫度過高漿料乾枯,後處理不易洗淨,成品的手感較差,對滌/棉布的鹼性防拔染最為合適。針織物一般都不採用熱熔機固著處理。

蒸化條件與防拔染印花工藝處方有關,不同的熱固著方式產生不同的拔染效果。

二、純滌綸織物的防拔染印花

(一)氯化亞錫防拔染印花 滌綸綢包括各種仿真絲的滌綸長絲織物。凡不太深的地色花型,都可採用先染色後印花的氯化亞錫拔染生產路線,按真絲綢的常規工藝在懸掛染槽或常壓液流染色機上加工。印花前,分散染料還只是吸附在纖維表層而未經熱定型固著。

2.拔白漿處方:

(1) (2)

氯化亞錫 80~120克 德科林 160~200克

草酸或酒石酸 15~25克 檸檬酸(1:1) 30克

尿素 25克 六偏磷酸鈉 30克

澱粉混合漿 700克 增白劑(Leucophor EFR) 10克

水 115~165克 硫代雙乙醇 60克

增白劑DT 15克 醚化豆莢膠(Indalca PA 9%) 600克

水 70~170克

總量 1000克 總量 1000克

3.拔染色漿處方:

(1) (2)

氯化亞錫 50~80克 -

加工錫 - 50~250克

尿素 50克 50克

澱粉混合漿(或Meypro Gum NP-16) 500~600克 500~600克

分散染料(耐氯化亞錫) x x

拔染助劑(對苯二酚) 50克 50克

水 y y

總量 1000克 1000克

滌綸長絲織物纖維表面光滑,一般絲綢用的澱粉漿印花烘乾後容易剝落,海藻酸鈉遇氯化亞錫、德科林產生凝聚,應改用澱粉-黃糊精混合漿(5:1)或合成龍膠漿,它們對氯化亞錫有良好的相容性和印花滲透性。

工藝處方(拔白漿)中的還原劑用量由地色的深淺、染料的拔白難易程度而定。印花烘乾後,在圓筒蒸箱內汽蒸或連續高溫蒸化處理,經冷水洗,熱水洗,洗淨漿料,再還原清洗(保險粉1~2克/升,燒鹼1~2克/升,浸濕劑JFC 0.5克/升,70~80℃處理20分鐘),最後水洗烘乾。

4,使用的分散染料:見表7-6-11.

本工藝用於二醋絲斜紋綢和新軟緞、新麗綾等醋絲交織產品時,汽蒸用0.4公斤/厘米2、20分鐘,水洗85~90℃,最後用單輥筒整理烘乾。

5.深色防拔染:

(1)滌綸綢:滌綸綢的深色防拔染在日本主要採用加工錫法和鹼性拔染工藝。基本工藝有下列三種:

注 耐氯化亞錫可用於印花的國產分散染料有螢光黃Ⅱ、艷黃8GFF、紅3B、藍2BLN。

①滌綸綢→浸軋可拔的分散染料→烘乾(100~110℃,3分鐘)→印花→烘乾→常壓高溫蒸化(170℃,8分鐘)→淨洗→後整理。

②滌綸綢→刮印地色→烘乾(100~110℃,3分鐘)→印花→烘乾→常壓高溫蒸化(170℃,8分鐘)→淨洗→後整理。

③滌綸綢→印花→(烘乾)→罩印地色→烘乾(100~110℃,3分鐘)→常壓高溫蒸化(170℃,8分鐘)→淨洗→後整理。

罩印地色多數在圓網印花機上進行,或用特殊的浸軋設備。

印花處方(加工錫):

拔染色漿愛你個(深色) 拔白漿

原糊 500~600克 500~600克

耐拔的分散染料 x -

溫水 y y

加工錫 300克 250~300克

硫代雙乙醇 30克 30克

拔染助劑 50克 50克

總量 1000克 1000克

注 拔染色漿也可用於淺、中色。處方中加工錫淺色用20~50克,中色用100~200克。

加工錫是一種商品化的雕白劑,由氯化亞錫和鹼金屬氧化物經微囊化加工製成,可以減輕氯化亞錫的酸腐蝕及泛黃問題,但成本略高於氯化亞錫。在沒有加工錫的情況下,可用聚乙二醇、磷六偏酸鈉、雙氰胺以及少量的矽酸鈉,對克服氯化亞錫泛黃,提高白度有幫助。

浸軋液處方:

170℃常壓高溫蒸化 130℃壓力汽蒸

可拔的分散染料 x x

增深劑 0~30克 -

防深鹽S 10克 10克

檸檬酸(1:1) 5克 5克

海藻酸鈉 1克 1克

加水合成 1升 1升

加工錫法印花的織物,在常壓高溫蒸化連續處理或進圓筒高溫蒸箱汽蒸,蒸箱內要求排除空氣,以免影響拔染效果。

(2)滌綸針織物:滌綸針織物印花產品中地色深濃的花型圖案,多數採用防印半拔工藝,印花前滿地掛印或軋染分散染料。印花後,高溫汽蒸全面固色。德科林的拔白效果較好,可用於拔白,耐氯化亞錫的分散染料較多用於色拔,氯化亞錫用量過多會造成纖維泛黃。拔白漿中添加1~2%六偏磷酸鈉可以提高白度,少量的羥基蒽醌有增效作用。聚乙二醇用作吸濕劑兼有防止染料分解產物被滌綸吸附的作用。

滌綸針織物在印花前,徹底洗淨和經熱定型處理。防染工藝流程按設備條件可作以下選擇。

①軋染分散染料→烘乾→印防白印花漿→烘乾→常壓高溫蒸汽(170℃,7分鐘)→水洗。

②網印分散染料地色→烘乾→罩印防白印花漿→烘乾→常壓高溫汽蒸(170℃,7分鐘)→水洗。

③印防白印花漿→烘乾→罩印分散染料地色漿→烘乾→常壓高溫汽蒸(170℃,7分鐘)→水洗。

④印防白印花漿(不烘乾)→濕罩印分散染料地色漿→烘乾→常壓高溫汽蒸(170℃,7分鐘)→水洗。

在地色軋染液或地色漿中,加酒石酸0.5~1%,氯酸鈉0.3%。

(二)鹼性防拔染印花 分散染料中有一類雙酯結構的商品染料(國產P型分散染料,英國商品Dispersol PC染料),在鹼劑的作用下易被水解轉化成水溶性染料,從而失去對滌綸的染色能力,利用這一特性和耐鹼的分散染料相配合,能獲得良好的防拔染效果,工藝切實可行,質量好,成本低,減少廢水污染,是值得推薦的新工藝。

2.工藝處方:

(1)地色罩印漿:

國產P型分散染料或Dispersol PC x

溫水 y

海藻酸鈉漿 400~500克

防染鹽S 10克

總量 1000克

(2)地色浸軋液:

國產P型分散染料或Dispersol PC x

溫水 y

增深劑 10克

硫酸銨 2克

加水合成 1升

(3)防染白漿:

純鹼 60克

聚乙二醇(分子量200) 50克

甘油 50克

海藻酸鈉漿 500克

水 340克

總量 1000克

(4)防染色漿:

耐鹼的分散染料 x

溫水 y

純鹼 60克

聚乙二醇(分子量200) 50克

甘油 50克

海藻酸鈉漿 500克

總量 1000克

印花烘乾後的織物,高溫蒸化固色條件為175~180℃,7分鐘;鹼洗用30°Bé燒鹼4毫升/升,85℃,2分鐘;還原清洗用保險粉或二氧化硫脲,70~80℃,10分鐘;最後洗淨烘乾。

3.使用的分散染料:見表7-6-12.

(三)螯合防染印花(銅絡合法) 純滌綸的防染印花,可利用活性炭對分散染料的物理吸附,進行平網印花,有較好的防白效果,但無法作著色防染。色防印花必須選用能與醋酸銅生成螯合物的分散染料地色,不起反應的染料作花色,稱為螯合防染法。通常把防白

用的活性炭叫做機械防染劑,醋酸銅為化學防染劑。

醋酸銅的防染作用,在於作地色的分散染料被螯合後的分子量增大,失去染色能力,而防染印花色漿中的分散染料不受醋酸銅的影響,達到多套色的防染印製效果。

1.工藝流程:先印花後套地色一次固色法。

台板貼綢→網印防染漿→烘乾→刮底色漿→烘乾→汽蒸固色→水洗→皂洗→水洗→烘乾→定型→成品。

2.工藝處方:

(1)防染色漿:

醋酸銅 50~100克

氨水(25%) 50~70克

不螯合的分散染料 x

水 y

澱粉漿 500克

總量 1000克

(2)防白印花漿:用工業用活性炭細粉,以不嵌網眼為合用,與原糊調合。

(3)地色印漿:

能螯合的分散染料 x

水 y

防染鹽S 10克

澱粉混合漿 400克

總量 1000克

印花工序完成後,滌綸織物在圓筒蒸箱內汽蒸固色,飽和蒸汽(壓力0.5公斤/厘米2,30分鐘)或常壓高溫蒸汽(175℃,7分鐘),地色和花色一次汽蒸同時固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