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齒獸

冠齒獸

冠齒獸(Coryphodon)是已滅絕的一屬哺乳動物。冠齒獸肩高約1米,長2.25米,是第一類吃草的大型哺乳動物。冠齒獸,尤其是雄性,有短的尖牙來叉起沼澤的植物。冠齒獸像河馬般是半水中生活的,但卻 與現今的河馬或其他動物沒有關係。冠齒獸是所有哺乳動物中腦部與體型的比例最小的,估計它們的腦部只有90克重,而身體則重500公斤。佛山三水化石收藏愛好者李偉民偶然發掘多種化石,如今被中科院專家鑑定為系5200萬年至5500萬年前的冠齒獸和恐角獸化石。

基本信息

冠齒獸簡介

基本簡介

冠齒獸(Coryphodon)是已滅絕的一屬哺乳動物。屬於早期哺乳動物中的鈍腳目。

外形及分布

冠齒獸化石冠齒獸化石

冠齒獸像河馬般是半水中生活的,但卻 與現今的河馬或其他動物沒有關係。冠齒獸可能是生活在沼澤的。它們廣泛分布於5900-5100萬年前的北美洲。它們被認為是始新世中期蒙古后冠齒獸的祖先

冠齒獸,尤其是雄性,有短的尖牙來叉起沼澤的植物。它們的上肢長而下肢短,故行動緩慢。冠齒獸是所有哺乳動物中腦部與體型的比例最小的,估計它們的腦部只有90克重,而身體則重500公斤。

科學分類

冠齒獸冠齒獸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哺乳動物綱 Mammalia
目: 鈍腳目 Pantodonta
科: 冠齒獸科 Coryphodontidae
屬: 冠齒獸屬 Coryphodon Owen, 1845

我國相關發現

佛山三水化石收藏愛好者李偉民偶然發掘多種化石,如今被中科院專家鑑定為系5200萬年至5500萬年前的冠齒獸和恐角獸化石。專家稱,國內很多地方之前已發現,但在廣東尚屬首次,比較有研究價值。

古動物學家、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王元青被吸引到三水實地考察。他說,這些化石中保存最完整的是一種冠齒獸類動物的下顎,長約38厘米,保存完整的有13顆牙齒,黑色鋒利,其中一顆犬齒長5厘米。王元青介紹,這種動物共有44顆牙齒,上下顎分別有22顆,該化石能保存13顆牙齒已經很難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