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呼喚

民營經濟:中國的變革與發展 中國非公有制經濟的復甦與發展 呼喚對企業家的理解

圖書信息

出版社: 工商聯出版社; 第1版 (2010年1月1日)
平裝: 328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9787802492080
條形碼: 9787802492080
尺寸: 22.2 x 16 x 2.4 cm
重量: 481 g

作者簡介

保育鈞,1942年5月9日生於江蘇南通,蒙古族。1966年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新聞系,鏇即被分配到人民日報社工作,歷任記者、編輯、組長、部主任、編輯委員、秘書長、副總編兼秘書長、副總編輯兼華東分社社長。1996年1月調任全國工商聯副主席。1998年起任全國政協副秘書長,現任第十屆全國政協社會法制委員會委員、中國民(私)營經濟研究會會長、品牌中國產業聯盟副主席。

內容簡介

《再呼喚(民營經濟中國的變革與發展)》是作者擔任中國民(私)營經濟研究會會長期間所寫的文稿。這期間(2003—2009)作者主要研究中國民(私)營經濟發展的內外環境,同時就一些涉及民(私)營經濟的方針政策問題發表一些建議。在此之前,即1996—2002年,作者曾把在全國工商聯工作期間的文集冠以《呼喚理解》的書名出版,《再呼喚(民營經濟中國的變革與發展)》實際上是《呼喚理解》內容的延續,故日“再呼喚”,意在繼續呼喚人們認識、理解新時期的民營企業。這是因為,進入21世紀以來,中國的改革開放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民營經濟的發展也進入了一個新階段。一方面,黨和政府以及社會各界對民營經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民營經濟自身也面臨著轉型升級、提高自身素質的問題;另一方面,社會上不少人仍抱著複雜的心態看民營經濟,民營經濟的發展遇到不少深層次障礙。總之,社會和民營經濟雙方都需要互相理解。理解要不斷加深,故日“再呼喚”。

目錄

第一輯 論文
我國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理論和實踐及其趨勢
促進“兩個健康”與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關係
民營經濟:中國的變革與發展
中國非公有制經濟的復甦與發展
私產人憲與中國民營經濟
堅持和諧統一,反對分割對立
深化所有制改革,促進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
從各地個私經濟在GDP中的比重變化看發展趨勢
初步解讀“非公經濟36條”
改革憶事:卡在“玻璃門”外的“非公經濟36條”
信用缺失的頑症需要綜合治理
呼喚對企業家的理解
探索中國特色企業家成長之道
新浙商與新財富觀
探索中國商會改革發展之路
中國商會的現狀和發展方向
擴大和發展社會主義民主的重要舉措
大力培育非政府組織
理論創新無窮期
深化改革有賴於理論上的新突破
第二輯 建言獻策
關於落實“非公經濟36條”的八點建議
建議在我國石油天然氣產業中引進競爭機制打破行政壟斷
中小企業融資難的治本之策
關於培育扶持借款企業信用評級中介機構的建議
儘快啟動財政體制透明化改革
加強改革的總體指導和綜合協調
制定《非政府組織法》,規範非政府組織活動,促進政府轉變職能
“駐京辦”現象剖析
著眼多數,從基礎做起
關注產業集群的兩個網路
金融危機對民營經濟的影響與對策
民營企業要打造百年品牌
羅萊人別開新生面
擯棄浮躁之風,打造工匠精神
信心·條件·能力
我國應湧現更多企業家
我國房地產業將要出現一個新拐點
轉危為機需以改革為前提
第三輯 維權呼籲
豈能如此對待民間投資
從陝北油田事件看依法行政對建設和諧社會的重要性
誰來管一管京城某些目無法紀、膽大妄為的官員?
從孫大午案看改革和創新農村金融體制的迫切性
第四輯 雜談
學習李定同志的人品、文品和官品
硬骨頭秦川
噩夢醒來近黃昏
思利及人——李錦記的核心價值觀
認識企業家,理解企業家
中國特許經營管理的一項基本建設
我這四十年
與祖國共命運
附錄
民企面對不公平待遇不要暗自苦悶
工商聯三提“私產入憲”的背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