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漠土

冷漠土的成土環境較寒漠土乾暖,因而荒漠化成土作用所表現的特徵更明顯。 冷漠土腐殖質積累作用微弱,無腐殖質層發育,地表有薄層孔狀結皮,系雨後表土迅速變乾時土粒凝聚的結果。 冷漠土積鈣作用強烈,即使是花崗岩風化物為主的洪積母質發育剖面,碳酸鈣含量也可達50-80克每千克,並含有4-6克每千克的硫酸鈣。

成土環境

冷漠土區氣候條件介於寒漠土與新疆棕漠土之間,其溫度和乾旱程度高於寒漠土,而遠遜於棕漠土。年平均氣溫0-3攝氏度,最冷月均溫-13-9.5攝氏度,最熱月均溫13-14攝氏度;≥0攝氏度,≥5攝氏度和≥10攝氏度積慍分別約為1500攝氏度,1400攝氏度和1150-1300攝氏度;無霜期95-120天。土壤凍結期5-6個月,暖季很少出現夜凍晝融現象。年降水量50-170毫米。植被為高山荒漠類型,主要有駝絨藜、灌木亞菊高原芥、麻黃等,一般覆蓋率僅1%-5%,常見裸地。地形為山谷坡地、山麓洪積扇、湖積階地及河谷階地。成土母質為多種岩石的殘積坡積物、湖積物、洪積物和沖積物。

形態特徵

冷漠土的成土環境較寒漠土乾暖,因而荒漠化成土作用所表現的特徵更明顯。冷漠土腐殖質積累作用微弱,無腐殖質層發育,地表有薄層孔狀結皮,系雨後表土迅速變乾時土粒凝聚的結果。土壤有機質含量26克每千克,甚至低於寒漠土,且表土結皮層低於下層,其次,冷漠土的風化淋溶作用更弱,表層或結皮層的碳酸鈣含量高於下層,似有表聚趨勢;石膏積累量較寒漠土高,但又遠低於棕漠土,仍以緊接結皮下的土層的含量最高。此外,冷漠土較寒漠土更富含礫石,礫冪出現普遍。冷漠土土體淺薄,一般厚度50厘米左右。由於成土作用弱,剖面分化發育差,土表有1-4厘米結皮層,但無明顯腐殖質層;在結皮層下的礫石背面,普遍出現石灰斑。

理化性質

冷漠土積鈣作用強烈,即使是花崗岩風化物為主的洪積母質發育剖面,碳酸鈣含量也可達50-80克每千克,並含有4-6克每千克的硫酸鈣。而湖積母質發育剖面,不僅碳酸鈣含量更高,硫酸鈣也高,可達46克每千克,二者含量均以結皮以下的亞表層最高。冷漠土的化學組成深受鈣積作用影響,但也與成土母質密切相關。花崗岩洪積母質發育剖面碳酸鈣和硫酸鈣的積累量較小,因此,氧化鈣和氧化鎂較少,氧化鉀、氧化鈉和二氧化矽相對較高,而三氧化二鐵、三氧化二鋁、氧化釷、氧化錳和五氧化二磷又較少;湖積母質發育剖面則反之。同一剖面以亞表層的氧化鈣含量最高,其它化學元素氧化物的增減變化與上述變化趨勢一致。冷漠土的風化淋溶係數(ba)均高於1.0,且隨氧化鈣增加而增大,因此亞表層的風化淋溶係數高於其它土層,湖積母質發育剖面的風化淋溶係數高於花崗岩洪積母質發育剖面。 冷漠土的養分貧乏,除速效鉀含量稍高外,全氮和速效氮,磷含量均低,大部分有效微量元素的含量也低,與寒漠土養分狀況相似。

利用與改良

冷漠土由於乾旱缺水,如無灌溉條件,農、牧業利用均困難。在西藏日土、札達縣,個別有灌溉條件的地方已有小面積冷漠土開墾農用,如能在確保灌溉條件下改善土壤質地和培肥土壤,可收到預期效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