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這緊

分類 chin 性味

一級分類 常用植物藥
二級分類
分類 凡這緊
年份 fanh ziex nqimv
別名 穿破石、山荔枝
來源 桑科植物構棘Machura cochinchinensis(Lour.)Corner的根。
形態特徵 常綠有刺灌木,直立或傾斜,全株有白色乳汁。單葉互生,橢圓狀卵形至長橢圓狀卵形或狹倒卵形,長3~8厘米,寬2~3.5厘米,頂端鈍或短漸尖,基部楔形,邊全緣,兩面無毛。花單性,雌雄異株,頭狀花序單生或成對腋生。聚花果球形,肉質,直徑達5厘米,熟時黃色,味甜可食。花期4~5月,果期8月。
生態分布 生於村邊、林緣、路旁或石山上。產於廣西各地縣市;分布於我國西南、東南部各省份。
採集加工 全年可采,颳去外皮切片曬乾備用。
性味 味微苦,性平。
功效 化痰止咳,祛風除濕,散瘀止痛,清熱利水。
傳統套用 治黃疸型肝炎、肝脾腫大、肺結核、胃十二指腸潰瘍、淋濁、尿路結石、風濕關節痛、筋骨痛、腰腿痛、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 15~30克,水煎或浸酒服;外用根皮適量搗爛調酒炒敷。
方例 1.急性黃疸型肝炎 凡這緊(穿破五)30克,五爪風(粗葉榕)15克,成淚端(田基黃)15克,剎端(無胡荽)30克,古路茶(葫蘆茶)10克,水煎,每天分2次服。 2.胃十二指腸潰瘍 凡這緊(穿破石)30克,獨龍矮(血黨)15克,大紅鑽(異形南五味子)15克,丟柄端(毛蒟)6克,慢驚風(九龍盤)15克,水煎服。 3.肝脾腫大 凡這緊(穿破石)30克,紫九牛(翼核果)15克,麻樓雙(骨碎補)15克,麻紅台(螞蝗七)10克,結端旁(黃花倒水蓮)15克,水煎服。
化學成分 根含柘樹異黃酮A,3-O-甲基香豌豆甙元,去氫木香內酯,亞油酸甲酯,β-谷甾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