凍結台獨

凍結台獨

凍結台獨是指柯建銘在“華山會議”上建議,凍結“台獨”黨綱,為黨的兩岸政策形塑造新格局。民進黨人要有“自信、互信、共謀”,以積極、自信務實的態度面對兩岸問題,只要民進黨人堅持所謂台灣“主體性”及核心價值,民進黨黨綱是可以調整的。凍結、解凍、務實的調整黨綱,不會影響民進黨核心價值。

簡介

凍結台獨凍結台獨

2014年7月初,民進黨40位黨代表提出凍結“台獨黨綱”提案,獲得黨主席蔡英文回應。蔡英文2014年7月1日表示,民進黨已有“台灣前途決議文”,這就是對黨綱的詮釋,任何黨綱修正都需建立黨內共識,這需漫長的時間。

歷史

民進黨於1991年通過的修訂黨綱,第一條即有“台獨”規定,

1999年,又通過“台灣前途決議文”,對“台獨黨綱”做了詮釋。

2014年,民進黨“立法院”黨團總召柯建銘最近在第九場“華山會議”上提議“凍結‘台獨’黨綱”,在黨內掀起軒然大波,招致“基本教義派”的痛批、圍剿。江蘇省台灣問題研究中心研究員楊平的評論文章指出,這說明民進黨內“基本教義派”仍頗具影響力,民進黨仍緊抱“台獨”神主牌不放,民進黨大陸政策調整極其艱困。

各方聲音

馬英九:沒必要搞“台獨”

凍結台獨凍結台獨

馬英九也針對蔡英文的回應做了回應:民進黨“台獨黨綱”問題不解決,要發展兩岸關係不容易,對兩岸關係的發展沒有幫助。台灣人民處理自己的事務,完全沒必要搞“台灣獨立”或類似主張。

在兩岸政策上,國民黨和民進黨歷來存在尖銳對立。民進黨在2008年選舉失敗後,內部即有反省“台獨”黨綱的聲音,但並未形成巨大聲浪。此次由前“立委”陳昭南、郭正亮和“陸委會前副主委”童振源等人提起的“凍獨提案”,已遞交給將在7月20日召開的民進黨全代會,要求處理。它在民進黨內和台灣輿論界激起巨大反響。

陳昭南:凍結已完成歷史階段性任務的“台獨黨綱”

對凝聚台灣共識、避免兩岸衝突及爭取民進黨重返“執政”均有益處。對蔡英文的回應,陳昭南除評價“避重就輕”外,也表示蔡並未正面反對黨綱修正,這說明“台獨神主牌”不是鐵板一塊。
學者:“凍獨”要複雜博弈

“大陸對台交往的底線是不能搞‘台獨’,否則無法對話。民進黨壓力很大,最近兩次大選失敗都和‘台獨’因素有關,2014年的縣市長選舉還問題不大,等到大選開始,就必須回答這個問題。”中國社科院台灣史研究室副研究員褚靜濤對南都記者分析,目前民進黨內分為兩派。基本教義派如游錫堃認為“台獨黨綱”不能凍結,但也有務實派如前民進黨主席許信良等則贊同凍結。黨主席蔡英文並非創黨元老,“半路出家”的她“獨派”色彩不濃,所以態度曖昧。

褚靜濤認為,“凍獨”主張要經過黨內的複雜博弈,蔡英文所謂的“漫長時間”指此,但從民進黨的利益出發,在2016“大選”前需要被破解。

分析

蔡英文蔡英文

蔡英文顯然還在觀望,這中間可能存在3種躊躇。

一是,“凍獨”議題還不到出手的時機,年底的地方公職選舉,兩岸政策還不會構成投票考慮的主因素,不必在此時“凍獨”,2014選完再說。

二是,蔡英文的信心不夠,代表綠營角逐“總統”的門票還未到手,不必給黨內其他潛在對手有藉機聯合“基本教義派”,對抗蔡英文的機會。

三是,蔡英文的信心太過,認為目前國民黨執政氛圍低迷,專打內政議題,就足以讓她繞過兩岸,繞取“總統”大位。因此,“凍獨”等有利兩岸關係、民共關係改善的議題,只需要保持不會實現的淺度燃燒,讓大陸方面與台灣民眾,保持蔡英文有改善兩岸關係能力的想像可能性即可,不必急於處理,也不必認真處理。

意義

在政治正確的部分,“凍結台獨黨綱”必然可以催化、深化民共交流,“凍結台獨黨綱”若成,大陸必然更樂意和包括蔡英文在內的民進黨人交往對話,而降低民共對立也意謂著民進黨擁有更成熟、更理性處理兩岸關係的能力,而這正是台灣人民對民進黨最疑慮的地方,只要搬開人民心中的這顆疑慮之石,也就等於搬開阻礙民進黨重返執政之路的最大石頭。

這個政策正確也是政治正確的提案,在實踐上,卻沒那么容易。民進黨內各派系與“立委”公職,多認為此案在全代會上不會獲得廣泛認同,不可能闖關。甚至,為免在全代會上就“凍結台獨黨綱”的議題吵起架來太難堪,還傳出民進黨重量級人士在運作撤簽。

有利兩岸大局的政策正確,未必是民進黨思考行動的主調,如何延續政治生命的政治正確才是,但政治正確又分外部政治正確與內部政治正確。在外部政治正確上,“凍結台獨黨綱”會為民進黨重返執政加分。但在內部政治正確上,誰碰“台獨黨綱”,都得先被“基本教義派”支持者以煉獄之火焚身。“凍結台獨黨綱”雖有利於在大選時民進黨與國民黨的競爭,但卻不利主張的人在民進黨內部與其他同志的競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