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笄

冠笄

固定冠的簪子。《宋史·禮志十八》:“冠笄、冠朵、九翬四鳳冠,各置於盤,蒙以帕。”

基本信息

詞語簡介

古代漢族成年禮。冠指冠禮,亦稱結髮,加冠,是男子達20歲時舉行的成年禮。行此禮後,表示男子已經成人,可以結婚成家了。笄指笄禮,又稱結髮、加笄,是女子達15歲時舉行的成年禮,行此禮後,表示女子已屆婚齡。

引證解釋

冠笄編輯冠笄

1.指古代男女成年時分別舉行的冠禮笄禮。《禮記·樂記》:“婚姻冠笄,所以別男女也。”鄭玄註:“男二十而冠,女許嫁而笄,成人之禮。”

2.指成年男女。清陳康祺《燕下鄉脞錄》卷八:“戴名世大逆,法至寸磔,族皆棄市,未及冠笄者,發邊。”

3.梳頭戴帽,指僧尼還俗。明顧起元《客座贅語》卷五:“後主曰:‘僧尼犯淫,使其冠笄。’乃是遂其所欲,姑令禮佛自懺。”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