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層設色法

分層設色法

以一定的顏色變化次序或色調深淺來表示地貌的方法。首先將地貌按高度劃分若干帶;各帶規定具體的色相和色調,稱為“色層”。為劃分的高度帶選擇相應的色系,稱為“色層表”在地圖上,按色層表給不同高度帶以相應顏色。500—1000米之間填繪淺黃色,1000—2000米等高線間填深黃色,2000—3000米等高線間填淺赭色。這種地勢愈高設色愈暗的方法,使低地著色明淡,而這些地區地面要素——交通線、居民點都比較密集,由於底圖明淡,所標註的地面要素清晰可見。

基本內容

分層設色法 hypsometric layer

以一定的顏色變化次序或色調深淺來表示地貌的方法。首先將地貌按高度劃分若干帶;各帶規定具體的色相和色調,稱為“色層”。為劃分的高度帶選擇相應的色系,稱為“色層表”在地圖上,按色層表給不同高度帶以相應顏色。目前,常見的色層表為綠褐色系、低地用色、丘陵用黃色、山地用褐色、雪山和冰川用白色或藍色等。能醒目地顯示地勢各高程帶的範圍、不同高程帶地貌單元的面積對比,具有立體感。不能量測。此法是製圖學家雷馬虛克發明。設色的原則,是按地面由低到高,以綠、黃、棕等顏色分別表示平原、高原和高山,以濃淡不同的藍色表示海洋的不同深度帶。該法的優點是能概括地表示圖內區域的地形大勢,在分層設色法繪製的小比例尺地圖中,平原、丘陵、山地等的分布狀態一目了然、閱讀很方便。目前,我國常用的地形圖,200米等高線以下填繪深綠色,200—500米等高線間填繪淺綠色。500—1000米之間填繪淺黃色,1000—2000米等高線間填深黃色,2000—3000米等高線間填淺赭色。這種地勢愈高設色愈暗的方法,使低地著色明淡,而這些地區地面要素——交通線、居民點都比較密集,由於底圖明淡,所標註的地面要素清晰可見。高地所設的顏色深暗,而該處需要顯示的其他要素較少,故對製圖影響不大。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