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膠劑

凝膠劑

凝膠劑指藥物與適宜的輔料製成的均一、混懸或乳劑型的乳膠稠厚液體或半固體製劑。凝膠劑有單相分散系統和雙相分散系統之分,屬雙相分散系統的凝膠劑是小分子無機藥物膠體微粒以網狀結構存在於液體中,具有觸變性,也稱混懸凝膠劑,如氫氧化鋁凝膠。局部套用的凝膠劑系單項分散系統,又分為水性凝膠劑和油性凝膠劑。凝膠劑在生產與貯藏期間應符合下列有關規定。 目前,從申報的資料來看,申報單位在選擇輔料時,為了使藥物溶解,pH值選擇過於偏酸或偏鹼;有的凝膠劑處方中沒有添加防腐劑;有的易氧化藥物凝膠劑中沒有添加抗氧劑;這也使我們對其產品的安全性、穩定性產生懷疑,這就需要申報單位說明理由,並提供相應的試驗數據予以證明。

基本信息

物化性質

凝膠劑系指藥物與能形成凝膠的輔料製成溶液、混懸或乳狀液型的稠厚液體或半固體製劑。除另有規定外,凝膠劑限局部用於皮膚及體腔如鼻腔、陰道和直腸。乳狀液型凝膠劑又稱為乳膠劑。由高分子基質如西黃蓍膠製成的凝膠劑也可稱為膠漿劑。小分子無機藥物(如氫氧化鋁)凝膠劑是由分散的藥物小粒子以網狀結構存在於液體中,屬兩相分散系統,也稱混懸型凝膠劑。混懸型凝膠劑可有

變性,靜止時形成半固體而攪拌或振搖時成為液體。

凝膠劑基質屬單相分散系統,有水性與油性之分。水性凝膠基質一般由水、甘油或丙二醇與纖維素衍生物、卡波姆和海藻酸鹽、西黃蓍膠、明膠、澱粉等構

成;油性凝膠基質由液狀石蠟與聚乙烯或脂肪油與膠體矽或鋁皂、鋅皂構成。

處方篩選

處方篩選一般包括主藥的研究、輔料選擇以及處方的驗證三項 摘自: 醫 學教 育網www.med66.com 。 1、主藥研究 凝膠劑有水性凝膠劑和油性凝膠劑之分。因此選擇水性凝膠劑的藥物應能溶於水分散溶劑(可加助溶劑、增溶劑、潛溶劑等),而選擇油性凝膠劑的藥物應能溶於油分散溶劑。因此,藥物選擇時應根據原料藥的理化性質和化學結構和分散系統特點,對藥物在分散相中的溶解性能進行研究,若是複方製劑,還應對主藥間進行配伍研究。 目前在審評中發現:有的申報單位在開發局部用水難溶性藥物凝膠劑時,常忽略對藥物在分散相中溶解度或分散性的研究,沒有提供詳細的研究資料,使得審評中不能確定劑型的合理性 2、輔料選擇 局部用凝膠劑的常用輔料有凝膠基質、pH 調節劑、保濕劑、防腐劑、穩定劑、助溶劑、增溶劑及透皮吸收促進劑等。其中,凝膠基質的選擇尤其重要。輔料的作用是促進凝膠體的形成,增加凝膠的粘度及使給藥系統更加穩定。局部用凝膠劑的處方組成複雜,輔料是處方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同的輔料組成不同的製劑,產生的臨床作用有可能不同,因此,需選擇合適的輔料,製成合理的製劑。 鑒於局部用凝膠劑處方組成的複雜性,應提供充分的處方篩選資料,證明處方中所套用輔料的合理性。處方篩選可採用正交實驗設計、均勻設計等最佳化方法,對多個處方進行評價,篩選出最優組成。 一般來說,局部用凝膠劑基質的選擇要求是:外觀光滑,透明細膩;稠度、黏度適宜,易於塗布;性質穩定,與主藥不發生配伍變化;不妨礙皮膚的正常功能,具有良好釋藥性能;安全性好,局部無刺激性等。若是用於全身治療或皮膚深部治療的局部用凝膠劑,有時還應進行體內、體外透皮吸收試驗,以證明選擇處方的合理性。 目前,從申報的資料來看,申報單位在選擇輔料時,為了使藥物溶解,pH值選擇過於偏酸或偏鹼;有的凝膠劑處方中沒有添加防腐劑;有的易氧化藥物凝膠劑中沒有添加抗氧劑;這也使我們對其產品的安全性、穩定性產生懷疑,這就需要申報單位說明理由,並提供相應的試驗數據予以證明。 同樣道理,如果在處方中添加了一些輔料而使產品的安全性、有效性、質量穩定性產生影響,那么,申報單位就應該對其進行研究,提供相應的資料予以證明。 3. 透皮吸收試驗 透皮吸收試驗主要測定活性藥物到達皮膚深部或進入體循環的速度和程度,若是用來治療皮膚深部疾病或通過皮膚用藥治療其他部位疾病,需進行體外或在體透皮吸收試驗,提供相應的數據以說明本品的透皮特徵。 4. 安全性試驗 處方組成的合理性應結合局部安全性試驗(局部刺激性、過敏性),有時需要其他安全性實驗來綜合評價。 5 、輔料的質量標準應符合藥用要求,對於目前暫無藥用標準的輔料,應制訂符合外用製劑要求的內控質量標準。

製備工藝

局部用凝膠劑由於凝膠劑基質不同,製備方法有很多。在製備卡波姆(CP )為基質的凝膠劑時,一般採用兩種方法,一種是先製成CP 凝膠劑(在CP溶液里緩慢滴加pH 調節劑,邊加邊攪拌,即得凝膠劑),再與處方藥物溶液研勻而成。另一種方法是先將處方藥物和CP 溶液混合均勻,再加入pH調節劑,研 勻即得。兩種方法比較,後者更加方便,產品質量更佳。CP 溶液的製備常用以下三種方法:由於CP 疏鬆、質輕、吸濕性強,因此使用時(1)可先將CP 用少量水、乙醇、甘油或丙二醇等將其濕潤,避免粉塵飛揚,然後逐步加水溶脹;(2 )也可將CP乾粉分次撒於水面(40 ℃ 以下)上,放置過夜,使其充分溶脹,避免結塊;(3 )或在攪拌器的高速攪拌下,將CP 粉末分次撒入水中,繼續攪拌直到完全分散。申報單位若採用上述常用製備工藝時,審評時一般只要求提供製備方法的驗證即可。但若沒有採用上述的常規方法製備CP 外用凝膠劑,應提供詳細的製備工藝篩選資料,以證明其所用工藝的合理性和可行性。例如:在一家申報單位的生產工藝中,把CP直接加入熱水中,攪拌均勻,調節pH值,得到乳白色凝膠,在申報資料中也沒有提供製備工藝的篩選資料。審評認為本製備工藝沒有科學試驗依據,本品的性狀(乳白色凝膠)描述也間接說明本品製備工藝的合理性有待證明。因此要求申報單位對製備工藝繼續進行最佳化研究。 同樣道理,採用其它基質製備局部用凝膠劑時,也需提供詳細的工藝篩選資料以證明其合理性和可行性。

生產與儲藏

凝膠劑在生產與貯藏期間應符合下列有關規定。

一、混懸型凝膠劑中膠粒應分散均勻,不應下沉結塊。

二、凝膠劑應均勻、細膩,在常溫時保持膠狀,不乾涸或液化。

三、凝膠劑根據需要可加入保濕劑、防腐劑、抗氧劑、乳化劑、增稠劑和透

皮促進劑等。

四、凝膠劑一般應檢查pH值。

五、凝膠劑基質不應與藥物發生理化作用。

六、除另有規定外,凝膠劑應避光,密閉貯存,並應防凍。

除另有規定外,凝膠劑應進行以下相應檢查。

【粒度】 除另有規定外,混懸型凝膠劑取適量的供試品,塗成薄層,薄層

面積相當於蓋玻片面積,共塗三片,照粒度和粒度分布測定法(附錄Ⅸ E第一

法)檢查,均不得檢出大於180μm的粒子。

【裝量】 照最低裝量檢查法(附錄Ⅹ F)檢查,應符合規定。

【無菌】 用於燒傷或嚴重創傷的凝膠劑,照無菌檢查法(附錄Ⅺ H)檢查,

應符合規定。

【微生物限度】 除另有規定外,照微生物限度檢查法(附錄Ⅺ J)檢查,應符合規定。

新技術在凝膠劑中的套用

一、環境敏感性凝膠

環境敏感性凝膠是利用凝膠所具有的一些性質,如對溫度、電場、磁場、光、pH、離子強度等敏感,得到釋藥可控的凝膠,是一種理想的自調式給藥系統,廣泛套用於智慧型型給藥系統中。隨著智慧型材料研究工作的深入開展,研究和發展具有雙(多)重回響功能的智慧型材料已成為這一前沿領域的重要發展方向。如“溫、pH雙重敏感凝膠”“溫、光敏凝膠”“熱敏、磁回響性高分子凝膠微球”等。

二、脂質體凝膠

由於脂質體的類生物膜結構,提高了凝膠劑中藥物的透皮吸收速率,使藥物累積透過量高於普通凝膠劑。普通凝膠劑中藥物易流失,而脂質體凝膠劑有藥物貯庫效應,可增加藥物在皮膚中的滯留時間而達到緩釋目的。有學者進行了5-氟尿嘧啶脂質體凝膠劑與5-氟尿嘧啶普通凝膠劑的經皮滲透實驗,測得脂質體凝膠劑24h的藥物濃度為158.6g/L,明顯高於普通凝膠劑的91.2g/L。

三、β-環糊精包合物在凝膠劑中的套用

辛蒿鼻炎凝膠劑主要用來治療慢性鼻炎、過敏性鼻炎、鼻竇炎等,其主要組成部分辛夷、白芷均含有揮髮油,為了減少揮髮油成分的損失,提高生物利用度,將其製成β-環糊精包合物。替硝唑經β-環糊精包合後,溶解度和溶出度均有顯著增加,在此基礎上將包合物研製成凝膠,陰道給藥用於婦科炎症的治療,取得了滿意的效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