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當商

“無徽不成鎮”。徽商憑藉著自己的精明和吃苦耐勞,從事典當 行業,遍及大半箇中國。典當業古來有之。到明朝中期由於社會生產力的發展,資本主義萌芽在中國出現。以錢代糧的納稅制度,促使銀作為貨幣使用更加普遍和頻繁。

名詞解釋

“無徽不成鎮”。徽商憑藉著自己的精明和吃苦耐勞,從事典當行業,遍及大半個中國。典當業古來有之。到明朝中期由於社會生產力的發展,資本主義萌芽在中國出現。以錢代糧的納稅制度,促使銀作為貨幣使用更加普遍和頻繁。城市規模不斷擴大,小城鎮不斷出現和興起,促進了商品經濟的繁榮。當城市居民在遇到“意外”時,借貸也就不可避免。就典當業與其他行業相比較而言,風險小,獲利穩。再加上明清時期當鋪的稅額極低。正因如此,徽商大舉進入典當業。明朝中期,在南京有500多家,大部分為徽商所有;他們不僅在大城市設典當行,而且把典當行設到了鄉村小 市;南北兩京,隨處可見徽商當鋪的招幌,至此,社會上流傳著“無典不徽”的諺語。就連徽州方言,也成了當鋪的通用行話。
徽商之所以在典當業中有如此大的發展,究其原因有:一,運作資本雄厚,從業經驗豐富。徽商從事典當業往往是世傳,上代或幾代傳積累起了豐富的經驗和資金;二,兼營的業務多。徽商往往是經營當鋪的同時,也在經營著其他的行業;三,有商業道德,設身處地的為當戶著想,不收取高利,得到用戶的擁護,而保證了客戶的回頭率,獲得好的名聲(這一點只是總體而言)。

相關條目

人文社科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